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目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必讀書目。此部分書目中星級為「★★」者安排在大一到大二的「閱讀與鑑賞」課上進行。前面沒有講完的,順延至下一學期講解。或在有關史論課上介紹。星級為「★★」的影片安排在「影視賞析」課上導讀。
2.星級為「★」者為個人必讀書目和影片在課外完成,此部分應按要求撰寫讀書筆記,並有統一的檢查和考試制度,具體要求在每學期通過任課老師安排。
3.本書目的第二部分為參考閱讀書目,此部分不強求學生必須在四年求學期間完成,但可作為有考研志向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前後準備考研時的閱讀參考,或作為有關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索引。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 1998年暑假修訂
第一部分:必讀書目(428)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
戲劇理論及社科(3)
本尼迪克特《菊花與刀》
★譚霈生《論戲劇性》
★馬丁•艾斯林《戲劇剖析》
外國文學暨戲劇(22)
劇本(18)
★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低浦斯王》
★★歐裡庇得斯《美狄亞》
★阿里斯託芬《雲》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易卜生《玩偶之家》
★★蕭伯納《華倫夫人的職業》
★★契訶夫《萬尼亞舅舅》
★★斯特林堡《朱麗小姐》
★★皮蘭德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
★★迪倫馬特《羅慕路斯大帝》
★★奧尼爾《榆樹下的欲望》
★★日奈《女僕》
★★貝克特《等待戈多》
★★品特《情人》
★★阿爾比《動物園的故事》
★★阿瑟米勒《推銷員之死》
★★萬比洛夫《打野鴨》
小說(4)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
契訶夫《契訶夫小說選》
莫泊桑《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11)
劇本(11)
★胡適《終身大事》
★丁西林《一隻馬蜂》
★郭沫若《屈原》
★田漢《獲虎之夜》
★田漢《名優之死》
★★曹禺《雷雨》
★★曹禺《日出》
★★曹禺《北京人》
★老舍《龍鬚溝》
★★老舍《茶館》
★★夏衍《上海屋簷下》
現當代小說散文詩歌(16)
小說(9)
魯迅《祝福》
魯迅《啊Q正傳》
巴金《家》
茅盾《子夜》
老舍《駱駝祥子》
鬱達夫《沉淪》
鬱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
沈從文《邊城》
錢鍾書《圍城》
散文(6)
魯迅《野草》
朱自清《背影》
冰心《冰心散文集》
周作人《周作人作品選》
梁秋實《梁秋實作品選》
張愛玲《張愛玲散文大全》
詩歌(1)
北島、江河、舒婷、顧城等人《朦朧詩選》
中國古典戲曲暨文學(5)
戲曲劇本(4)
★《張協狀元》
★關漢卿(元)《竇娥冤》
★★馬致遠(元)《漢秋宮》
★★紀君祥(元)《趙氏孤兒》
文論(1)
★★劉勰(梁)《文心雕龍》
電影藝術(23)
史論(3)
★★邵牧(中國)《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巴拉茲(匈)《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1979
巖琦 (日)《電影的理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
影片(20)
★格裡菲斯(美)《黨同伐異》1916
卓別林(美)《淘金記》1925
愛森斯坦(前蘇聯)《戰艦波將金號》1929
★希區柯克(英)《39級臺階》1935
★★卓別林(美)《摩登時代》1936
★袁牧之(中國)《馬路天使》1937
約翰•福特(美)《關山飛渡》1939
勒魯瓦(美)《魂斷蘭橋》1940
★★奧遜•威爾斯(美)《公民凱恩》1941
★★大衛•裡恩(英)《相見恨晚》1945
羅西裡尼(意)《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
蔡楚生、鄭君裡(中國)《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
★費穆(中國)《小城之春》1948
★★黑澤明(日)《羅生門》1950
石揮(中國)《我這一輩子》1950
★希區柯克(美)《後窗》1951
德西卡(意)《溫別爾託D》1951
★黑澤明(日)《七武士》1954
★大衛•裡恩(英)《桂河大橋》1957
★★伯格曼(瑞典)《野草莓》1957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
戲劇理論及社科(5)
契訶夫《創作札記》
《易卜生評論彙編》
《阿瑟•密勒論戲劇》
賓克萊《理想的衝突》
黃仁宇《萬曆15年》
外國戲劇(16)
普勞圖斯《孿生兄弟》
★莎士比亞《李爾王》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高乃依 《熙德》
★拉辛《費德爾》
★★莫裡哀《偽君子》
★哥爾多尼《一卜二主》
★奧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易卜生《野鴨》
★梅特林克《盲人》
★★契訶夫《櫻桃園》
★斯特林堡《父親》
★★布萊希特《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
★馬雅可夫斯基《宗教滑稽劇》
★加繆《正義者》
★日奈《陽臺》
小說(4)
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夏綠蒂•勃朗特《簡愛》
哈代《苔絲》
司湯達《紅與黑》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12)
劇本(12)
丁西林《壓迫》
白薇《琳麗》
田漢《咖啡店一夜》
★田漢《關漢卿》
★李健吾《這不過是春天》
★郭沫若《蔡文姬》
★曹禺《原野》
★曹禺《家》
夏衍《賽金花》
夏衍《法西斯細菌》
陳白塵《歲寒圖》
胡可《槐樹莊》
現當代小說散文詩歌(13)
小說(13)
老舍《四世同堂》
錢鍾書《圍城》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
王蒙《組織部來的年青人》
王蒙《失態的季節》
孫犁《白洋澱紀事》
劉心武《班主任》
劉心武《鐘鼓樓》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陳忠實《白鹿原》(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韓少功《爸爸爸》
中國古典戲曲暨文學(8)
戲曲劇本(4)
★白樸(元)《梧桐雨》
李潛夫(元)《灰欄記》
★施惠(元)《幽閨記》
★★王實甫(元)《西廂記》
文學作品(4)
《山海經》
幹寶(晉)《搜神記》
劉義慶(南朝宋)《世說新語》
★魯迅編 《唐宋傳奇集》
電影藝術(23)
史論(2)
★克拉考爾(德)《電影的本性》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程季華(中國)《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
影片(21)
★★阿倫•雷乃(法)《廣島之戀》1959
崔巍(中國)《青春之歌》1959
水華(中國)《林家鋪子》1959
★★谷爾比(法)《長別離》1960
★★費裡尼(意)《甜蜜的生活》1960
★特呂弗(法)《槍擊鋼琴師》1960
★★ 新藤兼人(日)《裸島》1960
★阿倫•雷乃(法)《去年在馬裡昂巴德》1961
★戈達爾(法)《四百下》1961
安東尼奧尼(意)《奇遇》1961
費裡尼(意)《八部半》1962
★★安東尼奧尼(意)《蝕》1962
謝鐵驪(中國)《早春二月》1962
★新藤兼人(日)《鬼婆》1964
★安東尼奧尼(意、法)《紅色沙漠》1964
謝晉(中國)《舞臺姐妹》1965
勒魯什(法)《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1966
★★安東尼奧尼(意)《放大》1966
★★佩恩(美)《邦尼與克萊德》1967
尼可爾斯(美)《畢業生》1967
★★ 格拉西莫夫(前蘇聯) 《湖畔》1969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
理論(5)
馬克思《共產黨宣言》
丹納《藝術與哲學》
託夫勒 《第三次浪潮》
★《莎士比亞評論彙編》(上、下)
★★馬丁•艾斯林《荒誕派戲劇》
外國文學暨戲劇(20)
劇本(16)
★莎士比亞《第十二夜》
拉辛《安德洛瑪刻》
莫裡哀《恨世者》
★★歌德《浮士德》
易卜生《群鬼》
★易卜生《布朗德》
★★霍普特曼《沉鍾》
★★梅特林克《闖入者》
★王爾德《莎樂美》
★★斯特林堡《鬼魂奏鳴曲》
布萊希特《三角錢的歌劇》
迪倫馬特《物理學家》
★★薩特《蒼蠅》
奧凱西《犁與星》
★韋斯《馬拉•薩德》
尤奈斯庫《椅子》
小說(4)
託爾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雨果《悲慘世界》
卡夫卡《變形記》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14)
劇本(14)
丁西林《三塊錢國幣》
曹禺《膽劍篇》
曹禺《王昭君》
陳白塵《結婚進行曲》
陳白塵《大風歌》
★吳祖光《風雪夜歸人》
★宗福先《於無聲處》
趙國慶《救救她》
謝民《我為什麼死了》
沙葉新《陳毅市長》
李龍雲《小井胡同》
李龍雲《撒滿月光的荒原》
★高行健《車站》
★馬中駿、賈鴻源 《屋外有熱流》
現當代小說散文詩歌(15)
小說(15)
韓少功《馬橋詞典》
阿城《孩子王》
阿城《棋王》
莫言《紅高粱》
★史鐵生《老屋手記》(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王小波《黃金時代》
賈平凹《浮躁》
蘇童《紅粉》
★餘華《活著》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
述平《有話好好說》
中國古典戲曲暨文學(11)
戲曲劇本(3)
★★湯顯祖(明)《牡丹亭》
★★孔尚任(清)《桃花扇》
★★洪升(清)《長生殿》
文學作品(5)
《詩經》
楊之(北魏)《洛陽伽藍記》
瞿佑(明)《剪燈新話》
論著(3)
★★李漁(清)《閒情偶遇》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編《中國文學史》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電影藝術(23)
史論(3)
★巴贊(法)《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尼•布朗(美)《電影理論史評》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
★溫斯頓(美)《從小說到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影片(20)
白景瑞(中國臺灣)《家在臺北》1969
約•施萊辛格(美)《午夜牛郎》1969
★★沙夫納(美)《巴頓將軍》1970
★★庫布裡克(美)《發條桔子》1971
達米亞尼(意)《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1971
羅斯託茨基(前蘇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972
貝爾託魯奇(意)《巴黎最後的探戈》1972
★科波拉(美)《教父》1972
★★馬•杜拉(法)《印度之歌》1974
★★波蘭斯基(美)《唐人街》1974
科波拉(美)《談話》1974
★熊井啟(日)《望鄉》1974
史匹柏(美)《大白鯊》1975
施隆多夫(德)《喪失了名譽的卡捷琳娜》1975
★★福爾曼(美)《飛越瘋人院》1975
大島堵(法、日)《感官王國》1976
★★斯科西斯(美)《計程車司機》1976
★★羅斯託茨基(前蘇聯)《白比姆黑耳朵》1977
★佐藤純彌(日)《人的證明》1978
★★西米諾(美)《獵鹿人》1978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
理論(4)
勞遜《戲劇與電 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
萬同林《殉道者 ——胡風及其同仁們》
外國文學暨戲劇(13)
劇本(10)
★★ 莎士比亞《麥克白》
★★ 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
★★ 席勒《陰謀與愛情》
★★ 易卜生《培爾•金特》
★ 契訶夫《三姊妹》
★ 皮蘭德婁《亨利四世》
★ 布萊斯特《四川好人》
奧尼爾《安娜桂斯蒂》
★ 薩特《禁閉》
弗裡施《安道爾》
小說(3)
加繆《局外人》
《海明威短篇小說選》
艾略特《荒原》(詩歌)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28)
劇本(13)
★魏敏、孟冰、李冬青、林朗《紅白喜事》
王正《雙人浪漫曲》
孫惠柱、張馬力《掛在牆上的老B》
★劉樹綱《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
王培公、王貴《WN(我們)》
★★陳子度、楊健、朱小平《桑樹坪紀事》
李傑《田野又是青紗帳》
★李傑《古塔街》
郝國忱《榆樹屯風情》
★★錦雲《狗兒爺涅磐》
錦雲《阮玲玉》
沈虹光《五二班日記》
沈虹光《同船共渡》
小說(15)
張煒《古船》
★史鐵生《務虛筆記》
王朔《過把癮就死》
★蘇童《妻妾成群》
餘華《在細雨中呼喊》
★劉震雲《一地雞毛》
劉醒龍《分享艱難》
談歌《大廠》
劉恆《貧嘴張大民福生活》
中國古典文學(13)
戲曲劇本(3)
★李玉(清)《清忠譜》
★李漁(清)《風箏誤》
方成陪(清)《雷峰塔》
古典小說(5)
★馮夢龍(明)《喻世明言》
★馮夢龍(明)《警世通言》
★馮夢龍(明)《醒世恆言》
吳敬梓《儒林外史》
文論(5)
★段安節(唐)《樂府雜錄》
鍾嗣成(元)《錄鬼簿》
鍾嗣成(元)《青樓集》
電影藝術(22)
影片(22)
★★本頓(美)《克萊默夫婦》1979
達涅裡亞(前蘇聯)《秋天的馬拉松》1979
★★法斯賓德(德)《瑪利亞•布勞恩的婚禮》
★★科波拉(美)《現代啟示錄》1979
★★施隆多夫(德)《鐵皮鼓》1979
★★卡•萊茲(英)《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
★★埃德爾(德)《柏林地鐵的孩子》1981
★★梁贊諾夫(蘇)《兩個人的車站》1982
★★萊茲曼(前蘇聯)《個人生活》1982
★★羅•貝可夫(前蘇聯)《醜八怪》1983
★★今村昌平(日)《酋山節考》1983
葉甫圖申科(前蘇聯)《幼兒園》1984
嚴浩(中國香港)《似水流年》1984
陳凱歌(中國)《黃土地》1984
阿布拉澤(前蘇聯)《悔悟》1984
田壯壯(中國)《盜馬賊》1984
福爾曼(美)《莫扎特傳》1984
張軍釗(中國)《一個與八個》1984
萊昂內(美)《美國往事》
★艾弗裡(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1985
沙赫納扎羅夫(前蘇聯)《小信差》1986
第三學年第一學期
理論(5)
馬克思《1871年巴黎公社史》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斯特維爾《西方現代美學史評述》
《卓別林選集》(一)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
外國文學暨戲劇(12)
劇本(10)
★ 博馬舍《費加羅的婚禮》
萊辛《愛米麗雅•迦綠蒂》
★ 雨果《歐那尼》
★ 羅斯當《西哈諾》
★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梅特林克《青鳥》
★ 果戈裡《欽差大臣》
★ 奧尼爾《毛猿》
★ 迪倫馬特《老婦還鄉》
★ 阿爾布卓夫《伊爾庫茨克的故事》
小說(2)
加繆《局外人》
《海明威短篇小說選》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19)
劇本(8)
楊利民《大雪地》
楊利民《地質師》
★何冀平《天下第一樓》
徐芬《辛亥潮》
★郭啟宏《李白》
★查麗芳《死水微瀾》
孟京輝《思凡》
★姚遠《商鞅》
小說(11)
★閻連科《黃金洞》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東西《沒有語言的 生活》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韓東《我們的身體》
★阿萊《塵埃落定》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
★王安憶《我愛比爾》
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劉震雲《單位》
劉震雲《官人》
劉恆《黑的雪》
張潔《沉重的翅膀》
中國古典文學(8)
小說(5)
★羅貫中(元)《三國演義》
★施耐庵(明)《水滸傳》
蘭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詞話》
★曹雪芹(清)《紅樓夢》
★蒲松齡(清)《聊齋志異》
史論(3)
胡忌《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
吳毓華 《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
電影藝術(20)
影片(20)
★卡拉克斯(法)《卑賤的血統》1986
★★庫布裡克(美)《全金屬外殼》1987
黃蜀芹(中國)《人•鬼•情》1987
普羅什金(前蘇聯)《1953年寒冷的夏天》1987
★★張藝謀(中國)《紅高粱》1987
★託爾託列(意)《新天堂影院》1988
史•索德伯格(美)《性、謊言和錄象帶》1988
★皮楚拉(前蘇聯)《小維拉》1988
★侯孝賢(中國臺灣)《悲情城市》1989
科斯特納(美)《與狼共舞》1990
李安(中國臺灣)《飲食男女》1991
★★黃健中(中國)《過年》1991
喬•德米(美)《沉默的羔羊》1991
★馬•杜拉(法)《情人》1992
張藝謀(中國)《秋菊打官司》1992
★瓦尼葉(法)《印度支那》1992
馬丁•布雷斯特(美)《女人香》1992
★★李安(中國臺灣)《喜宴》1993
陳凱歌(中國)《霸王別姬》1993
★★史匹柏(美)《辛德勒名單》1993
第三學年第二學期
理論(4)
萊辛《漢堡劇評》
烏格裡諾維奇《藝術與宗教》
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
朱正《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
外國戲劇暨文學(12)
劇本(12)
★普勞圖斯《一壇黃金》
泰倫斯《婆母》
★維迦《羊泉村》
★卡爾德隆《人生如夢》
普勞圖斯《孿生兄弟》
塞內加《美狄亞》
中世紀《人人》
馬蔞《帖木耳大帝》
馬婁《浮士德博士的悲劇》
莎士比亞《第十二夜》
易卜生《群鬼》
契訶夫《海鷗》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12)
劇本(8)
田漢《湖上的悲劇》
海默《洞簫橫吹》
王煉《枯木逢春》
劉川《第二個春天》
任德輝《馬蘭花》
沈西蒙等《霓虹燈下的哨兵》
陳耘等《年輕的一代》
馬吉星《豹子灣的戰鬥》
當代小說(4)
★池莉《來來往往》
鐵凝《紅衣少女》
張欣《掘金時代》
張欣《此情可待》
中國古典文學(3)
文論(3)
★王驥德(明)《曲律》
★焦循(清)《花部農譚》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
電影藝術(24)
理論(2)
馬爾庫蘭(前蘇聯)《情節劇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
卡•萊茲(英)《論電影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79
影片(22)
達•佔士(美)《奔向驕陽》1993
範元(中國)《被告山槓爺》1994
約•迪米(美)《費城的故事》1994
澤梅基斯(美)《阿甘正傳》1994
奧•斯通(美)《尼克森》1995
陳凱歌(中國)《風月》1995
張藝謀(中國)《活著》1995
埃•斯域(美)《燃情歲月》1995
★★ 米•裡維(英)《四個婚禮與一個葬禮》1995
李少紅(中國)《紅粉》1995
約翰•伊曼(美)《扭計冤家》1995
★★李安(英)《理智與情感》1995
★★傑•費米斯(美)《兩顆絕望的心》1996
傑•費米斯(美)《離開拉斯維加斯》1996
寧贏(中國)《民警故事》1996
張藝謀(中國)《有話好好說》1997
中國記錄片《最後一個山神》
中國記錄片《壁畫後面的故事》
中國記錄片《半個世紀的鄉戀》
中國記錄片《遠在北京的家》
日本記錄片《第一次嘗試》
記錄片《丹麥交響樂》
記錄片《迷人的摩納哥》
第四學年第一學期
理論(6)
黑格爾《美學》(第三卷)
★ 斯泰恩《現代戲劇理論與實踐》
卡西爾 《人論》
《西方文論選》
《現代西方文論選》
天津人民版《西方四大政治名著》
外國戲劇暨文學(8)
劇本(6)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奧尼爾《大神布朗》
田納西•威廉斯《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尤奈斯庫《犀牛》
★品特《送菜升降機》
阿爾布卓夫《漂泊的歲月》
小說(2)
盧梭《懺悔錄》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中國現當代戲劇與小說(11)
劇本(5)
宋之的《霧重慶》
茅盾《清明前後》
★吳祖光《風雪夜歸人》
★胡可《戰鬥裡成長》
★陳其通《萬水千山》
小說(6)
茅盾《子夜》
老舍《離婚》
老舍《貓城記》
王朔《我是你爸爸》
莫言《豐乳肥臀》
池莉《不談愛情》
中國古典文學(2)
文論(2)
司空圖(唐)《二十四詩品》
何良俊(明)《曲論》
電影藝術(2)
理論(2)
愛森斯坦(前蘇聯)《愛森斯坦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愛因漢姆(德)《電影作為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第四學年第二學期
理論(6)
《現代西方哲學》
辛姆森《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尼葛洛龐帝《數位化生存》
崔權西編譯《西風吹書讀哪頁》
李普士《禪的故事》
比爾•蓋茲《未來之路》
外國戲劇與文學(8)
劇本(6)
莎士比亞《奧賽羅》
謝利丹《情敵》
奧尼爾《悲悼》
貝尼特《美好的日子》
★斯多帕德《真警探霍恩德》
阿爾布卓夫《老式喜劇》
外國現代小說(2)
詹•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川端康成《古都•雪國》
中國現當代話劇與文學(9)
中國現當代話劇(5)
楊履芳《布穀鳥又叫了》
陳詮《野玫瑰》
蘇叔陽《丹心譜》
崔德志《報春花》
趙梓雄《未來在召喚》
中國當代小說(4)
方方《風景》
鐵凝《哦 香雪》
徐曉斌《雙魚星座》(魯迅文學獎)
張欣《今生有約》
中國古典文學(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焦循(清)《劇說》
任二北《唐戲弄》
第二部分:參考閱讀書目(208)
社科(3)
《顧準日記》
三聯版《自由與社群》
阿•布洛克《西方人文主義傳統》
外國戲劇(37)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9)
中世紀《巴特林律師》
莫裡哀《堅吝人》
★布萊希特《伽利略傳》
★薩特《死無葬身之地》
★韋德金德《青春的覺醒》
★奧凱西《朱諾和孔雀》
加繆《卡裡古拉》
★尤奈斯庫《禿頭歌女》
★田納西•威廉斯《玻璃動物園》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9)
埃斯庫羅斯《阿伽門農》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歐裡庇得斯《特洛亞婦女》
阿里斯託芬《阿卡奈人》
莫裡哀《唐璜》
博馬舍《塞維勒的理髮師》
席勒《威廉•退爾》
★易卜生《人民公敵》
霍普特曼《日出之前》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8)
埃斯庫羅斯《報仇神》
★莎士比亞《克瑞奧佩特拉》
高乃伊《賀拉斯》
莫裡哀《唐璜》
奧斯特洛夫斯基《沒有陪嫁的新娘》
易卜生《建築師》
蕭伯納《匹克梅梁》
馬雅可夫斯基 《澡堂》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7)
埃斯庫羅斯《奠酒人》
菲爾丁《咖啡店政客》
謝利丹《造謠學校》
畢西納《丹東之死》
克萊斯特《洪堡王子》
克萊斯特《破甕記》
易卜生《社會之柱》
第三學年第一學期(4)
哥爾多尼《女店主》
蕭伯納《康蒂膽》
★奧尼爾《長夜漫漫路迢迢》
萬比洛夫《長子》
第三學年第二學期(2)
維迦《園丁之犬》
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中國話劇(49)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10)
維迦《新村正》
★歐陽予倩《潑婦》
★熊佛西《王三》
白薇《打出幽靈塔》
餘上沅《兵變》
洪深《趙閻王》
郭沫若《棠律之花》
★夏衍《芳草天涯》
阿英《李闖王》
王伶《夜上海》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11)
歐陽予倩《潘金蓮》
熊佛西《一片愛國心》(《醉了》)
餘上沅《回家》
徐志摩、陸小曼 《卞昆崗》
田漢《麗人行》
洪深《五奎橋》
宋春舫《一幅喜神》
夏衍《考驗》
陽翰旌《天國春秋》
吳祖光《闖江湖》
老舍《西望長安》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11)
歐陽予倩《屏風後》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
陳大悲《幽蘭女士》
汪仲賢《好兒子》
蒲伯英《闊人的孝道》
蒲伯英《道義之交》
袁昌英《孔雀東南飛》
田漢《文成公主》
宗福先《傳呼電話》
★ 高行健《絕對信號》
馬中駿、賈鴻源 《路》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7)
孫惠柱《中國夢》
劉樹綱《十五樁離婚案的調查剖析》
郝國忱《扎龍屯》
李傑《高粱紅了》
錦雲《背碑人》
沈虹光《尋找山泉》
沈虹光《搭積木》
第三學年第一學期(5)
★楊利民《黑色的石頭》
楊利民 《大荒野》
餘雲、唐穎《二十歲的夏天》
姚遠《下裡巴人》
姚遠 馬蹄聲碎》
★楊利民《黑色的石頭》
第三學年第二學期(5)
田漢《南歸》
李健吾《梁允達》
谷劍塵《冷飯》
送春舫《一幅喜神》
郭沫若《南冠草》
中國現當代小說(29)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6)
魯迅《望鄉》
巴金《寒夜》
巴金《熄園》
沈從文《丈夫》
沈從文《蕭蕭》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3)
王蒙《蝴蝶》
劉心武《如意》
張賢亮《綠化樹》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3)
阿城《樹王》
★張煒《九月寓言》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6)
★劉恆《伏羲伏羲》
★王小波《黃金時代》
賈平凹《廢都》
王朔《頑主》
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
述平《有話好好說》
第三學年第一學期(4)
張杰《方舟》
李馮《孔子》
王安憶《小城之戀》
★王安憶《長恨歌》
第三學年第二學期(5)
池莉《煩惱人生》
★鐵凝《無雨之城》
陳染《私人生活》
林白《一個人的戰爭》
林白《說吧房間》
第四學年第一學期(2)
莫言《十三步》
池莉《你是一條河》
中國古典戲曲(10)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1)
康進之(元)《李逵負荊》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1)
鄭邦玉(元)《看錢奴》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4)
高濂(明)《玉簪記》
梁辰魚(明)《烷紗記》
湯顯祖(明)《邯鄲夢》
湯顯祖(明)《南柯夢》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4)
吳炳(明)《綠牡丹》
馮夢龍(明)《精忠旗》
李開先(明)《寶劍記》
李漁(清)《比目魚》
中國古代小說(12)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2)
梁宗澶(南朝)《荊楚歲時記》
陶宗儀(元)《南村輟耕錄》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1)
洪木梗(明)《清平山堂話本》
中國古代文論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1)
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2)
★陰法魯《古文觀止評註》
周貽白《中國戲曲史長編》
第二學年第二學期(2)
王灼(宋)《碧雞漫志》
周德清(元)《中原音韻》
第三學年第一學期(2)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青木正兒(日本)《中國近世戲曲史》
第三學年第二學期(2)
黃綽(清)《犁園原》
劉熙載(清)《藝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