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個標題,相信有不少人知道這個少年是誰了吧?沒錯,我們山草藥慎重考慮後選擇以此作為創刊號,是因為對他的念念不忘;更是因為,今天,12月14日(寫的時候確實是),是我們編輯部裡偉大的星期四同志和他的生日。他,就是當年風靡萬千少女,《千與千尋》裡白龍……的失散兄弟——塔矢亮。
別說你覺著不像....
提起這個名字,當然不得不說其出處——《棋魂》。1998年至2003年於少年Jump上連載,單行本共23卷。獲得2000年第45屆小學館漫畫賞以及03年第七屆的手塚治虫文化獎新生獎。
除了這位和白龍賑早見琥珀主在相貌上傻傻分不清的男二,男一進藤光和女一佐為(對,他是男的)也是俘獲了一批擁躉。而當年如此現象級作品背後的作者,才是咱今天的主角——小畑健。
1969年出生,畢業於新潟縣立新潟東高等學校。89年正式出道前曾在原隆二和庭野誠的陣營裡當過助手。雖然讓其名聲大噪的作品多為寫實沉穩風格,但出道的作品卻是搞笑向的《耍帥爺爺G》。無論是畫風還是劇情,或多或少都讓人聯想起鳥山明如《IQ博士》之流的印象。誰能想到這就是一開始的小畑健呢?!如果說這是小畑健的初級水平,其實是立得住的——科幻元素、簡單的線條、概括的造型、劇情故事也輕鬆無腦,適合沒事兒拿著看看消磨時光。可惜這樣的風格在當時盛行的戰鬥系漫畫裡太不出挑,早就淹沒在了各路大神手裡。
有心人也許能發現,這部當初用筆名「土方茂」連載的漫畫,是小畑健為數不多自己創作劇情的作品。可能是在搞笑亦或是獨立創作的領域不得要領,「土方茂」這個筆名也隨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畑健的本名。而之後如《魔神冒險譚》、《力人傳說》等作品也均是和原劇情作者合作,自己負責配畫,畫風拋棄了之前的稚氣,漸漸走向了寫實。
其實在出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小畑健」這個名字並不被日本漫迷們所熟知。在曾經的助手和月伸宏憑《浪客劍心》聲名鵲起的時候,他當時的《傀儡師左近》也僅屬知名(還別說,兩者在角色造型上也或多或少有雷同呢)。而畫面元素,又讓我想起了黑巖善宏的《鬼神童子》。
可以說,在這個時期裡,小畑的作品沒有很高的識別度,造型、色彩、分鏡,各項指標都處於不瘟不火的狀態。好在,這種不瘟不火其實是熱水煮青蛙(好像比喻得不太好),在徒弟都能比他火的歲月裡,小畑健很能沉住氣,沒有因為冷遇而一味地變換風格迎合讀者。通過慢慢的雕琢,他把作品推向了更遵從本心的境界(這一點很像井上大神呢)。紮實的寫實功底透出了作者在心境上的轉變,選擇的作品類型也從一開始架空歷史,玄幻因素居多的熱血、冒險等少年漫畫轉為了帶有現實背景的青年向漫畫。
似乎拋開了劇情創作的枷鎖,小畑健形成了一股對畫面本身的執著。如果說有些畫師飢不擇食地選擇找合作的劇作者是因為對劇作無能為力,那小畑則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畫功被泛泛的劇情埋沒而選擇了專供術業,而且他在劇作者的挑選上都保持了不錯的水準——有不令人擔憂的劇情走向和故事,注意力得以都放在了琢磨基本功和繪畫語言上。不單保持每期平均交稿20頁的喜人業績,也漸漸地有了如漫畫界「職人」(在日本,「職人」即「匠人」)的稱號。小畑健在完整意義上並不是個漫畫家,但作為漫畫畫師,他絕對稱職。網絡上常將其與北條司、今敏之輩在畫面上作比較,由此看來,實力可見一斑。不得不說,他在這種方式筆下的最佳代表作也許是《死亡筆記》,但令他最早登上一線行列的,則是《棋魂》。
要說《棋魂》的成功,劇情上當然要有他的功勞。但相比於之前的合作編劇,有傳曾經只是家庭主婦的崛田由美到不算是實力助攻。她在這部漫畫裡給小畑健的幫助,是能和大部分讀者的生活無縫銜接的劇情:學生、友情、奮鬥。這樣的土壤配合著小畑健恰如其分的寫實唯美畫風,確實產生了不小的化學作用。
這裡的寫實,和宏觀意義上的寫實又有著區別。比起學院的寫實素描,漫畫的寫實風格當然是要在一定的大前提下體現的。即便寫實如美漫大家Alex Ross,他的風格仍舊不乏漫畫所特有誇張的畫面張力和戲劇性。
Alex Ross筆下的DC角色
而小畑健在這部作品裡,似乎漸漸悟出了這個道理,但卻是將寫實的風格大量融入到相對誇張的漫畫語境中。借著這四五年的時間,一改之前以線條為主的繪畫風格,更多地運用了不管是手繪還是後期數碼化處理的色塊造型。如此,畫面在色彩關係上,這樣的手法有了類似於我們在畫素描時所考慮到從黑到白之間加入多個層次的處理方式,讓每一個色度在對比關係上豐富了不少,更接近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那樣。
前五卷裡平緩且以線為主的畫風
後期「北鬥杯」篇中凌厲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塊
其實日漫在歷史裡有很多經典如Clamp般極致唯美的畫風,誇張化的五官,能扎出血的下巴;或是像北鬥神拳那般為了男人味十足,加重明暗對比的手法——兩者或多或少都強化了一般的審美。能夠接受這兩類畫風的人當然比比皆是,但小畑健在《棋魂》裡體現的,是到讓上到忠實日漫粉下到漫畫小白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平和畫風,在畫面上沒有一點要適應的地方。
證據?看準了漫畫在市場上的吸引力,東京電視臺在01年至03年製作並播出了動畫版,而國內首播則是03年由香港無線電視臺改名為《棋靈王》的粵語版(暴露年齡一下,當年知道小畑健就是因為它)。日本學圍棋人數從之前的300萬回升到了400萬,國內也多了500萬圍棋少年。在要犧牲畫風取得流暢度等的條件下,小畑健定下的基調卻甚少在動畫版本裡跑偏。其中的角色如進藤光、佐為、塔矢亮,也因為動畫化的傳播而為人所熟知。
此後的時間裡,小畑健的畫風走向了成熟期,把從《棋魂》裡找到的脈絡漸漸地發揚光大並在真正意義上形成了有辨識度的風格。因為其緊接下來的作品,就是另一部現象級的《死亡筆記》,被玩兒得更風生水起的寫實造型和細膩黑白層次比比皆是。
其實不管是人物形象、色彩層次、還是背景等的處理,固然能感受到小畑的氣息,但每個人物,尤其是主角們在眼神上的凌厲氣息,才是我一眼斷定作者的依據。腦補之下,這也許是小畑健放在每個主角裡自己的那份執著。這樣的眼神,我第一次看見,就是塔矢亮那張的俊俏臉龐……所以,你還記得,當年那個玉樹臨風的妹妹頭嗎?
PS:僅以此文祝願遠在倫敦的星期四同志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龍馬精神、大吉大利、早生貴子、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