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柔美大氣的玉貞到粗俗潑辣的虎妞;從苦命悲情的香二嫂到幽默詼諧的姨媽;從底層小人物的黨員二楞媽到威居朝堂的女皇武則天;從雍容大氣的大宅門二奶奶到蘭州農村的西北老娘;她亦洋亦土、亦美亦醜、亦俗亦雅。
她就是斯琴高娃,蒙古語「斯琴」的意思是聰明,「高娃」的意思是美麗。極具特色的眉心痣讓人難忘。
與劉曉慶、趙雅芝算是年齡相仿的演員,雖一直被拿來和二位不老「女神」做顏值對比,
一個是芙蓉鎮裡的胡玉音 ,一個是駱駝祥子裡的虎妞,之前的容貌伯仲不分
年輕的時候也曾一起負責貌美如花
而現在劉曉慶繼續少女神話,斯琴高娃只能負責演媽
如果長相什麼的都一樣,那就不是叫斯琴高娃了···
曾經獲得過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后,獲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像獎的大陸女演員,並數年後再次問鼎金像獎影后。
雖然獲得無數的榮譽和頭銜,但斯琴高娃卻一向低調樸實,從不擺明星架子。堪稱德藝雙馨藝術家。
舞蹈出身的她,夢想是成為演員。
有網友翻出了1983年的春晚視頻,驚奇地發現中國影壇「大姐」斯琴高娃,曾經是著名歌唱家胡松華的伴舞。
《駱駝祥子》中,她在影片中扮醜,增肥、將粗俗潑辣的虎妞演繹的惟妙惟肖。
虎妞這一角讓入行不到4年的斯琴高娃鋒芒畢露,這個潑辣的經典形象幫助她成為當年金雞獎和百花獎雙料影后,也標記了斯琴高娃演技與實力的新高度。
《似水流年》中,她塑造了一位到大陸尋根的香港女子形象,讓業界讚嘆是真正的性格演員。
憑該片打敗張艾嘉、葉德嫻等當紅女星奪得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
《人在紐約》中,她出演了無助與柔弱的趙紅,即便是與張曼玉、張艾嘉兩大演技派相遇,她也遊刃有餘。其中,在紐約街頭醉酒狂歌的一段至今仍是經典。
她塑造命運多舛、堅強而又精明能幹的「香二嫂」,讓《香魂女》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大宅門》中,他飾演從28歲到70歲雍容大氣的「二奶奶「白文氏,
看似嚴肅、厲害、有心計,骨子裡卻是善良,忍辱負重,懂得人情世故。
演《康熙王朝》的孝莊太后,她不怒自威,一顆眉心痣更顯豪爽與霸氣,一舉一動眼神兒裡全是孝莊,簡直被孝莊附了魂了。為了演活這個角色,斯琴高娃經常失眠,不得不吃一些提神,安眠的藥。
在《青花》裡,她更是反串起了男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她從高高在上的女強人,變成了幽默詼諧的姨媽,斯琴高娃穿毛線泳衣進遊泳池的場景笑果十足。
在劇中,和周潤發還有一段自然而又笑料百出的激情戲,至今讓人難以忘記。
此外,在《肥貓尋親記》中的 「華老太」,《絕對權力》中權欲強烈的腐敗的女市長、《日落紫禁城》中慈禧,《穆桂英掛帥》佘太君、《黨員二楞媽》中二楞媽等角色,她都有精彩發揮。
可以說,從1984年的《似水流年》開始,她開了內地演員與香港導演合作、交流的先河。
《人在紐約》拍攝時關錦鵬坦言,具有豐富經驗的斯琴高娃給了在片場給了張曼玉不少幫助和指導。
在一系列的角色中,斯琴高娃坦然還是喜歡演吃重一點、對生活嚴肅、忍辱負重的女人。這大概和她的民族和人生經歷有關。
斯琴高娃是蒙古族,蒙古語「斯琴」的意思是聰明,「高娃」的意思是美麗。她從小能歌善舞。18歲時,成為內蒙古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在這裡和年輕導演孫天相相識,並結婚。
育有女兒孫丹、兒子孫鐵。由於孫天相脾氣非常火爆,而斯琴高娃也算是比較心直口快,經常對斯琴高娃拳打腳踢,兩人最終離婚。
離婚後,斯琴高娃和男演員敖醒晨相識相戀,兩人認識不到半年就結了婚。不過,敖醒晨因為不習慣生活在名人妻子的光環下,與斯琴高娃離婚。
1984年,斯琴高娃認識了著名華裔音樂家陳亮聲。當斯琴高娃說自己基本上是一殘廢人時,陳亮聲一句「我會給你治的嘛」徹底打動了斯琴高娃。婚後,斯琴高娃帶著女兒孫丹隨夫定居瑞士。
沒有愛情,只剩下親情。
經歷了人生坎坷的他們,面對前夫,斯琴高娃心中不再有隔閡怨恨,留下的只有寬容和陽光般平和的心態。
孫天相打人入獄,已經定居瑞士的她又回到了國內。在監獄裡,她告訴孫天相不要惦記家裡的事,老太太和孩子她來管。在孫天相減刑提前出獄的那一天,斯琴高娃特地來到呼和浩特探望。
2002年春節期間,聽聞孫天相因腦梗塞癱瘓在病床上,為了讓孫天相得到最好的治療,斯琴高娃還特意請來專家為孫天相會診,並悄悄給他留下一筆不菲的醫藥費才返回北京。
對於女兒,斯琴高娃一直希望能夠走演藝路線,然而孫丹卻對年輕人嚮往不已的演藝生活心生厭倦,孫丹對她說:「你剝奪了我童年少年的快樂,讓我像一頭毫無思想的駱駝,按照你設計的軌道負重前行……我是個沒有野心的女子,並不想成為什麼大明星。我很滿意現在這種生活狀態,這樣活著挺好的。」
女兒的話讓斯琴高娃內心波濤翻滾,她真誠地向女兒懺悔:「孩子,媽錯了!媽太好強,讓你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媽對不起你!」。
斯琴高娃康復後又準備回國拍戲,孫丹心疼地對媽媽說:「別再那麼拼命了,好好享受生活吧。」斯琴高娃說:「媽媽太愛表演了,要演到走不動那天為止。 2006年7月,孫丹轉讓了在法國的餐廳,在北京開了一家中餐廳,這樣既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餐飲事業,又能照顧母親。
對於年輕演員,斯琴高娃直言 「現在不少演員的表演矯揉造作,為人虛榮。我演戲時也碰到過一些年輕演員,明明是內地人,非要學港臺腔說話。化妝師為了貼近角色,給他們化妝化『醜』一點,他們就在那裡抱怨,拿著小鏡子使勁照,平時也不做功課,以為憑著漂亮臉蛋,就什麼角色都能演了。
或許在外人看來,表演功力深厚、得獎無數的斯琴高娃,已經算是功成名就,有足夠的本錢高枕於風光的過往、吃一吃老本,但她自己卻不以為然,不甘寂寞,寧願每一個角色從零開始,她說:「我相信好演員必然都是感性的,只有感性才能讓他們投入別人的生命,幻化出鮮活的人物。但同時,我又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讓階段性的勝利衝昏頭腦,如果說感性決定了演員是否能成功,那麼理性則決定演員能走多遠。只要能動,我就還會有一種狂妄的演戲欲望,到死為止,因為塑造人物,是很讓我喜悅和感興趣的事情。」
最後送上斯琴高麗老師年輕的一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