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它,是它,就是它
年度最佳恐怖片就是它《It》
中文譯名《小丑回魂》
北美恐怖片票房首映日影史最高
輕鬆Diss掉同檔期的招魂恐怖電影 《安娜貝爾2》
躋身IMDB恐怖片排名第5
▼
網友好評如潮
贊它是怪奇物語+伴我同行+哈利波特?
▼
《It》改編自史蒂芬·金1986年的同名經典小說
(沒錯,就是那個寫出《肖申克救贖》和《閃靈》的恐怖大師)
▼
其實這部小說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拍成電影了
1990年版的《小丑回魂》在當時就產生了不小的轟動
原著中的小丑選擇27年後作為磨掉人意志的輪迴
詭異的是:曾經扮演過1990年版男主角
的喬納森·布蘭迪斯就於2003年自殺身亡
▼
2017年版的[小丑回魂]和1990年版相隔27年
也算是某種紀念吧
巧的是新版的小丑扮演者
比爾·斯卡斯加德(外號四妹)今年也正好是27歲
▼
關於怪物「It」的來源
傳說它是一個古老的物種,靠吃人肉而生
在電影它的以小丑的扮相出場
當你感到恐懼時,象徵恐懼的紅氣球就會飄出來
將你引向死亡
▼
不過,影片的主角並不是小丑
而是一群小屁孩兒
他們生活的小鎮傳說受過詛咒
曾經一場萬聖節大火中,近百位兒童被意外燒死了
此後,小鎮一直被詭異的恐怖事件籠罩著
神秘的兒童失蹤案也屢屢發生
▼
一號男主Bill
他的弟弟在影片開頭
就是為了追趕一搜小紙船失蹤
所以他的恐懼來源於一直尋找未果的弟弟
陰森無人擺滿雜物的地下室
總感覺弟弟還在裡面找著小船
卻發現有什麼東西正在陰暗中窺探
▼
對於媽寶Eddie來說
由於常年患有哮喘和媽媽的過度保護
他的恐懼來源於他脆弱的內心
▼
對於出身養殖場的黑人小哥Mike
他的恐懼來源於害怕殺戮、以及種族歧視
▼
對於書呆子小胖Ben來說
他的恐懼來源於高年級的校園霸凌
卻無人施以援手
▼
以及昏暗的圖書室裡
出現的古怪無頭人
▼
對於猶太裔的Stanley來講
他的恐懼就是被父親強迫著去背誦宗教信條
形成了不可抑制的強迫症
▼
對女主來說
恐懼則來源於性早熟和對她冷血陰森的父親
▼
最後說到心無城府的Richie
他的恐懼就是小丑本身
▼
看到這些你可以試想下
我們的孩提時代是不是也有那麼一段時間
害怕著妖魔鬼怪的東西,並且堅信他們的存在
昏暗無人的場所
突然出現的異響、突然無故敞開的大門
這些大人們根本不屑的微小事件
都能在我們渺小的內心投下巨大的陰影
而且往往無從求助
▼
哪怕後來我們長大了
知道這世上也許並沒有鬼怪
可當《小丑回魂》將這些恐怖元素
再一次透過孩子的視角呈現、放大
我們也仿佛時空穿梭般
重回孩童般小小的身體
重臨曾經深入骨髓的恐懼
▼
相比未知
恐懼往往來自熟悉的事物
如果說孩童時的恐懼還只是來自幻象
那麼長大後的恐懼才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雖說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但無非都是來源於你曾經難以克服的某個事件
而七人小隊也就是Losers Club為什麼能戰勝小丑?
因為Lose和Love其實只差了曲曲一個字母
所以有時候戰勝恐懼的力量
也就是那微乎其微的小動作:聯起手來
▼
明明是校園霸陵、種族歧視、戀童癖這麼沉重的題材
卻又暗含著濃濃的友情爆棚的味道
最終惡有惡報
好人保衛住了內心的純真戰勝了心魔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部恐怖片成功的地方
並不在於它本身有多嚇人
而是難得一見的暖心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