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素媛》中對兒童實施性暴力的罪犯原型趙鬥順(也被譯為趙鬥淳)出獄後,他的住所已連續多日被人群包圍。然而,一開始打著反對性暴力旗號的抗議,已經被越來越多蹭熱點、開直播的網紅,弄成了一場鬧劇。目前,在趙鬥順家門口鬧事8人被立案調查。
延伸閱讀:
被房東驅趕,「素媛案」罪犯妻子拒搬家,住同一樓的其他租客都感到不安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素媛案罪犯趙鬥淳12日出獄,住進了妻子在11月中旬租的房子裡。得知租客竟然是趙鬥淳一家後,房東最近已經下了逐客令,但趙鬥淳的妻子卻拒絕搬家,稱自己「沒地方可去」。
今年11月,趙鬥淳妻子委託熟人,租下一間兩居室,66平米,配備客廳、洗手間和廚房,租期兩年。
然而,當得知租客竟然是趙鬥淳一家後,房東下了逐客令,他說,住在一棟樓的其他租客都感到不安,有些人還要搬家,所以不得不要求趙鬥淳妻子另尋住處。
不過,趙鬥淳妻子以「沒地方可去」為由,拒絕搬走。附近的房地產中介也表示,租賃合同已經籤好了,房東的確沒法趕走他們。
出獄當天晚上,趙鬥淳打手電筒觀察樓下抗議者
趙鬥淳12日出獄,此後連續幾天,上百名自媒體博主和看熱門的群眾,聚集在趙鬥淳家樓下圍觀、拍照、叫罵,令附近居民不堪其擾,紛紛報警求助。最新消息稱,目前,警方已封鎖通往趙鬥淳家的要道,禁止外人隨意進入。
延伸閱讀
「素媛案」原型罪犯出獄引狂歡?逐臭審醜的「網紅病」得治!
「素媛案」原型罪犯趙鬥淳出獄後,韓國民眾怒了,網紅卻high了。先有服裝設計師大張旗鼓推出印有其頭像的連帽衫,緊接著一眾視頻博主湧到其家門口「現場直播」,或瘋狂鳴笛、播放國歌,或半夜按喇叭、大喊「出來道歉」……據統計,類似視頻在YouTube上一度飆升至40多個。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多次向警方投訴。
電影《素媛》很多人都不陌生,劇中作惡者將黑手伸向孩童,殘忍情節不知是多少人的噩夢。如今原型罪犯出獄,附近居民的憤怒與焦慮可想而知,但網紅博主們卻一哄而上,在其家門口各種凹造型狂拍,「追星」般的狂歡令人大跌眼鏡。究其本質,與其說是「呼籲正義」,其實是販賣憤怒,是如蠅逐臭般無底線蹭熱度。且不說會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構成幹擾侵犯,更關鍵的是,喧囂浮誇的「捆綁營銷」,不僅會衝散「保護未成年人」的嚴肅主題,更會消解人們對「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發生」的深刻反思。
透過這場鬧劇,我們也能看到,逐臭審醜正成為一種跨越國界的「網紅文化病」。在YouTube上,有人拍攝虐殺動物過程,有人直播「女友死亡日記」。更讓人無語的是,還有美妝博主在疫情期間推出「新型冠狀病毒仿妝」。審醜大戲一再上演,說到底還是流量至上的扭曲邏輯在作祟。正所謂,「注意力就是金錢」,短視頻時代的快速到來,更讓這一「傳播真經」大放異彩。甭管哪個群體,只要「抖一抖」「播一播」的內容有人買單,分分鐘就能「日進鬥金」。而在真金白銀的巨大誘惑下,一些人對流量的追逐愈發病態,似乎只要能提高點擊率、增加播放量,公序良俗、是非美醜都可以拋諸腦後。
熱度是流量,流量是價值,這是網紅經濟的邏輯。但也要看到,並非什麼熱度都可以蹭,什麼流量都可以追。為了火、為了利不斷突破底線、敗壞三觀,則是赤裸裸地「縱惡」,助長整個社會的歪風邪氣。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網紅世界裡的這種「文化癌變」,我們必須重視起來、警惕起來。各大視頻平臺作為流量入口,首先要承擔起把關責任,對迎合「惡趣味」的網紅該封殺就封殺。此外,監管力量也應時刻在線,監督倒逼平臺守土盡責。受眾也應持有一份理性與清醒,對劣質流量「說不」,讓「臭紅也是紅」的生意經失去生存土壤。
網紅興起並無「原罪」,關鍵需要向陽向上的打開方式。以法律與道德築起「防火牆」,營造一種有生命力的「網紅文化」,才能保護社會,保護我們每一個人。
韓國電影《素媛》中對兒童實施性暴力的罪犯原型趙鬥順(也被譯為趙鬥淳)出獄後,他的住所已連續多日被人群包圍。然而,一開始打著反對性暴力旗號的抗議,已經被越來越多蹭熱點、開直播的網紅,弄成了一場鬧劇。目前,在趙鬥順家門口鬧事8人被立案調查。
延伸閱讀:
被房東驅趕,「素媛案」罪犯妻子拒搬家,住同一樓的其他租客都感到不安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素媛案罪犯趙鬥淳12日出獄,住進了妻子在11月中旬租的房子裡。得知租客竟然是趙鬥淳一家後,房東最近已經下了逐客令,但趙鬥淳的妻子卻拒絕搬家,稱自己「沒地方可去」。
今年11月,趙鬥淳妻子委託熟人,租下一間兩居室,66平米,配備客廳、洗手間和廚房,租期兩年。
然而,當得知租客竟然是趙鬥淳一家後,房東下了逐客令,他說,住在一棟樓的其他租客都感到不安,有些人還要搬家,所以不得不要求趙鬥淳妻子另尋住處。
不過,趙鬥淳妻子以「沒地方可去」為由,拒絕搬走。附近的房地產中介也表示,租賃合同已經籤好了,房東的確沒法趕走他們。
出獄當天晚上,趙鬥淳打手電筒觀察樓下抗議者
趙鬥淳12日出獄,此後連續幾天,上百名自媒體博主和看熱門的群眾,聚集在趙鬥淳家樓下圍觀、拍照、叫罵,令附近居民不堪其擾,紛紛報警求助。最新消息稱,目前,警方已封鎖通往趙鬥淳家的要道,禁止外人隨意進入。
延伸閱讀
「素媛案」原型罪犯出獄引狂歡?逐臭審醜的「網紅病」得治!
「素媛案」原型罪犯趙鬥淳出獄後,韓國民眾怒了,網紅卻high了。先有服裝設計師大張旗鼓推出印有其頭像的連帽衫,緊接著一眾視頻博主湧到其家門口「現場直播」,或瘋狂鳴笛、播放國歌,或半夜按喇叭、大喊「出來道歉」……據統計,類似視頻在YouTube上一度飆升至40多個。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多次向警方投訴。
電影《素媛》很多人都不陌生,劇中作惡者將黑手伸向孩童,殘忍情節不知是多少人的噩夢。如今原型罪犯出獄,附近居民的憤怒與焦慮可想而知,但網紅博主們卻一哄而上,在其家門口各種凹造型狂拍,「追星」般的狂歡令人大跌眼鏡。究其本質,與其說是「呼籲正義」,其實是販賣憤怒,是如蠅逐臭般無底線蹭熱度。且不說會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構成幹擾侵犯,更關鍵的是,喧囂浮誇的「捆綁營銷」,不僅會衝散「保護未成年人」的嚴肅主題,更會消解人們對「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發生」的深刻反思。
透過這場鬧劇,我們也能看到,逐臭審醜正成為一種跨越國界的「網紅文化病」。在YouTube上,有人拍攝虐殺動物過程,有人直播「女友死亡日記」。更讓人無語的是,還有美妝博主在疫情期間推出「新型冠狀病毒仿妝」。審醜大戲一再上演,說到底還是流量至上的扭曲邏輯在作祟。正所謂,「注意力就是金錢」,短視頻時代的快速到來,更讓這一「傳播真經」大放異彩。甭管哪個群體,只要「抖一抖」「播一播」的內容有人買單,分分鐘就能「日進鬥金」。而在真金白銀的巨大誘惑下,一些人對流量的追逐愈發病態,似乎只要能提高點擊率、增加播放量,公序良俗、是非美醜都可以拋諸腦後。
熱度是流量,流量是價值,這是網紅經濟的邏輯。但也要看到,並非什麼熱度都可以蹭,什麼流量都可以追。為了火、為了利不斷突破底線、敗壞三觀,則是赤裸裸地「縱惡」,助長整個社會的歪風邪氣。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網紅世界裡的這種「文化癌變」,我們必須重視起來、警惕起來。各大視頻平臺作為流量入口,首先要承擔起把關責任,對迎合「惡趣味」的網紅該封殺就封殺。此外,監管力量也應時刻在線,監督倒逼平臺守土盡責。受眾也應持有一份理性與清醒,對劣質流量「說不」,讓「臭紅也是紅」的生意經失去生存土壤。
網紅興起並無「原罪」,關鍵需要向陽向上的打開方式。以法律與道德築起「防火牆」,營造一種有生命力的「網紅文化」,才能保護社會,保護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