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百歲茶 悠然品南昆

2020-12-28 今日惠州網

特色農業

近年來,南崑山旅遊業穩步發展,讓南崑山居民嘗到了旅遊產業帶來的甜頭。南崑山上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具有藥用價值的南崑山珍貴特產——南崑山毛茶,當地人稱之為「百歲茶」。

在去年「高質量發展縣區行·問策龍門」期間,調研採訪組走訪了解到,龍門因為有溫泉、南崑山等旅遊點,遊客不少。但作為「大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龍門的農林產業存在「月亮不亮,星多不光」的現象,許多農產品諸如南崑山毛茶,「藏在閨中無人識」。目前,南崑山生態旅遊區管委會聯同縣毛茶協會正積極為當地毛茶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逐步將南崑山毛茶打造成能代表龍門的農林業IP。

聞香識茶

廣東名嘴 南崑山上「嘆」毛茶

4月16日下午,南崑山生態旅遊區黨委書記譚炳陽做客網絡直播間推廣毛茶。正在南崑山採風的廣東「名嘴」鄭達,路過拍攝現場,對南崑山毛茶產生好奇心。茶藝師於是向鄭達敬茶,鄭達欣然接杯。

「鄭達聽到南崑山管委會正在幫茶農推廣毛茶,於是免費在宣傳片出鏡,推廣毛茶。」南崑山管委會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風趣幽默的鄭達還與譚炳陽坐下品茗交流。茶農們表示,希望藉助名人效應,提升毛茶名氣。

此外,3月25日,龍門南崑山毛茶文化節線上推廣活動啟動,該活動將持續到5月。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看到南崑山毛茶的宣傳片、茶園風光以及聽到毛茶故事、專家評論、龍門當地歌手錄製的原創歌曲等信息。活動旨在吸引更多人來到南崑山品嘗毛茶和選購毛茶。

發展產業

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

南崑山毛茶究竟是什麼品種?記者從南崑山生態旅遊區管委會了解到,南崑山高達11萬個/立方釐米的負離子含量以及98.2%的森林覆蓋率醞育了一種具有藥用和飲用價值的南崑山珍貴特產——南崑山毛茶,也被當地人稱之為「百歲茶」。

據介紹,南崑山毛茶原是高山中的野生茶,產於南崑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雲霧處。以前,當地人要喝毛茶就要在每年清明時節進入深山中尋找。後來,當地人把毛茶移植到居住的村莊山上種植,實現了南崑山毛茶的規模種植。

1981年,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張宏達教授在龍門南崑山一帶發現這種野生茶樹資源。因該茶樹中咖啡鹼含量極低或不含咖啡鹼,且可可鹼含量高,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尚未發現的一種天然無咖啡鹼的珍稀茶葉資源,故命名為「可可茶」。

南崑山擁有豐富的毛茶資源,在當地政府與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下,南崑山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種植。現階段,南崑山規劃毛茶種植園共2000畝,共有10000株毛茶,年產量2500公斤。

「目前,大多數農戶都是自家種植毛茶,大家增產、提質意識不強,而且缺乏品牌意識,導致南崑山毛茶鮮為人知。」譚炳陽坦言,針對南崑山毛茶麵臨的困難,南崑山管委會將大力支持毛茶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南崑山毛茶特色品牌。

為進一步推動南崑山毛茶產業發展,2019年,龍門縣成立毛茶協會,積極組織茶農規範種植,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的同時,大力培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林下經濟,力爭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聯合南崑山生態旅遊區積極為當地毛茶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農產品地理標誌,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誌。」據龍門縣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南崑山毛茶是龍門縣十大特色農產品之一。龍門縣毛茶協會將挖掘南崑山毛茶好的品種、好的資源、好的品質,打造南崑山毛茶品牌,拓展市場,將毛茶產業做強做大。

提質增效

強化毛茶品牌包裝打造高端優質產品

早前,龍門縣委書記陳偉良帶隊到南崑山生態旅遊區調研茶葉種植情況時提出,要提高產品質量,強化文化和品牌包裝,提高產品附加值,不負龍門生態優勢所賦予的優質產品。

「立足龍門優質的生態資源和生態優勢,龍門的茶葉產業大有可為。」陳偉良指出,特別是毛茶種植產業具有紮實的發展基礎,供不應求。就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提高毛茶價值、做大做強毛茶產業,陳偉良表示,要按照「品質高、價格優、銷售快」原則和「抓拳頭、上規模、創品牌、建渠道」標準,立足高端定位發展毛茶產業。縣毛茶協會要把各類散小茶企統一起來,通過協會統一定價,統一產品品牌、包裝、宣傳和銷售,促進抱團發展;深入挖掘毛茶價值,植入產品文化打造品牌,通過策劃、包裝和宣傳,進一步提高龍門毛茶價值;培養好毛茶種植帶頭人,通過帶頭人輸出毛茶種植技術,帶動更多農民加入種植行列;充分利用南崑山的竹山發展林下經濟,擴大毛茶發展規模,促進龍門縣毛茶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新農人

毛茶種植銷售專業戶張偉輝利用「綠青改紅」工藝改良毛茶口感獲市場認可

口感變一變 售價翻一番

在政策利好的環境下,南崑山茶農看到了市場前景。但新制毛茶的入口苦澀感讓不少茶客難以接受。為了優化毛茶飲用口感,當地一位茶農用「綠青改紅」的方法,在保留南崑山毛茶原有品質的同時,消除了入口的苦澀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銷售價格是普通毛茶的兩倍。

這位茶農就是張偉輝,是南崑山毛茶種植銷售專業戶,種茶已有20多年。早年,他成立了南崑山南舍茶葉農民農業合作社,共種植100多畝毛茶。

說起南崑山毛茶,張偉輝如數家珍般向記者娓娓道來。他介紹,南崑山毛茶的傳統做法是在清明時節尋摘茶樹葉片,經去澀、炒幹、搓揉,製成茶品。但用傳統工藝製作後的南崑山毛茶有一個弊端:如果不是放置七八年以上的陳茶,泡水後入口比較苦澀,只有改善入口口感,毛茶潛在的經濟效益才能完全釋放出來。2013年,他通過扦插等辦法,在原有10畝的基礎上擴種了40多畝,並開了一間雜貨鋪向遊客推介「綠青改紅」後的南崑山毛茶。

張偉輝介紹,「綠青改紅」的方法,能在保留南崑山毛茶原有品質的同時消除入口的苦感。他製作了除毛茶綠茶以外的紅茶、白茶兩個茶品,獲得市場認可。

記者看到,改良後的毛茶外觀上和普通毛茶差不多,聞起來有股濃鬱的茶香。張偉輝拿起一小撮,用玻璃杯泡了一杯茶。茶葉在杯子裡慢慢舒展開來,直立在杯底,杯中的水漸漸呈現出金黃色。拿起來品一品,茶水帶有一股清香,入喉甘甜順滑,與普通毛茶的苦澀口感截然不同。

張偉輝說,所謂「綠青改紅」,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將南崑山毛茶製成具有紅茶口味的茶葉。在業內人士的指點下,張偉輝曾到江門市學了10多天「綠青改紅」工藝製法,又請回資深師傅全程指導毛茶的轉制過程。經過多番試驗,他終於掌握了毛茶製作成精品紅茶的技術。

「利用紅茶工藝製成的南崑山毛茶沒有破壞對人體的有益成分,只是改變了口感。」張偉輝解釋說,普通毛茶苦澀感強是因為毛茶裡面茶多酚含量高,採用紅茶技術製作後,過量的茶多酚就轉化成糖和水分,從而消除了毛茶的苦澀感。

2016年,隨著種植和生產規模的提高,張偉輝購置了一套齊全的制茶設備,通過機械化生產,大大提升了毛茶成品的質量與產量。目前,該合作社出售的毛茶新茶均價為每斤800元。

站在自己的茶園裡,張偉輝說,接下來他還要繼續做大做強南崑山毛茶產業,最大限度地發揮南崑山毛茶的經濟效益。目前,他已經和南崑山當地多戶毛茶種植戶達成協議,通過訂單收購方式再擴大種植30畝南崑山毛茶。

南昆茶事

來,喝好這杯「致富茶」

龍潭鎮馬嶺村大力發展種茶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龍門生態環境好,好山好水好空氣是種出好茶的最重要因素。

位於南崑山腳下的龍潭鎮馬嶺村,豐富的自然資源、便捷的交通網絡,促使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勢頭良好。再加上竹木加工業的蓬勃發展,「單樅茶」「毛茶」種植的大力推廣,讓貧瘠的小山村燃起了致富新希望。

據馬嶺村毛茶種植大戶陳藝房介紹,當地毛茶一般不是當年賣的,儲存的時間越久價值越高。目前他種了20畝毛茶,年收入大概20萬到30萬元,還想繼續擴種二三十畝。通過種植茶葉,他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與毛茶相比,單樅茶在龍門縣的種植規模、知名度等都要比毛茶稍遜一籌,但馬嶺村茶農黎新房卻對單樅茶的種植情有獨鍾。他種植的單樅茶樹已有27年茶齡。他認為,單樅茶的經濟效益並不比毛茶差,市場佔有額不比毛茶少,還可以與毛茶共同種植,錯峰銷售。

黎新房種茶已有30多年了,單樅茶有其獨特之處,按照當地傳統製作成綠茶,口感好、有蜜味,售價從之前的幾十元一斤漲到現在的兩三百元一斤。目前,他種了幾分地的單樅茶,一年約有兩三萬元收入。與他種植的5畝水稻相比,種茶的經濟效益要好很多。「我跟其他種植毛茶的村民討論過,單樅茶與當季毛茶的經濟效益是一樣的,而毛茶經過存放後經濟效益要更高些,所謂各有優勢。」黎新房說。

近年來,馬嶺村依託土地資源和自然生態優勢,立足本地農業資源,綜合考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等因素,鼓勵村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種植業。當前,馬嶺村已有200多畝茶園,發展種茶產業已成為該村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助力脫貧攻堅、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

馬嶺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勇明告訴記者,該村閒置土地比較多,所以村裡把土地盤活起來,帶動村民種植毛茶、單樅茶。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土地+農戶」的模式,推動鄉村振興,帶動村民發展種茶產業,讓村有產業扶持、村民生活水平有提高。

南崑山毛茶

●南崑山毛茶原是高山中的野生茶,產於南崑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雲霧處。現階段,南崑山規劃毛茶種植園共2000畝,共有10000株毛茶,年產量2500公斤。

●南崑山毛茶茶樹中咖啡鹼含量極低或不含咖啡鹼,且可可鹼含量高,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尚未發現的一種天然無咖啡鹼的珍稀茶葉資源,故命名為「可可茶」。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侯縣軍

通訊員龍門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習茶筆記》| 一壺侍一茶,還是一茶侍一壺?
    一壺侍一茶,本是茶人「偏執」的「講究」,或力求專注的儀式感,或力顯敬業的情懷。平時都捨不得喝,專用來給體弱的茶友調身體的,經過它這麼一泡,輪到我們時,那滋味和香氣,淡的跟進過淨水器似得,品之無味,棄之可惜。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挺大度的,想著不就多喝點茶嗎?等你喝飽了,以後受益的還是大家,正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嘛。
  • 【朗誦】泡好一壺茶,遙祝千萬家
    細細翻閱時光的日記,不管是與悠然邂逅,與岑寂面對,與清冷交手,與喜悅相逢,只要手執一杯茶,你便首先握住了寧靜。於是在物轉星移裡,我們總願懷揣這樣的夢想,不管是寬容與糾結,平靜與躁動,歡娛與悲慟,所有的柔情冷韻,我們都願以茶的交換方式平靜劃撥給歲月。
  • 人生是一壺茶—邁騰
    今天早上開著邁騰來上班,突然想起後備箱裡有一盒昨晚剛買的玫瑰花茶,我打開邁騰轎車的後備箱,空間很大,隨手翻出,走進辦公室,沏上了一壺玫瑰花茶,小口品著這茶,淡淡的玫瑰花香,水溫不是很燙也不是很涼,那個溫度剛剛好,變讓我想起了我們的人生。
  • 一壺暖茶,溫暖人間
    飽受寒冷的人們在冬日裡最需要一絲溫暖的慰籍。冬日裡,一處溫馨的居室,一盞溫暖的燈,一壺沸騰的暖茶,黃昏有人等你歸來,有人問你飯菜可溫,你的心中定是溫暖的。如汪曾祺所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一壺暖茶,淡淡的香氣包裹著,一杯人間煙火,足以驅趕寒冷,溫暖身心,有光的地方就有愛,日子恬淡溫馨,溫暖而幸福。
  • 茶裡春秋|秦智芬:悠悠鳳岡一壺茶
    來茶海之心鳳岡,如不走入茶海深處,走進茶鄉人家,灌下幾壺清茶,喝下幾碗油茶,那斷然是無趣的事情。鳳岡人飲茶,雅俗共賞,各有千秋。或細瓷秀盞,或陶壺雅杯,細沏慢煎,淺嘗輕酌。再邀三兩好友,圍爐夜話,是何等的風雅與快活。
  • 聽戲品茶 阿慶嫂茶坊開業在即!
    這裡有古井有溫泉,有戲也有茶,一井一泉,聽戲品茶,全在品味之間。暫坐茶坊悠然一角,觀群芳眾生享清雅一刻。她們神秘著,美麗著,聚散往來之間,既深深吸引人,又令人捉摸不透。茶在這兩種狀態下,還原了生活的獨白。時光的流逝,恰恰是生命的美。日子無可複製,這一杯的茶永遠沒有上一杯的味道,而令我們愛上喝茶的,是生活悠然自得那份節奏,那份美好。
  • 精品誦讀,泡一壺茶,誰與共飲
    泡一壺茶,誰與共飲作者:聽雨先生朗誦:彭鷺這幾天有些疲憊。早早的來到辦公室,立於窗前,晨輝灑滿那棵芒果樹,沒有一絲風,給初秋的早上平添了幾分幽靜。獨享這份安然,泡一壺茶。看茶葉在杯中上下浮沉,有的浮到水面上,有的沉到杯底,在這樣的湧動激蕩中,我體悟到了茶葉的順其自然,淡然與超然,不爭不辨,不言不語,茶的心有一種寧靜。香氣溢出,房間都是。我閉上雙眼,安然靜坐,想著與茶毫無關係的瑣事,任思緒在喧鬧的街市奔馳,享受內心漲潮般的寧靜。我在茶的氤氳清香裡慢慢釋放自己,將靈魂融入茶湯,讓龍井清冽的苦澀味洗去連日來內心的繁重。
  • 如何掌握烏龍茶品飲的重點,小壺仙告訴你這篇文章一定要看
    青茶(烏龍茶)又稱功夫茶,這主要是因為品飲時,無論是從茶具的選擇還是茶葉的選擇上,都需要花費一番功夫。那麼品飲烏龍茶要選擇小壺、小杯啜飲,它的重點不在形質,而在於聞香和品味。入口後,讓茶湯在口中迴旋,慢慢品嘗其味,這樣才能品出烏龍茶特有的韻味。烏龍茶怎麼購買?烏龍茶種類很多,選購時要從其外形、幹茶色澤、茶湯顏色、香氣以及滋味等方面去辨別。 首先從外形上看,優質的烏龍茶條索緊結重實、肥厚捲曲,綠葉紅鑲邊,劣質的烏龍茶條索粗松。
  • 懂壺人告訴你:什麼壺應該配什麼茶!
    紫砂壺的種類有很多,茶葉的種類也有很多,用紫砂壺泡茶一般來說什麼茶都可以,但是效果也並不都是一樣的。真正喜歡喝茶的人,都會給自己的茶配上更加合適的壺。那麼,什麼壺應該配什麼茶呢,今天懂壺人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分享:
  • 茶六品
    一席茶中味,可憶經年唐宋事,他時廬中飲茶,觀鶴起舞,倚梅讀書,閒情逸事,盡付煙霞。其覺書有書品、畫有畫品,琴品、蘭品,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萬物皆可品。而將茶品提升到藝術高度的,代不乏人,如唐之陸羽、宋之趙佶、明清田藝蘅、許次紓、冒襄等。茶道之品可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
  • 一壺酒裡見天地,一杯茶中見人生:人生活到最後,不過是一茶一酒
    人生後半場,就像茶一樣,平淡而又清香,品嘗得多了,便會覺得「甘香四溢」。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茶一酒一人生。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年輕時像「酒」,酒過三巡人不醉,莫過於「不惑」之年後像「茶」,茶過半杯需慢品。這茶與酒,我們所品味的,與其說是它原本的滋味,不如說是從這兩者之中品出人生的味道。
  • 茶語| 泡一壺茶,讓時間慢下來,你會聽見花開的聲音
    有多久,你沒有靜下心來,泡上一壺茶,閱讀幾首古詩,讓生活慢下來?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找一個恬靜的環境,慢慢的,從煮水、溫杯、醒茶到衝泡、觀賞、品飲,認真的完成每一道工序,泡一盞好茶,三分色,五分味,七分飲,即使身處鬥室,也能如坐山林,如歸桃園,清風浩蕩。喝茶,是一種生活態度,讓生活慢下來的態度。
  • 阮郎歸·茶語:一壺清水煮茶芳。伴濃鬱茗香。 凝茶片滾動沉降
    ****************茶 語作者:張麗麗阮郎歸 . 茶語一壺清水煮茶芳。伴濃鬱茗香。 凝茶片滾動沉降。年華風雨忘。特別喜歡閒下來的時候,泡一壺上好的綠茶,捧著自己專用的骨瓷茶杯。看杯中綠葉飛揚,直到湯香四溢,賞心悅目之時,那潺潺清亮的茶水,靜靜地坐在那邊淺斟慢酌,隨性而飲。與之相伴的是氤氳茶香,和不時隨風飄過來的那絲極淡的米蘭的清香。 得到的是心境怡然,內心的祥靜與安寧。一杯水由濃到淡,也品著一壺茶從馨香到無味的過程。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煮上一壺茶,足夠數人分享。之前和朋友們到外面吃飯,坐在小院裡,日午陽光輕拂。樹影的光斑灑下,光影極美,拍桌上的水果,茶點,湯羹……隨手一拍,皆是風景。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2》首先是,煮茶的爐。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
  • 喝什麼茶用什麼器!茶品就是人品
    中國傳統茶道,承襲自唐宋茶人師祖的茶事風雅,在現代生活中以茶為媒介,來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衡。茶器茶器的選擇,是對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對器皿的取捨尺度,從要衝瀹的茶品、所用衝泡手法來考量,進一步還要感知季節、時辰這些因素對茶的影響,最終呈現出一席茶。
  • 歌詞:一壺好茶(外二首)
    作者 溫有智 插圖 網絡一壺好茶摘下星星幾顆,扯來月光一把,拌著幾分鄉愁,煎煮一壺清心苦茶。曾經南北西東,多少春秋冬夏?撫摸滄桑年輪,回味幾多酸甜苦辣?笑對陰晴冷暖,細品人生一壺好茶。生日和娘一起過今天是我的生日,自己已經忘了,不由想起我的母親,她總為我記著。那一年的那一天,母親最苦,那一年的那一天母親也最樂。小時候緊緊把我摟在懷裡,長大後時刻把我掛在心窩。
  • 人生如茶,你品,你細品!
    等爺爺斟了半杯茶後,我拿起杯子,對著杯口,呼了幾下,還未等爺爺說完那句「慢點喝,小心······燙」,便已經喝完一大口了。「哇!好燙,還有點苦!」「哈哈哈!小傢伙,這茶呀,不是這樣喝的,得小口地品。一開始你會嘗到苦澀,慢慢就甜了。多喝幾口就甜了!」
  • 愛藏茶的男人,建議在茶室備上這「兩壺兩茶」,待客喝茶有面子
    享受一款茶慢慢轉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帶給自己的驚喜,於是,茶給了時間味道,時間完成了一款茶的蛻變和升華,同樣給了男人味道。因此,男人收藏茶,在精神上像是尋求一種陪伴,成熟的男人,跟陳化過後的老茶一樣,都散發著一種迷人的味道。男人收藏茶,就像是女人買衣服。女人遇到自己中意的衣服的第一反應,跟男人遇到好的茶品的第一反應是一樣的,都想擁有。
  • 公眾號第一百篇:清心茶友懵男——品評2011年下關金色印象餅茶
    普洱茶與攝影發燒友,與我在「茶語清心」因茶結緣,相知相交近十載,按老哥說法一大一小兩個都是「茶痴」,十年間相互交流頗多,既有共識,也有分歧,但對茶的真誠與熱愛是一致的。以下男兄全文:一款被市場「口碑」誤殺的好茶---下關  2011 金色印象下關2011年金色印象當年剛上市時,曾經被眾多茶油寄予厚望。
  • 茶桌上的十八般兵器,作為品茶達人,這些品茗寶貝必不可少
    喜歡在它的面前,去享受一盞茶的時光。 荷花和茶我覺得是天生的絕配,沒有一絲的汙染,從始至終都散發著純潔與芬芳.一個人在荷花池旁泡上一壺茶,應該是天上人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