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華僑華人守望相助盼正常

2020-12-28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12月23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隆納·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旅客戴著口罩走在航站樓內。沈 霆攝(新華社發)

本期看點: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24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407728例,累計死亡325520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在美僑胞抱團取暖,共克時艱,以積極姿態迎接新的一年。

節日氣氛依然很濃

「每天看著新聞中的數字,真的很痛心。這也是在反覆提醒我們,絕對不能放鬆警惕。」美國北京聯合會常務理事長李紅對本報記者說,「有些人會說,好像沒那麼嚴重啊。可是,我就聽一個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的女士私下分享過,她7月時參加了一次9人聚會,沒想到,其中一人後來確診,那次聚會的所有人都被傳染了。她躺了整整45天,味覺消失,高燒39度,甚至寫好了遺囑。幸運的是,她康復得不錯。」

李紅所在的美國北京聯合會最近組織了一次線上講座。「這次講座的主題是如何加強防疫。我們請來專家,給大家分享科學觀點。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不能存有僥倖心理。」自美國疫情嚴重以來,美國北京聯合會一直定期組織線上講座,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從7月到年末,我們共組織了15次線上講座,每次都有不同主題。比如,有一期是請領事館的領事分享,如何進行核酸檢測、如何申請回中國的籤證等。還有一期是請在美國媒體工作30多年的華人記者分享美國大選的相關事宜。」李紅說,「每期參加線上講座的人數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每期講座後,我們都會整理文字材料發在網上,點擊率能達到七八千。」

如今正是節日季,雖然疫情形勢嚴峻,不過,節日的氣氛依然濃厚。「每年聖誕節大家都會掛上彩燈,今年感覺社區裡的彩燈好像更多了,氣氛更濃了。的確是不能聚會了,但是該有的儀式感一點都沒少,該買的禮物一件都不會少。做物流的朋友說,年末訂單更多了,倉庫工作人員24小時加班。不能去餐館堂食,但是外賣更火了。我們原來訂個外賣,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取餐,現在常常要等一個小時。而且,最近還興起了一種『家庭廚房』,就是有些朋友想念家鄉美味了,就在熟悉的朋友那裡訂,做好了送貨上門。」李紅感慨,「疫情的確對一些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但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興產業。」

疫情隔不斷對藝術的熱愛

當地時間12月19日,北美小芳黃梅藝術團推出「黃梅綻放 香飄雲端」「雲」演出。演出以徽風皖韻為特色,集黃梅戲、雜技、歌舞、民樂演奏於一體,讓觀眾在鄉音鄉情中送走充滿挑戰的2020年,用希望和熱情擁抱2021年。

「2020真是漫長的一年。大家宅家時間長了,情緒都很壓抑。我就想著,能不能聯合國內黃梅戲名家,推出一臺徽風皖韻的文藝演出,增進社區民眾對黃梅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也鼓舞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勇氣。」北美小芳黃梅藝術團團長陳小芳對本報記者說起了這場「雲」演出的初衷。

「大家都非常支持我的提議,這讓我的信心更足了。為了增加節目的安徽特色,我又邀請安徽雜技團加入,他們選派了兩個曾經獲獎的節目支持我們。」陳小芳說,「我們還請到了喜愛中國藝術的華人醫生,編排節目《花好月圓》,展現她們既能身披戰袍救死扶傷,也能穿上旗袍翩翩起舞的風採。」

經過4個多月的籌備,「雲」演出如期上演。演出得到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徽歌劇院和安徽雜技團等中國藝術團體的大力支持。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韓再芬,國家一級演員、黃梅戲名家吳瓊為晚會奉上了精彩的節目。晚會由中國國家一級編劇、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趙保樂擔任主持,並邀請了美國新澤西華人女醫生文工團參與演出。

「開場節目,我們選擇了安徽花鼓燈,非常喜慶,有過大年的感覺。在視頻網站播放時,觀眾邊看邊留言,非常熱鬧。」陳小芳很開心,「疫情期間,各種活動基本都停下來了,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安徽節目,大家很高興。」

「雖然疫情阻隔了大家相聚的腳步,但隔不斷大家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陳小芳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戲劇,一直深愛著黃梅戲。2015年,北美小芳黃梅藝術團在美國新澤西州成立。「藝術團成立以來,共舉辦了7次『黃梅綻放 國韻芳香』的演出。這是第一次雲端演出。」

明年1月7日,美國新澤西州米都塞克斯郡藝術學院藝術和歷史部將舉辦線上講座,邀請藝術團去講黃梅戲發展史。「能夠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讓更多人欣賞黃梅戲,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陳小芳說。

希望儘快恢復正常

「美國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這讓我深感憂慮。最近,聽說有朋友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家隔離。幸運的是,她沒有出現特別糟糕的症狀。」美國西雅圖的華人醫生蕭鳴說,「很多華人朋友想回國,但是全家工作、學習都在這邊,要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疫情兇猛,華僑華人之間的團結互助一直在進行。「從疫情暴發至今,我們團隊的愛心捐助行動一直在進行。我們籌集、購買了各種醫療防疫物資捐贈社區、醫院和當地政府部門。舊金山領事館寄送了大量的抗疫物資給我們,由我們分發給當地華僑華人。」北美浙江華僑聯盟會長徐程龍說,「在分發抗疫物資過程中,華僑華人的老人優先、守望相助精神令人感動。大家自發地按居住區域組成小組,每天電話問候確認對方安全。」

「疫情期間,美國華人企業家聯合會一直通過網絡與國內保持密切溝通,積極協助歸國人員訂購機票,捐助發放防疫愛心包,協助美方相關機構聯繫購買防疫物資等。」美國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施乾平說,「目前,美國疫情形勢嚴峻,聯合會將繼續團結在美華僑華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好消息是,現在疫苗已經陸續發送到各大醫院。希望人們注射疫苗後,疫情形勢能有好轉,人們能過回原來的生活。」蕭鳴說。(記者 張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8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華人華僑相互扶持,攜手抗「疫」
    對於身處海外的華人華僑而言,這一年過得很艱難,卻也充滿暖意和希望。 自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與當地守望相助的故事時常見諸報端。這種愛的扶持,不僅為困境中的人們送去溫暖,也為戰勝疫情注入能量。
  • 中國僑園快訊:在韓華僑華人熱盼李克強總理訪問韓國
    中國僑園快訊:在韓華僑華人熱盼
  • 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向在桑華僑華人發放口罩
    中國僑網5月10日電 據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館網站消息,5月9日,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在駐地向在桑華僑華人代表發放口罩。謝小武總領事和魯友根領事參加活動。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向在桑華僑華人發放口罩。謝小武總領事首先通報駐地疫情形勢,表示總領館時刻牽掛著在桑華僑華人安危,緊急從國內採購一批醫用口罩,第一時間發放到在桑華僑華人手中。總領館已成立在桑中資機構企業和華僑華人聯防聯控抗疫機制,團結帶領在桑同胞共同抗疫,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集中力量辦大事。總領館已同桑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確保染疫中國公民得到及時救治。
  • 報告稱,在美華僑華人及留學生群體是中美民間抗疫合作的重要力量
    報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在美華僑華人及留學生群體從上半場「救中國」到下半場「救美國」,成為中美民間抗疫合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報告稱,疫情在中國出現初期,許多在美華僑華人通過同鄉會、同學會、職業協會等自發組織募捐活動;還有許多團體因疫情而臨時組建,為將物資及時送達而忙碌。
  • 華僑華人抗疫:萬事皆可「雲」
    海外華僑華人也不例外,居家避疫不能出門的日子裡,人們發揮聰明才智,在「雲端」開啟了快樂新生活。   「這讓我意識到,有不少華僑華人需要幫助」,於是他有了建微信群的想法,希望通過網絡把大家組織起來。   「以前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但在疫情期間華僑華人凝聚的像個大家庭一樣,真的是守望相助。」高先中深有感觸地說。
  • 海外華僑華人的跨年夜,他們這樣過……
    作為辭舊迎新的交接點,跨年夜是海外華僑華人歡慶、團聚的日子。然而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1年的跨年夜變得不同尋常。從外出到居家,從面對面到屏對屏,雖然華僑華人過節的形式起了變化,但節日中傳遞出的脈脈溫情與希望貫穿始終。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0時,新年鐘聲敲響,紐約時報廣場焰火燃放,彩紙飛舞,慶祝新年到來。
  • 凝聚攜手抗疫合力 堅定共克時艱信心丨身在異鄉守望相助
    遍布世界的華僑華人,以默默的付出和堅守為全球抗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身在異鄉守望相助全球團結抗疫的歷程不斷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海外華僑華人是一支重要力量。一份份「健康包」、一場場防疫講座、一架架歸國包機……每一位身在異鄉的同胞都不會忘記,在海外疫情嚴重時刻祖國的關懷和惦念。遍布世界的華僑華人,不僅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而且與住在國人民同舟共濟、並肩抗疫,他們以默默的付出和堅守為全球抗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暨大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華僑試驗區有全球「大格局」
    這句話描述的是海外潮汕籍華僑群體的龐大。從汕頭經濟特區創辦之初,海外僑胞便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以僑智僑資有力推動了汕頭經濟特區的成長。  華僑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歷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怎樣抓住機遇推動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如何用好用活僑資僑力,推動汕頭深度融入「雙區」建設?南方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汕頭人、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
  • 專訪香港華僑華人總商會榮譽會長施乃康: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中國力量
    近些年來,海外華裔與華人華僑,每次遇到重大危難時刻,祖國總是及時伸援手相助。如今我們身居住在國,身心已經感受到有祖國護衛的依靠,感受到有祖國擁抱和託起,感受到有祖國關愛而提升的自強勇氣,著名愛國華僑、東南亞著名僑領施乃康在北京接受記者訪問時如是說。
  • 民之所向 我之所往——中國駐阿根廷使館積極協助當地華僑華人抗擊...
    中國駐阿根廷使館迅速投入守護18萬在阿中國公民和華僑華人生存、發展、安全利益的抗疫鬥爭。團結同心,愛心傳遞面對百年大疫,團結同心、眾志成城是唯一正道。鄒肖力大使發表致旅阿同胞和阿社會各界公開信,提出客觀理性認識中國抗疫成果、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措施等五點抗疫主張,促進中阿雙邊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
  • 「走進泰國」泰國華僑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係與貢獻(上)
    它們在為移民守望相助,拓植他鄉提供幫助的同時,作為主要的載體和推動者,通過保持風俗習慣、興辦學校以及促進中泰兩國間的文化交流等途徑,一方面保持自已民族的文化特性,同時促進中華文化在泰國的傳承和發揚,為中華文化在泰國的生根開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華僑華人人數眾多的國家,也是華人社團活躍的地區。
  • 在韓華僑華人支援祖國抗擊疫情
    據中國駐釜山總領館工作人員介紹,韓國大邱、釜山、蔚山等地的華僑華人紛紛自發開展捐贈活動,為祖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出力鼓勁。在韓國口罩等急需物資供不應求、限購斷貨的情況下,大邱慶北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肖娟第一時間響應,連夜奮戰,四處尋找貨源,籌集了2.5萬個口罩,迅速裝箱發往武漢等地區,並同時號召本僑團成員捐款。
  • 華僑華人譴責暴徒在香港製造混亂,期望香港重回正軌
    華僑華人譴責暴徒在香港製造混亂,期望香港重回正軌 暴力分子持續在香港製造混亂也遭到海外華僑華人的強烈譴責。他們呼籲嚴懲暴徒,維護「一國兩制」。
  • 海外華僑華人強烈批評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挑起並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酵,不僅破壞雙邊正常經貿關係,也嚴重破壞了全球貿易規則。  身在世界多國的華僑華人親眼見證了中國發展創造的紅利,親身感受了中國對待合作夥伴的真誠開放。多位華僑華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不得人心,中國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
  • 美國大華府二十多個華人華僑社團舉行新春大團拜
    中新社華盛頓一月二十日電(記者徐德金)大華府二十多個華人華僑社團今晚舉行新春大聯歡、大團拜,近三千華人華僑匯聚馬州洛城蒙哥馬利高中,在歡歌笑語中喜迎中國農曆新年的到來。  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參贊兼總領事李瑞佑到會向大華府僑界祝賀新年。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揭曉 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馬秀秀)「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8日在北京舉行。陳永栽、方李邦琴、貝聿銘、谷建芬、丘成桐等獲「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稱號,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2019年是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下,3200多名華僑青年自願放棄了優越平靜的國外生活,從東南亞各國趕赴前線,為中華民族抵抗侵略作出貢獻。鑑於此,南洋華僑機工獲「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特别致敬。
  • 「四海同春」全球華僑華人春晚播出
    中新社長沙1月26日電 (劉曼)身穿中國傳統服裝、騎著高頭大馬迎娶新娘,再用「稱心如意」挑起蓋頭……25日晚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2020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晚會(以下簡稱「華人春晚」)上,熱衷中華文化的美國小夥羅森虎現場分享了與妻子秦蘭婷的中式婚禮。
  • 華僑華人為南美戰疫雪中送炭
    在南美洲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一群特殊的戰士:生活在南美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在最艱難的時期,他們選擇留守「第二故鄉」,與當地民眾團結在一起,戰鬥在一起——在巴西僑胞的牽線下,聖保羅十多位一線醫療專家與武漢資深專家視頻連線,交流抗疫經驗;在阿根廷,旅阿僑界開展向當地捐贈抗疫物資系列活動,募款為阿根廷國家社保局、國家移民局等部門送去防護物資;秘魯一些中資企業、華人社團採購醫療設備捐給當地,並上街給抗疫一線的執勤警察分發防護口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令人感佩。
  • 外媒: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向基隆特省議會、波爾多市政府 (Mairie de Bordeaux)、基隆特省消防救援局等機構捐贈 2020年年初,在中國疫情吃緊的時候,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就積極動員起來,捐款為中國購買抗疫物資。在積極支援中國抗疫後,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又積極投入到法國抗疫的戰鬥中。3月17日,法國宣布封城、封國後,會長黃林生等僑領就號召大家為第二故鄉法國的戰疫奉獻僑團力量。在法國最需要外科手術口罩之際,副會長陳繼鋒更是通過其在國內的資源聯繫到5萬隻寶貴的外科口罩。
  • 新書揭秘華僑華人反法西斯歷史 作出多樣貢獻
    當天,由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編寫的《豐碑:華僑華人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版發行。該書以「華僑華人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整體歷史視角,闡述了華僑華人在1931年到1945年期間發揮的特殊歷史作用。參與14年抗戰20世紀上半葉,人類社會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破壞和災難。一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掠奪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