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我們老闆可能是賣鹹鴨蛋的裡面最會拉大提琴的,也是拉大提琴的裡面賣鹹鴨蛋最成功的的。」這是江蘇汪小萌水產品有限公司的員工們給唐建馳貼上的標籤:這位1992年出生的創業者,如今已經成為拼多多上的鹹鴨蛋頭部商家,旺季時日銷數十萬枚鹹鴨蛋。不過這位「鴨蛋大王」最為朋友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跨界,他大學專業是美聲,還曾是樂團的倍大提琴手。
大學期間挖到第一桶金 大提琴手返鄉賣鴨蛋
「也許是我天性愛折騰吧,」在興化安豐鎮的倉庫裡,正與員工們一起趕工給鹹鴨蛋裝箱的唐建馳解釋說。幾年前,他就讀於長沙大學音樂學院,主修美聲,兼修倍大提琴(低音提琴),並且加入樂團擔任倍大提琴手。
當時電商方興未艾,物流業飛速發展,唐建馳在校園裡看到滿地堆放的快遞中看到了商機,主動承包學校的物流站點,專門為大學生代領分發快遞,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就在這時,在長沙碰到一位朋友告訴他,家鄉興化蛋類品質好,價格也不高,在外地很受歡迎。這讓正打算畢業後回家發展的唐建馳眼前一亮,家鄉不僅興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周邊的高郵、東臺等地的各種農產品也質優價廉,尤其是鹹鴨蛋和土雞蛋,自己要回去把這些特色農產品通過新電商平臺賣出去,讓更多人吃到自己從小就愛吃的好蛋。
旺季日銷20萬枚 感慨「拼」出新天地
創業初期,唐建馳吃了很多虧踩了不少坑,還一度出現了虧損。遇到不良供貨商,談好的鴨蛋送來後數量太多只能大概清點,等到真正發貨時才發現每一箱都少了幾個鹹鴨蛋,一掛車就少了上千元的貨,對方卻不認帳了;一些線上營銷代理的騙局,也讓他很是頭疼。唐建馳說,小時候特別喜歡吃鹹鴨蛋,可在做鹹鴨蛋生意後,為了把控品質,有時一天要親嘗幾百個鹹鴨蛋,現在有點「怕」吃鹹鴨蛋了。
「每天一睜開眼,就是幾千元的成本等著我,所以我一步不敢停。」做電商,唐建馳也是從零開始,走過彎路,犯過錯誤。2017年底,他入駐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情況大為改觀,今年鹹鴨蛋銷售已達3000多萬元。
唐建馳的公司辦公室設在鹽城一個新興產業園內,「主要是這裡招攬人才更方便」。現在,和他一起打拼的員工已有30多人,旺季時日銷量1萬多單,差不多每天賣出20多萬枚鹹鴨蛋。「以前想都不敢想,竟然要用12米長的拖掛廂式貨車來拉,再一車車運到物流站點分發到全國各地。」唐建馳說。
生意越做越大,但唐建馳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行」。倍大提琴就放在倉庫的辦公室裡,休息時總不忘摸一摸、拉一拉,放鬆一下自己。「不過現在真的太忙了,每天清早出門深夜一兩點才回來,長期疏於練習,大提琴水平已經不在線了。」
結緣拼多多,唐建馳深感受益良多。他說,平臺推流最看重消費者的真實評價和產品質量,只要產品做得好,顧客評價高,就不怕沒有回頭客。而作為「腿上帶泥」的電商,拼多多的商家服務人員經常對自己公司員工進行營銷技巧指導,平臺一些大活動也經常拉上自己「一起玩」,讓自己的鹹鴨蛋名氣越來越大,天南海北都有吃貨在他的拼多多網店裡拼單。疫情前,甚至有越南的消費者在他網店下單後發貨到廣西和越南的邊境城市,越南顧客過境來拿快遞。
平時,唐建馳對鹹鴨蛋品質把控苛刻。說好每個重60克以上,就絕對不會發出去50多克的鹹鴨蛋。有時遇到供應廠家玩噱頭,在發來的成車貨品中摻雜個小或品相不好的鹹鴨蛋,他都會毫不客氣地挑出來,哪怕自己吃虧也不虧「吃貨」們。在興化的倉庫外,就堆放了好幾箱等待處理的不達標鹹鴨蛋。
「今年的疫情反而給了我們新的機遇」,唐建馳說,因為消費者對新電商平臺更加看重,拼多多網店的鹹鴨蛋線上銷量翻了番。1-5月,唐建馳公司的鹹鴨蛋實現銷售額1000多萬元,公司還在拼多多平臺上開了鹹鴨蛋直播,效果也不錯。元旦和春節期間,他要和員工們大「拼」一把。
拼多多今年農產品銷售將達2500億元
助力農產品上行,起家於農業、致力於農業的拼多多一直很「拼」。數據顯示,2019年該平臺上農產品年成交額達1364億元。過去5年間,拼多多的農產品銷售規模一直保持著100%以上的複合式增長。2019年,全平臺銷量超過「10萬+」的農產品超過1500種,同比增長了230%。據估計,2020年,平臺上農產品銷售規模將進一步增至2500億元。
此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這些年輕人懂電商、善經營,藉助拼多多平臺,不僅實現了致富夢,也讓家鄉好貨跨越山海、端上全國更多普通百姓的餐桌,帶動家鄉產業興旺。」拼多多有關負責人表示。
交匯點記者 邵生餘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