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馬叔禮老師系列講座——中國人民大學

2021-02-08 人大楊式太極拳協會
馬叔禮,1949年出生,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知名作家、文化學者。現任臺灣日月書院講座主持人、慈暉文教基金會講座主持人,長期與漢聲電臺、教育電臺合作,擔任專題單元主講人為傳播文化而努力。馬先生年輕時即才華洋溢,從事寫作、創作,並多次榮獲《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等小說、散文獎。曾出版《文明之劍》、《火車乘著天涯來》、《下午茶時間》、《有龍來儀》、《火車乘著天涯來》等書。

其時已見文心,但憂國人文化程度之積弱,代代不如,故而立心,不求名聞利養,潛心治學並私人講學20年有餘,神交古聖先賢,以孔孟、自然為師,以格物致知之法,重新將孔子偉大之所在演繹說明,解開孔子執教弟子大學、中庸、論語與老子等經典,與《易經》大結構之關係,是孔子以降,2500年來的第一人,並出版了『大哉孔子』一書,概論華夏文明之「宇宙觀」,此其重大成就之一。

又發現開解自漢以來,歷代造字原理承以陰陽的宇宙觀,繼以成就楷書為模範的造字原理系統,而綿延出方塊字的靈魂,代代不竭,惜今人未解,他亦成功開解,將斷層補闕,故而出版『方塊字的靈魂』一書,此其成就之二。

再則,以文質彬彬的知性論述三國演義的大歷史觀,以自然規律為準則,經緯四方析論三國之精彩人世與哲理,提出精闢見解,故而出版《壯哉三國》一書綜論歷史觀。並每年於臺灣中正紀念堂演講廳,舉辦12場的公益演講,士人以法布施饗社會大眾,燻息以文化,提振國人的文化自信,已歷5年,仍持續中,此其成就之三。

馬叔禮先生講學範疇廣博,通達文史哲藝不分家,除能暢談詩詞、散文、小說等之款款情深,亦能浩然大說經學大論之正氣。故其又將『老子道德經』一書,重整斷簡之序,予以『老子』五千言新的面目,此其成就之四。正待天時,尚未出版。

其一生治學自證於天心,乾乾不輟,而文心自現,一介書生矢願以其一身學問傳播於兩岸同胞,善與人同,希望在21世紀的中國人除了有硬實力(小畜卦),還要有軟實力(大畜卦),此二缺一不可,文質彬彬之泱泱大國的文化創意,必紮根於國人文化底蘊之深淺,社會風氣之雅俗,經濟實力並之以懿文德,則真善美俱足的風雅社會可成。


相關焦點

  • 講座預告 馬叔禮老師系列演講
    獲稻十月,復旦人文智慧課堂特邀臺灣學者馬叔禮開展系列演講。
  • ...領略思想寶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第一季成功舉辦
    為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70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於2020年7月下旬起,隆重推出「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講座採取在線直播形式,邀請素為學界景仰的哲學名家,聚焦哲學前沿問題做專題講座,並以騰訊會議在線直播、B站轉播等方式,向社會開放。
  • 人民大學哲學院舉辦「部派佛教思想研究」講座
    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0年5月19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哲學院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主辦的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術講座在人文樓五層舉辦,主題為「部派佛教思想研究」。本次講座由魏德東副院長主持,臺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黃柏棋主講,參加本次講座的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風雷教授、歐陽謙教授等。
  • 《道德經智慧》 | 臺灣知名學者馬叔禮解讀國學經典《道德經》
    馬叔禮:臺灣知名作家、文化學者、國學大師。現任日月書院講座主持人、慈暉文教基金會講座主持人。長期擔任漢聲電臺、臺北電臺、國語日報等專欄主持人。五次獲聯合報、中國時報散文小說獎,著有儒道文化研究著作多種,在臺灣及海外有廣泛影響。
  •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魏晉南北朝篇
    葉煒老師就同學們的疑問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對于姓氏的胡化與漢化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對於不同政權的政治制度做了進一步的拓展與介紹,在講座內容的基礎上對歷史趨勢的發展進行了縱深化的探討與分析,不僅強化了同學們對魏晉南北朝這一階段歷史的理解,更讓同學對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潮流發展有了很好的把握。
  •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秦漢篇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秦漢篇 2020-11-05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自然拼讀實用策略系列講座(內含下期講座預告)
    為了進一步支持北外國際共建校的教學工作,幫助英語教師掌握中高級自然拼讀學習規律,從而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單詞拼讀、拼寫問題,繼2019年11月20日在北外附小舉行自然拼讀教學系列培訓第一講之後,2020年5月20日、22日和27日,北外國際共建項目部再次邀請資深自然拼讀專家,北京市門頭溝區英語教研員孫克瑞老師
  • 10.22(周三)講座26場【跨文化系列講座第56講——武者小路實篤與現代中國】【國學工作坊二十:李巖故事與中國歷史】
    【文化大觀系列講座:光影綿長】2014年10月22日(周三)19:00【主講人】李道新 教授【地點】北京大學二教509【「氣象先生」宋英傑:天氣預報背後的故事】2014年10月22日(周三)15:00-17:00【主講人】宋英傑【地點】北京大學理教406【十八大以來反腐問題的觀察與分析】2014年10月22日(周三)19:00【主講】楊朝暉
  • 【林薇老師講座】講座入場指南!
    1.講座於3月19號(本周六)上午9:15在崑山文化體育中心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 | 第八場:孫海潮:新冠疫情和世界亂象「雙...
    >2020年10月10日下午兩點到四點,由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主辦的「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八場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孫海潮老師1977年入外交部,曾在外交部歐洲司法國處、外交部辦公廳、中央外辦等國內工作部門高就;也曾多次任職於國外使館:中國駐法國使館首次1979-1984年,第二次2003-2011年、中國駐摩洛哥使館1985-1989年、中國駐瑞士使館1994-1997年、中國駐中非使館2011-2015年,在這期間,擔任前中央外辦參贊、駐法國使館公使銜參贊,駐中非大使。
  • 西北政法大學舉辦新時期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題講座
    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新時期消費者權益保護研討會系列專題講座」在西北政法大學成功舉辦,本次系列專題講座共分三場,由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主辦,陝西省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會、陝西許小平律師事務所、尚公(西安)律師事務所協辦。
  • 楊爍老師《2019年法律碩士民法學習方法及考試題型解析》講座
    《2019年法律碩士民法學習方法及考試題型解析》講座講座嘉賓:楊爍楊老師畢業於中山大學法學院,民法主講老師,法學博士,多年法學教學輔導經驗。文運法碩民法學主講老師。江湖人稱「爍哥」!楊爍老師將繁雜的民法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案例進行剖析,幫助考生攻克民法。
  • 本周六李家安老師聖博古琴講座開講啦!
    由徐州六工坊古琴與聖旨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李家安老師古琴文化講座《琴與道》將於1月11日徐州聖旨博物館報告廳舉行,歡迎廣大琴友參加
  • 中國知網「研究生涯第一課」系列公益講座活動開始啦!
    ——馬特·海格  各位老師、同學:為幫助大家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夯實學術基礎,提高科研能力,中國知網將舉辦「研究生涯第一課」系列公益講座活動,邀請來自全國高校圖書館、研究生院、核心期刊和多個學科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直播授課,圍繞科研思維培養、科研工具分享、學術研究方法及文獻閱讀方法、寫作投稿與學術規範等主題直播授課。
  • 10.26(周日)講座38場【ISIS、阿拉伯之春與新疆問題】【透過佛法「畫」世界】【輝煌與磨難——郭小川女兒談父親的一生】
    【輝煌與磨難——郭小川女兒談父親的一生】2014年10月26日 周日 9:30-12:00【主講】郭曉惠(郭小川女兒,中國人民大學外語系教授) 。【法學院11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易經大結構】2014年10月26日(周日)18:30-21:30 【主講】馬叔禮 先生【主持】劉剛 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後【內容】易經象、理、數大結構與大學之道【地點】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一層
  • 表演專業系列講座之三 【劉希平】「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主題講座
    12月14日 下午15:00表演專業系列講座之三劉希平 「人若精彩
  • 日本的中國形象——甲南大學胡金定教授為我院研究生作講座
    講座伊始,胡教授首先介紹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他指出,日本既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也吸收、借鑑、融合了西方文化,通過傳統與現代、外來文化和自我文化的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混合文化。翻開近代歷史,他強調鴉片戰爭和甲午海戰不僅對中國影響深遠,對日本來說也意義重大。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舉行「讀懂四川」系列講座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3日訊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葉勇教授受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商學院邀請,為希望學院同學進行了一場「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務實中的運用分析」講座,這也是商學院「讀懂四川」系列專題講座的第三場——走進管理會計。
  • 野草老師連肝12個月!獻給你的動畫年度講座
    主講人,是大家的老朋友啦: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的老師、動畫學術趴創始人,野草老師。如果你參加這套講座,每個月都能在線上見到他。主講人簡介:劉書亮,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動畫藝術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動畫美學、視聽語言、實驗動畫、動畫與新媒體、交互敘事。動畫學術趴創始人,積極參與推進動畫學術研究在大眾視野內的傳播。
  • 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陳明明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做講座
    11月1日下午,原中國外交部翻譯室主任、中國駐紐西蘭、瑞典、庫克群島大使,現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明明出席2020年寧波市外語口譯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