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見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提到帕金森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抖」字,事實上帕金森患者除了手抖、腳抖之外還有肢體僵硬,行走不穩,轉身困難,容易跌倒,甚至在床上翻身都困難。因此,帕金森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的用藥和護理。
此外,目前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雖然在國內得到遏制,但全球的感染總數正爆發性增長,廣東省內境外輸入性病例及輸入相關病例也有增長,帕金森病患者更應減少外出,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以降低感染機率。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對人群普遍易感,根據新冠肺炎的最新流調顯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預後更差、死亡率更高,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的話,危害比普通人要大的多。
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帕金森患者該如何更好的進行居家和用藥管理呢?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好的鍛鍊身體,或者避免跌倒呢?
01帕金森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內科許少華醫師建議,帕金森病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
居家生活時除了必要的照料者外,儘量減少同住者,減少親友探望;外出帶好口罩,做好防護,回家勤洗手;居家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愉快輕鬆的心情,合理膳食,可適當在家做簡單鍛鍊,增強體質。我們知道帕金森患者一般年齡較大,且肢體震顫、僵硬,行走時容易前衝、跌倒,這是由於在帕金森患者中,調控姿勢穩定性的幾個亞系統,例如肌肉-骨骼系統的功能水平、運動協調性、感覺器官、精神狀態和注意力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加上環境因素,例如地面的平整性等的影響,導致帕金森患者很容易出現平衡障礙以及跌倒。通常我們可以通過平衡儀及姿勢圖的檢查來客觀評估患者的平衡障礙,而且通過一定的系統性訓練和適應性活動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平衡障礙。
02什麼樣的運動適合帕金森患者居家鍛鍊呢?
答案其實很中國風,那就是太極拳,相比於其他的系統性活動計劃及適應性體育活動項目,太極拳不僅能夠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平衡功能,還能減少跌倒的發生,而且在這個特殊時期,特別適合居家鍛鍊。
03正在服用的抗帕金森藥物的病友們需要注意什麼?
長期規律服藥、按時按量服藥,囤備足量的藥物,慢性病可門診1次開具3個月藥量,藥量不足情況下,可線上問診取藥;遵醫囑服藥,不能自行加減藥量甚至停藥,停藥可導致症狀加重;病情穩定的患者,儘量選擇線上電商服務平臺購藥,避免外出及到醫院拿藥,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對於出現症狀加重或者運動併發症明顯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可優先選擇線上問診醫師;如必須到醫院就診,需提前預約,做好防護,戴口罩,驅車或者乘坐計程車前往醫院;日常服藥過程中,做好患者日記,記錄服藥劑量、時間、次數,並登記藥物持續時間及副作用、併發症等。
另外提醒大家,雖然帕金森患者足不出戶,也有可能因為照料者的關係接觸外來物品,從而感染病毒,因此照料者需特別注意,如患者出現以下症狀,需要到醫院排查是否有合併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
全身乏力、極度疲勞感;出現新發全身或局部疼痛,或者疼痛性質與以往發生改變;震顫較以往突然加重,同樣用藥不能有效緩解;僵硬較之前更明顯;出現胃腸道症狀,噁心不適,忽然難以耐受一直服用的藥物;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出現糊塗譫妄,說錯話認錯人,分不清時間地點等。
04最後,讓我們用1分鐘來判斷一下自己有木有帕金森跡象:
震顫頸肩強直走路手臂不能自然擺動做精細動作有障礙嗅覺退化起立有困難書寫時有明顯障礙和「小字症」
無論打了幾個勾,都請到醫院檢查!
(指導醫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一科許少華醫生、漆微韡醫生)
許少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一科醫師
醫學碩士
廣東省精準醫學會帕金森病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