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尤其是綠營的外省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背負著所謂外省原罪的他們對待大陸特別狠,比所謂的「臺獨」分子還要跳得歡,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根不正苗不紅,自然要更加賣力。王浩宇就從不掩飾自己的「臺獨」色彩。2020年6月25日是端午節,他居然在臉書上發文稱,「屈原是楚獨分子,想要脫離周朝獨立。」這番話引發網友群嘲:「『臺獨』若有骨氣的話,就不要過中國人的節日!」
王浩宇也是知名的「大韓黑」,自從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他便靠黑韓蹭流量。2018年12月,韓還未就任,王浩宇便聲稱「韓國瑜是個空殼子,當選後絕對是高雄的夢靨」。韓國瑜宣布角逐「大選」後,王浩宇變本加厲,經常在個人臉書帳號上變著法地污衊韓國瑜。
王浩宇還有一個很諷刺的外號——「全臺不分區議員」。因為王浩宇身為桃園中壢的議員,很少聽說他為桃園市或是中壢區事務發聲,倒是經常針對全臺熱點議題指指點點。有人統計過,一般市議員質詢,都有十分鐘,甚至還不夠用,然而王浩宇質詢時間基本不超過三分鐘,甚至最短的一次,只有50秒。
王浩宇被罷免,主要根源還是在於他禍從口出。尤其是去年6月6日韓國瑜罷免案通過後,高雄市議長許崑源於當晚墜樓身亡,王浩宇在臉書貼出黑底大字快訊「力挺韓國瑜!高雄市議長許崑源晚間墜樓身亡」,並且將此事與許崑源的政治立場聯結。此事引發韓粉群情激憤,痛批其「消費死者」。
這一言論成為王浩宇被罷免的導火索,而後王浩宇還曾力挺萊豬進口臺灣,甚至用賽德克巴萊來影射萊克多巴胺,立刻遭到臺灣少數民族痛批,同黨少數民族民代也跳出來痛批王浩宇。
此外,韓國瑜遭罷免,韓粉非常不忿,怒火自然也對準這個曾經的反韓急先鋒。
王浩宇被罷免後引發島內政壇的高度關注,這裡面也有幾個觀察重點。
首先,王浩宇的罷免票是當選得票的5倍,這樣的難度下,仍然遭到罷免,一個是外界對其人的完全否定,另外一個也是臺灣島內湧現一股討厭民進黨的風潮。這股風潮曾經在2018年席捲全臺,讓全臺22個縣市,15個被藍營攻下。如今這股風潮再起,王浩宇只是第一個犧牲品,後面還有罷免黃婕、罷免陳柏惟、反萊豬「公投」等等事件,如果都得到通過,那麼這股風潮將會越演越烈,國民黨在2022年複製2018的成功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王浩宇的罷免也引發國民黨重量級人物韓國瑜是否復出的討論。韓國瑜輸掉2020之後,乖乖沉潛,痛定思痛,又遭罷免,引發韓粉心疼。而上臺的蔡英文蠻橫霸道, 進口萊豬,查水錶,挑起兩岸爭端,把臺灣拖入戰爭深淵,儼然是個獨裁女皇,多少當年投票的817後悔。而再看高雄,陳其邁上臺之後,沒有更好,反而經濟日益沉淪,韓國瑜在臺上至少高雄每日都是關注焦點,輿論核心,如今的高雄又回到又老又窮的老路。高雄的市民也會漸漸懷念曾經韓國瑜在的日子。這些心理湊在一起都會產生補償韓國瑜的心態。目前就有很多人在討論韓國瑜參選桃園市長的可能性。而韓國瑜如果再次復出政壇,這對於島內絕對是大炸彈。
王浩宇遭罷免可謂是「政治性死亡」,未來東山再起難如登天。而曾經他極力抹黑罷免的韓國瑜反而借著他要有復出的跡象,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第三個,王浩宇代表臺灣近幾年來一股非常惡質的政壇文化,那就是不問是非,只問藍綠。比如王浩宇消費許崑源,借萊克多巴胺調侃賽德克巴萊等等作為,已經超越公序良俗,是非常惡劣的政治言行,這不是言論自由,已經侵犯他人,是侮辱誹謗。而這股歪風邪氣,又是和民進黨當局反陸仇陸政策分不開的,類似的言行在綠營政治人物身上比比皆是。這次王浩宇遭到超過自己當選得票5倍的罷免票,也給這些政治人物敲響了警鐘。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如果繼續有色眼鏡看人,不問是非對錯,那麼王浩宇就是前車之鑑,從這個角度講,王浩宇這次被罷免,如果能讓島內這股歪風邪氣得到遏制,反而是臺灣之福。如此一來,王浩宇的「政治性死亡」也算是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