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電影,電視劇等文娛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卻很多,比如《極限挑戰》《奔跑吧》《王牌對王牌》《乘風破浪的姐姐》《青春環遊記》等。
最近播出的《青春環遊記2》,創造了收視率的第一名。
根據官微的介紹,這部綜藝節目在第二期CSM59城市組中收視1.888,收視第一;
單期全網19個平臺熱搜霸屏,主話題閱讀量超過了80億;
01,第二季的全新改版
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的《青春環遊記》在內容和形式上做了「大換血」,由《王牌對王牌》的導演吳彤負責指導。
遊戲唱戲,綜藝效果被提升到了顯著的位置。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組成的「春遊家族」,從「高顏值旅行團」到「沙雕旅行團」,都能夠讓人釋放包袱,感受到其中的笑點。
在第一期,很多的網友還覺得節奏上太過緩慢,剛開始的「吃火鍋」環節略顯拖沓,很多的橋段還模仿了《新西遊記》;
而到了第二期,則做了調整,觀眾的觀感還是提升不少。
尤其是遊戲猜歌的環節,從70後到00後,都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往事歌謠的魅力。
而嘉賓們的互動也為節目增加了很多的笑點,尤其是周深和楊迪,兩個人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綜藝感。
楊迪屬於「萬斤油」,在帶動全場氛圍方面,每一檔綜藝節目都需要這樣一個「潤滑劑」,而周深在音樂綜藝節目《歌手》中的表現被很多人所認同。
他細膩、空靈、仙氣十足的嗓音圈粉無數,在《青春環遊記》中,他展現了自己的喜劇天賦,在楊迪的帶動下,讓觀眾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
02,被剪掉的戲份
當然,這一期節目有好的評價,也有負面的評價,比如,一檔旅遊類的綜藝節目,絕大部分都是在室內完成的。
聽歌環節,拿食材環節,雖然增加了互動性和節目的綜藝感,然而,作為一檔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的節目,在凸顯「文化」方面,還是略顯薄弱的。
而有的網友們就解釋了,因為這一期比較特殊,刪除了飛行嘉賓的戲份,所以剪輯出來後略顯「生硬」。
在播完了讓人狂笑的你畫我猜之後,三亞的部分就播完了,直接過渡到了「陽朔」的環節,而隨著嘉賓小瀋陽的出現,很顯然,這一期的肖戰是不會出現了。
這無疑給肖戰粉絲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因為根據劇透,肖戰曾經前往三亞錄製節目,在節目中,跟賈玲,周深等人還有一張大合影。
另外,他穿著樹葉做成的衣服,應該也是跟嘉賓們有遊戲方面的互動。
然而,到了節目播出來之後,關於肖戰的戲份卻刪的一乾二淨。
03,憤怒的粉絲
對於這樣的情況,肖戰的很多粉絲們表現了「憤怒」。
在社交平臺上,對於浙江衛視以及節目組表達了不滿,有的極端粉絲甚至進行了「討伐」。
有一位粉絲,在社交平臺上寫長信「控訴」。
他表示「肖戰的各項數據的排名依然名列前茅,肖戰的新歌《光電》大賣一天左右排名總榜第一,以及肖戰的各項代言產品在其領域銷售第一,都可以看出肖戰現在多受歡迎。」
他認為,浙江衛視這是在「傷口上撒鹽」。
粉絲們的憤怒可以理解。
畢竟在「227事件」之後,肖戰出現在熒幕上的機率越來越小,很多的粉絲們希望在熒幕上看到愛豆,肖戰復出後首個上星的綜藝,然而,抱著希望,最終卻落空。
然而,也有一些反感肖戰的網友,表示「沒有肖戰的話感覺還想再看一看呢,畢竟這幾個嘉賓我都挺喜歡的」「不要笑的太大聲哦」;
而至今為止,也沒有官方的任何解釋。
在當天,節目播出之後,浙江衛視的一位吧主發布了一篇「好想用心去溫柔安慰每個粉絲」的文章。
在這一篇文章短文中,提到了「瘋狂暴雨般狙擊與資源爭奪幕後團隊用盡各種手段舉報了明星和衛視,讓人匪夷所思」,而衛視也迫於不可抗力和壓力,所以被剪掉。
在這篇文章中,這位吧主也回復了關於粉絲「溜粉」的疑問。
他認為,有點智商的人,都「不會這麼想」,因為「錄製拍攝一期節目的花費,買兩個月熱搜都綽綽有餘」。將自己和「遛粉」兩個字撇清了關係。
這件事,肖戰也沒有正面回應。
而是在當天,《青春環遊記》播出的日子,他上傳了自己的一則做夏日飲品的視頻,雖然沒有提及,然而,看得出來這則視頻對於粉絲也是一個安慰。
04,明星的負面傳播
這件事發酵到了今天,電視節目的話題度和熱度都增加了,收視率也一騎絕塵。
很多不知道這檔綜藝節目的路人,也紛紛加入進來「吃瓜」。
當然,對於肖戰及其粉絲來說,刪除戲份當然不是一個好事。
這是「227」之後,他第一次「上星」,最有可能復出成功的一次,然而經過這樣的輿論風波之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因為其他節目甚至是廣告主的「三思」。
畢竟,網絡輿論也是衡量藝人口碑和商業價值的一部分。
而肖戰主演的《狼殿下》《餘生》《鬥羅大陸》等劇還未播出,而很多網友的狙擊,對於劇作的正常播出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筆者的話:
在我們國家,對於明星來說,話題度和討論度是產生影響力的一個方面,至少說明,這個藝人存在於大眾的傳播討論熱度中,然而,相比較正面的輿論,負面輿論更是輿論傳播的助推劑,在傳播的影響力方面,要遠遠比正面的來的多,來得快。
大眾網友們對於負面消息的傳播更具有討論的興趣和熱情,而對於正面的傳播則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這也就是很多的負面熱搜能夠立刻引起話題度的原因。
比如,羅志祥,吳秀波事件,可以在短短2個小時之內發酵,而真正對於社會有貢獻價值和意義的話題,比如「感動中國」類的人物和節目,則很少有人能夠說出幾個,但是,這也不奇怪,因為崇高本來就是低調而默默無聞的。
再回到肖戰事件,很多極端粉絲們的做法,確實讓路人頗為「反感」,筆者也曾經覺得「怎麼哪都有她們」,然而,細細回想,她們做的事情,除了「招煩」之外,似乎也沒有實質性的危害。
在她們背後,也有很多正能量的粉絲,積極做了很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比如疫情期間號召的公益捐款等事件。
不管是不是洗白,筆者覺得,公益都是值得肯定的。
當真正的浪潮退卻之後,在大眾的印象中,似乎只留下了負面的評價。
一切,交給時間去驗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