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線就青鳥地唱 腳步就落葉地踏
在你笑裡睡一下 結著守護的痂 生花
這是吳青峰在微博主頁中留下的個人簡介,同時也是蘇打綠歌曲《你心裡最後一個》的詞。
若是要形容吳青峰,怎樣的語彙才是最貼切?
他銳利,聲音和文字恰如其分地擊在每一個要穴上。他溫柔,笑容似春日的晨曦融化雪的冷寂。
空蕩蕩的舞臺上 孤單單的指揮家
在你面前演一場 我曾懷疑是幻象
面對大眾的審視,吳青峰已經從最初的不適應,到自如享受舞臺的樂趣。如今的他勇於跳出舒適圈,我們也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吳青峰。
蘇打綠:從被批評,到引領流行
「我希望讓聽到我們音樂的人都能像在和蘇打一樣,一開始也許有點辣辣的,不過很快就會嘗到音樂之中的興奮元素,聽完之後仍然覺得意猶未盡。」綠色又是主唱吳青峰喜歡的顏色,於是蘇打綠由此得名。
蘇打綠由青峰、馨儀、小威、阿福、家凱、阿龔六人組成。當時他們都還是大學生。製作人林暐哲依然清晰地記得,2003年在臺灣貢寮的海洋音樂祭上,第一次聽吳青峰聲音的印象:「怎麼這樣唱歌?」不過當整首歌聽完,林暐哲感到,人的身體比心理誠實,這是可以打動自己的聲音。於是籤下蘇打綠。
吳青峰聲線輕柔豔絕,十分具有辨識度,這樣的聲音在剛開始便遭人非議。當時臺灣論壇PTT批踢踢上有很多吐槽吳青峰的人,有人批評這個主唱的聲線太過妖嬈,「不男不女」。在一眾歌頌吶喊,追崇狂熱的氛圍下,蘇打綠顯得格外不同,吳青峰也顯得格外特殊。
《飛魚》這首歌是吳青峰初期創作的作品,但鮮有人知道這是他抑鬱時寫的歌。他把自己想像成海面跳動的飛魚:「抑鬱能突然這樣不見了,該有多好。」
感性的青峰一度受困於自己的情緒中,又恰逢當初樂團剛起步,各方視線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好在青峰終於繞了出來,「我只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所有事情都不會有答案,只要我現在過得快樂,那就夠了。」
隨後《小情歌》的爆紅,讓這支獨立樂團開始活躍在主流視線中。蘇打綠不是流行元素堆砌的樂團,卻模糊了主流與獨立音樂的界限。
站穩腳步之後,蘇打綠開啟了前無古人的「韋瓦第計劃」,解開了一幅前所未有的音樂藍圖。從2009年到2015年,蘇打綠以春夏秋冬四個元素相繼推出了四張音樂專輯:《春·日光》《夏 狂熱》《秋:故事》《冬未了》。春是溫暖民謠,夏是熱情搖滾,秋是憂傷詩歌,冬是莊嚴古典,每一張都有獨立的主題,且風格迥異。
而這其中的巧思更是精妙絕倫。
四季分別對應希臘四神:牧神Pan、酒神Dionysus、穀神Demeter、薛西弗斯Sisyphus。
《各站停靠》(春),《他夏了夏天》(夏),《小星星》(秋),《must keep singing》(冬)都隱藏了「321765」這一旋律。青峰很巧妙地沿用這一小段旋律把四季串聯起來。
歌詞中也處處暗藏伏筆。《日光》:「浮在狂熱下」;《狂熱》:「童年故事汗溼的髒手心抓著」;《故事》:「這綿延的故事還未了」;《未了》:「日光子夜輪迴」。
四章音樂創舉,顛覆了大眾對華語流行音樂的想像。當中,青峰包攬了四張專輯中近80%的詞曲創作。2016年金曲獎上,蘇打綠一團囊括了最佳國語專輯在內的五個重磅大獎,成為大贏家。
然而獲獎後,蘇打綠選擇了激流猛退,進入了為期三年的休團模式。三年的休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計劃:阿龔進修音樂,家凱國外留學,而小威、阿福、馨儀把時間放在了家庭上。
而吳青峰呢?休團後的吳青峰不時充當幼兒園園長,隔三差五抱小孩玩。「送子哥吳青峰,在線作法」:據不完全統計,已不下五位備孕女星在青峰加持下成功命中,可見其法力能與楊超越相較量。
但最讓人驚喜的是,吳青峰開啟了自己的音樂旅程。
「超級新人」吳青峰:最大牌的新人,最愛哭的評委
休團後的吳青峰給自己放了一個大假。像放暑假的學生,青峰定下了很多宏偉計劃。不用擔心嗓子狀態,可以大吃各種美食;訂下偶像的演唱會門票,化身迷弟去追星。
饒了一圈後,假期中的學生開始想念起校園點滴。吳青峰又回到了音樂的懷抱中。
但這次不同,吳青峰從團體主唱變成了超級新人。
《Everybody Woohoo》是「新人」吳青峰的第一首單曲。但這卻不是吳青峰一時的想法。
習慣了團隊合作,青峰這次有些困擾。器樂協奏和編曲一般都是其他團員的拿手好戲,而青峰卻偏偏傲嬌地捲起袖子嘗試起編曲。
吳青峰把庫存的demo重新整理一番。「有沒有可能把它們重新編曲呢?」,於是埋頭研究起編曲軟體。萬事開頭難,剛起步青峰便處處碰壁。格式轉換問題、操作的生疏都讓青峰嘆了一口氣,好在骨子裡的執拗讓他越挫越勇。
慢慢地,吳青峰製作出一首demo。他覺得不夠,又編了一首demo。「原來這裡還能加入一段」,本著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吳青峰一口氣下編出十多首新demo。
《Everybody Woohoo》就是其中之一。不同於樂團時期的宏大音樂風格,新人青峰這首單曲輕快、活躍。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深刻嚴肅的題材,這首新歌完全是當下吳青峰的寫實狀態。
另一方面,這位的「超級新人」還很大牌,一出道就找了歌手合作。青峰找來了新興歌手9m88一起合唱《Everybody Woohoo》。他也緊緊把握各種音樂合作機會,陳粒的新專輯《玩》,就出現了吳青峰的身影。而在不久前的hito流行音樂獎上,超級新人吳青峰還和「前輩」田馥甄合作串唱起多首經典歌曲,引爆熱點。
甚至已經有人預測,新人青峰會不會成為繼田馥甄后,又一個從樂團單飛成功的歌手呢?
緊接著吳青峰成為《明日之子》的新晉導師。第一次參與常駐綜藝節目的錄製,吳青峰多少表現出緊張。但更讓人動容的是他對學員的護犢。
「一開始是25個選手,所以我得淘汰16個,但老實說淘汰那16個,我都沒有覺得不OK,所以就很痛苦。」
面對選手們,吳青峰會焦灼會不舍會難過。但賽制如此,他也只能忍痛割捨掉那些愛音樂的孩子。或許他是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這些賽場上的年輕人,懷著對音樂的憧憬,頂著輿論的審視。吳青峰面對他們,眼神總是特別溫柔,大概是想儘可能多地給予他們幫助,讓他們少走彎路。
原來十多年過去了,吳青峰已經從小青峰變成了大家長。
看到蔡維澤連任最強廠牌後,青峰開心地拉著cool boy 轉圈圈。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優秀,他一副驕傲家長的模樣。但同時,他也常常為自己「能力不夠」而自責。
「吳青峰哭了」成為他最新的代名詞。《明日之子》上,吳青峰哭了一遍又一遍。他因為曾育茗的故事哭紅了鼻子,因為許含光的離開哽咽難過,因為無法保留下賽道中的待定選手,眼淚直直地往外跑。
這種自責實則源於他的盡心。當感性的吳青峰遇到這些事情時,眼淚何嘗不是一種溫柔呢?
原來一年不到的時間裡,新人吳青峰便「濃縮地」完成了許多從前未曾嘗試的東西。他成長了,成熟了。
更多面的吳青峰:溫柔不代表討好
吳青峰是個執拗的人。褪去音樂後,他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網絡上,吳青峰從來不吝惜文字的表達。他樂於在社交媒介上分享自己的心情和見聞。就像他把「追星日記」po在網絡上,把旅行瑣事寫成長文。他和老友張懸、張鈞甯難得一聚,還不忘挖苦打趣。
但他生氣時又很較真。面對不懷好意的網絡霸凌,青峰勇於站出來反抗。那個面對鏡頭還不時緊張語塞的男生,在文字中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感覺。在一字一句中,他勇敢地爭辯,去指正錯誤。
「溫柔不代表討好,年紀增長不代表甘於世事。」
他會為了心中的原則去堅持。蘇打綠剛出道時在一個小場地裡演出,有個人一直在和旁人閒聊,吳青峰停下手裡的鋼琴,對他講「五百塊還你,不想聽就出去」。到現在蘇打綠一票難求的演唱會上,他還是一再強調「禁止拍照」,雖這樣的要求在很多人看來不合時宜,但吳青峰還是很堅持地履行。
與這一份執拗共存的是吳青峰對文字的敏銳,華麗的辭藻和修辭,取材的豐富和天馬行空,在他筆下描繪了情人的浪漫、社會的公訴。
吳青峰在《他舉起右手點名》中,用文字描繪了一個時空場景: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在死亡前的未了對話。他把平行時空中的各種悲劇、災難、無可奈何匯集成《痛快的哀豔》,字字珠璣,冷酷又錐心。
與其說吳青峰的文思精絕,還不如說他的思想領域極其豐富。而思維和靈感的碰撞則是關於他性格的最好詮釋。
家中的置物櫃,堆滿了一本又一本的手帳,吳青峰的手稿寫滿了無數個小本子。裡面有捕抓自瞬間的靈光,也有很多未成形的詞段。
在網絡化的今天,他還堅持閱讀的習慣。睡前、化妝、候機,各種空閒時間他都拿來閱讀。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眼界有多少,字裡行間便足以窺見。
但他也是個平凡人,網癮boy吳青峰還會樂此不疲調戲網友,學土味情話……
私下裡的他也是個宅男,寧願窩在家裡也不願出門。他說在家裡聽格裡格、德布希的古典樂就很棒,每次把CD重溫一遍都能發現新的閃光點。「宅男」如青峰還有選擇困難症,點餐時面對A餐B餐還得糾結個半天。
當我們仰望他閃亮的舞臺形象時,他說他只是個普通人。
當我們了解到他的生活瑣事時,卻感慨,他也並非全然俗氣平淡。
離明星身份遠一點,也離大眾生活遠一點,這份不多不少的距離感,也恰是大家喜歡吳青峰的理由吧。
哎呀音樂長期徵稿
關注公眾號回復投稿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