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級孤獨體驗:一個人去KTV唱歌,竟然很爽?!

2021-02-06 李小狼



十級孤獨體驗:一個人去KTV唱歌,竟然很爽?!

文 | 李小狼


網上流傳著一個十級孤獨等級表:


前五級孤獨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如果一個人去逛個超市去喝個咖啡都能感受到孤獨,那我簡直是一匹來自北方的孤狼了。

不過後五級孤獨,確實值得體驗下,比如一個人去KTV就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因為KTV簡直就是社交恐懼症患者的葬身之地,在一個自帶背景音樂的熱鬧場所呆坐著極為尷尬,雖然很喜歡唱歌,但又實在唱得難聽不好意思開口,總被認為是不合群。

所以,我決定,一個人去KTV唱歌,體驗一下「第六級孤獨」……


插 入一 個 羞 恥 的 Vlog 


無論你是不是像我一樣的社恐,我都建議你體驗一次一個人去KTV唱歌的感受。

總有人說,有些一堆人一起做才熱鬧的事情一個人去做就叫孤獨,其實當你拋開所有繁重的社交關係一個人去做別人眼裡要有一堆人才能做的事情,感受到的或許是暢快


那麼多KTV裡讓人討厭的行為,一個人去就絕對不會遇到。

不會遇到麥霸,不會有人切你的歌,不會有人質疑你的歌曲審美,更不用擔心有人嘲笑你的歌聲如何,讓社恐患者如釋重負的,是終於不會有人硬拉著我們唱歌了!

那麼多KTV裡想做又沒做的事情,一個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做。

扯著嗓子飆高音,英文不好也敢唱英文歌,不想唱就發呆,想唱就一次唱十首歌理直氣壯地做麥霸也不會有人抱怨半分。


群居動物們總是喜歡對偶爾離群的人指指點點,但其實他們上班時最開心的時刻往往是躲進公司廁所的那15分鐘,每晚回家前也要賴在車裡半小時尋求一點完全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所以千萬別怕被說孤獨,因為人人如此,只是羞辱承認。

如果有人說你喜歡一個人是不合群,你就用視頻裡的最後一句話回復他:「沒關係,我擅長和自己相處。」


PS:

剛學做視頻,如果覺得聲音不好聽都是經過變聲處理的錯,如果覺得人長得不好看都是上帝的錯,如果不關注我的抖音帳號@李小狼boom!,那就是你的錯了!!!

相關焦點

  • 跟不會唱歌還特別自戀的人一起去KTV是一種什麼體驗? 問答
    過年同學聚會,吃完飯去唱歌,因為大家都好久沒見了這次聚會很高興就點了一首,剛唱完一同學就跑到我身邊給我敬了一杯酒,對我說:想不到這麼多年不見你小子還有走創作型歌手的潛質啊,唱歌都現場編曲了。▼@將就:朋友很愛唱歌,最愛的就是飆高音,然後一群人去KTV,他點了一首《離歌》,那高音真的堪比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 和DJ去KTV唱歌是什麼樣的體驗?
    另外說到這次Skrillex的日本之行,實際上他已經在日本呆了差不多一個月了。所以,閒暇之餘他去唱KTV了.老粉絲們肯定知道,Skrillex最早並不是DJ,而是以一個搖滾主唱的身份正式出道,即使是後來"玩"了電音後,依舊還是會發行由自己獻聲的歌曲。所以如上面視頻中那樣,Skrillex即使是去KTV,但隨便露一手一樣能夠驚豔眾人。
  • 把孤獨分成一到十級,對中年人來說都不是孤獨
    網絡上有一個國際孤獨等級表,把孤獨分成了一到十級,分別是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去餐廳,一個人喝咖啡,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去KTV,一個人去看海,一個人去遊樂園,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做手術。如果能很小資的一個人去去餐廳,點上瓶紅酒,再來根紅燭,圍上餐巾,搖一搖酒杯,聞一聞酒香,然後舉起刀叉優雅的吃一口,擦一下嘴,那滋味一個字,美!或者一個人喝喝咖啡,輕輕的抿上一口,苦中點甜,然後再一個人往電影院舒服的朝椅子上一躺,想都不敢想啊。這些對於即將不惑的中年人來說都不是孤獨的而是不敢想的幸福。
  • KTV裡唱歌與網絡語音平臺唱歌的區別
    前言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娛樂的追求越來越多元化和專業化,唱歌是現代人最喜愛的文娛項目,早期有利用家庭音響設備K歌或呼朋喚友去
  • 去ktv唱歌,總覺得發揮得不如平常好,是音質不好?伴奏不好?
  • 如果孤獨分等級,我想蘇軾這首詞中的孤獨,是十級的孤獨
    導言:如果孤獨分等級,我想蘇軾這首詞中的孤獨,是十級的孤獨 詩詞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人什麼時候的情感最豐富,無疑是存在情緒波動的時候。或喜或悲,或憂傷或苦悶,在這時,古人的感情往往最容易通過詩詞流露出來,表達的情感也是最真摯最感人的。
  • 去KTV唱歌必點的十首歌,你們點了嗎?
    也是ktv裡必點的一首情歌,如果你有女朋友或者想要表白的人,不妨練習這首歌試試看!9、《突然的自我》 《突然的自我》是著名的搖滾歌手伍佰代表作之一,也是男生去唱歌必點的一首啦!8、《我的好兄弟》 高進把兄弟情唱進了這首歌,往往想表達兄弟之間感情的男生都會點這首歌!
  • 用手機K歌,比去KTV唱歌還爽?
    作為一個熱門手機K歌軟體,「唱吧」研究手機K歌的各種需求,推出了三款K歌神器——唱吧麥克風。它讓普通人在家也能實現錄音棚般的效果,讓你愛上手機K歌!❶唱吧麥克風C1驚豔造型,隨時隨地,想唱就唱收音範圍控制在麥克風前方心型區域內,既可以有效屏蔽環境噪音和回音幹擾,又不會遺漏聲音的任何細節,讓聲音更通透、真實。
  • 十堰這家豪華KTV太牛了!全年半價唱歌,更勁爆的是...
    星聚點ktv由專業設計團隊傾力打造,採用豪華音響燈光設備和時尚的裝修為K歌加持!‍這是超大超豪華包間,可以容納20-30人,超適合團建和大型party,那個氣氛簡直嗨到要上天!還有無比精緻的話筒託,瞬間就想來句「這個feel倍兒爽~」
  • 十級孤獨,你能承受到第幾級——我們都是孤獨患者
    當一個人遇事無處傾訴,感情無法得到及時的宣洩,這就是孤獨!現如今,生活壓力如山,消費如流水,感情壓抑,難覓知音,每個人都深陷自己是孤獨患者的幻覺,在網絡上,流行這樣的說法,把孤獨分為下面十個等級,不知你能承受第幾級?
  • KTV唱歌技巧:學會讓你成為麥霸
    男生的話陳奕迅的十年,去krv唱歌主要還是要看去的人群。方法1,想學點新歌,要有自信,KTV,說好的幸福呢,接下來我分享一些精選...過生日去KTV唱什麼歌好,如果你們是因為公司聚餐或者是團隊聚餐去,請推薦些?菊...ktv什麼歌好唱,有時候去到KTV想不到唱什麼歌了,只能坐在角落做一個加油吶喊的聽眾。
  • 友唱、咪噠獲千萬融資,百億級迷你KTV市場能媲美共享單車?
    也就最近一年的功夫,這種長得像電話亭,但卻集合唱歌、聽歌、錄歌、線上分享傳播等功能於一體的玻璃房子,從廣東福建悄然擴張至全國甚至海外,成為收割消費者碎片化時間的神器。迷你KTV究竟是線下娛樂的一次革命,還是曇花一現的現象級產業?為什麼有人說它瞄準的不是歌唱市場,而是背後潛力無限的娛樂營銷?
  • 跟特別會唱歌的人一起去KTV是一種什麼體驗? 問答
    上次我們講了和不會唱歌還特自戀的人去唱K,體驗是全程尷尬況。這次我們聽聽跟特別會唱歌的人一起去KTV時一種什麼體驗。
  • 蚌埠人最愛去的11家ktv,你去過幾家?
    隨著港囧,夏洛特煩惱等熱門電影的上映裡面越來越多的經典老歌成為ktv必點的歌曲那麼蚌埠人最愛去的
  • 今日神段丨不會唱歌的人在KTV沒存在感?
    @董志慧:起初我唱歌也是跑調,去年每個月去八次ktv,簡直唱到走火入魔,之後就沒人說過我唱歌難聽,現在學校如果有歌唱比賽我都會去試一試。唱歌這種東西如果說只是在ktv裡面唱的話,根本就不需要天賦,多唱幾次你就會發現學唱歌這種事太簡單了。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多說無益,記得多唱。
  • 愛唱歌的人必看:業餘歌手的9段式訓練法
    建議你找一個同性朋友,最好也喜歡唱歌,並且水平和你半斤八兩的,結伴去KTV開個小包,最好是那種下午促銷小包,幾元錢歡唱2小時那種,只點礦泉水(自帶也可),儘可能的降低這一階段的訓練成本,然後兩個人在包房裡看著字幕跟著伴奏互相傷害。連續傷害半年,傷痕累累的你就完成了第1級的訓練,可以開始繼續往下進行了。
  • 常去KTV唱歌還有職業病,卡拉OK症你知道嗎?
    1、唱歌的好處由於疫情,導致現如今就業環境競爭大,都市男女更是如此,在龐大的壓力面前,我們就迫切需要用某種消遣方式來排壓解難,跟朋友去KTV唱歌,大嚎幾嗓子,會感覺非常的舒服。如果還沒有去過KTV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當你解開羞澀,唱出自己後,會發現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己!2、卡拉OK症的介紹KTV現在是普羅大眾一種娛樂降壓的消遣方式,都市男女平均每人每年都會去KTV唱五至六次,但小小心,可能一種叫卡拉ok的病正嘗試的去接觸你。
  • 吃著火鍋唱著歌~~重慶這幾家扛把子的火鍋KTV,沒去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誰再回頭誰是狗_耶:一邊辣到不行,一邊嗨到不行,邊吃邊哭,總得來說是一次不錯的體驗,值得二刷!@馬東莓:吃著火鍋開始唱: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他家的腰片被片的薄如禪翼,還要提前經幾個小時的浸泡去味工藝處理,放入紅湯鍋裡涮燙,沒有異味還爽滑,搭配上他家特製的幹海椒,那味道就一個字:爽!
  • 1200萬深漂的【十個孤獨等級】,你修煉到第幾級了?
    有些人會害怕,被別人貼上「性格孤僻」,「沒有朋友」,「好孤獨啊」等等不太友好的標籤,這些害怕被貼上標籤的人,總會以速戰速決的方式解決。在深圳,加班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假期只有自己一個在加班,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的!
  • 愛去KTV唱歌喝酒的合浦人注意!這家店被曝出...
    最近,這家老店被曝出解鎖了KTV模式不僅能享受美食還可以同時唱歌尬舞趁夏天還沒結束再來一把江湖與廳堂盛宴的狂歡吧原價45元/壺現價38元/大扎壺(6人份)對於經常用嗓、愛吃辣容易上火的人很有幫助而且生津止渴、回味悠遠原價68元/份  嘗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