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丘:棄「九二共識」?國民黨切勿自毀長城

2020-12-28 環球網

國民黨在年初臺灣地區兩項選舉中敗選後,黨內出現所謂「『九二共識』過時、欠缺彈性」「臺灣需要重新平衡兩岸定位」等論調。國民黨針對敗選進行檢討本無可厚非,但萬萬不可找錯病灶、開錯藥方,病急亂投醫,尤其「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影響深遠,不能不慎重對待。

「九二共識」是兩岸受權團體協商達成並經過兩岸雙方認可的共識。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就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協商。在協商的過程中,臺灣海基會代表先後拿出8種表述方案,其中第八種(口頭)表述方案是:「在海峽兩岸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建議「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此後,海協會致函海基會,同意以各自口頭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態度,並提出海協會口頭表述的要點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含義。」

該函以附件的方式,將海基會提出的第八種表述方案附在函後,作為雙方彼此接受的共識內容。海基會回函對此未表示任何異議。至此,雙方都認為經過協商達成了共識。這一共識後來被臺灣人士蘇起概括為「九二共識」,並被兩岸各界接受。

「九二共識」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達成共識的方式是各自口頭表述,兩會都表明了「謀求國家統一」「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在兩岸之間固有矛盾一時難以解決的歷史條件下,「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兩岸雙方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成為兩岸談判進程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關鍵。2008年5月以後,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進入1949年以來的最好時期。

兩會先後舉行11次會談,籤署23項協議,解決了諸多關係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問題。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實現,極大便利了兩岸同胞往來,兩岸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兩岸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開啟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ECFA早期收穫效益顯著。臺灣方面以適當名義連續8次出席世界衛生大會、1次列席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與新加坡、紐西蘭籤署經濟合作協議,對外活動空間得以拓展。國臺辦與臺灣方面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和「兩岸熱線」,開展兩部門負責人互訪,及時就兩岸關係重要問題溝通處理。兩岸領導人實現1949年以來首次會晤,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將兩岸關係和政治互動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平發展碩果纍纍,廣泛惠及兩岸同胞,受到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廣泛歡迎。

然而2016年5月民進黨上臺執政後,由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臺獨」分裂路線,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形勢變得複雜嚴峻。兩會協商機制停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繫溝通機制和「兩岸熱線」中斷,臺灣方面已連續3年無緣參加世衛大會,也無法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且已有7個所謂「邦交國」與臺「斷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受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國民黨切勿拿香跟拜、東施效顰。國民黨的政治人物皆信奉孫中山先生的理念與精神,而孫中山先生的核心理念與精神就是維護國家統一、振興中華,他強調:「『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堅持一個中國、實現國家統一是國民黨的創黨理念和一貫主張,明確寫入國民黨黨章。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擁有與大陸方面溝通處理兩岸關係的平臺與渠道,維護臺灣同胞福祉,是國民黨區別於民進黨的最大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2005年以來,國共兩黨保持良性互動,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得到兩岸同胞充分肯定,實踐充分證明國民黨以往的大陸政策有利於維護臺灣同胞福祉,是得民心的。不能因為一時選舉失利而懷憂喪志、自亂陣腳,輕易棄守兩岸關係優勢領域。若國民黨放棄「九二共識」,甚至向民進黨兩岸政策靠攏,自身就失去了守護兩岸和平的價值和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優勢,丟掉了黨魂和初心,將失去相當部分支持者,甚至再次走向分裂,是自毀長城。

分裂沒有前途,「臺獨」沒有出路。「風物長宜放眼量」。國民黨應登高望遠,看清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看清祖國必將統一的大勢,自覺擔負起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的歷史使命,與大陸方面一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國民黨唯有堅守初心使命和正確理念,才是救亡圖存的正道和王道。(作者是涉臺學者)

相關焦點

  • 國民黨選擇遠離「九二共識」嗎?
    外界頗為關心「九二共識」是否保留問題,據聞在兩岸論述組已草擬兩岸論述文本,國民黨將會在文本中肯定「九二共識」的歷史定位,不會抹滅「九二共識」對兩岸和平的貢獻。然無庸置疑是,國民黨歷經「大選」敗選、罷韓案通過,確實「九二共識」在黨內已遭受挑戰及質疑。首先,國民黨在「大選」敗選及韓國瑜被罷免通過,並非完全是親中路線及堅持「九二共識」所致。
  • 放棄「九二共識」?中國國民黨「不可能的任務」……
    要國民黨完全揚棄「九二共識」,已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中國國民黨兩岸論述核心的「九二共識」面臨檢討,曾兩次在改革委員會內部討論,但內容百花齊放,無法聚焦。與會人士透露,「九二共識」不會被揚棄,但改革委員會將補強國民黨兩岸論述。
  • 堅持九二共識出現變化,張亞中: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
    連續兩次「大選」都由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大勝,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撰文質疑,原本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態度似乎也出現變化,莫非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強項,是國民黨在臺灣存在的價值。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脊椎,脊椎若斷,國民黨必殘。連續兩次「大選」挫敗,張亞中表示,國民黨開始質疑是否要堅持九二共識?有的要否定、有的要放棄,黨中央說要研究。報載:最新研究結果草案出爐,國民黨肯定九二共識的歷史貢獻,將九二共識視為「歷史事實」。
  • 藍營「議員」:膽小國民黨弱化九二共識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老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洪秀柱:「九二共識」在臺灣被汙名化,是因為國民黨不講清楚
    臺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重返國民黨,面對「九二共識」遭汙名化,他主張若不用「九二共識」,可以改稱「事務性協商」。
  • 鄭建邦:希望中國國民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
    「希望中國國民黨在江啟臣主席的帶領下,珍惜和維護既有共同政治基礎,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發揮兩岸溝通橋梁紐帶作用,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同胞利益福祉而努力。」全國 政協 副主席、民革中央 常務副主席鄭建邦接受中評社專訪時作如上表示。
  • 關注 蔡英文就職演說未提「九二共識」 國民黨對此發表聲明
    ▌本文來源:新華社中國國民黨20日下午發新聞稿,對臺灣地區新任領導人只承認1992年兩岸會談,避而不談「九二共識」表示遺憾。
  • 國民黨討論是否修正「九二共識」 洪秀柱示警:準死無疑!
    同時,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正在討論是否修正「九二共識」,對此,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若要賦予「九二共識」新的定義或換一個名義,「那就準死無疑」!洪秀柱30日下午出席國民黨革實院記者會,提到國民黨中心思想時,就意有所指稱,國民黨主席主持中常會,都要面對孫中山遺像朗誦總理遺囑,內容中的「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涵蓋整個中國,絕不是只有臺澎金馬,「朗誦孫中山遺囑不是唱歌復誦,而是要想起背後的真正意義。」
  • 藍營南部基層人士:弱化「九二共識」,國民黨恐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佬」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改黨名、棄「九二共識」?蔣萬安沒正面回應
    編輯:凝冰2020年選舉國民黨敗給了民進黨,國民黨因選舉失敗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有的人提出黨內必須要改革,培養扶持年輕力量,有的人提出要國民黨更換黨名,在兩岸關係上,不要再提「九二共識」等等。連任成功的「立委」蔣萬安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對國民黨內部一系列的動蕩,並沒有做出回應,只是說現在應該關心的是,國民黨決策層做出什麼樣的決策更符合民意?
  • 臺灣輿論對「九二共識」不友善?藍議員:是國民黨對兩岸和平不夠堅定
    中國國民黨全代會即將在9月6日登場,據悉已有135位黨代表提案擬以「ECFA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對此,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劉德林31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黨內浮現路線討論不能說錯,但凸顯藍軍對於兩岸和平與難能可貴的和平信念不夠堅定。
  • 國民黨籍苗慄縣長:九二共識繼續走下去
    中國國民黨苗慄縣長徐耀昌21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早期在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緊密結合,靠的就是九二共識,兩岸說實在大可不必搞到仇視對立,他說,既然馬執政兩岸關係四平八穩,應該繼續走下去,國民黨在兩岸政策,其實也不用想太多,和平才是我們期待。
  • 國民黨落選後想不承認「九二共識」?要跟著蔡英文搞「臺獨」?
    編輯:星辰國民黨在最近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再次敗給了民進黨。國民黨黨內要求進行改革的呼聲非常高,黨內出現了要求放棄"九二共識"的聲音,但是國民黨中央還是表示還會堅持"九二共識"的。於是國民黨就加快了黨員"本土化"的進程。甚至有人提出了更改中國國民黨的黨名,放棄"九二共識"的理念,他們就想通過這些方式來贏得中間選民甚至島內淺綠選民的支持,在選舉當中打敗民進黨。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有害的。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事實不容改變。
  • 韓國瑜競選顧問:國民黨若斷然拋棄九二共識,風險更大
    韓國瑜的競選顧問、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在尚未有更好的替代概念與名詞之前,國民黨若斷然拋棄「九二共識」的成本與風險更大。他認為,只要進化並豐富其解釋,「九二共識」則仍可彈性調適處理兩岸關係。他在會上提到韓國瑜此次敗選的部分原因:此次韓國瑜選舉形同由韓競選總部、國民黨總部和政策顧問團3個「司令部」在運行,卻沒有一個「總參謀部」。韓參選起步晚,要在高雄、臺北兩地來回跑;顧問團成員多是兼職,無法全力輔佐。 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黃介正表示,「我們接受結果」,也注意到「大選票」與「政黨票」之間有巨大落差。國民黨會繼續存在,會改革,也會更注意華府對臺灣的看法。
  • 藍營人士:臺民眾多自認「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不應棄九二共識
    對中國國民黨兩岸路線紛擾,資深國民黨中常委範成連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民眾多數都有「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想法,國民黨不應該拋棄九二共識,跟著民進黨走,國民黨以現階段在野情形下,只能維持既有兩岸路線。
  • 高育仁:不重視「九二共識」會後悔
    高育仁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的嶽父,曾任臺南縣長、臺灣省議會議長。(中評社)   中評社臺北7月23日電/中國國民黨前臺灣省議會議長高育仁2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對兩岸關係發展、國民黨未來表達憂心,他希望大陸解決臺灣問題時不要急,也希望國民黨要爭氣,再不爭氣的話會被丟入歷史的灰燼。「九二共識」絕對是國民黨黨魂,國民黨兩岸論述應該堅持「九二共識」。
  • 張斯綱:「九二共識」不能因一次敗選就丟
    現在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內涵被兩頭抽空,國民黨其實應該藉著3至4個月的廣泛討論去補足內涵,否則別人攻擊時,你沒辦法捍衛自己的立場,他也希望北京在這段時間不要講太硬的話,現在「去「九二共識」並非黨內定調,應該讓國民黨好好討論,他認為只要討論的夠多,國民黨不會因這件事而分裂。
  • 國民黨要「去中國化」,不提「九二共識」?蔣萬安沒正面回應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國民黨自此2020選舉過後,就一直在進行深刻的反省。當然每個人反省的方向不同,但是國民黨急需改變這一問題已經在藍營內部形成了共識。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的國民黨必須進行一次徹頭徹尾的改革,才能真正從失敗中走出來。不過既然是改革,該改哪個方面,應該改成什麼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最近,臺灣媒體報導了很多真真假假的國民黨改革措施,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國民黨要改名這件事。有記者就該問題詢問蔣萬安,國民黨從此要「去中國化」,不提「九二共識」了嗎?蔣萬安沒有正面回答。
  • 南懷瑾與「九二共識」
    甚至連一貫將「九二共識」視為圭臬的中國國民黨,也有將其「束之高閣」的趨向,不能不令人扼腕。隨著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見證人,紛紛老去甚或作古,重溫「九二共識」的由來及其意義,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眾所周知,著名的「汪辜會談」,發生在1993年4月的新加坡香格裡拉飯店。
  • 江啟臣未提九二共識,蔣萬安和「藍委」幫忙緩頰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就任時未提九二共識,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多表達力挺態度。黨團書記長蔣萬安表示,江希望先凝聚黨內和社會的共識,才能拉近兩岸共識,這是非常清楚的。但在此刻,國民黨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改革再造。我們畢竟得先重新贏得臺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江並未提到九二共識。對於江啟臣的做法是否會傷害未來的國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