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投稿的是娜娜的學妹。
而且妹子用獨特的視角和善於鑽研的精神,對歷史大佬八得這麼深,八 的角度這麼奇怪,都是十分罕見的!!
如果你也有日語和日本相關的經歷,歡迎給娜娜來搞:nanaclass@foxmail.com。
作者:文心(公眾號:fringesakai)
某君曾告訴我幕末有說不完的話題,其實縱觀日本歷史,哪個時期不是如此呢。隨意抽出一個話題作為線索順藤摸瓜下去,都將如勘探無底洞一般深不可測。即便這樣,我仍固執地傾心於幕末,傾心於戰國,傾心於源平合戰,我相信大多數日史愛好者也對這三段歷史情有獨鍾。究其原因,不談絕對,只以自身為例,所謂的英雄主義情結髮揮了極大的作用。三段歷史皆是亂世,亂世之「亂」在於舊的秩序權威崩壞,而新秩序新權威又尚未確立,身處這混沌之世,有實力者皆可揭竿而起,因而英雄輩出。我乃愛看戲之人,既然要看戲,何不看出熱鬧的,自然是首選這英雄人物雲集的三段時期。
回到幕末的話題上來。幕末亦是如此,開國論者也好,佐幕派也好,尊皇攘夷派也好,公武合體派也好,各路人馬形形色色,不出英雄壯士也難。評說幕末人物的方式也眾多,山岡莊八選擇當說書先生戲說(我並無冒犯山岡粉之意,只抒發讀先生作品的自身感受),子母澤執著於「口述歷史」,而司馬和池波則走「國民文學」路線成為了「嗜好大寫日本的男人」。評說幕末人物的角度也眾多,性格好壞、見識長短、武藝高低、桃色戀曲等不勝枚舉。我對幕末人物,有大半尚不知曉名字,對知曉名字的也無深刻見解,因而談不上評說,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信手拈來某個話題亂談亂燉,妄想貫通二三次元。前些日子在《銀魂》貼吧裡看到一則帖子說《銀魂》裡的高杉是「心機帝」,百般掩飾自己的身高,因而有感而發,決定寫一篇文章,對那些我們熟知的幕末名人的身高亂談亂燉一番。
首先來瞧一瞧近藤勇、土方歲三、衝田總司這三位新選組大人們的身高。
關於近藤勇的身高,有明確數據記載的目前只找到一份資料,即松本棟三郎(蘭醫松本良順的後代)的遺談。遺談中稱近藤勇「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身材中等),身長約五尺三四寸」(中肉中背で身長は約五尺三四寸),按照現代的標準(1尺≈30.3cm;1寸≈3.03cm)來換算即為161~164cm之間。
考慮到當時男子的平均身高在154cm左右,勇在當時應當屬於「高個子」之列。難怪在流山參與抓捕近藤勇的西村舍三在自傳《御祭草紙》中稱近藤勇為「高個子、皮膚黝黑、中等身材,長著痘瘡,但鎮定自若,實在是一副瀟灑的武士模樣」(背高く、色黒く、中肉にて痘瘡あり、中々落ち著き払いたる天晴の武士なりき)。
三人的身高,最明確的當數土方歲三。明治30年(1897年)和小島家、土方家有親緣關係的橋本清淵(道助)撰寫的《兩雄士傳補遺》中稱土方「身長五尺五寸」(身丈五尺五寸),按照現代的標準來換算為167cm左右。子母澤寬在《新選組始末記》(1928年初版)中也證實了這一身高:土方歲三確實是五尺有五寸。
也就是說論高矮,167cm的土方要高於164cm左右的近藤勇,如果近藤勇的身高可以被稱為「高個子」,那麼土方也理所應當是「高個子」。但很奇怪的是子母澤寬在《新選組始末記》中接著寫到:「土方身高五尺五寸,確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矮的人,但和近藤站在一起時因為有髮髻所以顯得比較高。」也就是說,近藤實際上比土方高。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近藤的身高應該高於土方的167cm。但是這段描寫,子母澤先生並未註明出處,只能按照前後文推測可能為多摩石田村某位土方關係者的遺談,所以孰對孰錯,尚無定論。
最後關於衝田總司的身高,筆者尚未找到明確數據的記載。八木邸八木為三郎回憶總司為「高個子聳肩膀皮膚黝黑的年輕人」,日野佐藤彥五郎家關於總司的傳聞也為「個子很高,有些駝背,經常彎著背」,可見總司是個「高個子」。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記載,但根據子母澤在同一頁上關於山南、土方和總司的三段記載可以做一個大膽猜想。子母澤寬在《新選組遺聞》的<壬生屋邸八木為三郎翁遺談>中依次描寫了山南敬助、土方歲三以及衝田總司。關於山南,子母澤寫道「個子不高」;而關於總司,子母澤記載「高個子聳肩膀」;而關於土方歲三,子母澤在這段中並未寫其身高如何,可見以上三人均見過的八木為三郎老人對於土方的身高並無山南、總司那般有深刻的印象,不妨作以下猜想:土方在八木老人眼裡應該是介於山南和總司之間的中等身高。如此看來,總司應該要比土方的167cm高。但具體數值為多少,筆者並不知曉。網上流傳著兩個版本,一個是和土方幾乎同高167cm(五尺五寸),另一個是173cm。
如此看來,三人的身高從高到矮排列應為:衝田總司(>167cm)、土方歲三(167cm)、近藤勇(161~164cm)。但有趣的是,這一身高排序到了描寫新選組的二次元動漫和三次元電視劇中,卻發生了各種變化。在惡搞新選組的《銀魂》中,真選組這三人的身高依次被設定為近藤184cm,土方177cm,衝田170cm,正好與現實版本顛倒;在《新撰組異聞錄~PEACE MAKER》裡,副長土方又高又MAN還有一副中田讓治重音炮般的聲線,局長近藤勇緊隨其後,而總司則被設定為嬌小如少女般,用山村貞子前輩(一位酷愛總司的大牛編劇的網名)的話來說即被「少女化」了;而到了「瑪麗蘇漫遊記」的《薄櫻鬼》中,總司才以176cm被「汙名返上」,重回三人中的最高,而近藤和土方,一個175cm,一個172cm,土方梳著高高的髮髻,同子母澤先生記述的一致,站在近藤身旁顯得更高一籌。
再看三次元,2004年的大河劇《新選組!》啟用香取慎吾(183cm)、山本耕史(179cm)以及藤原龍也(178cm)來演近土衝;而到了2011年的時代劇《新選組血風錄》中近土衝則分別由宅間孝行(180cm),永井大(185cm)和辻本祐樹(172cm)來扮演,辻本祐樹版的總司無可挑剔,若是原作作者司馬遼太郎先生在世估計也會驚為天人,土方一役則虎背熊腰大臉硬線條,初看時筆者倒覺得身後的近藤更細膩綿密。當然這是題外話了,本文只論身高,不評演技。
▲《銀魂》中,真組三人的身高依次為近藤184cm(中),土方177cm(左),衝田170cm(右),正好與現實版本顛倒。
▲《薄櫻鬼》中,總司(左1)以176cm的高度得以翻身,重回三人中的最高,而近藤(完全淪為配角根本都沒在海報上出現)和土方(左3後),一個175cm,一個172cm。
▲04年的大河劇《新選組!》啟用香取慎吾(183cm)、山本耕史(179cm)以及藤原龍也(178cm)來飾演近藤(中)、土方(右)和衝田(左側月代少年)。
緊接著,再來八一八高杉晉作、桂小五郎、坂本龍馬這三位志士們的身高。由於三人各有立場,且非一成不變,用兩三字的定語統攬並不合適,所以此處還是用「志士」二字——與新選組立場相悖或者不同的幕末志士。
首先開扒「動若雷電,發若風雨」的總督大人。有趣的是,在度娘上搜「高杉」二字時,首先顯示的是高杉晉助(《銀魂》人物),其次才是奇兵隊總督高杉晉作,可見在中國網絡上,二次元的高杉比三次元的高杉人氣更甚。《銀魂》中的高杉晉助雖名為「高杉」被戲稱為「矮杉」,究其原因是因為其170cm的身高在《銀魂》的攘夷四人組(坂田銀時、桂小太郎、坂本辰馬和高杉晉助)中墊底。那麼,真實的高杉身高又如何呢?
▲《銀魂》中的高杉晉助身高170cm,在攘夷四人組中最矮,因而被戲稱為「矮杉」。
關於高杉晉作有一段傳言廣為人知,即「五尺二寸的小男人卻帶著一把二尺五寸的長刀,遠遠望去刀比人長」。五尺二寸換算為釐米為157~158cm,然而,真實的高杉還不及這傳言,據看過京都靈山歷史館中高杉等身像的人說,高杉的身高在151~153cm之間,最多不會超過155cm,確實掙扎在當時日本男性154cm的平均身高線上,也難怪空知猩猩在畫《銀魂》中的高杉時也頂多按時代比例將其拉伸至170cm,差不多是現代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2002年時為170.7)。但如同二次元中的高杉會利用站位、帶帽等方式掩飾身高一樣,歷史上的高杉晉作自尊心極強,他似乎也意識到自己並不高這一事實,因而拍照時一律採取坐姿,沒有留下任何一張刻錄其站姿的照片。
▲譬如這張通常會在紀錄片介紹高杉時出現的照片。相片中高杉究竟是長身還是短身,參照手中那把二尺五寸的大刀便一目瞭然。
▲還有這張慶應元年(1865年)與伊藤博文(右)和山田顯義(左)攝於長崎上野彥馬的照片。1905年某雜誌上刊載了15名元老大臣們的身高,伊藤博文身高160cm,但考慮到明治後位居高位的元老們為改善體質開始食用紅肉,身高可能因飲食習慣改變發生變化,所以1865年的伊藤博文據推測應該是不足160cm的。而比伊藤更矮的高杉在和伊藤拍攝這張照片時機智地選擇了坐姿。
《銀魂》攘夷四人組中身高排名倒數第二的是桂小太郎,身高175cm。其原型桂小五郎(明治後的木戶孝允)的身高據記載為五尺八寸即176cm,這在當時絕對是「高人一枚」。
▲這張是1871~1873年代表明治政府出訪歐美的巖倉使節團主要成員的照片。照片最左側為木戶孝允(桂小五郎),而最右側大久保利通身後站的便是伊藤博文。相比站著的伊藤博文,桂小五郎即便是坐著也可看出其人高馬大。
▲借用桂小太郎在《銀魂》中的名句「ヅラじゃない。かつらだ(不是假髮,是桂)」來造句:175センチじゃない。176センチだ!!!不是175cm(《銀魂》中桂小太郎的身高),是176cm(據記載歷史上桂小五郎的身高)。
《銀魂》攘夷四人組中最高者當屬坂本辰馬,身高181cm。而真實的龍馬身長多少其實眾說紛紜,少則156cm,多則180cm以上。根據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的(複製品在靈山歷史館中有展覽)145cm的帶家紋的和服來推算,其身高應為172cm左右,這在當時也算相當的高度。因而《銀魂》中攘夷四人組中除卻原型為平安時代源賴光手下四天王之一的坂田金時的天然卷君(177cm)之外,坂桂高三人的真實身高排列應為桂坂高,伊莉莎白終於可以舉著「假髮君最高」這一一語雙關的牌子了。
▲伊莉莎白終於可以舉著「假髮君最高(ヅラ最高)」這一一語雙關的牌子了。
▲2010年的NHK大河劇《龍馬傳》啟用福山雅治(181cm)、谷原章介(183cm)、伊勢谷友介(180cm)來飾演坂本龍馬(中)、桂小五郎(左)以及高杉晉作(右)。
▲《龍馬傳》裡高杉晉作的扮演者伊勢谷友介(此處應有口水三百滴)出席山口縣荻市高杉晉作銅像的揭幕式。記得劇組公布伊勢谷將出演高杉時有日網評論說「非常期待180cm的伊勢谷友介將如何扮演不足155cm的高杉晉作」。筆者剛看完司馬遼太郎《棲世之日》中高杉的辭世片段時,為求虐便去看了《龍馬傳》第41集<永別了,高杉>。意外地認可「演高杉似乎過于帥氣」的伊勢谷的演技,這位二枚目將高杉身上的「狂氣」演繹得淋漓盡致。但看到這張圖,看到180cm的伊勢谷身後站著150cm的高杉雕像時,還是忍不住用日語雙關語吐一句槽:伊勢谷の高杉は高過ぎ!(伊勢谷的高杉太高了!「高杉」和「高過ぎ(過高)」的日語發音皆為たかすぎ)。
這是位有著非凡頭腦的思想家,據傳在短短兩個月內便學完了常人需用一整年學習的《荷蘭語詞典》。而他的身高更是與智商成正比,據記載為「六尺一寸」,換算成現今的釐米單位則為185~186cm。池波正太郎在《戰國與幕末》一書的<佐久間象山>一文中稱他「至少在五尺八寸(176cm)以上」,如此推算象山應該是有180cm的。
有趣的是暗殺象山的幕末四殺手之一的河上彥齋,據記載身長「不足五尺」,即不足150cm。這樣一名身長不足150cm的小男子是如何取下騎著高大的愛馬「王庭」闊步於京都市街的身長約185cm的象山之性命的呢?
一本封面上有諸多標題,我不知該如何稱呼的《新選組一本書讀懂日本崛起之謎》的書中如此描寫:
「 當時許多街坊目睹了佐久間的慘死,這個叫河上彥齋的刺客如鬼魅般拔出刀來,只聽得雷鳴般的聲音,刀光像閃電般,居然將佐久間象山和「玉庭」一起斬成四片。然後,那個小個子刺客連頭也不回,摸了摸鬥笠,便在人群中消失不見了。這段描寫中佐久間的愛馬王庭多了一點成了「玉庭」,我並不懂馬,不知這馬名中暗藏什麼玄機,只知道象山的愛馬「王庭」發音作「おうば」,似乎和「玉」沒有什麼關係。另外,作者對此事件的「添油加醋」可不止這一點,大刀一揮瞬間斬成四片,我想哪怕是袈裟斬、示現流的高手也達不到這種境界,更何況是不足150cm的河上彥齋面對騎著大馬身長185cm的象山呢?
彥齋乃四殺手之首,象山又是後世反省歷史追溯到維新前夜——幕末時不得不重新予以積極評價的開國論者和公武合體論者,這刀與思想對撞的暗殺自然是被當作時代片的噱頭大寫特寫的,因而在此無再展開敘述的必要。僅摘翻一段池波正太郎先生的描寫:
「這一日,象山穿著黑色的無袖短上衣、淡綠色的騎馬裙褲,帶著騎馬射箭用的鬥笠,腋下夾著大刀備前長光,身跨愛馬「王庭」,其英俊瀟灑的身影,引得路人不由得回頭注目。
經過離邸宅很近的木屋町前的四條小橋時,「嗖」的一聲從背後躥出兩個二十七八歲的浪士,朝著馬的左右兩側猛地砍了過來。
這其中一人便是肥後浪士河上彥齋。
「幹什麼!!」
象山在彥齋冷不防的襲擊中被砍中了腰,他猛地回頭怒目瞪著彥齋。
(中略)
象山腰部挨了彥齋一刀後,驅馬奔馳,待到過了自家邸宅五十間(長度單位,一間等於6尺)左右的地方,又被數名浪士圍住亂砍,最終倒下斷氣了。
據說全身的刀傷一共有十三處。
▲據傳身長185cm的佐久間象山的照片。用池波正太郎先生的話來說「長著一副奇異的相貌」,「臉長如馬、天庭飽滿、鼻梁高挺、碩大的雙目深嵌於額下,總是炯炯有神」。
▲殺死象山的身長不足五尺的河上彥齋的畫像
▲維基百科上有一張河上彥齋照片,但筆者不知其出處,但可以確定的是相中人確實不高。
▲有趣的是,歷史上不足的150cm的人斬者河上彥齋到了二次元的《銀魂》中卻變身為身長179cm的金牌製作人「河上萬齋」。難怪和這位「高人」一起入鏡的高杉君要跑到高處,借地勢來掩蓋自己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