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五小有個合唱團,我曾經當過這個團的掛名「團長」,實際上我就是合唱團的一員,真正的團長是我們的音樂老師。
我們的音樂老師叫展沛,是個男老師,他在教歌曲節拍的時候,一邊唱歌一邊用手隨著節奏比劃,隨後他便彈起琴,讓我們也隨著節拍比劃。
至今我仍記得2/4的節拍最簡單,用雙手來回畫八字就行,3/4畫三角。4/4畫十字,向下是強拍,向上是弱拍,橫著是次強拍。可能是展老師看我比劃的挺上道,就讓我上臺比划去了。
在合唱團更多的時間是練習唱歌,我們合唱團分四個聲部,我分在男低音聲部,參加歌詠比賽的歌曲全部是合唱,從來沒有齊唱,所以我至今仍能夠用低音聲部的旋律來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歌唱祖國》。
記得京五鐵小合唱團經常去參加歌詠比賽,初賽分片進行,就是附近的幾個小學,唱的歌比較多,到複賽就是海澱區裡的比賽,每個學校只唱一首歌。比賽都是穿少先隊隊服,男孩子白襯衫藍褲子,女孩子白襯衫花裙子,上衣統統塞在褲子或裙子裡,全是一樣的裝束。
有一次區裡的歌詠比賽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期間還看了戰友文工團幾位獨唱演員的表演。這是我兒時除了去看《趙氏孤兒》(相關連結:童年14 . 看《趙氏孤兒》)之外的另一次高規格的專業演員表演。
百度百科: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成立於1937年12月11日,是我軍創立最早的軍隊文藝團體之一。1948年8月,華北軍區成立,劇社改為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1955年5月經總政治部正式命名為戰友文工團。
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聆聽專業演員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遺憾的是只記住其中馬國光、馬玉濤、賈世俊三人的名字,其他的歌唱演員的名字實在是想不起來了。
之所以第一個記住馬國光,是因為他唱的歌的又像在說故事,又像講笑話,連唱帶比劃。其中的兩個歌是《真是樂死人》、《兩個小夥一般高》,都是這種風格。
作為戰友文工團的男中音,馬叔叔的演唱感情真摯、親切、樸實、奔放,充滿生活氣息,他一邊唱一邊表演,既幽默又詼諧。
網絡圖片:馬國光
馬國光後來還是《長徵組歌》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領唱,令人百聽不厭:「(領)敵人棄甲丟煙槍呀(合)丟煙槍呀!(領)我軍乘勝趕路程(合)趕路程呀!……(領)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合)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哈嘿!」,這熟悉的歌曲通過馬國光的表演充滿現場鼓動快板的味道。
不幸的是,1989年11月21日,馬國光因突發腦出血去世,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馬玉濤唱的歌只記住一首,就是《馬兒啊,你慢些走》,因為這歌不僅好聽,還很有特色,是一首新歌。
網絡圖片:馬玉濤1964年劇照
1962年,由李鑑堯作詞,生茂作曲的《馬兒啊,你慢些走》,經馬玉濤首唱後即一炮打響,迅速唱紅了祖國的山河大地。馬玉濤以她獨特渾厚、奔放的歌聲,唱出了《馬兒啊,你慢些走》的悠揚灑脫、豪邁和歡快,抒發出了對祖國秀麗山河的熱愛,對祖國一派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歌頌。
1955年加入入北京軍區文工團的馬玉濤第一次唱這首歌的時候,還只有26歲,時至至今,許多人一提起這首歌的名字,便想起了馬玉濤。
最後一位記得的歌唱演員是賈世俊,唱的是什麼印象不深,就是覺得他的嗓門挺亮的,唱的是真好。
查了一下維基百科:賈世駿演唱音域寬廣,音質圓潤純淨,音色甜美明亮,氣魄雄偉,吐字清晰,受到軍民喜愛。1960年代至1980年代,他首唱了許多著名歌曲,《讀毛主席的書》、《戰士歌唱東方紅》、《我騎著馬兒過草原》、《頌歌獻給毛主席》、《打靶歸來》等。
根據這些歌單,我覺得大概率聽過的是《打靶歸來》、《我騎著馬兒過草原》
在《長徵組歌》中,賈世駿還領唱過《過雪山草地》。「雪皚皚夜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我至今能夠吟唱。
網絡圖片:賈世俊
光陰似箭,賈世駿也已於十年前的2011年9月離開了我們,享年81歲。
百度百科:2016年1月,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為主體轉隸組建陸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
建國後至今,先後創作和演出了話劇《戰鬥裡成長》、《槐樹莊》、《郝家村的故事》、《大漠豐碑》、《愛爾納突擊》,歌曲《真是樂死人》、《學習雷鋒好榜樣》、《馬兒啊,你慢些走》、《眾手澆開幸福花》、《看見你們格外親》、《老房東查鋪》、《祖國一片新面貌》、《遠方的書信乘風來》、《八一軍旗高高飄揚》,舞蹈《行軍路上》、《草原女民兵》、《囚歌》、《走跑跳》、《畢業歌》、《剪紙姑娘》,京劇《媽閣紫煙》、《滄海忠魂》、《劉胡蘭》等一大批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精品力作。
其中,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飛揚世界,久唱不衰,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五十多年來湧現出了胡可、胡鵬、張非、晨耕、唐訶、生茂、唐江、劉微、洪源、石祥、馬玉濤、馬國光、賈世俊、高元鈞、張振富、耿蓮鳳、葉少蘭等一大批享有盛譽,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著名劇作家、曲藝家、歌唱家、音樂家和表演藝術家,使戰友文工團以卓越的藝術成就蜚聲於世,成為國家和軍隊一流的藝術團體。
我們從小是聽著他們的歌,唱著他們的歌長大的,到了北大荒,我們連隊還專門排練了《長徵組歌》去團裡參加文藝匯演……
如今,這些老藝術家們正在陸續離去,但這些經典歌曲會伴隨著他們的名字成為永恆的記憶。
童年14 . 看《趙氏孤兒》留言補錄:
採菊東籬下:林哥您太幸運啦!小時候就能看到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的演出,那可是相當奢侈!說起《搜孤救孤》,我最喜歡裘盛戎扮演的魏絳的一段唱:我魏絳,聞此言,如夢方醒。卻原來,這內中還有隱情。公孫兄為救孤,舍了性命。老程嬰為救孤送了親生……
回復採菊東籬下:可惜我至今還是戲盲,樣板戲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