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阿呆
人醜還顏控的追星狗子在此
眾所周知,樸樹很少參加綜藝,因為他話少、結巴,健康的作息時間也和大多數熬夜錄製的節目「合不來」。
更重要的是,他性格擰巴,不撒謊不迎合,幾乎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硬來的結果,往往只能是「節目組難搞,樸樹難受」。
但偏偏,過去幾年裡他露面的綜藝總能憑著一股子「尷尬」意外出圈,效果驚人:
《跨界歌王》裡「最近有點缺錢所以參加節目」成了名梗,媒體一用好多年;
《奇遇人生》遠行古巴,剛走到機場就說「我好後悔,我不想去」,留下阿雅一臉懵;
《樂隊的夏天》總決賽現身,錄到一半又要「回去睡覺」,馬東也只能道一句「慢走」……
人到中年仍然叛逆的樸樹被一次次推上熱搜,足以證明我們的觀眾早已厭倦了國產綜藝常年「劇本遍地,人設統一」的畫風。
迎著越來越同質化的所謂真人秀浪潮,樸樹的耿直和真誠,反倒讓他成了難得的「圈內清流」。
而最近一檔樂隊類節目,恰恰就是因為這份直和真,意外留住了樸樹,成了首檔讓樸樹心甘情願熬夜加班的綜藝。
沒錯,小萬說的就是評分8.4高分的國產綜藝——
《明日之子樂團季》
《明日之子》作為一檔偶像養成真人秀,2017年第一季開播,捧出了一騎絕塵的冠軍毛不易。
之後兩季卻因為大量網紅、回鍋肉選手參與其中而糊開糊走,無人問津。
按說國產選秀綜藝通常都難逃「首播即巔峰」的魔咒,但辦到第四年,《明日之子》居然找到了翻身的法寶。
這法寶當然不是「樂隊」。
事實上近兩年樂隊雖然繼嘻哈、街舞之後成為國民新寵,但無論是芒果推出的《我們的樂隊》,還是優酷獨播《一起樂隊吧》,樂隊相關的選秀綜藝卻大多毫無水花。
要說有點熱度和口碑的,也就屬馬東坐鎮的《樂隊的夏天》了。
那麼,熬到第四年的《明日之子》到底做對了什麼?
很簡單,它回歸了此類綜藝的本質:真人秀。
雖然依舊是選秀成團的套路,但不同於隔壁節目整齊劃一的練習生畫風,《明日之子》找對了人。
對應本季「熱血高校」的主題,《明日之子樂團季》搜羅來的選手,都是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大音樂高校的專業音樂人才。
他們身上普遍有兩個特點:
一是專業院校出身,領域寬泛且音樂素養過關。
節目播出第一期,選手的專業和樂器堪稱五花八門。
吉他、鼓、鍵盤這類樂隊常規樂器自不必說,中央民族大學唯一一個呼麥專業學生、全場唯一一個嗩吶登場等場面,都有讓觀眾眼前一亮的魔力。
二是年齡偏小,大多還是素人。
登上這個舞臺的,除了極少數熟面孔,大多都是各大音樂學院的在校生,年齡不過十八九歲。
正值熱血青春,又都身懷絕技,他們青澀又張揚,有著完全不同於流水線練習生的鮮活個性。
不屑套路的導師遇上不服束縛的學員,《明日之子》火花四射得很好看。
先說樸樹。
罕見出現在導師席上的樸樹,果然不是會說場面話的嘉賓。
遇到中意的學員和團隊,會直白表達喜歡;不喜歡的表演就面無表情看著,沉默到節目組沒有鏡頭可剪。
投票的環節,對喜歡的學員會毫不猶豫第一個給出分數,甚至會急吼吼幫旁邊還在猶豫的朗朗按下投票鍵;
不喜歡的表演,即使遇到學員抗議和導師詢問「為什麼不投票」,也會兩手一攤,就是「沒感覺」。
和樸樹一樣real的學員也大有人在。
吹嗩吶的閆永強人狠話不多,樂器霸氣,人也霸氣。
評價已經成名的樂團對嗩吶的融合,簡單兩個字:不好。
被問到具體哪首歌不好,強哥直接反問節目組:老師,你會記一首你不喜歡的歌曲嗎?
第一次小考時,學員王江元和蘇文浩組隊,作品編曲非常複雜,對此樸樹、梁龍等多位導師集體建議「簡單點」。
對此兩位學員的回應是:你說得對,但我不改。
PK失敗也堅持表達自我,是少年人獨有的銳氣了。
在《明日之子》的舞臺上,樸樹仍然像過去很多次一樣,從不吝於表達真實的自己。
面對鏡頭,他多次表示自己「很不自在」,不自信、不會跟人交流、無法融入人群……
人到中年,這些都成了缺陷,但樸樹從不避諱和遮掩:發言都靠其他導師Q,大多時候面無表情。
也正因此,觀眾似乎從不用去揣測樸樹的真實態度:當他笑了,他是真的開心了。
和樸樹一樣,這一季青澀的學員們,也都不忌憚在鏡頭前表達真實的自己。
輸掉比賽拔腿就跑、節目組開車都追不上的鼓手鞠翼銘,拿起鼓槌就有了與世無雙的自信笑容;
「奶拽」楊潤澤原來一直內心自卑,覺得自己學習不如人,「連遊戲都沒人家玩得好」,淚點低到節目組哭笑不得……
這樣一群還沒有被社會捶打的少年人聚在一起,用手中的樂器展現自我,用熱愛的音樂尋找同類。
過程中有誤解爭吵,有失敗挫折,但他們在磨練中迸發的鬥志和情義,比八九點鐘的陽光更耀眼。
更讓小萬感動的是,他們就像樸樹說的那樣,無論經歷什麼樣的相遇和分離,都有勇氣相信「明天生活重新開始」。
一直以來,網友總喜歡評價樸樹「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對此樸樹在採訪節目《如是》中回應道:
不是因為我過於少年,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國家的人都提前老掉了。
據說《明日之子》最初和樸樹的合約只籤了三期,身份是飛行嘉賓。
但前兩期節目錄製中,這麼多「沒有老掉」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迸發出樸樹最羨慕的自信與活力。
他欣賞他們玩兒音樂,跟著他們的節奏擺動身體,露出了他這麼多年在鏡頭前最多的笑容。
如果你也有被張揚自信的少年們感染到,那你一定理解了,為什麼這個舞臺會擁有讓樸樹自願加班的魔力。
就像樸樹說的,「時間還長,你們不用變得很熟練,很圓滑」。
賽制慢一點再慢一點吧,讓這群「明日之子」們再盡情玩樂一會兒。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