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親屬拒不到場,殯儀館直接火化

2020-12-18 政事兒

2月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遺體置工作指引(試行)》,其中明確提出,遺體應當就近全部火化,不得採用埋葬或其它保存遺體方式,不得移運。

對新冠肺炎患者親屬拒不到場或拒不移送遺體的,由醫療機構、殯儀館進行勸說,勸說無效的,由醫療機構籤字後,將遺體交由殯儀館直接火化,轄區公安機關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通知要求,按照以人為本、依法規範、及時穩妥、就近火化、疑似從有的原則,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相互協同、屬地管理,科學規範處置新冠肺炎患者遺體,加強衛生防護,防範疾病傳播風險,保障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全。

具體要求如下:

責任分工

醫療機構負責及時開具死亡醫學證明,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做好遺體消毒等衛生防疫處理工作。

殯儀館負責及時接運遺體,設立臨時殯儀服務專用通道和專用火化爐,按照操作規程做好遺體火化工作,並開具火化證明。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監督指導衛生防疫工作,做好相關人員防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對殯儀車、火化設備和相關場所進行消毒處理。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制定遺體消毒等衛生防疫相關技術文件,指導醫療機構做好本機構內新冠肺炎患者遺體的規範處置。

民政部門負責全面摸清本地區殯儀服務情況及可調用的資源狀況,及時協調、指導殯儀館等服務機構做好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處置工作。

公安機關負責對運輸遺體的車輛優先給予通行便利,依法查處遺體轉運過程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遺體處置流程

(一)死亡報告。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由所在醫療機構報告本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通報本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通知相關殯儀館做好遺體接運、火化等準備工作。

(二)衛生防疫處理。對於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遺體,由所在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按照《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規定,對遺體進行消毒、密封,密封后嚴禁打開。

(三)手續交接。醫療機構應當在完成遺體衛生防疫處理、開具死亡證明、聯繫親屬同意火化後,第一時間聯繫殯儀館儘快上門接運遺體,並在遺體交接單中註明已進行衛生防疫處理和立即火化意見。對新冠肺炎患者親屬拒不到場或拒不移送遺體的,由醫療機構、殯儀館進行勸說,勸說無效的,由醫療機構籤字後,將遺體交由殯儀館直接火化,轄區公安機關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四)遺體轉運。遺體運送不得交由除殯儀館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承辦。殯儀館安排專職人員、專用運屍車到醫療機構指定地點,按指定路線將遺體轉運到指定的專用運屍車上運至殯儀館。

(五)人員防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指導醫務人員和遺體運送、處置人員等,按照疾病接觸防護要求,進行衛生防護。

(六)遺體火化。遺體運送到殯儀館後,殯儀館設置臨時專用通道,由殯儀館專職人員將遺體直接送入專用火化爐火化。遺體不得存放、探視,全程嚴禁打開密封遺體袋。

(七)骨灰移交。火化結束後,由殯儀館服務人員撿拾骨灰,並出具火化證明,一併交親屬取走。家屬拒絕取走的,按照無人認領的遺體骨灰處理。

(八)環境消毒。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遺體運輸車輛、設備工具、火化車間、遺體停留區域等進行嚴格消毒,對殯儀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九)信息管理。醫療機構和殯儀館應當對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處理情況及時登記和存入業務檔案,處理情況應及時向同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民政部門報告。

相關規定

(一)在本省(區、市)內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遺體應當就近全部火化,不得採用埋葬或其它保存遺體方式,不得移運。本省(區、市)以外地區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遺體不得進入本省域,按照就近原則就地火化。

(二)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不得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利用遺體進行其它形式的喪葬活動。

(三)少數民族新冠肺炎患者遺體,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遺體必須就地火化。火化後骨灰可按照民族習俗進行安置。

(四)在華外國人及港澳臺人士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境內死亡的,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遺體必須就地火化。火化後的骨灰可按死者家屬意願運輸出境。

(五)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包括採用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的人員)的遺體,按照「疑似從有」的原則處理,防止疫情擴散。

(六)遺體接運、火化等相關費用按照有關規定結算。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應就近火化,不得移運
    2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遺體處置工作指引(試行)的通知》,文中指出,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遺體應當就近全部火化,不得採用埋葬或其它保存遺體方式,不得移運。也不得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利用遺體進行其它形式的喪葬活動。
  • 濟南新冠肺炎患者遺體將如何處置?設濟南第二殯儀館為定點殯儀館
    患者遺體不得存放,直接送入專用火化爐火化《通知》規定了遺體處置流程,共涉及九方面內容。死亡報告。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由所在醫療機構報告本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通報本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通知相關殯儀館做好遺體接運、火化等準備工作。
  • 【廣東防疫日誌】廣州衛健委回應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打傷護士...
    【廣東防疫日誌】廣州衛健委回應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打傷護士事件:強烈譴責暴力傷醫行為金羊網  作者:王敏 張華  2020-04-03 截至4月2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14例,累計出院1368例,累計死亡8例。
  • 難題:手續不全無法火化,南寧殯儀館約八成冰櫃被長期佔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寧市殯儀館共有516門冰櫃,其中400門冰櫃的屍體因拿不到《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等原因而被長期佔用(相關報導《南寧一男子被人推倒後身亡,遺體存殯儀館三年多無法火化》),最長的已有7年多。如何破解屍體積壓殯儀館難題?
  • 廣西一男子被人傷害致死,遺體在殯儀館3年多無法火化?
    廣西南寧一男子被人傷害致死後,遺體卻在殯儀館冷藏了3年多至今無法火化,家屬還欠了殯儀館十幾萬元……這是怎麼回事?爭執中麥某被李某推倒受傷,送往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後經搶救無效於2017年2月21日死亡。當天,醫院給出具了《居民死亡殯葬證》,家屬委託南寧市殯葬服務管理處將麥某遺體送到南寧市殯儀館冷藏。▲醫院提供給家屬的殯葬證明。
  • 八寶山殯儀館首次開放參觀 展示遺體沐浴火化全程
    八寶山殯儀館還開設了專門的守靈服務區,供子女為逝者守靈入棺,親友互訴追思。守靈廳都是中式裝飾,提供靈堂、拜祭、出靈等服務,親屬可在此守靈一至數日,也可休息和接待親友。  殯儀館內還有一處特別服務,叫做「人生謝幕的舞臺」,這裡擺放著生旦淨末醜的京劇木偶,根據逝者生前的經歷、地位,親屬可為逝者選擇不同的服飾,讓逝者「演上人生最後一齣戲」。
  • 想不到殯儀館居然這樣火化遺體
    到殯儀館送親屬遺體火化,整個火化過程含送屍、進爐、點火焚燒、出骨灰、骨灰冷卻、骨灰裝盒等。具體是在爐外爐炕面上先放一張燃燒毯(避免燃燒後骨灰與爐面接觸),將遺體放上,由親屬整理遺體告別,進屍車將遺體和炕面同時送入火化爐內焚化,焚化結束後出灰車連同炕面和完整的骨灰一同移出火化機,冷卻後親屬按照各自的需要檢取骨灰,裝入骨灰盒。
  •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
    海外網2月22日電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消息,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修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詳情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成員: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
  • 男子感染新冠死亡後被火化,幾小時後竟「復活」了
    印度一名62歲的男子感染新冠後死亡,他的遺體之後被火化。然而幾小時後,這名男子竟然「復活」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醫院工作人員搞錯了信息,被火化的其實是別人。據印度媒體8月7日報導,這一離奇事件發生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那格浦爾。當地時間周四(8月6日),一名62歲的男子在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去世。在這之前,他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
  • 流浪漢患重病離世,在東莞殯儀館躺了近半年,遺體終於火化
    12月9日,42歲阿松在東莞市殯儀館「躺」了近半年後,遺體終於得以火化。哥哥阿勇對東莞市殯儀館工作人員再三表示感謝,隨後捧著阿松的骨灰離去。阿松生前是一名流浪漢,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等多種疾病。其後,他又因精神疾病被送至市精神衛生中心,後又被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不久後離世。阿松去世後,由於三家醫院都沒有掌握阿松的身份信息,醫院便向公安部門提出信息核查請求。6月28日,醫院收到派出所的反饋,無法聯繫到阿松的家屬。於是,醫院、派出所與市殯儀館協商,將阿松的遺體運往市殯儀館。
  • 遺體火化後,130斤成年人卻裝不滿一個骨灰盒,是火葬場遺漏了嗎
    中國一直流行土葬,認為人死後要入土為安,後來隨著土地資源的緊張,國家開始提倡火葬,經過努力,火葬成為了最普遍的方式。但殯儀館不允許親人觀看遺體火化,只會在結束後將骨灰裝在骨灰盒裡,給家屬帶回。但有人擔心骨灰是否能全部裝進去,打開盒子後卻發現骨灰盒不是滿的,甚至有些更少,只有一半。那麼大一個人,火化後真的只有這麼一點骨灰嗎?l火葬的興起火葬是現代才興起的,但其實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
  • 火化後的骨灰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答案
    人生匆匆幾十年,從出生到死亡,哪怕再留戀人世間美景,也難逃脫這個規律。中國講究入土為安,人逝去之後選擇魂歸大地,找一個地方安葬。安葬方式有很多種,像土葬,墓葬和水葬等,流程自然大不一樣。另外每個宗教安葬儀式也有很大不同,大多數使用火葬。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火葬還是持一種肯定態度,佔用空間小,等到火葬之後,骨灰成為親人們唯一「念想」。有些人會奇怪,為什麼火化後的骨灰裝不滿骨灰盒?
  • 成都男子網上直播遺體火化 殯儀館:不是我們員工
    今天(11月29日)下午,有網友爆料成都一男子通過「快手」軟體將殯儀館遺體告別、火化的過程呈現在公共平臺上,除畫面外,還給火化爐配上「快來烤火了」等字幕。據稱該男子為某殯儀館工作人員。截圖顯示,一名為「成都殯葬服務中心」的主播共發表169個作品,視頻內容包括殯儀館內遺體告別儀式、火化以及下葬的過程,遺體告別廳、遺像,甚至直接露臉和有特寫鏡頭的的遺體照片、視頻頻頻出現,配發的還有類似「子女跪拜上香」、「遺體進爐」、「快來烤火了」等字幕。據稱主播是某殯儀館工作人員。
  • 走進臺灣臺北殯儀館(2020)
    殯葬行業內參:透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臺北市立殯儀館內的遺體冷藏區,不僅環境明亮整潔、外觀美觀,並且區分男女區域,提供滿足不同逝者身材尺寸的冰櫃;遺體更衣化妝整容過程,區分男、女殮房;火化遺體時多為「帶棺火化」;火化後遺體骨灰,會進行「再處理」;且臺灣殯葬同行也背負著「
  • 救治費用未結清醫院拒開死亡證明大學生遺體存放殯儀館17年難下葬
    李奇樂去世後,其母親胡月琴稱醫院以家屬未將醫藥費用結清為理由,拒絕開具死亡證明,胡月琴也開始走上信訪之路。李樂奇的遺體經幾次轉存後,便一直擱置在寶山殯儀館。原本以為程序走完,就可以讓兒子入土為安了,但殯儀館方面需要胡月琴繳付二十餘萬元的遺體存放等費用後,才能進行火化,這讓已經陷入經濟困境的她難以承擔。李奇樂死亡證明(複印件)遺體停放一天,又會產生三十元錢的費用,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 上海人大代表:建議經公告等程序後可火化
    上海人大代表:建議經公告等程序後可火化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8-01-27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 診所隱瞞實情稱患者死於心臟病,殯儀館工人搬運屍體後感染上新冠
    據阿根廷《資本報》2020年4月16日報導,4月15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維森特羅培茲市,一家殯儀館的老闆和工人們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經過排查,他們是在轉移一具屍體時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殯儀館的經理瑪麗賽爾·梅尼正在控告出具死亡證明的診所隱瞞實情,偽造死亡證明說死者死於心臟病。
  • 關於蕭山區殯儀館實行火化網上預約制的公告
    關於蕭山區殯儀館實行火化網上預約制的公告為全面推進殯葬改革,進一步整合資源、規範管理、優化服務,建設惠民、綠色、文明殯葬,切實改變擇時出殯、漏夜排隊等候火化等喪葬陋習,更好地服務和改善民生,決定在蕭山區殯儀館取消 「先到先火化」排隊制度,實行火化網上預約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蕭山區殯儀館火化網上預約平臺可預約3天內的遺體火化事宜,每天中午12:00停止次日火化預約。
  • 技術之一,重慶殯儀館遺體火化地址是什麼
    重慶殯儀館遺體火化地址是什麼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後吃掉酒食回家。
  • 重慶起火住宅房主:直系親屬亡故6人只剩老母 殯儀館度過2019最後一晚
    被這場火災帶走的6個人,都安靜地躺在距離涪陵城區不遠的涪陵殯儀館裡,按照當地的風俗,人去世了之後需要家人守夜,所以2019年最後一個夜晚的殯儀館也嘈雜著,有人燒紙上香,有人不時依照風俗吹起嗩吶打起銅鑼。52歲的劉玉生(化名)呆坐在殯儀館的一個角落,一場火災,他失去了父親、妻子、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六口人,直系親屬中只剩下了80歲的老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