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給自己辦場葬禮」

2020-12-25 毒雞湯

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都置頂了毒雞湯

「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那刻起,就開始一步步走向死亡。」

1

關於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麼概念?

它是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名詞。是每一個人都終將會經歷的人生階段,避無可避。

但可笑的是,大多數人,尤其是老一輩, 卻從將它視作兇兆和避諱,不可隨意觸碰或提及。

曾經這個詞於我而言也是禁忌,如今雖不敢妄言已看透生死,卻也可說對此有了些許新的觀念。

2

孤獨患者的葬禮

死亡,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最後告白;

而葬禮,就是一個人說再見的方式。

會有誰來參加呢?

這是我所能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我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活著的時候都自顧不暇,又哪會有些什麼偉大的貢獻?

我亦是一個被遺棄的孤獨患者,親朋寥寥無幾,師友屈指可數,不是誰的特別關心,更不是誰的日常仰慕。

著實難以想像,是否會有人來參加我的葬禮?

是否會有人,因我的離去而嘆息?

不過,既然是我的告別式,有我這個主角存在才是重要的吧。

這場儀式,不求轟轟烈烈,但至少也該與眾不同。理想的月份是在11.12月。我偏愛冬季,沒來由地。

很奇怪,印象裡,凜冬的一切總莫名異常的溫暖且撫慰人心。在喜歡的時節離去,應景,也能褪去些許傷感和悲戚。

拒絕傳統的黑白主色調,卻也無需刻意布擺豔麗的繪彩,或許,紫色猶為合適。

由熱烈的紅和冷靜的藍化合而成,它無疑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完美表達。

散發著生命力死去,反而讓葬禮更有意義。

現場切忌熱鬧喧譁,也不必悲怮四起,許是一個輕鬆乃至幽默的氛圍。

與其說是辦一場葬禮,倒不如說是開一個死亡主題的Party。

要全程循環我早已選定的歌單,《If I Die Young》是最先敲定的一首。

If I Die Young

The Band Perry - 2010s Hits (Explicit)

極愛這首歌,唱著生死,旋律卻輕鬆歡快,歌詞意境悠長,或許正與我的靈魂契合。

過往無遺憾,今後不虧欠,哪怕比預想中過早地撒手人寰,也不枉走這一遭。

「假使我年少棄世 請以綾羅綢緞掩埋我

讓我躺在嫣紅芬芳的玫瑰花床之上

讓黎明晨光伴我葬入河流

真情愛曲為我送別」

十幾人圍坐在長桌邊,憶起曾發生過的趣事,談笑風生,同我享用這頓最後的晚餐。

舉杯,輪流與我道一句簡單的別離,再由我細數往事,饋以綿薄的感恩之情。

或許避不了熱淚盈眶,但至少並非絕對的悲哀,更多的是溫馨情誼。

任何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倒不如將一生中視若珍寶之物,當做最後一份伴手禮。

那可能是我多年來環遊各地收集的郵票,可能是我此生最後一次烘焙出的曲奇餅乾,也可能是存有我在雨天偷偷錄下來的嘀嗒雨聲的錄音帶……

若是可以預見,就在生命旅程終結的倒數第二天舉辦,那樣,興許在眾人尚未酒醒,黎明剛探出頭時,我就得以滿足地悄聲離去。

3

無需反感,不必忌諱

我想,總會有些人對於閱讀此類的文章頗為抗拒,這倒也正常。

因為每每涉及死亡這個話題,我們總不可避免地心生恐懼。

「對死亡的恐懼是自然的,但不是理性的。」要知道,只有學會了死,才能學會生。

「生前葬禮」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生前葬禮」這一活動,或許你難以理解,可實際上,它已在西方國家逐漸流行。

身患絕症的病人或壽命將盡的老人,藉此機會與親朋好友相聚,表達感恩與謝意;徘徊於絕望邊緣的年輕人,以此在生死的界限裡,找尋活下去的意義。

這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動情的日子」,可以傾訴那些害怕來不及說出口的玫瑰色話語,甚至能提前定下心儀的墓地,可能也會讓你感受到生命最後時刻的美好,讓身邊的人,更能和諧地接納這遲早的分離。

「生前葬禮」,關於死亡,但又蘊藏著強烈生命力,不失為說再見的一種新穎告別式!

沉默、低氣壓,並非葬禮的唯一可能性。

傳統的葬禮,暗沉的服飾,悲傷的奏樂,窒息的氣息四溢。實際上,它也可以是可愛、歡樂、帶著些許活力的。

美國有一位販賣冰淇淋的老人——哈裡,他每天都會開著播放音樂的冰淇淋車穿過整個城鎮,幾十年如一日,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吃著他的冰淇淋長大的。

而這個老人在去世前,主動聯繫了一家喪葬公司,拜託他們為他舉辦一場冰淇淋葬禮,最後一次請城鎮裡的小孩子們免費吃冰淇淋。

在葬禮當天,那輛熟悉的冰淇淋車行駛在隊伍前頭,不止是孩子們,所有曾是哈裡顧客的市民都參加了這場儀式。

就在路的盡頭,每一個人都得到了一個免費的冰淇淋。

談起這最後的善意,大家說:「無論生前還是死後,哈裡都是個甜蜜的人啊。」

而日本知名作家《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在她的葬禮上,是和小丸子相似的自畫像,四周是小丸子的好朋友花輪、小玉等。

「吃關東煮是讓人羨慕的事!」這是櫻桃子生前常說的一句話。

而在葬禮的接待區,竟是一個還原動畫的關東煮小店,鍋裡是熱氣騰騰的食材,桌上是擺放整齊的清酒,好像這並不是一場葬禮,而是櫻桃小丸子的私人宴會。

「我是三年四班櫻桃子,大家都叫我小丸子!現在,我已經變成天使啦!」這是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沒有悲痛的情感,而是熟悉的那份可愛。

你看啊,死亡不該只有一種調調,這樣溫暖又甜蜜的謝幕,或許會更有意義。

4

所謂樂觀

人們常說,要以樂觀的態度,微笑面對人生。

類似的雞湯,我們早已聽得耳朵起繭了,可究竟看待生死,怎麼樣才算樂觀,又該如何做到真正的樂觀呢?

其實就如此話所言,「我們無法選擇如何出生,但可以選擇如何死去。」

死亡是最誠實的,它會揭開生命的遮羞布,對於死者來說,任何的假象和掩飾都毫無意義,一場葬禮,足以看出人最真實的一面。

無論是生前的人緣痕跡,亦或是看待生死的觀念拓印。

所以事實上,葬禮是我們告知這個世界,告訴所有人,我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的最後機會。

這樣看來,能夠自己選擇如何離開,是極具幸福感的一件事。

而若是有勇氣面對死亡,甚至開玩笑般地告別,這也許,才是所謂樂觀的最好詮釋。

文 | 毒哥&初沫苓

相關焦點

  • 「我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我想活著的時候辦場葬禮,然後死去
    01「相信很多女孩都幻想過自己的婚禮會是什麼樣的?應該很少人會想自己的葬禮吧?我比較傾向於後者,大概本身就屬於悲觀主義者吧。但我依舊希望我的葬禮是像老朋友聚會一樣,是喜慶的,有香檳,也有甜品,有紅酒,也有蛋糕,有彩色的禮服,也有歡快的音樂,大家不是在哭泣,不是在緬懷,而是像老朋友聚會一樣,開心的跳舞,大快朵頤的享受美食。我活著的時候,不是很快樂。所以啊,希望在我走的時候,可以開心一點。」2019年12月11日,我在微博裡寫下這段話。
  • 昨天,我參加了自己的葬禮
    昨晚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死去了。像村裡所有去世的老人那樣,家裡人也給我舉行了喪禮,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聚在一起,很吵,我全程參與了自己的葬禮,好像死去的那個人不是我,我只是來送行的人,我親自給自己曖的墳,我跳進那個坑裡,細細的用手撫平每個角落,把突出來的泥塊都扔出來,或者踏平了,然後,我看見人們把我的棺材用繩子吊起來,放入這個不大的坑裡,棺材上寫著我的名字,註明是我的肉身安放之所,我開始攔著人們
  • 50人參加自己葬禮 還有一些奇特的葬禮令你瞠目……
    葬禮禮儀是各民族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葬禮上人們會緬懷逝去的親人,但你見到有人參加自己的葬禮的嗎?近日,韓國安東市,50名成年人在安東大學通過參加自己的「葬禮」。  這讓人想起來不免有些匪夷所思,而他們只是想通過葬禮進行自我反思。  從圖片上可以看到,學生們根據當地風俗躺進棺材裡,點亮白蠟燭,氣氛莊嚴而肅穆,有人面對自己的靈牌時甚至哭泣了起來。
  • 夢見自己參加葬禮
    葬禮這個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參加的,這也預示著有一個朋友,親人或者其他人的離世。
  • 【再見蝦米】想在葬禮上播放的歌:My Day
    所以,決定把能想起來的曾經在蝦米音樂上收藏過的歌曲都記錄下來,有些很老了,有些很難搜索到了,有些可能別人聽都沒聽過,還有些可能自己後來都不喜歡了。但有什麼關係呢?一首歌,一個故事,一種心情。點亮❤️的那一刻,我在想什麼呢?
  • 洋跟帖|外國網友評農村葬禮「脫衣舞」:中國人太能想了!
    @Reese:這種文化好奇怪,我覺得要是我住在那裡,我肯定不會帶我的孩子去參加他爺爺的葬禮。       @MattC.:雖然我很喜歡觀賞漂亮的女孩子,但是在葬禮上邀請脫衣舞娘實在是太過不尊重死者了。他們就不能忍耐一會兒,再去找樂子嗎?       @Mike:不知道孔老夫子還在的話,對此會說些什麼?
  • 劇評 | 請來參加我的夢幻葬禮
    如果,你被告知大限將至……如果,你為自己舉辦一場葬禮……一定要最大的華麗,最大的夢幻,將世界最美的樣子留在記憶中
  • 雪的葬禮——有關影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雪的葬禮——有關影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 《哭泣的女人》在陌生人的葬禮上為自己哭泣
    我突然想,《孔雀》實在是太走運了,頂著雷居然都能上映,象《哭泣的女人》這樣的戲,送審已經兩年,公開上映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導演劉冰鑑說的想讓更多的普通人看到這部電影的願望只能通過dvd和bt下載實現了。此片是記錄片風格,敘事平淡,並沒有突出很多中國人都咬牙切齒的咒罵且十分害怕被外國人看見的「陰暗面」,片子甚至還有點喜劇的滋味,所以憤青也可以看看。
  • 治癒電影:男主一生都在為別人的葬禮奔波,自己的葬禮卻無人參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寂靜人生》就是一部講述被人遺忘的孤獨故事,也是第一部讓我看後哭的停不下來的電影,每次觀看,都會聯想到自己孤獨的一生,沒有陪伴,孤獨終老,然後寂靜地死去,沒有墓碑,沒有追悼,沒有掛念,沒有人記得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活過。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電影分享。
  • 《治癒電影:男主一生都在為別人的葬禮奔波,自己的葬禮卻無人參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寂靜人生》就是一部講述被人遺忘的孤獨故事,也是第一部讓我看後哭的停不下來的電影,每次觀看,都會聯想到自己孤獨的一生,沒有陪伴,孤獨終老,然後寂靜地死去,沒有墓碑,沒有追悼,沒有掛念,沒有人記得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活過。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電影分享。
  • 一場"普通"喪事花費八九萬 農村辦場喪事為何這麼貴
    辦場喪葬,為什麼這樣貴?一位經常在農村「坐內櫃」(為主家安排各項支出的人)的徐先生向記者介紹,株洲縣農村喪葬費一般不低於6萬元,平均費用差不多8萬左右,經濟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已突破10萬元。他經歷的花費最多的一場喪事,主家花了40多萬元。徐先生解釋,株洲縣農村村民去世後,靈柩一般要停放5——7天。
  • 50歲給自己舉行一次葬禮
    D今天50歲,生日當天,她一點不快樂,莫名其妙地想哭,想叫,想喊……她突然想把自己埋了,給自己搞個葬禮。兒子今年上大學,陪兒子度過高考前的三年D天天盼兒子高考,苦悶的日子趕快結束。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做飯,打掃屋子,照顧家裡那父子倆。
  • 假面騎士粉絲設想自己的葬禮,網友的回答扎心了
    最近,一位日本的騎士粉在看到電視上在討論以後想如何辦理自己的葬禮,突發奇想,說他要是死了,希望出席葬禮的人每人拿一根腰帶在他的棺材前站成一排,然後一起變身給他看!葬禮上一群騎士變身,那也是奇景了,他還想好了具體方案:1.申請參加的人寫上姓名和想要的腰帶2.如果人數大於腰帶數則採用抽選制3.在輪流上香時將腰帶交到每個人的手中4.在棺材前排成一列
  • 文壇「勞模」賈平凹: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其實這幾年來一直有句話風靡文學圈「我需要一個能在我的葬禮上描述我一生的朋友」,其實這句話就是由賈平凹這本書變形而來的《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是是一個何等溫柔的句子。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發現他是一個「溫柔的合集」,它講的是愛情、是親情、也是友情。
  • 日本網友計劃自己死後舉行假面騎士主題葬禮,網友:到時請叫上我
    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激增以及老齡化問題,人們即將面對的是「無墓可葬」尷尬情況,這種情況不單單發生在中國,同時也發生在日本,最近有日本媒體就以如何辦理自己的葬禮為題展開採訪。首先,他希望出席他葬禮的人每人拿一條假面騎士腰帶在其棺材面前成一排,申請參加的人要寫上姓名以及想要的腰帶,如果人數大於腰帶數目則採用抽選制,他會安排人手在參加者上香的時候給與腰帶;其次,在主持人說「我只是一位路過的假面騎士,給我記好了!變身!」
  • 崩牙駒想出席何鴻燊葬禮,梁安琪都答應了,卻被何超瓊拒絕了
    崩牙駒想出席何鴻燊葬禮被拒,何超瓊為何拒絕,原因是這樣何鴻燊葬禮上面大家看到了很多名流政要出席同時也有不出席的人成為了熱議的焦點,崩牙駒就因為沒在何鴻燊的葬禮上面出現而成為了大家猜測對象,其實並非崩牙駒不願意去參加而是何超瓊拒絕了他出現在葬禮上面
  • 昨天我參加了愛情的葬禮,埋葬的是我的靈魂,留下了我孤獨的肉體
    作者:胡楊映月昨天,我參加了愛情的葬禮,只是,埋葬的是我的繁華的可憐的靈魂,卻留下了我孤獨的肉體,寂寞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一路走,一路丟,丟掉記憶裡曾經的溫柔,丟掉記憶裡曾經的浪漫,丟掉記憶裡曾經的所有的關於愛情的一切的一切……一個人,如果肉體如果從這個世界上消亡,不可怕
  • 《自己的葬禮》獨家中文預告 演繹「黑色幽默」
    《自己的葬禮》獨家中文預告 演繹「黑色幽默」 《自己的葬禮》劇照  由阿倫·施柰德執導、比爾·默瑞、羅伯特·杜瓦爾兩位老戲骨主演的怪癖喜劇《自己的葬禮》曝光預告片,[電影網]獨家編譯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