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已見文心,但憂國人文化程度之積弱,代代不如,故而立心,不求名聞利養,潛心治學並私人講學20年有餘,神交古聖先賢,以孔孟、自然為師,以格物致知之法,重新將孔子偉大之所在演繹說明,解開孔子執教弟子大學、中庸、論語與老子等經典,與《易經》大結構之關係,是孔子以降,2500年來的第一人,並出版了『大哉孔子』一書,概論華夏文明之「宇宙觀」,此其重大成就之一。
又發現開解自漢以來,歷代造字原理承以陰陽的宇宙觀,繼以成就楷書為模範的造字原理系統,而綿延出方塊字的靈魂,代代不竭,惜今人未解,他亦成功開解,將斷層補闕,故而出版『方塊字的靈魂』一書,此其成就之二。
再則,以文質彬彬的知性論述三國演義的大歷史觀,以自然規律為準則,經緯四方析論三國之精彩人世與哲理,提出精闢見解,故而出版《壯哉三國》一書綜論歷史觀。並每年於臺灣中正紀念堂演講廳,舉辦12場的公益演講,士人以法布施饗社會大眾,燻息以文化,提振國人的文化自信,已歷5年,仍持續中,此其成就之三。
馬叔禮先生講學範疇廣博,通達文史哲藝不分家,除能暢談詩詞、散文、小說等之款款情深,亦能浩然大說經學大論之正氣。故其又將『老子道德經』一書,重整斷簡之序,予以『老子』五千言新的面目,此其成就之四。正待天時,尚未出版。
其一生治學自證於天心,乾乾不輟,而文心自現,一介書生矢願以其一身學問傳播於兩岸同胞,善與人同,希望在21世紀的中國人除了有硬實力(小畜卦),還要有軟實力(大畜卦),此二缺一不可,文質彬彬之泱泱大國的文化創意,必紮根於國人文化底蘊之深淺,社會風氣之雅俗,經濟實力並之以懿文德,則真善美俱足的風雅社會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