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菅野先生,兼立「古典音樂相對論」新年FLAG.

2021-02-07 古典音樂相對論

回顧2018年鳴放界最大的事件,就是菅野衝彥先生走了。


當時俱樂部前元老,「校長」寫了長文悼念。這個附在本文最後,供大家欣賞。


而昨天在發布了2018鳴放10大唱片後,古強的話,再次勾起了我對先生的懷念。這張照片來自於1976立體聲雜誌的春季刊,古強說長得像燒總,風度翩翩啊。



 

菅野衝彥唱片演奏家論摘抄:


沒有良好的器材,說什麼都是空話;但是更重要的還有使用器材的人,也即是人的感性和音樂觀。即是說『你要從音樂中得到什麼?』只有明白了這個核心問題,器材的存在才會變得有意義。也可以說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器材,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菅野先生一個日本人,我從未謀面,認識他就是從日本STEREO SOUND雜誌。尤其是他的家訪。


雖然很多家訪,讀起來也不是都有趣,至少可以看到日本HIFIER的器材搭配,也可以推測他們的審美走向。耍器材本性又暴露。作為一個資深新聞工作者,對於對話式的文字表述,覺得太小兒科了,我試圖寫得更有趣,更現場。

 

再後來,是Dragon同學,在2005年幫我從日本帶來一張唱片。就是這張。在當時,算比較貴的唱片,記得好像是300多。


 

帶到古強家進行過鳴放,我們都認為欣賞的價值不大,但是可以知道大佬們對聲音的認知標準。後來聽了聽,就出給了張氏國際的「校長」。當時買這種唱片不太容易,「校長」如獲至寶,應該保存到現在。


這張唱片其實歷史在日本很悠久,比如在1992年的STEREO SOUND就有它的廣告



後來隨著自己聽的音樂類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正點,主要是在古強的指引下不斷飛升。巴洛克時期本真演繹的古樂,藝術歌曲,歌劇尤其是華格納和威爾第,後來幾種在鋼琴奏鳴曲,直到勳伯格。。。。。。如果說菅野先生為我打開了一扇鳴放大門,那麼古強先生打開了很多扇音樂的大門,他影響了我們周圍一個群體。


沒開門的,可以去聽聽他的音頻節目。



我後來,器材也逐步升級,從12寸搞到了15寸,從小箱體,變成了大箱體TANNOY AUTOGRAPH。

 

現在看來先生當時的選曲,其實頗能體現出他們對系統的鑑別,和聽音的美學走向。我大體把他們分為三類:

 

1,  人聲、樂器、樂團的關係

第二軌到第七軌都屬這一類。

歌劇中的人聲獨唱、合唱和樂隊的關係,比如第二軌的「新教徒」選段

藝術歌曲中的鋼琴和演唱者的關係,比如第三和第四軌。尤其是家訪蜜蜂提到的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阿美玲演唱。

 

這類錄音,對聲場、音色、定位、層次、分析力,都有著很好的參考。

 

2,  鋼琴的重播是否完善,平衡。

比如8-16軌道。鋼琴是一個系統中基本的平衡保障,先生的選取覆蓋了幾乎所有頻段。

 

3,  大編制是否全面

18-22軌道,圖畫展覽會和馬勒,就可以體會到。

其實,從我的角度,應該再選一個布魯克納,為什麼沒有選?不得而知。


這張唱片後來還推出了LP版本,圖片來自老鬱。也許對LP系統來說,也是很好的考驗。



後來STEREO SOUND雜誌,還出了很多片子,比如以下這些。我都沒買。其實有一些在古強那裡聽了還是不錯的,比如那套JAZZ。圖片來自俱樂部某出片的燒友。


 

但是,我其實對菅野先生家能出來什麼聲音,一直持有懷疑態度,主要是空間,註定不會太全面。以下是先生1976年時候的陳設。



換個角度



後來進入2000年代後,他家的系統一直是這樣,比較穩定。



還有他1976年一起共事的一位大神先生是這樣的。當時都很年輕啊。



這個是他1976年的系統。菅野先生的採訪吧,應該是。



同一期雜誌裡,也看到AUTOGRAPH,居然是這樣擺放的,上面還放滿了酒!這個根據我的經驗,是完全不可能出來全面的聲音的。那時還沒發明CD機。



菅野先生有本專著,應該名字叫《唱片藝術論》?

無奈,我看不懂日文,也沒有買到,他發明了一個新詞,叫「唱片演奏家」,非常高明。這是他另外一部作品。南方資深發燒友老鬱在朋友圈曬過,他是2008年買的。


 

內文


想辦一本中國的STEREO SOUND雜誌這年頭10幾年前就有,當時我也是一個雜誌人,也出版發行過幾本現在還活著的雜誌。不容易啊。前幾天和布魯斯和硬總又探討起這個問題,發了個朋友圈,很多朋友點讚,老鬱又回話了,大致意思是,「只要放棄功利,就能成功」。


其實STEREO SOUND雜誌,也沒有放棄功利,應該說是平衡得很好,我手邊有很多70年代他們創刊時候的雜誌,一路看下來,他們也在探索不同的商業模式,曾經一度還有俱樂部模式。但是,主要還是廣告和售賣雜誌,這本雜誌定價很貴!大概300-400人民幣,但是,這個價格對發燒友來說,貴嗎?顯然不貴。

 

STEREO SOUND對於日本本土的器材,從來都不吝嗇地進行讚美,比如金嗓子,比如ESOTERIC。但是,他們能做到一點,就是,任何一次獲得STEREO SOUND年度大獎,和登上封面的器材,都算銘器,很多,到現在還為資深發燒友追隨,比如ESOTERIC P0



這樣的產品無論是藝術還是技術,都是劃時代的


比如來自瑞士的STUDER A730。在90年代的雜誌裡,幾乎是每期都要提到的。



知名手藝人Pure大神,不僅更換全部失效電容,還對它的散熱還進行了改造,機殼還進行了鍍銅處理。這個會有專題報導。

 

菅野先生不知道是不是STEREO SOUND的Owner之一,但是,每次年度評選,他都排在頭一個,我想這種堅持和理念,應該是來自於他。

 

跨年的朋友圈是不安的,很多人透露出討厭2018,再也別來了,其實無論精彩還是不精彩,時間都回不了頭,關鍵是像菅野先生一樣,能堅守這麼多年,在這麼小的一個亞文化領域,還能獲得別人的紀念。

 

菅野先生僅僅是我從雜誌上認識的一個日本人,值得敬畏。


2019新年,這篇小文,算立一個「相對論」的Flag吧。(完)



華麗的分割線後,以下都是附錄


 

唱片曲目如下。
1、威爾第「麥克白」序曲,西諾波利指揮柏林歌劇院樂團。

2、梅耶貝爾「新教徒」選段,Julius Rudel指揮倫敦愛樂,Samuel Ramey男低音。

3、舒伯特「天鵝之歌」中的「她的肖像」,費歇爾-迪斯考演唱,布倫德爾鋼琴。

4、舒伯特「致音樂」,阿美琳演唱,鮑德溫鋼琴。

5、塞圭地拉舞集中的歌曲,貝爾崗扎演唱,Moreno吉他伴奏。

6、卡魯裡的吉他協奏曲作品140,Pepe Romero吉他演奏,聖馬丁室內樂團。

7、德沃夏克Dumky三重奏,第三樂章,美藝三重奏。

8-14、貝多芬鋼琴變奏曲WoO70,布倫德爾鋼琴。

15-16、普羅科菲耶夫「羅密歐和朱麗葉」鋼琴改編曲中的兩段,達維多維奇鋼琴。

17、拉赫瑪尼諾夫「練聲曲」改編曲,Heinrich Schiff大提琴。

18-22、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中的5段,穆迪指揮費城交響樂團。

23、馬勒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葬禮進行曲」。小澤徵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校長文

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立體聲(STEREO SOUND)菅野先生之聲,到底怎麼樣?一次家訪的合理腦放
    在日本,很多聽過菅野先生系統的人,都覺得,雖然組裝的JBL和麥景圖XRT20是截然不同的喇叭,但是,在音樂表達方式上卻是一致的。由此來論證,唱片演奏家的理論。我們無緣聆聽過菅野先生的系統,但曾不止一次與古強討論起,菅野的系會鳴放出怎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聲音。菅野先生的系統,到底行嗎?這是我自從90年代末,開始閱讀STEREO SOUND後,存在了20多年的疑問,我想,很多人,也一定和我有同樣的疑問。菅野先生的喇叭,到底行嗎?
  • 又準備給自己立新年Flag?心理學家建議:2021年不合適
    新年計劃看似沒啥壞處,不過2020年已經充滿了不確定性,計劃趕不上變化,是不是騰出空來整點有用的更合適呢?據CNET網站12月28日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索菲·拉扎魯思博士(Dr. Sophie Lazarus)認為,在當前全球疫情的情況下,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充滿壓力、並可能因為各種因素無法實現的目標。
  • 立flag是什麼意思,立flag是什麼梗,給自己立個flag是什麼意思
    大家經常看到在朋友圈或者網絡上,大家都立flag,那麼立flag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大家要明白flag是什麼意思,flag英文是旗幟的意思,立flag是最近流行的網絡詞語,最開始立flag的意思是單純的就為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方向,但是每次立flag之後就被現實打臉了,所以網絡上說立flag有時候也是一種調侃,很多人也認為立flag是烏鴉嘴,每次立完flag總是和自己說的相反,當然很多人依然單純認為立flag就是單純樹立一個方向目標,讓自己有奮鬥的方向
  • 2021,你立的flag都實現了冇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豔 繪圖/劉陽「今年我一定要……」「如果今年我做不到我就……」拐子們嫂子們,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立flag(網絡流行語:制定目標)的時候又到了!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怪就只怪:蠻多flag在隨著一元復始而周而復始?用武漢人的話來說,那是「螞蟻坐沙發——彈(談)都不彈(談)唦!」
  • 【音樂實驗室•音樂大師】公安九課與高達背後的女人——菅野洋子
    菅野洋子這次,炎炎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日本天才音樂魔術師——菅野洋子。她是一位作曲家、編曲家、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一位神秘歌手。她說:「因為遊戲容量的限制,約束實在太多了,而且在這種支持下,音樂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菅野洋子離開了光榮株式會社,開始向動畫領域發起衝擊。到了1994年,在河森正治和渡邊信一郎監督的OVA動畫《MACROSS PLUS》中,菅野洋子首次獨立擔任動畫音樂的製作。
  • 每周古典吉他金曲推薦- 9.25日本作曲家菅野佑悟 《幸福的硬幣》
    菅野佑悟 日本著名的作曲家,音樂製作人。目前所屬事務所為One Music。
  • 2021狂想曲——你的新年Flag是什麼?
    面對眼前的2021年,我們每個人,都有太多太多事情想去做,可能也都會立各式各樣的新年Flag,其中不乏2020年因為疫情尚未實現的計劃。正如同「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那我們每個人的新年Flag,就像每家每戶除夕夜的年夜飯,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精彩。
  • 2021年的flag,你立下了嗎?
    新年伊始我悄悄地許下心願暗自定下目標2021年我的flag已經準備好了又是新的一年,每個人都決定為自己立下些什麼類似於小目標的東西,可能是為了應景,也有可能是真真切切想要實現的,當然不管什麼目的,我們也都且稱它為「flag」
  • 我有一Flag,不知當立不當立
    說「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基本戰死沙場;說「請大人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吧」,通常順利成為炮灰;說「什麼聲音,去看一下」,往往隨後便看到了人生的終章……誰讓他們「立flag」(立旗)了呢?脫離了主宰自己生殺大權的人生「編劇」,「立flag」更多成了點綴生活的談資。
  • 讓flag長立不倒的秘訣
    現在是6月,2020年已經快過去一半了碼字替工今日看回在年初立下的flag完美闡釋了「無一倖存」的涵義而運營組的小夥伴們 每年的flag也是一成不變「立flag就是為了推倒的呀」(狗頭)「不是吧阿sir,該不會真的有人以為立flag能成功吧」
  • 新年不立flag,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當2020的日曆翻過最後一頁那是曾經對你揮手告別當2021的日曆嶄新出現那是新年正在向你招手或許2020的部分flag立了又倒But!新年不立flag跟鹹魚有什麼區別?So,2021,跟著這些flag讓我們一起重新出發01今日事今日畢#DDL做不完DDL是警戒不是藉口熬夜填補不了對浪費時間的遺憾讓我們拒絕拖延症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堅持從容不迫地學習和生活把握好當下的每分每秒
  • 華為音樂10月線下活動帶你衝刺2020,喚醒年初立下的flag
    「二月不讀書,十月徒傷悲」,「三月不減肥,十月徒傷悲」……十月儼然給年初立下的flag發來了「最後通牒」。10月初,華為音樂上線了「2020你的flag完成了嗎」的徵集活動,很多年輕用戶都留言計劃考學、脫單、減肥,但是動力短缺,沒能堅持下來。
  • 打卡21天,實現新年flag!
    打卡21天,實現新年flag!新年新氣象也有新的flag2021年1月1日由江西財經大學官方微博發起的21天打卡計劃已經進行到第8天「日拱一卒無有盡 功不唐捐終入海」通過21天打卡計劃幫助你去實現一個flag或者養成一個好習慣期末考試周如期而至認真備考 不忘打卡2021讓每個日子都不被辜負
  • 任務式學習下,如何立flag?
    今天說的是,在任務式學習下,如何立flag,效果更好?一、上一年的flag全倒了每年的12月31日到1月1日是很多人立flag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笑話:每年的1月1號,每個人都宛如戲臺上的老將軍,渾身插滿了flag。但到了來年的12月31日,大多數人會拿出幾乎一模一樣的願望清單來。
  • 立flag不就是為了打臉嗎?
    flag又屢戰屢敗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立下減肥目標時,為的是追男神。倒了flag,是因為怕吃苦,動搖了,就說服自己我不追男神了,我要盡興而為。 大家先別急著笑哦,敢問在座的各位,難道你曾經立下的flag統統實現了嗎?
  • 立太多flag的人,總是傷得比較深
    當初立的flag,遲早是要還的。 Flag=跨次元終極大殺器五五開到底有沒有開掛?雖然實錘眾多,但最終還未塵埃落定。不過這次事件至少說明了「立flag」的強大力量。細數「立flag」的作死小能手,不管在哪個次元,無視因果律的人下場都很慘。
  • 新年flag:第一個,好多媽媽都立過,但結果……很扎心
    新年伊始,除了朋友圈如期上演的各類APP年終總結,新一年的flag又要爭先恐後地被起草上架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Flag還是要立的,萬一實現了呢?立flag這事兒對成年人來說,是表達願望。而對於有寶貝的家庭來說,更像是和孩子一起拆開的人生禮物。
  • 奚夢瑤摔倒:立flag什麼的,千萬要謹慎啊!
    而且,看著也確實挺疼的……心疼女神的同時,也有人翻出了她以前上節目時說自己「從沒在維秘T臺上摔倒過」的截屏,再一次教會我們一件事——flag千萬不要隨便立啊!圖片來源:Xyninesky/moegirl.org說「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基本戰死沙場;說「請大人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吧」,通常順利成為炮灰;說「什麼聲音,去看一下」,往往隨後便看到了人生的終章……誰讓他們「立flag」(立旗)了呢?在遊戲、影視、動漫及文學作品中,作者會通過讓人物說出特定對白或做出特定行為,來預示劇情的推進或轉折。
  • 讓新年Flag不再空口無憑,華為「新年開局 立旗為證」小程序上線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已經結束,在迎接2021到來的同時又到了一年一度立Flag的時刻。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與重視,各位的年初Flag中總會有一項與運動相關。然而「年初立旗千千萬, 年末旗倒萬萬千」,那些曾信誓旦旦立下的Flag最終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年末說笑的談資。
  • 2021來了,你還敢立flag嗎? |【丹楓唱談】
    保持每周寫一篇文章是我去年立的flag。有了這個flag,我發現自己不管多忙,總能逼著自己每周去思考並輸出思想。而當我克服萬難實現了那些flag,那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由此帶來的自信更是推動我有勇氣去挑戰更大的目標。這大概就是立flag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