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喜歡旅行的朋友應該都了解微單,微型小巧,畫質幾乎和單反沒有區別,外出旅行拍攝、攜帶都非常方便。正是因為微單這樣小巧的體積特別受女性歡迎,當然還有攝影發燒友的對於微單的時尚樣式也同樣青睞。但是,一般人們在使用微單拍照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三腳架的重要性,都會以為小巧的微單手持即可,不需要三腳架固定。實際上好的照片拍攝往往都離不開三腳架的幫助,比如星軌拍攝、流水拍攝、夜景拍攝、微距拍攝等方面。三腳架的作用無論是對於業餘用戶還是專業用戶都不可忽視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就教教大家微單怎樣選購三腳架。
承重能力一般來說三腳架都有一個最大承重數值,指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承受的器材重量上限。假如我們手上的器材總重5公斤,那就需要選購承重能力5公斤以上的三腳架,否則就會產生不穩定的情況,影響我們的使用。同時還要注意,三腳架的承重能力包括了腳架承重以及雲臺承重兩個部分,例如一個三腳架組合中,腳架承重10公斤,雲臺承重8公斤,這個組合的承重能力就是8公斤,腳架承重應該比雲臺承重略高,因為雲臺本身也有一定重量的。
穩定性腳架的穩定性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穩定性才能保障攝影作品像素清晰。如果不是為了穩定,何苦去花錢整了三腳架。穩定性可以從節數、最細管徑、腳管壁厚度、材質、鎖扣幾個方面去考量。① 節數:節數越多穩定性越差;② 最細管徑:因為各品牌三腳架管徑級差不一樣,所以即使最大管徑一樣,節數也一樣,可能最細管徑也有不同;末節越細,穩定性越差;③ 腳管壁厚:管壁越厚,穩定性越強④ 鎖扣形式:現在一般分為套管和扳扣的鎖緊方式,一般來說,套管的鎖緊力更大,穩定性更好,耐久性也更好。套管越長,穩定性也越強。⑤ 材質:一般的材質是碳纖維和鋁合金,還有少量山石和型材鋁。其中,型材鋁韌性更好。
高度對於一支三腳架而言,有三個高度指標,不升中軸的最大高度、升中軸的最大高度和趴下去的最低高度。(1)首先我們要關注不升中軸的最大高度, 這也是我們常用的工作高度。一般來說,如果是採用眼平取景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是眼平取景),這一高度要=你的身高-250px(雲臺的高度)-250px(機 身底部到取景器的距離)-375px(你的眼睛到頭頂的距離),然後再考慮到你不可能是雙腿併攏筆直站立,再-125px——所以一個適合的三腳架不升中軸的最 大高度應該=身高-35(或40)cm為宜,不升中軸的最大高度應該=身高-1500px為宜。(2)升中軸的最大高度即是這個三腳架能達到的最大高度,極端情況下有用。(3)最低高度,在拍攝低角度和微距等題材是很有用,當然是越低越好。這一高度往往受制於中軸的長度,所以某些三腳架的中軸是兩截的,可以擰下一截以縮短高度;有些三腳架可以更換短中軸以降度高度。
便攜性 一般三腳架的收合長度在 50-1500px之間,如果再加上雲臺的高度,攜帶長度就達到了60-1750px;一般來說,三節的要比4節的長200px左右。前面也說了,節數越少越穩定,所以這是很多發燒友在選擇3節還是4節的時候要撓頭的原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