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手機功能非常多,其中就拍照功能來說,越做越強大。手機攝影已經成為主流攝影比賽項目,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舉辦過不同規模的比賽。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手機攝影的注意事項。
1、橫拍橫,豎拍豎
當我們眼前的主體是一座大山、一艘輪船、一輛公交車時,這個時候用橫屏拍攝比較好;當眼前是一棵樹、一根電線桿、一個人、兩個人這種呈豎條狀的主體時,選擇豎屏拍攝比較好。根據主體的形狀來決定照片的橫豎,這能最大限度地表現出高大或纖細。最簡單的方法,看這個主體是橫著的長方形還是豎著的長方形,不過,有時候打破常規也許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2、手動測光
手機攝影也是有測光功能的,例如我們在比較暗的室內打開手機的相機功能後,相機打開的一瞬間,屏幕是比較黑的,等幾秒鐘之後,屏幕上的影像會逐漸變亮起來,這個逐漸變亮的過程就是手機在「自動測光」。
不過我們也可以手動測光,這個功能常用於逆光攝影和光比較大的場景下。例如拍攝逆光人像,人臉比較黑,看不清,只需要用手指頭點擊人面部的位置,畫面就能亮起來了,可以多嘗試幾個區域,找到最合適的一個點,同樣適用於拍攝包含天空的畫面,可以讓天空亮度降低。
3、手動對焦
很多人用手機拍攝完照片後,發現照片不夠清晰,其中有一點就是對焦位置錯誤,例如在景區的一座城堡面前站著一位遊客,此時攝影師舉起手機對這人物拍照,有可能距離太遠,手機相機的人臉識別功能失效,手機就會將焦點移動到城堡上,這樣人物就變得比較模糊。
所以,在用手機拍照的時候,我們要拍攝某個位置或某個人,就用手機點一下相機屏幕,此時就完成手動對焦。在手機點擊屏幕的時候,是完成了對焦與測光兩種功能。
4、不用變焦
大多數手機都是數碼變焦,這種變焦方式會損壞照片的成像質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攝影師移動的距離,但這種畫質,與你「先拍攝後裁剪」得到的效果基本無差異,所以,能靠近主體,就不要用變焦功能。
5、橫平豎直
拍照時,保證橫平豎直是基本,例如拍攝海平面、地平線、電線桿等具有明顯垂直線條的主體時,讓這些線條保證最基本的橫平豎直是有必要的,不然會給觀眾的視覺上造成一種不穩定的感覺,像是即將倒塌的視覺感受。
6、巧用色溫
手機上自帶的有色溫這個功能,如果沒有,也可以利用手機上某些軟體來實現,調節色溫能改變畫面的色調。例如拍攝夕陽與日出,很多人拍攝之後太陽呈現白色,天空也是白色一大片,根本沒有暖洋洋的效果,這是手機自動校正了顏色,但做出了錯誤的校正,所以,我們在拍攝時或拍攝後,可以調節色溫,讓畫面更暖一些,反之,拍藍色的天空,也可以調節色溫讓天變得更藍一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7、增加對比度
手機上還有一項功能就是對比度,這項參數能讓照片的細節更為突出,能更好的表現出光影效果,讓影調的層次細節變得更清晰。適當的調節對比度,能讓白色更白,黑色更黑,但這項參數一定不要增加太多,會影響照片的明暗細節,增加一點就夠了。
8、適當裁剪
裁剪照片是攝影中比較常見的操作,合理的裁剪能突出主體,去掉四周雜亂的元素,讓構圖的效果進一步加強。裁剪不限於「縮小式裁剪」,也有「旋轉式裁剪」。
9、黑白效果
當彩色照片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時,試試黑白效果,黑白照片能最大化的減少色彩的出現,畫面中所有顏色都轉換成黑白灰三色,這會讓觀眾把注意力放在主體上,不會被絢麗的顏色所幹擾,黑白模式拍攝人像能加強人物情緒,拍攝風光則能加強質感的表現。
10、善用構圖
構圖能引導觀眾的視線,也能決定主體所安放的位置,如果沒有構圖,觀眾的視線就會在照片上四處亂看,沒有視覺停留點,讓觀眾體會不到你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緒,所以,試試運用構圖技術,給主體安排一個合適的位置。
手機攝影說簡單也簡單,掌握了上面這些方法就簡單,說難也比較難,任何事入門之後,就會發現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簡單,所以,無論是手機攝影還是單反攝影,都離不開學習。
如果你學會了,動動手指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