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好快,《歌手2019》已經第四期了,這一期的主題是:險種作樂,敢唱敢當。說實話,一看到這個主題我就懵了。這八個字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歌手的舞臺,競爭非常激烈,但歌手們都在享受舞臺,而第二層卻沒那麼的快樂,有點荊軻刺秦,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
即便成績不好,也勇於承擔,是不是有一種略帶有悲觀主義的英雄氣息?這一期的選歌,也帶有同樣的味道。但真的能讓我看到險中作樂的只有三位,劉歡老師的電子樂、齊豫的回憶三毛、吳青峰選擇的個人化作品。這三位也是本期我心裡的前三位。這次的排名,齊豫老師又讓我大失所望,雖然名次被淹沒了,但依然是我心裡的最佳。
齊豫老師的這首《今世》,這首歌中那一句「花又開了,花開成海,海又升起,讓水淹沒。」三毛作詞已經奠定了這首歌的高度,我沒聽過這首歌,也很少聽齊豫的歌。但是這一句完完全全擊中了我,最重要的是當唱這首歌前,齊豫老師聊起三毛的那段愛情,更加渲染了這首歌,讓每一個人都融入到裡面,不自覺的眼裡有淚。但即使不了解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也能從這首歌裡讀出那一份幽怨哀愁。完美的詞曲加上齊豫老師宛若天籟的嗓音,到位精準的唱功,渾然天成的處理,讓人折服。就像耳帝在微博評論的那樣,這首歌的技術難度和藝術性的融合已經達到了後輩們望塵莫及的高度。
回憶齊豫老師在歌手舞臺上唱的四首歌都不是炫技的歌曲,但這四首歌所蘊含的內容卻是需要我們用時間去解讀的,文學和音樂是相同的,宋詞可以吟唱,民謠歌手鮑勃迪倫也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音符和文字相結合成了歌。文學系被俄國形式主義者解讀為文學特有的構造原則和手法,尤以詩歌為典例,與其說齊豫在唱歌,不如說她在唱詩。
我認為這是很高的境界,那是一種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後,去尋找更深層次意蘊的過程,齊豫應該做到了。我想了想這七年來上過這個舞臺的歌手,達到這個境界的太少了,劉歡、齊豫、杜麗莎、陳潔儀、韓磊,當然有很多出色的歌手上過這個舞臺,這種境界也許只有少數人認可,但就我的認知來說,每一種藝術形式應該不斷追求更高的精神內涵。
七年的《歌手》,他改變了很多。這檔節目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發掘更多被埋沒的優秀歌手,如黃綺珊一樣;還是成為下一個明顯的誕生,像鄧紫棋;亦或是成為功成名就的歌手不斷創新的實驗室,在我看了都不是,他存在的意義應該是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
這季給我的感覺,水準越來越高,但排名始終走不到我心裡,像齊豫老師堅持自我,不必迎合,把歌唱成詩的歌手,總是得不到更好的排名,為此我一直想找到真相,後來我又釋然了,我想明白了,像齊豫老師的歌是有很高的藝術性,但好的藝術不一定吸引你,但我相信它一定能照亮你,哪怕短短一瞬。能把這種歌曲搬上這麼達到舞臺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功,這方面劉歡和齊豫很相似,他們來這個舞臺的目的更多的是了卻心願,排名在他們看來已是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