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屏女星都追求「少女感」?王朔:誰沒年輕過,可你老過嗎

2020-11-10 範享樂動

「冷硬清消,眉目寒霜。

如滿弓一般拉到情緒承載的頂點,又如利箭一樣直中靶心。」

說得再俗一點,帥的讓人合不攏腿。

說得再深一點,演技飽滿精準無誤。

不藏了。

說的就她——

韓劇《無人知曉》,飾演英真的金瑞亨。

金瑞亨獨挑大梁,故事從19年前的連環殺人案講起。

幼時好友秀晶慘遭連環殺手殺害。

懷揣著恨意與愧疚的英真,為查到真兇一步步成為刑警。

第二集,嫌犯露面,正面對剛。

積壓19年的重負終於有了落腳之地,憤怒噴湧而出。

英真先是厲聲質問。

然後是克制,是恨之入骨的冷意。

當嫌犯揣著秘密跳樓自殺,一無所獲的英真,如同一腳踩空。

失重,崩塌。

這一波三折的起伏,是獨屬金瑞亨的演技秀。

而早在前年的《天空之城》,金瑞亨的演技就被注意到了。

她飾演心機深沉的女教師。

心理變態,性格扭曲。

到她這全被藏的嚴嚴實實,滴水不漏。

越克制,才越能接近瘋狂的本質。

《天空之城》曾打破由《請回答1988》創下的18.8%的收視奇蹟,達到20.5%。而這個奇蹟,是由金瑞亨在內的五位女演員共同締造。

更值得在意的是,她們的年齡均已40+。

《天空之城》海報

為什麼在意?

因為當這些30+,40+的女演員塑造的角色,個個飽滿複雜有張力。

反觀國內:

30+的女演員飾演角色,仍停留在扮嫩裝傻裝清純的階段;

40+的女演員,被拋置邊緣,邊乞求邊等待著市場的挑撿。

中國影視,正被一種膚淺的少女式審美偏好壓制。

所以,有句話不得不說,且要放在明面上說:

少女審美,正在毀掉中國女演員。

01

以少女為美,從古就有。

賈寶玉在《紅樓夢》裡有句:

「所有的少女都是珍珠,為人妻,為人母后,便成了渾濁的魚眼珠子。」

一語道破。

婚前是那雲中月,婚後便成了鞋底泥。

所以很多女演員不敢結婚,比如宋佳

First影展上,海清說:

「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有《上青雲》的機會;梁靜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有沒有好角色……」

看到沒,除了不結婚這個法子。

結了婚的女演員們,還得開始自救。

這幾年火的劇,火到老少皆宜,國民熱議,皆是「青衣」復出挑大梁,而非「小花」獨秀。

都挺好》中的姚晨,《我的前半生》中的馬伊琍和袁泉,《小歡喜》中的海清和陶虹.....

再往前數,《甄嬛傳》中的孫儷

但,青衣「變現」能力實在有限。

這個變現指——粉絲變現。

劇再火,不會出現大批狂熱追捧演員的粉絲。

劇播完,這些女演員便被觀眾棄之腦後。

曾經的「微博女王」姚晨如今發條微博點讚數都極難過萬;

馬伊琍發條微博的評論不到二百條......

幾人連屬於自己的「超話」廣場都沒有,帶貨能力更是被「流量」甩在後面。

流量明星帶貨現狀☝️

馬伊琍微博截圖☝️

其中,獨獨孫儷算是個別。

《甄嬛傳》火到如此地步,有話題、有流量。

但這個流量是有buff加成的:丈夫鄧超、一雙兒女等等和小花。

一家四口

所以在First影展上,海清坦誠: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甚至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這話,宋丹丹也說了:

「演員這個職業特別殘忍,因為你是被挑選的,人家沒人來找你,你就是沒活幹,因為我做了37年的演員,我大概從三十四歲開始,就沒有人找我演戲了。」

這不是賣慘,而是現實。縱觀80後小花,近乎全是憑藉嬌俏少女角色躥紅。

資本嘗到甜頭,只需按照前例,複製出更多的「少女」。

造「星」快,出錯少,回報高。

說白了,冒最小的風險,能賺最多的錢。

所以,一年播數十部土偶劇,卻難出一部《都挺好》。

但市場一味地偏愛,題材便走進了死胡同。

入眼皆是粉粉嫩嫩,一溜的小V臉加卡姿蘭大眼睛。

叫人色盲+臉盲。

更可悲的是:

少女審美,不止是造型外表的幼齒,更是劇情內核的低智化。

甭管是職場、玄幻,還是宮鬥,目的都是談戀愛,終點皆是瑪麗蘇。

邏輯混亂,敘事矛盾,人物單薄,臺詞尷尬。

不需要打磨,不需要拔高。

只需要迎合大眾審美的最底線便可。

資本知道,越線便是群嘲。

費力不討好。


02

還記得兩年前《如懿傳》開播時的慘狀。

四十多歲的周迅飾演少女如懿,皮膚狀態下滑,眉眼處緊繃。

哪怕你是昔日「最靈周公子」,今日你也是「大觀園的劉姥姥」。

連帶著嗓音也一併被嘲不符合少女人設。

「煙嗓」「鴨嗓」,多難聽的詞兒都有。

但,只要你沉住氣,越往後看,越能被周迅的演技和臺詞打動。

以哭戲為例。

劇裡周迅哭戲多,卻無一處不與意境相稱。

哭的是「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哭的是「花開花落自有時,緣起緣滅不由人」。

她落淚,我便跟著落淚。

但,一個連「少女」都演不好的周迅,失去了被封神的資格。

她曾經那樣美過,《大明宮詞》裡:

「她有一張未婚妻的臉,還有一雙滿是星辰的眼睛,感覺她這一生永遠都是在夜晚長安街上遇見薛紹的太平公主。」

一旦變老,卻不能被接受了。

更魔幻的是,隔了幾天。

媒體通稿:少女周迅,又美回來了!

一片歡欣鼓舞。

恍悟,中年女演員們,正在被虛偽地愛著。這種虛偽是可以前腳吹捧你「歲月從不敗美人」,轉身便嘲你「歲月是把殺豬刀」。

是可以捧你為神,卻不允許你落地為人。

少女感,看似讚美,實則是枷鎖。

它的本質是一種「苛求」。

苛求女演員永葆青春,永無皺紋。

可是誰又不會變老呢?怕不是《西遊記》看多了,真以為天底下有唐僧肉?

所以,當81年的楊蓉,搭檔99年的吳磊出演《沙海》。

被嘲「裝嫩」似乎成為必然。

楊蓉為此發了一條長微博:

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當下的影視環境讓女演員不敢老去,我們這一波30+的女演員努力維護著少女人設,不是因為我們喜歡,而是市場需要。


我渴望轉型,想演嫁不出去的大齡女子,或者生活裡憂傷跟喜悅一樣多的單親媽媽,想擁抱這個社會和每一個觀眾。


這就是中國的市場,充斥著少女修仙、少女暗戀、少女甜寵,卻少見一個成熟女性的成長之路戀愛歷程以及職場經歷。


五獲影后的陳衝也說:

「因為沒有這樣的角色,我們文化當中,它很少能寫出一個成熟女人會很有可看性的,就一般是喜歡年輕漂亮的。」

少女審美,將市場壓縮至如此地步。

觀眾是否也在其中推波助瀾。

我們被資本市場馴化,然後再以單一暴力的審美去馴化他人。

只是有的女演員在反抗;

有的女演員卻在自我沉淪:

借少女審美,為爛演技保駕護航。


03

保持少女感,這意味著不需要太努力。

演技不需要,臺詞不需要。

十年前,十年後,不用做太大改變。

不用挑戰有層次的角色,不用為此做過多功課。

不必細心琢磨,只需憑藉本能,

嘟嘴,剪刀手,展現撒歡式演技。

保持少女感,更容易被觀眾原諒,或者說被粉絲原諒。

少女,是有成長豁免權的。

十年前,鄭爽出演《一起來看流星》,飾演楚雨蕁。

撅嘴,瞪眼,是靈動。

十年間,她在一遍又一遍的飾演楚雨蕁

撅嘴,瞪眼,是膩歪。

她沒變,觀眾變了。

十多年前,佟麗婭出演《母儀天下》,飾演趙飛燕。

是一見傾人城,再見傾人國。

十多年後,佟麗婭出演《完美關係》,尋不到趙飛燕半點影子。
她變了,觀眾也變了。
變得不好糊弄了。

演技不夠看,臺詞也說的口齒不清。
我想起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上的質問:
「練過十幾年臺詞嗎?練過一年,兩年,三年嗎?」
入行十多年,好似扮演少女,便不用好好說話一樣。


同樣是《演員請就位》。
金婧飾演一位孩子被拐賣的母親。
李誠儒問金婧的第一個問題是,化妝了嗎?
按照情理,痛失孩子的母親,忙於找孩子的母親,是沒有心思化妝的。
往深裡說,當你進入角色時,是要扔掉自我的。
借用何冰老師常提的,有四個字刻在北京人藝後臺的牌匾上。
哪四個字?
「戲比天大」。
但,再看我們的電視劇。
整容手術後紗布一拆,妝容完整;睡覺起來,妝容完整。
演古裝,出戲的黃髮和大直徑美瞳。

這樣的常情常理,導演不知道?演員不知道?
知道也當不知道。
維持少女的形象永遠放在首要。
一旦露出老態、疲態,之前努力製造並販賣給粉絲的幻覺將被打破。
不付出努力到演技,就要付出努力在美貌。
過度用力的代價便是:
被少女審美馴化後,難以撐的住大熒幕的考驗。
想轉型,卻早就把自己困在籠中。
乾脆呆在「少女」的方寸之地,更保險更安全。
如此惡性循環。
但,少女感拿捏不好,往往與智障感僅一線之差。
李誠儒的話,看的直讓人「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而成熟女性的魅力,所能到達的邊界卻無比寬廣深遠。
04
趙雷在民謠《三十歲的女人》裡唱:
「她是個三十歲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
老去似乎成為一種原罪。
但,清純雖好,經歲月打磨的閱歷就不美嗎?
滄桑背後包裹的韻味豈不比單純更值得細品?
《十三邀》裡,許知遠問陳衝:
「你覺得歲月對你意味著什麼呢?」
陳衝答:
「歲月就意味著歲月,歲月還能意味什麼呀。」
她接著說:
「其實是可以炫耀的東西,我經歷與戰勝那麼多的痛楚,那麼多身體上的疾病,頭腦裡的疾病,這是一個多麼值得吹噓的事情,這不正跟你吹著嘛。」

歲月在攥取,同時也在給予。
歲月本身,就是吹噓的資本。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憑《三塊廣告牌》拿影后時已61歲,她說:
「我的臉是一張地圖,一張我人生的線路圖,下巴上的褶子也是。」

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樹木希林,照著鏡子,一臉滿足坦然:
「這皺紋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

接受衰老,當然並不容易。
周迅在對談陳可辛時憶道:
「那段時間 ,我真的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開始哭,陽光再好也會哭,可能我一時無法去直面衰老這件事情。」

猶記得陳可辛曾說:「周迅是所有導演的夢想。」
對比一看,讓人心碎。
周迅的偶像是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
「我一直想像於佩爾那樣演到這麼老。但靠演員的一己之力並不能完成,演員和觀眾是相互作用的,我演你們也得來看吶。」

如果觀眾僅局限於「少女審美」,對女演員是一種外力摧毀。
如果女演員局限於「扮演少女」,便是荼毒熒幕的自我損毀。
其實我們早就厭煩了低智、虛假、做作、矯飾的少女感了,不是嗎?
不然,網友的腦洞之作《淑女的品格》,呼聲不會如此之高。

能長久留下痕跡的,從來不是「明星」。
而是《我不是要藥神》裡的單身母親譚卓,是《無名之輩》裡的殘疾人任素汐,是《地久天長》裡的詠梅,是《邪不壓正》裡的交際花許晴......
她們的修飾詞是一部影視劇,是一個角色。


她們溫良、要強、浪蕩、反叛、傳統、乖張......
千人千面。
因為時光的磨礪,才呈現出難以斷言的質感。
而警惕批判「少女審美」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讓爛演技失去庇護;
是為了給好演員尋求出路。
若沒有健康的審美取向,影視劇只會越拍越糟糕。
變老,是坦然,亦是底氣。
歲月與衰老,值得被敬重。
我想起王朔回懟年輕人的那句:
誰沒年輕過,可你老過嗎?

相關焦點

  • 30+高露:誰都年輕過,誰都會變老,可惜太多女星看不到這點
    接演《知否》也是高露剛生完二胎沒多久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高露,要兼顧事業和家庭。不管是林小娘吳非還是高露本人,她們的共同身份是「母親」。國內影視圈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吃青春飯,相較於「花季少女」,「熟齡女性」的魅力難以施展。而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高露正面對著這樣一個「尷尬」的年齡段。可談到這個這個話題時,她灑脫豁達的態度卻讓人印象尤為深刻。「誰都年輕過,誰都會變老。」
  • 少女感與年齡不成正比的女演員:陶虹依然讓人心動,張庭就沒老過
    今天的你們都開心了嗎?都在忙些什麼呢?有些女演員就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少女感與年齡不成正比的一些女演員,看看誰最讓你心動呢?,不是演出來的少女感,是真正的天真可愛純潔無暇的美少女,是這麼多年來港劇中最美的女星!
  • 是誰在消費中年女星的少女感?
    接戲之前,就知道這人 15 歲,整個人生也不過二十幾年,38 歲去挑戰年輕大女主,權衡考慮不能說沒有吧?其次怪片方營銷,可是她本人也是出品方的一員……前僕後繼的「中年少女」到底圖什麼?近些年因為追求少女感而跌下神壇的女演員,數都數不過來。
  • 國內女演員都在追求「少女感」,國外女演員卻可以面對年的增長?
    不過我不了解歐美女星。和想像中的不同,國內其實並不缺少上年紀的女主電視劇。比如最近很火《正陽門下小女人》。蔣雯麗不能算是少女感吧?角色也不算少女吧?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代表演員有斯琴高娃、成方圓、宋丹丹、陳小藝等。這些女演員只是不演偶像劇而已。各種正劇,生活劇,時代劇,歷史劇(非宮廷偶像言情劇)。女演員的生存空間並不算少。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必追求少女感,但可以永遠年輕
    從到,網友們都拿著放大鏡,恨不得分析遍姐姐們相處的每一個細節。甚至芒果的後續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也登上了熱搜。而看完這兩期節目,最大的感想其實是:「姐姐們」不必追求少女感,但可以永遠年輕。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帶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力量,就是一種「不必追求少女感,但可以永遠年輕」的生活態度。就像鍾麗緹,看到這樣熱舞的視頻,又有誰能想到她已經五十歲了呢。
  • 《你覺得我是誰》:為什么女人一定要追求少女感?
    人們總在說,中國中年女演員的戲路為什麼那麼窄?三十幾歲,四十幾歲甚至五十幾歲的女人,如果不再擁有青春貌美,就再也沒有像樣戲可以接。而再年長一些的女演員,好像就只能做配角了。我們的社會似乎格外不能接受女性的老去。
  • 沒有誰可以永遠年輕,除了王朔的女人。62歲,他又重出江湖
    《頑主》、《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輪迴》、《大喘氣》、《動物兇猛》這些作品,今天就先不講了,就講講他那些永遠年輕的女人們。畢竟靠著當時的寫作收入維持生活也挺困難,這期間,他還做過業務員,跑過出租,開過飯店,最後都失敗了,不但沒賺到錢還多次被騙。對於那段日子,他曾表示"我經商完全失敗了,有段時間我們很拮据。北京有的飯館是吃完結帳,每次在這種飯館吃飯我總要提心弔膽,生怕吃冒了錢不夠當眾尷尬"。
  • 「少女感」才是真美的唯一標準嗎?
    :做好這三步,打造你的少女感!如何保持少女感?40歲,憑什麼保留18歲的少女感?那我就有點疑問了,40歲為什麼要保留18歲的少女感,知性美不香嗎?柳巖曾在某個訪談節目中這樣感慨:&34;想想她的過往經歷,我覺得她說這句話絕對是發自肺腑的。
  • 王朔評餘秋雨:寫點遊記,那叫作家嗎?一個小說沒寫過,不入流
    王朔和與能夠,全是當今確實大名鼎鼎的角色。在小編來看,兩個人的筆風相距挺大,照理說不應該有競爭關係。但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卻變成很多年的老對頭。王朔評能夠:寫點遊記攻略,那叫作者嗎?1個小說沒寫過,名不副實在1次專訪中,王朔老先生提及了能夠,他說道,能夠的物品本來以為穿了,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瓊瑤,他是用瓊瑤的形式表述中華傳統文化。就能夠那麼個筆風,那麼寫物品,那麼文化藝術文化藝術的人,仿佛還不常見。能夠在確實確實名不副實,寫點遊記攻略,那叫作者嗎?1個小說沒寫過,你配稱作者嗎?壓根名不副實!
  • 沒有少女感,就不配做女演員了?
    「少女感」的汙名化 楊冪又雙叒叕上熱搜了。這一點都不稀奇。 林心如的齊劉海波波頭引來圍觀,已過40的年紀,還能滿屏少女氣息,又是一陣豔羨。  但在女星少女標籤的頻頻捆綁下,這股風氣早已沾染著不少不再年輕的女性們,動輒以「仙女」「小公主」或「本寶寶」自居,看到HelloKitty就冒起粉紅泡泡,總讓人覺得有那麼一些不合情理。 實際上,在一眾粉絲追捧著楊冪的少女感多麼嬌豔可人時,他們選擇性的屏蔽了,近距離的鏡頭下的她,同樣沒能抵抗衰老。
  • 楊冪直播臉太瘦沒有少女感引爭議,網友:沒錢做個填充嗎?
    美麗一直都是咱們新時代女性共同的追求,無論是化妝還是微調,在一部分小夥伴在變醜的路上,大部分的小夥伴正越來越美。娛樂圈的女星在微調,保養方面一直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是明星變美的那些事!
  • 楊冪直播臉太瘦沒有少女感引爭議,網友:沒錢做個填充嗎?
    美麗一直都是咱們新時代女性共同的追求,無論是化妝還是微調,在一部分小夥伴在變醜的路上,大部分的小夥伴正越來越美。娛樂圈的女星在微調,保養方面一直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是明星變美的那些事!
  • 關於少女感,47歲的許晴和29歲的楊冪誰贏了?
    說來也奇怪,許晴年輕的時候也沒覺得她有少女感啊,比如當年《笑傲江湖》裡任盈盈,甚至一度覺得她長相老氣。還有那一對直以來都沒有變過得標誌性「少女酒窩」拋開愛矯情的問題,還是覺得許晴的少女感是同齡女星中的N0.1啊!不過也得承認的是,不止是許晴一個人,女星們對於重新追求少女感個個執念都很深啊,尤其結了婚生了娃上了年紀之後。
  • 本以為她平平無奇,沒想到也當過大佬的女人?
    之前看女星與素人相親,女星全是未婚。不曉得芒果484覺得那樣的操作太無聊,居然又整了一檔熟齡女性徵愛的節目。王琳、黃奕、白冰、蔡卓宜、王子文,前四位都曾公開說過離婚。只有王子文最神秘,本人對婚姻狀況從未正面回應過。
  • 為什麼害怕老去?還沒認真的年輕過,只能認真的老去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三毛的一句話,也是多數人的寫照。「小時候,畫在手上的表沒有動,卻帶走了我們最好的時光」。轉眼間都到了小時候羨慕的年紀,有沒有活成自己想成為的人呢?對於中年危機,對於皺紋,是恐懼的。
  • 為什麼我們還在討論「少女感」?
    倆小姑娘,年輕模樣,會玩到兩三點回來的那種。因為是老房子,倆孩子的動靜我總聽得真切。這兩天晚上她們喜歡在午夜之後轟隆隆的播放音樂。我媽說,你跟人家好好相處,別讓人家覺得你是煩人的阿姨。怒火瞬間下頭,再看我媽,沒錯是我親媽。在媽媽心中我已經是阿姨了嗎?我還以為是少女。聽到阿姨這樣的稱謂的時候,料誰心裡都得咯噔一下。
  • 世人不懂王朔,只因都愛假正經!
    可這哥幾個沒一個學習好的,擱現在,都叫「學渣」!後來,這段往事被拍成電視劇《與青春相關的日子》。讓全國少中老都懷舊了一把,當然這是後話。 當年,王朔可沒電影那麼詩意。高中還沒上完,1976年,周總理去世。王朔參加了「四五運動!」結果進去了,一蹲就是三個月。
  • 鐵打的王朔流水的男友:徐靜蕾從19歲就沒缺過男人,愛情成就了她
    當時電視劇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經40多歲。男主李亞鵬雖然依舊帥氣有魅力,但臉上也能看出滄桑。鐵打的王朔流水的男友:徐靜蕾從19歲就沒缺過男人,愛情成就了她!可卻能成為與章子怡,趙薇,周迅並肩的四小花旦之一。都是因為她背後的這個男人。在娛樂圈,除了王菲以外,徐靜蕾是王朔最看好的一個女演員。他曾希望70年代北京人在娛樂圈最傑出的女藝人代表是徐靜蕾。
  • 「她」是古天樂熱烈追求過的女星,曾紅極一時,今52歲仿佛少女
    早年的古天樂可以說是實力派演員兼備帥氣的小鮮肉,並且在娛樂圈裡的人氣也非常高,後來更是做起了公益活動,現在的他可以說是事業成就和口碑都獲得大眾認可的好男星了,網絡上對古天樂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而當年他的顏值可以說是迷倒萬千少女啊有木有,當年的他膚白貌美。可以說是擁有立體的五官和品貌兼併的知名男演員,當時暗戀他的女生也不在少數。但是,也有個例外,就比如當時古天樂所要追求的一位女星就對他無動於衷。
  • 被用爛的「少女感」,請走開好嗎?
    少女感是新垣結衣給角色營造出來的。何況時隔多年重拍《LEGAL HIGH》,男女演員年歲都在增長,如果演員真的不適合當年的身份了,要拍續集不會設定劇情線嗎?這麼多年了,一個職場菜鳥律師也會有所成長吧?為何不讓一個潛力真少女來替代少女時期的戲份?《都挺好》裡,姚晨扮演的蘇明玉少女時期不就是倔強個性的真少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