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評社臺北7月5日報導,臺灣正逢選舉年,許多政論節目立場鮮明,有近4年政論節目主持經驗的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政治性置入行銷在臺灣是常態。很多名嘴是公關公司的老闆,收很多政客、地方政府的錢,他們為了上節目甚至會收買主持人,送禮給敲通告的工作人員。
黃智賢,1964年生於臺北市,英國萊斯特大學企業管理學碩士、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出身於臺南傳統黨外家庭,父親黃輝鍠是臺灣大學醫科畢業的醫生,她排行老二。
黃智賢主持的政論節目「夜問打權」6月28日正式停播,黃智賢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提到,她6月16日在海峽論壇演講,提出一國兩制是「對臺灣最大的尊重與體貼」,就受到綠媒狂轟。
她直言,政府除了發公文到電視臺,還有其他施壓的方式,黃智賢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會抽廣告,企業也會抽廣告。例如,她講日本殖民史,日商會來施壓;講中美貿易戰,美商會來施壓。
不過,對於施壓停播「夜問打權」的指控,蔡英文6月27日透過臉書否認,強調「臺灣已經是『民主國家』,好不容易走出威權統治的陰影后,政府不可能、更不會僅因為媒體持不同立場,就要求停播或停刊。」
除了談其節目受到的壓力,黃智賢直言臺灣政論節目的潛規則,「置入性行銷」很普遍,但「夜問打權」絕不接受。她說,包括候選人、地方政府會給好處、送錢,然後指定來賓。也有很多來賓為了上節目會收買主持人,送錢、送禮、請吃飯。「我不接受任何置入性行銷,即使公司要,我都不接受,但很多節目都有。」
她說,很多名嘴是公關公司的老闆,收很多政客、地方政府的錢,對他來講是合法,收公關費用,幫忙做政策辯護,做公關規劃。外人不知道,會以為他是資深媒體人,這樣講是因為他這樣想。
黃智賢說,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還可以接廣告代言、當廣告明星,這不是很瞎嗎?企業給你五百萬你就代言,地方政府可否給你五百萬?
黃智賢強調,她在臺灣從2003年寫第一篇文章、上電視政論節目到現在,就秉持一個原則,「我上節目時,不做生意」。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她不上電視,改做蒟蒻生意,「我就是想不要做任何跟政府部門有關的生意」,等到她回到政論節目,就不做任何生意,「這是我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