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是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當天,全市近千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同時鼓勵、支持和引導經營性體育場館向市民免費開放。期間,將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做好預約、限流等工作,確保場館開放安全有序。
近年來,上海全民健身設施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讓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健身。上海體育健身地圖於7月底正式上線。市民通過上海體育微信小程序「來滬動|健身地圖」即可使用。健身地圖包括體育場館、遊泳場所、學校場地、公共設施、共享球場、賽事活動6大服務內容,覆蓋全市各類體育場所近2萬處。通過小程序,市民朋友可以享受場館查詢、地圖導航、在線預約、優惠券領用、線上支付等多種便民服務功能。
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各類市民健身步道(綠道)、騎行道總長度為1680公裡,其中騎行道總長度為240公裡,綠道總長度為881公裡。本市共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6487個,市民球場2228片,市民健身步道(綠道)1426條,社區市民健身中心84個,市民遊泳池35個,市民健身房186個,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智慧健康驛站85家。
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將完成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的年度市政府體育實事項目,持續改善市民體育健身條件。
跟著「琪琪」「康康」一起來運動。「琪琪」和「康康」是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的吉祥物,取滬語「健健康康」的諧音。截至8月3日,市民運動會線上運動會已舉辦賽事活動140多場,共計有125萬人次參與,充分體現了本屆市民運動會「健康上海,人人來賽」的主題。
為滿足疫情期間市民的「雲健身」需求,上海市體育局推出了市民運動會線上運動會,藉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打破傳統線下比賽的時間和地域限制,開創了新時代線上全民健身的新模式。線上運動會包括跳繩、廣播操、路跑、定向賽、武術、自行車、引體向上、平板支撐、圍棋、象棋等100多個比賽項目。例如,跳繩項目,參賽選手通過上傳視頻進行評分排名;路跑、定向賽項目,利用位置定位技術,實現運動軌跡自動跟蹤進行比賽排名;武術、健身氣功等項目,參賽選手根據教學視頻進行模仿,並自行錄製視頻上傳,系統可以通過人工智慧對參賽選手的動作準確度自動評分。
以「全民健身日」為契機,後續還將推出更多新穎時尚、富有創意、市民喜聞樂見的線上賽事活動,引導市民線上運動、居家健身,幫助市民增強體質,為抗擊疫情提供健康保障。
市屬場館
浦東新區
黃浦區
靜安區
徐匯區
長寧區
普陀區
虹口區
楊浦區
寶山區
閔行區
嘉定區
金山區
松江區
青浦區
奉賢區
崇明區
(註:免費開放實際情況以現場公示為準,部分場館需要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