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就是比較軸。
本來沒怎麼關注這部電視劇,可是鋪天蓋地的差評,讓我反而對它產生了極大興趣。
我倒想看看這部戲,它到底是有多麼的天怒人怨,才能讓大家不惜把一個實力派青年演員給噴了個體無完膚……
喜獲歷屆版本最低分的新《鹿鼎記》
豆瓣評分2.7。這個分數在平臺裡已經屬於超級爛劇範疇了。再往下降幾分可以和《逐夢演藝圈》打個平手。
頁面底下是清一色的差評。由於觀眾評論過於趣致,不知不覺我就翻了幾十頁。
華山路人令狐衝、愛吃包子小龍女、滑雪健將蕭峰和韓國歐巴段譽都長呼了一口氣……
各位要是不了解這裡面的梗,可以參考丁冠森版《笑傲江湖》、陳妍希版《神鵰俠侶》、以及韓國人演的段譽。
這些都是往年被批評過的翻拍劇,並且都來自於武俠經典IP。
作為金庸老爺子所有作品裡最獨樹一幟的《鹿鼎記》,至今翻拍版本已達8部之多。沒辦法,金庸筆下的俠義江湖裡,難得出現這麼一個七竅玲瓏的活寶,不僅身為底層小人物活得風生水起,還有了7個老婆,簡直就是最早版本的男尊小說。
但是,很多網友在看了第一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宣布:張一山這回真毀了,毀了劇,也毀了自己。
從播出第一集開始直到大結局,吐槽聲就沒停過。但是一點都不妨礙它的點播率穩居高位啊!
如今《鹿鼎記》完結了,你猜怎麼著……好多人說追完了,真香。
所以我算是理解了,為什麼之前在很多平臺上,我們看到的一些吐槽《鹿鼎記》的文章下面,有很多讀者為這部劇打抱不平,他們說其實挺好看的,家裡人天天都在追劇,看得樂不可支,氣氛特別輕鬆。
《鹿鼎記》完結的時候,張一山還在努力為自己挽尊。
他說「我就是屬猴的,生肖這東西你還不得不信,有一種猴感是很正常的,骨子裡帶的……」屬豬的六小齡童有被冒犯到。
大家都吐槽過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幾百遍了,我就不再吐槽了。
說說他對這個角色的演繹,其實他自己也覺得沒演好,有些過了: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這種說辭,我只能說他是在無數質疑裡給自己找補的一種說法,他確實很清醒,對待觀眾的評論和指責,並未推脫搪塞。
韋小寶與康熙,其實就是相當於孫猴子與唐僧的一種關係,演得像猴,倒也不失為一種有創新的做法。
與之前很多版本的對比,這一版的韋小寶更多了一些猴精還帶著點兒猥瑣,已經先入為主的觀眾自然一時無法接受韋小寶變成這樣。
有趣的是,平臺搜集的點播數據裡,20~29歲的年輕觀眾佔了一多半。
而看過陳小春版本那一代用戶(基本就是40~49這個年齡段)只佔4.8%。
那麼最最有趣的數據則是,看這部劇的男性比女性多出了一大截。
為什麼?當然是7個老婆的緣故了。誰不想像韋小寶這樣,出身不佳卻飛黃騰達,事業愛情左右逢源,美人爭先恐後的投懷送抱。
這部劇張一山除了有點誇張之外,演技其實沒有掉鏈子。配音才是個讓人難受的大問題。
劇中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bug,都是關於服化道方面。
太監們穿著白色官服,不知道的還以為全是奔喪的。
鰲拜的府邸被稱為鰲府,韋春花和建寧公主都穿著黑色透視裝,被毒打後的韋小寶身上的傷痕猶如口紅畫上去的一樣……各種細節都經不起推敲。
被廣泛爭議的韋小寶嘴含布片的這一幕,觀眾仔細看看會發現,他嘴裡的布片時而大時而小。看起來並不是一場戲拍完而是剪輯而成。
那麼說到剪輯方面,確實是因為某種原因被刪減了很多戲份,所以很多情節拼接不上,邏輯比較混亂。完結之後,意猶未盡的觀眾都表示非常期待完整版,這才是我真沒想到的奇葩結局。
低開高走的劇最慘的就是前面幾集就把大量觀眾給勸退了。
不少觀眾表示看到後面,就會覺得越來越好看,輕鬆解壓搞笑無釐頭,一旦內心把這部劇設定為搞笑劇,那麼就對這些顯而易見的bug比較寬容了。
這就相當於部分年輕觀眾看架空甜寵劇的時候,對各種廉價服化道、套路戀愛情節都能夠接受一樣。因為已經降低了期待,輕鬆追劇就夠了。看完了也什麼都記不住。
並且在劇集的後半段,小寶和康熙的對手戲給整部劇加了分,特別是快要結局的那幾集,挖掘得較深,精彩非常。于榮光、蘇荃這些演員的表演相當有功力。
新版《鹿鼎記》在播出的這段時間,話題度非常高,上熱搜十幾次,討論度居高不下,所以說它還是有不少受眾的,如果真的一無是處,吐槽兩三天大概就悄無聲息了,就像《雷霆戰將》那樣爆火幾天銷聲匿跡。
這幾年確實有幾部口碑非常低,觀看人數卻很多的奇葩電視劇(比如《封神演義》、《重耳傳奇》),但像新版《鹿鼎記》這樣的熱度也著實罕見。原因大概是因為題材和劇情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演出猴樣的張一山也不那麼讓人反感。
能讓大家一邊吐槽一邊追劇,就是這部電視劇最奇葩的地方。
不因播得火爆就給高分是對的,如果給高分,難道是要鼓勵這種槽點密集的劇再度出現嗎?
真的想要拯救中國電視劇市場,就應該尊重大家的選擇權和話語權,接受大眾的批評,下一次再走心一點,我們的電視劇就有希望了。
PS:隨著新版《鹿鼎記》的完結,它的評分漲了0.2分,現在是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