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可以說無論是對於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每個月發工資的那一天應該是最開心的日子。所以一般來說,普通人都會緊緊盯住發工資的那一天,等到錢到帳時迫不及待地為其安排好出路。
年輕人發工資就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平臺
對於老年人而言,在發工資的那一天將會有一大批老人在銀行排隊等待著取錢,就是因為在這些老年人的思想觀念中,錢不放在自己手裡總歸是不安全的。在他們看來銀行還總有破產的那一天,萬一自己的養老錢被捲走了豈不得不償失,因此這也導致在發工資時,老人一般都迅速取走。
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僅在老人身上發生,對於年輕人而言也是如此,只不過和老人不同的是年輕人發工資把錢取走卻不是留在身上,而是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平臺。
畢竟當下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無現金支付的時代中,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即可。此外無論是外賣、購物等等都可以在支付平臺上完成,因此很多年輕人在發工資的那一天,就會把錢立刻從銀行卡中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平臺裡,這儼然已經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生活方式。
可這雖然滿足了老年人或年輕人的心理,但對於銀行也會有些吃虧。眾所周知,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銀行就等於存錢的地方,以往每個月開工資的時候都會把錢先存入銀行,只有這樣反覆操作才能完成原始積累,而且銀行還會支付儲戶利息,若短期內這筆錢沒有急用的話,可以選擇定期儲蓄利息還能更多點。
工資急於轉走,對銀行有何影響
可現在時代變化,老年人對銀行的運作充滿不信任,年輕人又急於將錢轉到其他支付平臺,那麼這對於銀行而言又會造成哪些影響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到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就是吸收用戶的存款,然後利用風控審核將資金以貸款的形式周轉給個人或企業,再從中賺取收益。
由於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有所改變,所以導致每個月發工資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在其他平臺的借貸還掉,這也導致工資在銀行卡中只起到了一個過渡作用,僅是表面上走個流程,並沒有讓銀行真正吸取到利益。
支付寶和其他支付平臺每年都會在銀行的存款中轉一部分儲蓄金,這也導致銀行少了一大筆存款來源,雖然對此銀行也無能為力,畢竟這是時代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變化所致。可這並不意味著用戶的這種做法對自己而言毫無損傷。因此,工資剛發就轉走,對自己會有何影響呢?對此銀行職員表示:影響會很大!多數人都在做傻事。
工資急於轉走,對自己有何影響
比如,有過從銀行借貸經歷的人應該清楚,如果自己銀行卡的資金流動較多,或者是長時間沒有收支,那麼其持卡人想要貸款也會審核困難。畢竟銀行在借貸時會對你的資質進行審核,經過層層審批最終才能放款,你的銀行卡在收到工資後立刻轉移到其他平臺,對銀行而言會判定你的資質不好。
這是銀行無法從儲戶的存款中獲取利益。此外,流動性太強會致使銀行風險管控時特別注意到你,這會讓儲戶在此後想要貸款時受到阻攔。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現在大家的資金大多保留在第三方平臺,這也導致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向外放貸,所以在審核貸款用戶時也會優先拒絕那些資質不好的。因為資金限額,只有更優質的用戶才能完成貸款審批,比如一些大型企業級別的用戶就會比普通人更容易借貸,在此後,銀行對其借貸的審核也會變得更加嚴格。
此外,也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共有7億多的上班族,如果依照每個人的最低薪資標準來計算,每個月發放工資總額度可達上萬億,而這樣龐大的資金若都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平臺,那對於銀行而言將會損失較多。
畢竟以前儲蓄方式大多來源於銀行,可是這些年由於各類支付平臺的崛起,導致銀行的利益遭到分割,對此銀行也會想出對策。但是也要注意的是,由於銀行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在民眾心中的地位比較高,而且用戶基數還比較大,大多數人最好的選擇還是銀行存款。
結語
因為各類競爭對手的出現,銀行現在也在加緊與網際網路聯結接軌,在此後手機銀行的使用將變得更加快捷方便,這也會吸引更多的人將手機銀行作為存款的主要方式。總而言之,有競爭就會有進步,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百姓們也會有更廣泛的選擇和更優質的享受。
免責聲明:本文由網際網路資訊整理而來,不代表任何機構或個人的觀點,所含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亦不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不對任何機構/個人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