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輩打工人靠工資驅動上班,老一輩打工人靠的是情懷。
11月30日,有網友曬出一組前央視主播李瑞英上課培訓的照片,59歲的李瑞英仍舊神採奕奕,給年輕後輩們講課的樣子很親切,專業的內容引人入勝。
2014年,李瑞英跟搭檔張宏民一同從央視《新聞聯播》退休,自此正式退居幕後,離開了主播臺,李瑞英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觀眾視野。
在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播臺前工作了整整十八年,她是踐行《新聞聯播》實時直播的第一批人,十八年如一日耕耘不輟。
李瑞英工作經歷是大批央視新聞主播的縮影,敬業二字鐫刻在他們的經歷之中。
1
李瑞英出生於1961年,在饑寒交迫的大時代背景下長大,跟同期的同事相比,李瑞英沒有吃太多的苦。
雖然祖籍是在河南,但是李瑞英生長在北京,求學過程十分順利。
1979年,李瑞英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憑藉著良好的嗓音條件以及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李瑞英一畢業就接到了大活兒。
1984年,恰逢國慶35周年閱兵,李瑞英便是當時現場直播的解說員之一,除了閱兵式之外,還主持了焰火晚會。
這個起點對一個播音主持畢業的新人來說,可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瑞英年輕而又鏗鏘的聲音被很多人記住,也是她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這也為李瑞英日後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埋下了伏筆。
2
在正式進入央視工作之前,李瑞英先是被調回了北京廣播學院任教,同年就收到了中央電視臺遞過來的橄欖枝。
李瑞英現場解說的能力非常突出,在走上《新聞聯播》主持臺之前,李瑞英主持的節目多為解說類的節目。
1996年之前,因為技術設備條件差等種種原因,央視的《新聞聯播》一直都是錄播的模式。
後來在臺領導的決議之下,於1996年1月1日,開始試行《新聞聯播》的實時直播。
李瑞英和羅京成為首選主持人,實時直播對主持人的專業要求十分高,除此之外應變能力更是重頭戲。
李瑞英此前就參加了國慶35周年閱兵的現場解說,有經驗又有實力,自然就成為了首選。
1997年,李瑞英前往香港現場解說報導香港回歸,在當時設備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李瑞英完成得非常完美。
因為工作出色,李瑞英還曾受到過中央領導人的點名表揚。
這對一個主持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3
李瑞英從1986年進入中央電視臺,一直到2014年才正式退休,在主持《新聞聯播》期間,李瑞英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維持了整整28年。
李瑞英工作認真到了什麼地步呢?有人曾形容她「六親不認」。
在一次《新聞聯播》直播前二十分鐘,跟往常一樣熟悉稿子的李瑞英突然接到家裡人的電話,正在上高三的兒子不小心墜樓了。
眼看直播要開始,這邊兒子又被緊急送醫,李瑞英的百爪撓心。
在這種情況下,李瑞英仍然
選擇做完當下這期直播,在個人和集體面前,李瑞英義無反顧犧牲個人的利益,保全集體的利益。
這是李瑞英那一輩人的下意識的選擇,工作優先,不管怎樣一定先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
如此一來,李瑞英便得了一個「六親不認」的稱號。
好在李瑞英的兒子在送醫之後沒有什麼大礙,如若不然李瑞英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原諒自己。
類似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其他央視主持人身上,尼格買提在工作中接到奶奶病重的消息,眼前的工作耽擱不得,等到忙完工作回去,奶奶已經走了。
尼格買提連奶奶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後來他再在節目中提起這件事,未語淚先流。
我們往往一邊堅持著什麼的時候,一邊也不得不犧牲些什麼。
4
退了休的李瑞英其實也沒有閒著,離職之後她當選為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播音主持委員會會長,也經常會出席一些培訓活動傳授專業知識和經驗。
終其一生都將青春和熱愛都奉獻給了播音和主持,在央視主持人隊列中多的是像李瑞英這般默默無聞愛崗敬業的「打工人」。
很佩服老一輩「打工人」,也很羨慕老一輩「打工人」,這是一個情懷稀缺的年代,也是一個情懷不值錢,流量當先的時代。
當代打工人,情懷和生活早已經割裂開來,撿起情懷無法生活,要擁抱生活就要放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