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聽眾會討厭街知巷聞的歌手和作品,對於他們而言,聽的人太多,作品本身就「爛大街」、就不夠獨特了。
只是他們可能忘記了——正是因為足夠動人,有些作品才被無數聽眾反覆循環、口耳相傳。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0 位在 QQ 音樂上個人歌單收聽量最高的華語歌手(數據截止至 2019 年 11 月 20 日)。
我相信,他們的歌,一定也曾經感動過你。
ps:選用歌單播放量而不是歌手榜、熱歌榜的數據作為標準,是因為很多歌手可能僅僅因為一首作品大火,就迅速躥上各大榜單,而只有那些十年如一日產出優秀作品、擁有諸多代表作的歌手,才會成為聽眾們的心頭好,為他們創建個人歌單,反覆循環。
個人歌單的播放量,或許正是檢驗歌手國民度的重要指標吧。
林宥嘉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892.3W)
人生已經如此地艱難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有的人明明生活幸福,卻唱過很多讓人肝腸寸斷的歌——比如說,早已經為人夫、為人父,卻被冠以「備胎歌王」之名的林宥嘉。
如果你在某一個瞬間驚覺突然聽懂了他的歌,或許是因為,你也正在經歷他歌裡唱過的那些愛而不得的酸楚。
沒關係你也不用給我機會 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林宥嘉的聲音裡,藏著一種溫柔的矛盾感,那裡面交織著數次失望後產生的落寞,以及不願放手的倔強。
無論是街知巷聞的《說謊》,抑或是同樣被稱為「備胎金曲」的《浪費》,甚至是翻唱的《成全》,他都能唱出那份恰如其分的錐心之痛——成全了他人的幸福和快樂,自己卻默默凝望,暗自飲泣。
不過,他的歌也並非全然苦澀——和阿肆合作的《致姍姍來遲的你》,就唱出了一種尋覓復尋覓、終於苦盡甘來的甜:
某天我們總會遇到對方 然後說 :「原來是你哦~」
正如歌裡唱的,有些愛情的美好,不在於降臨的早晚,而在相遇之時一眼萬年的篤定。
但願那些曾經為愛付出的的溫柔靈魂,在擁抱過全世界的孤寂之後,也能和某個人面對著面,異口同聲說出一句:「原來,是你哦。」
許嵩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945.8W)
他們說快些一首情歌雅俗共賞 落筆傳神還要容易傳唱
在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微信沒有誕生的時代,許嵩曾經是我的中學同學們最愛的歌手。
從水墨四濺的中國風 R&B 《斷橋殘雪》《清明雨上》,到態度尖銳、針砭時弊的《素顏》《別咬我》,清甜浪漫的《有何不可》,充滿遺憾的《灰色頭像》……諸多單曲,都成為了聽眾們腦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而在爆紅多年之後,許多聽眾發現曾經的「網絡歌手」許嵩,早已籤約知名廠牌,通過一張張充滿奇想、才華不減的新專輯,華麗轉身,進軍主流市場。
我最喜歡的,是他和黃齡合唱的《驚鴻一面》。
黃齡的歌聲裡,自帶一種「妖氣十足」的嫋娜,和許嵩的書生氣質相融之後,一段《聊齋》裡的愛情故事,仿佛就此展開。山水、書香、曠世情愛,都從充滿古典風韻的旋律中躥出,氳起淡淡幽情。
李榮浩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973.0W)
那些美夢 沒給你 我一生有愧
李榮浩並不是那種「年少有為」的歌手,28 歲才發表首張個人專輯,30 歲參加完《我是歌手》第三季之後才大火。
在「出名要趁早」的娛樂圈,他稱得上是一個大器晚成型的選手。
但或許恰是因為被時光錘鍊得多一些,所以,他才把逝去的愛情和未竟的夢想,寫得入木三分。
而他歌聲裡充滿都會感的遺憾和溫柔,也更深入人心。
孫燕姿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990.5W)
孫燕姿是一個雖然「懶惰」、「任性」,但始終承受著聽眾厚愛的歌手。
我剛接觸流行音樂,是 2003 年。
那時,一眾小天后都處於上升期,有的要玩 72 變,有的要做 Super Star,偏偏路人緣最好的孫燕姿特立獨行地告訴全世界——我想休息一段時間。
剛出道那陣子,她堪稱「樂壇勞模」,每年都要出一兩張專輯。《我要的幸福》《天黑黑》《綠光》,都是那個時期的經典。
但這個勞模的名頭沒掛多久—— 03年之後,她的工作模式就一直是「復出-隱退-再復出-再隱退-再再復出」。
一開始,歌迷們花一年時間等到《Stefanie》,已經覺得煎熬。
後來,是等了兩年才姍姍來遲的《逆光》,再到《是時候》《克卜勒》《跳舞的梵谷》,我們已經習慣了她三四年才出一張專輯。
難得的是,她從來不辜負大家的期待,每一張新唱片,都和歌迷們同步成長——無論是那個不經世事的少女,還是千帆過盡的母親,她的音樂,唱的總是你的心事。
雖然沒有那麼多誇張的故事可寫,也沒有花邊新聞佔領報紙版面,但好音樂真的自己有腳,她的歌聲依然在那些沒有頭條、沒上熱搜的沉默時代裡,走進了很多人的耳朵裡。
不過,我最喜歡的一首孫燕姿,還是早期的作品,叫做《和平》:
有人說,只要聽過這首歌,你就一定會喜歡上孫燕姿。
有美好的弦樂,卻不用力煽情,她就那麼自然而然,唱出了戀人之間,那些微妙的小情緒。
聽這首歌的時候,腦海裡浮現出一個畫面感:時間大概是午後三點半,陽光散漫地鋪落,空氣像被曬焦一樣,大家都懶洋洋地躺著——一種暖黃色的平和,緩慢生長。
我喜歡這種感覺。
五月天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1343.3W)
「多聽五月天,必成好青年。」
這句名言,臣妾已經說到倦了。
每次聽五月天的時候,我會習慣性地打開播放器,從《第一張創作專輯》到《自傳》,認認真真,從頭聽到尾。
從 1997 到 2019,不知不覺間,他們的音樂已經陪很多人度過了二十餘年。
如果有一支樂隊,能讓人喜歡數十年,仍想放在心頭好好珍藏,那他們絕對稱得上是「寶藏」。
當害怕孤獨的你,混進喧鬧人群中,戴上虛偽的假面具,他一句「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就一擊致命:
當你試圖向世俗妥協,做個討厭的大人,他又提醒你,勿忘初心,「放棄規則,放縱去愛」:
當你打算渾渾噩噩度過一生,他又像個溫柔的長者,坐在你身邊,告訴你:「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五月天的歌,就是這樣——他們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悄然出現,守護著你心底尚未崩壞的地方,讓晦暗的人生,再度綻放希望之光。
以至於許多年後,再次聽起他們的歌,就仿佛重新走過一趟人生的旅程——
其中有青蔥的年少,
有奮不顧身的勇氣,
有一如五月陽光的溫暖。
鄧紫棋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1394.6W)
很多參加完《歌手》的演唱者,在收割完一波節目紅利之後,就原地打轉,或是再度銷聲匿跡——《歌手》似乎已然成為他們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個巔峰。
憑藉這檔節目成為「歌手圈頂流」之一的鄧紫棋,顯然不同。
在「後歌手時代」,她依然產出了許多流行度十足的動聽單曲——《光年之外》《來自天堂的魔鬼》《畫》……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熱單,也讓我們確信,歌手鄧紫棋,未來可期。
陳奕迅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1780.3W)
1995 年夏天,一個在英國金斯頓大學修習建築的 21 歲男孩,趁著暑假時間回到香港。
他瞞著家裡人,報名參加了 TVB 舉辦的第十四屆新秀歌唱大賽,憑藉翻唱「歌神」張學友的《望月》,一舉奪魁,贏下一筆價值十萬元的唱片合約。
24 年後,這個叫陳奕迅的男人,已經成為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獲獎無數、佳作一把——提到「好歌手」這三個字,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名字。
我們愛他歌裡,屬於大時代的氤氳煙火:
我們憐惜他聲音中,來自小人物的愴然自白:
我們因那些不堪一擊的脆弱落寞,感同身受:
我們也會驚豔於那些不可一世的浮誇狂妄:
陳奕迅的作品,何等豐富,何其精彩:鬱結如《一絲不掛》,孤寂如《1874》,佛性如《黑擇明》,脫線如《重口味》……
無數幽微、細膩的情緒,都因著他的歌,終於找到了出口。
只要他還在唱,我想,我們都願意聽。
林俊傑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2216.0W)
一直很喜歡林俊傑寫的旋律,雖然朗朗上口、足夠流行,卻絕不至於落入俗套,那些難度頗高、辨識度十足的作品,仿佛未誕生前就註定要被他寫出來了。
出道 16 年,那個才華橫溢卻有些拘謹的單眼皮男孩,如今,已經被很多人稱作「行走的 CD」,是當之無愧的天王。
這些年來,無數人從《江南》聽到《可惜沒如果》,無數人,也隨著他的歌聲一起,經歷了許多意難平。
他的歌,也陪著很多人,從少不更事,到學會成長,學會愛。
薛之謙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2258.6W)
2015 年前後,薛之謙靠幽默感翻身,成為了內地最受矚目的歌手:《醜八怪》《你還要我怎樣》《紳士》《演員》《來日方長》……新作備受矚目,舊歌紛紛翻紅。
倘若沒有那場鬧劇,或許他會穩紮穩打,成為天王。
不過,既然求錘得錘,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
周杰倫
(個人歌單最高播放量:11951.4W)
周杰倫的國民度,或許真的和其他歌手有壁。
其他歌手當然已經非常優秀,但他們的個人歌單能破 1000 萬播放量,就已經稱得上驚人。
而周杰倫,手握兩個超 5000 萬播放量的歌單——最高播放量 1.19 億,相當於 2-10 名的總合。
1000 萬播放量的歌單,數不勝數。
再看看他今年推出的新單曲《說好不哭》,賣出 887.7 萬張,名列 QQ 音樂年度銷量榜第五(前四名全是流量歌手的新專輯)。
不得不說,從實體唱片的黃金時代,到營銷至上的流媒體時代,許多歌手,如同流星,在浩瀚宇宙之中一閃而過。
只有周杰倫,始終像一顆太陽,最大限度地發光發熱。
「天王」桂冠,舍他其誰。
也歡迎鼻鼻們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單曲和心目中的「寶藏歌手」。
發現更多好歌就靠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