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副職老陳
文|石竹君
近幾年,信訪工作在每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重要性逐步提升。這不,老陳所在的單位也單獨設置了信訪辦公室四個人的編制,正副職再加上一個科員一個辦事員開張營業了。
能被稱作老陳,年齡自然是40歲以上,其次職位也不算高。能力如何呢?如果能力強,職務自然會提升。但老陳工作能力強,處理人際關係則是了了。這個老陳,自幼喜讀書,且雜。二十多歲正值風華正茂時,就有了「老莊曉夢迷蝴蝶」的人生態度,自然在仕途上隨緣。但也因為這份感悟,他性格外圓內方,得以逍遙度日。
可是,這兩天老陳有了點小小的煩惱。他分管的工作大大小小、林林總總共計12項。其中的信訪工作年末被大領導不點名的批評了。身為副職的他 ,自然深曉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不是流行一句話嗎?看破不說破,才是成人最大的善良。何況他只是副職,信訪工作都由科長直接安排給科員或辦事員,並不經過他這個副科長,所以他也樂得清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所謂:「難得糊塗」。
但大領導出了一道諭旨,老陳立馬尷尬了。
啥樣諭旨呢?
聽老陳慢慢道來。
具體信訪工作的流程如下:收到信訪後,由具體負責處理信訪事項的部門負責人籤字。部門負責人根據本部門業務分工安排工作。待信訪核查結束後,形成信訪報告,報大領導審閱、批示。通過後,形成信訪答覆書,回覆信訪人。工作完結。
在一個機關中,科長是中層領導,也是實權人物。老陳部門的科長既要掌控全面工作,參加各類會議,又要聽各個科員的匯報,事無巨細,只聽工作匯報就應接不暇。自然是全面負責卻又全面負不了責。年輕公務員志滿意得,如同公瑾當年,從學霸到金領,眼睛裡盯的是科長、副處長處長的位置,心裡想的是如何得到領導認可儘快C位出道,同時在工作中拿捏分寸,灰色收入平衡理想與骨幹現實的差距。信訪工作處理時間長,處罰措施彈性大,其中奧妙不言而喻。
在如狼似虎往上衝的年紀,一個小小副職自然入不了他們的法眼,只是出於多年良好的修養和處理和諧同事關係的考慮,才對老陳笑臉相迎。何況,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安排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如何不知?
前面說過,老陳部門的科長收到信訪後,直接安排給科員或辦事員,不是交辦給分管信訪的老陳。這樣客觀形成了老陳分而不管的局面。所以,科室的信訪工作被領導負面點評後,老陳是有苦說不出。但大領導一道諭旨下來了:信訪報告要有分管副科長籤名。有了他的籤名後,信訪出了問題,被信訪人覆審或投訴了,黑紙白紙的籤名在那裡,他的責任不容推脫。
老陳性格灑脫,看淡仕途,但對工作態度卻是認真的。被稱黑面魔煞。所以經他處理的信訪多是處理公職人員。這樣自然擋了許多人的官路和財路。更深一步考慮,他的介入打破了多年平衡的關係。
但正職一貫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他直接安排給科員或辦事員,就是視老陳為空氣。也是為了鞏固他對整個科室人員的把控。老陳身為副職,深諳世事。而且科裡的年輕小夥和大姑娘,為了在領導面前展示自己,搶先一步出位,更是深度配合。但大領導一個籤字的諭旨對三方的影響不言而喻。
如果科長仍然直接交辦給具體辦事員,無視老陳的存在,那這個字老陳籤還是不籤呢?
果真,兩三個信訪件下來了。科長依然一切如故。因為籤字的原因,老陳對幾個科員辦事員打了招呼:以後你們處理信訪,我們一起商量處理思路。小夥子大姑娘笑而不答,一切如故。這個字,老陳籤還是不籤?
作者:石竹君,淄博銀保監分局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註冊會計師,高級經濟師。作品散見於《銀海帆歌》、《淄博日報》、《山東金融文學》。
壹點號河南王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