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作為臺灣地區的第一位女性領導人,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一位女性「三軍統帥」。
作為選前備受質疑的「穿裙子的三軍統帥」,蔡英文在剛剛上任的這頭一個月裡,加緊了「收攏軍心」的腳步。昨天(6.7),蔡英文視察了」最親密的部隊「——」憲兵「部隊。在臺軍最精銳的「憲兵」239營,蔡英文登上「雲豹」甲車繞行營區。
蔡英文上任三周幹了啥?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蔡英文就走訪了陸海空及「憲兵」四大「臺軍」山頭,如此腳步匆匆、效率卓著,在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中,都實屬罕見!比之男性領導人,蔡英文似乎更有戰鬥氣息!
她這是下的哪步棋,莫非她真打著「以武拒統」的算盤?若果真如此,小編只能「不厚道」地「呵呵」了,首先腦補出的新聞畫面是這樣的——
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昨天蔡英文登上巡營的裝甲車,這個由臺灣自行研發生產的新型裝甲車,不僅造價高昂,問題更是多多,鋼管開裂、炮管和機炮也有明顯缺陷,如此不堪,「雲豹」也成了「病貓」。要依照如此實力來挑釁《反分裂國家法》,還真是有些蚍蜉撼樹不自量力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提蔡女士的表情了——
這是蔡英文7日視察「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在戰情中心停留,仔細觀看大屏幕顯示的海、空解放軍狀況的表情,專注又略顯嚴肅,全然不見了白天面對「憲兵」的笑容。
可能是什麼震撼了她?
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正如軍事專家王洪光所言,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些年了,大陸的軍事手段「工具箱裡的工具很多」,修理一下「臺獨」易如反掌。正因為工具很多,所以到底是哪一件,就不太說得準了,但是既然消息透露出是海、空裝備,那必然和飛機、航母、艦艇、水陸兩棲裝備分不開,在這裡,小編參考了軍事裝備迷的意見,試著列了一個裝備單,要讓筆者說,這裡面,隨便哪一件拿出來,都能讓小英蹙起眉頭呢。
飛機
殲20、運20,都是兩年內大陸將服役的新裝備,特別是殲20,是全世界唯一和美國F-22同級的四代戰鬥機。
殲-20戰鬥機(J-20)
殲-20戰鬥機(J-20)是中國大陸研製的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款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重型第五代戰鬥機。在2015年底,有兩架殲-20戰鬥機領先交付給中國大陸空軍試用,編號分別為2101號和2102號,在2016年年初,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評選出的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榜中,殲20綜合評分76.9位列第二,僅次綜合評分88.2的美國F-22戰鬥機。這款戰鬥機航程遠,意味著可以遠離中國大陸沿海作戰,攔截攻擊型飛機和轟炸機。
運20運輸機(Y-20)
運20運輸機(Y-20)是大陸當前正在試飛中的國產大型運輸機,也是大陸自行研製的第一款起飛重量超過200噸級的軍用運輸機。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後,一直是外界長期關注的焦點。軍事專家表示,與其他國家飛機相比,運-20在技術方面具備後發優勢,大量吸收了國際同級別運輸機的眾多優點,比如,運20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參考了中國大陸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單垂尾翼融合了美國C17運輸機的部分特點,且大量使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以及各型航空雷達電子設備,無論機體設計技術、載重技術,以及飛行控制技術方面,應該都位於第一梯隊,超越伊爾76運輸機,稍遜於美國現在停產的C17,勢必會最大限度提升中國大陸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
飛彈
全世界獨有的「航母殺手」東風21-D和東風 15、16短程彈道飛彈可形成「交叉火力」,兩款飛彈均可攻擊位於「第一島鏈」內的任何軍事目標。
東風-21D中程反艦彈道飛彈
東風-21D中程反艦彈道飛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中程反艦彈道飛彈,是大陸專門為應對航母威脅而研製的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飛彈,號稱「航母殺手」、「航母剋星」,可以在打擊過程中改變飛行軌跡以避開反導攔截,該飛彈可從移動平臺上發射,射程約1450公裡,懾控範圍廣、攻擊速度快、突防能力強,是我軍海上非對稱作戰的「殺手鐧」武器。它既有使用核彈頭的型號,也有使用常規彈頭的型號,美國海軍將東風-21D稱為海上規則的改變者,認為該飛彈可能使中國大陸具備將美國航母戰鬥群拒止在中國大陸核心利益範圍之外的能力,換言之,此飛彈可有效防止美國航母介入臺海。
東風-15
東風-15是1996臺海危機中的威懾象徵,是大陸所有飛彈中唯一曾飛過海峽震懾「臺獨」勢力的彈種。1996年3月8日至12日,大陸在福建的飛彈基地進行了代號為「聯合96」的飛彈射擊演習。這次演習是1996年大演習的一部分,先後發射4枚東風-15,均越過了臺灣海峽,其中最近的一枚落在距基隆僅29海裡的外海,引發臺灣島內強烈震動。這也是東風-15至今最接近實戰的一次。
目前,大陸對臺一線飛彈發射旅的東風-15/15A已經被東風-15B/C替換。
東風-15C,世界首款鑽地彈道飛彈。彈頭部分多了一根長長的「大鐵棍子」,這根「棍子」由高強度特種合金製成,設計目的和思路非常簡單暴力——在戰時能夠發揮彈道飛彈反應迅速、突防能力強的優勢,以精確打擊和侵徹能力,摧毀敵加固機堡,永備工事,地下指揮所等堅固目標。
東風-16
東風-16,有個綽號叫「衝繩專遞」,其射程介於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之間,可覆蓋衝繩地區,彈頭帶有尾翼,打擊精度更為精確,從今年2月央視曝光的戰術飛彈毀傷效果畫面看,無論是點殺傷還是面殺傷,場面都十分火爆。美國媒體及專家認為,這種飛彈的主要目標可能是衝繩的美國空軍基地,其戰鬥部重量要比東風-21更重,有精確打擊能力,也具備核常兼備能力。
東風家族的飛彈,還包含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東風5A,東風31這類洲際飛彈,因為太過「豪華」,有「殺雞用牛刀」之嫌,在這裡就不羅列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總之,如今的「東風如林」不僅對「臺獨」分子是不可抗拒的壓力和威懾,對於美日等可能介入臺海爭端的勢力也是貨真價實的「殺手鐧」。
海軍
現役的「遼寧艦」(全稱遼寧號航空母艦)舷號16,是我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裝後中國大陸將其稱為001型航空母艦。
解放軍專家曾說,「中國大陸航母不是宅男」。近日,」遼寧艦「最新的甲板訓練畫面在雜誌上曝光,可以看到殲-15艦載機掛彈訓練,同時曝光的還有直-8戰場救護直升機和直-9搜救直升機。
除了「遼寧艦」之外,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型正在大連造船廠建設中。近日,美國《大眾科學》雜誌網站用「中國大陸新航母安裝滑躍起飛段」這樣的標題報導了大陸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最新動態,報導稱,2016年初以來,中國大陸新航母已經安裝了多個模塊,包括甲板下的機庫和升降機等。報導據此推測,這艘航母將在2017年下水。而作為中國大陸未來國產航母配套的主力驅逐艦,055級新型飛彈驅逐艦也已經開工,它將是中國大陸第一種同時能兼顧對地、對空、對海、反潛等各類任務的大型多用途驅逐艦。有國外媒體曾猜測稱,055型驅逐艦的排水量將達萬噸,其綜合戰力超過美軍阿利· 伯克級和日本金剛級艦,僅次於美國最新的 DDG-1000,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完善中國大陸海軍在沿海、島鏈直至全球的武力投送能力。
071型船塢登陸艦,是中國大陸首次建造的萬噸級作戰艦艇,亦為中國大陸大型多功能兩棲艦船的開山之作,是全世界最好的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五千噸,使中國大陸海軍的兩棲艦船實力有了質的提升。在臺灣地區或者亞洲其他國家的沿海,幾乎沒有可用而不設防的海灘登陸地帶,並且各國或者地區的陸軍在戰時,可能會很快控制這些易於登陸的海灘和港口,這樣就限制住了中國大陸海軍兩棲登陸部隊的實際登陸作戰能力。071型登陸艦正是為了更快和更多樣化的登陸作戰而開發的新型登陸艦艇,若是臺海爆發衝突,將是登陸利器。
此外,解放軍還擁有超過五萬顆水雷,性能非常先進,完全可以起到封鎖臺灣海峽的作用,095核潛艇也可以實現對臺灣海峽的封鎖。
水陸兩棲
臺灣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反「臺獨」,促「統一」,必須跨過這一道天險。想跨過這道天險,那就需要有給力的兩棲戰車、兩棲坦克等武器進行登陸作戰。中國大陸海軍陸戰隊裝備了接近一千輛63A水陸兩棲坦克,這是近年來世界上研製的唯一一型水陸兩棲坦克,基本都部署在臺灣海峽附近。
跨海登陸作戰的使命令兩棲裝甲戰車一直是我軍登陸作戰武器發展中的重點。
05式車族,被譽為「帶刀的海上巴士」,正取代63A水陸兩棲坦克,成為我軍兩棲作戰部隊武器的「當家花旦」。05式兩棲裝甲車族水上最大速度比以往兩棲裝甲車輛提高了一倍之多,大大縮短了車輛泛水編波的時間,減少了在敵方火力下的暴露時間,提高生存能力,進一步增強兩棲作戰部隊的登陸作戰能力。兩棲戰車一般裝備了小口徑火炮,具有一定的防彈能力,為航渡和衝灘的陸戰隊員提供保護。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是當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這款飛機的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除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是集海上救援和森林滅火於一體的綜合救援飛機。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AG600飛機未來可滿足森林滅火、海洋監測、海上救援、海上維權執法等多種需求。
至於陸軍方面,武直十直升機已經大批量服役,還擁有超過一千輛99式坦克,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裝備的phl-03式火箭炮,射程150公裡,衛士2火箭炮,射程400公裡,可以實現對臺覆蓋。
兩岸情勢大不同,打著「維持現狀」的模糊戰,始終未對「九二共識」表態的蔡英文,或許是心有懸念而著急,想到武力是每一個政治實體最後的倚靠,急切訪軍,想要看看家底在萬一之時能否頂得住?而其訪軍之旅從佳山基地這個特殊意義的地方展開,又仿佛在某種程度上印證著坊間關於其出借基地給美軍的猜測,有媒體形容,如果這是真的,」就猶如在中國大陸的家門放置了美國軍機炮「,有意挑起兩岸對立,也讓人們對於她的「聯美日抗大陸」的圖謀充滿警惕。
年初,羅援少將曾在主流媒體發表《統則和獨則戰 若被臺獨逼入牆角就武統》的文章,文章中說:
我們長期提倡兩岸和平發展,但並不等於我們已經淡化了「統一」的意志。和平發展是善意的釋放,是顧及兩岸人民福祉民生的戰略舉措,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走向統一,而不是走向「和平分裂」。統一有「和統」與「武統」之分,我們將竭盡全力爭取「和統」,只要「和平」尚未死亡,我們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將以兩岸人民最小的代價換取國家統一的最大利益。
而小編以為,這話從某種意義上宣告了——
大陸絕對不會對「臺獨」勢力妥協,「臺獨」不要心存僥倖,鬧得越兇,「獨「的動作越多,就越是自找苦吃,越是將中國大陸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