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秀敏與趙本山的話,很難不讓人想到春晚之上的鐵三角,曾經的趙本山高秀敏還有範偉,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經典作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個人多多少少也是出現了許多的矛盾,先是範偉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了趙本山,後來就連高秀敏也與趙本山出現了隔閡,甚至分道揚鑣,兩個人之間的恩怨什麼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高秀敏的丈夫名叫何慶奎,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編輯,趙本山的許多作品都是何慶魁寫的,可以說趙本山有這樣的成就何慶魁是有著很大的功勞的。所以高秀敏身為何慶魁的妻子,趙本山更應該不能得罪才是,但是為什麼兩個人卻鬧到了這樣的程度呢,就連高秀敏去世之前兩個人都沒有和解,可見這樣的矛盾還真的不小。
我們也都知道,趙本山現在的妻子並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葛淑珍,也就是在趙本山走紅之後,與她離的婚,也因為此事讓趙本山留下了一個拋妻棄子的名聲,因為在當年他為了與妻子離婚,甚至不惜淨身出戶,孩子都沒有要,通過這樣的一些來看的話,趙本山確實是為了自己,當時的他雖然是淨身出戶,但是他並不需要這些家產,因為當時的他用日入鬥金來形容並不為過,所以他這樣的大度並沒有迎來大家的稱讚,反而覺得他是為了離婚,連家產都不要了,可見其決心了。他如此堅定的想要離婚,真的是因為妻子做錯了什麼事情嗎?反而不是,是因為他想換掉妻子才有這麼大的決心,這不得不說令人有點不恥。
而當時的高秀敏也是剛剛離婚不久,兩個人也是經過何慶魁這樣的一層關係便合作在了一起,趙本山與高秀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走到了一起並且一起合作的。也是在那一段時期內,何慶魁也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吧,所以為兩個人寫下了很多的好劇本,也是在那段時間內,趙本山的許多經典作品都是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了舞臺之上,他們的合作也確實非常的精彩,把鄉下農民的生活表演的活靈活現,而實際上他們並不是農民。
趙本山高秀敏和範偉第一次合作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時候,三個人以《拜年》這樣的一部小品出現在了春晚之上,讓全國人民第一次看到了鐵三角這個組合,隨後就是一年一度的《賣拐》《賣車》和《心病》等等,直到三個人解散之後,我們也不知道高秀敏和趙本山鬧起了矛盾,我們當時也並不知道範偉因為什麼離開了趙本山,因為在當年那樣的情況下消息閉塞,很多事情並不如現在這樣知道的那麼快。
兩個人發生恩怨的導火索,是因為一次表演,因為高秀敏的家鄉要辦一場活動,所以主辦方就找到了高秀敏,希望她能夠邀請到趙本山,而高秀敏覺得以自己和趙本山的關係請他過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於是就非常痛快的答應了家鄉的領導。對於給多少薪酬這樣的問題,高秀敏覺得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趙本山應該會客氣一下,可能也就不要了,但是沒曾想的是,趙本山來了之後,絲毫沒有顧及高秀敏的面子,該拿多少錢就拿了多少錢,這讓高秀敏非常的尷尬,於是兩個人自此生下隔閡。
當然上面的那件事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並沒有因此而鬧翻,畢竟在這件事情上高秀敏和趙本山還不至於鬧那麼僵,他們開始撕破臉皮是在春晚備戰之前,因為在春晚備戰之前,他們的作品是要央視審核的,但是在審查之前高秀敏的姐妹發生了意外,需要她前去救場,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秀敏拋下了趙本山,自己去姐妹那裡救場去了,但是湊巧不巧的,央視在這樣的時候來審查了,這樣一來只剩趙本山自己,審查根本沒法通過,這件事讓趙本山實在是不樂意了,而高秀敏對於趙本山的不樂意,心裡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兩個人於是大吵了一架。
在發生過這樣的兩次事情之後,趙本山在拍攝一些作品的時候,便不再開始找高秀敏一起合作了,於是就又開始了與宋丹丹的爆火之路,而事實上趙本山與宋丹丹的合作也是非常的成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高秀敏慢慢的便被淡化了下去,直到多年之後,三個人又一起合作了《送水工》這一部作品,再次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而此時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高秀敏與範偉完全就成為了綠葉般的存在,完全就是為了襯託趙本山的,而此時的趙本山已經不是兩個人能夠企及的存在了。
所以在接下來的很多場演出中,高秀敏和範偉大部分都是跟著趙本山去走場,趙本山拿多少錢然後再給他們分錢,也正是因為這樣才發生了範偉離開趙本山的事情,因為趙本山拿了四十二萬的薪酬,卻只給了範偉七千塊錢,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趙本山已經不拿他們當合作夥伴了,完全是當成了自己的工人,可能範偉也是實在臉上掛不住了吧,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選擇了離開趙本山,選擇了自己打拼。範偉離開之後,高秀敏也是為範偉打抱不平,所以她也決定與趙本山分道揚鑣。高秀敏的離開不單單是她自己離開,還有何慶奎也跟著高秀敏一起離開了趙本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出,趙本山的作品慢慢的質量在下降,這總體原因就是因為何慶魁的離開。
直到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日的時候,因為這一天小編非常的清晰,那一天小編在工地上打工,突然之間同事就拿著一張報紙走到了我們的工地上,並且喊著高秀敏去世了,當時這件事情很深刻,因此在今天來講,小編不用查資料,憑藉著這個記憶就可以清楚地記得那個日子,八月二十日,二零零五年,如今已經過去十五年的時間了,不得不感慨時間過得真快。
在高秀敏去世之後,趙本山也參加了她的葬禮,並且表現的十分的痛苦,對於趙本山這樣的表現,我們不知道到底是真還是假,我們只知道兩個人一路走來,經歷過很多的風雨,有句話是這樣講的,人只能同苦不能同甘,我想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他們三個人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如此,而趙本山關於薪酬這一方面的分配,也不僅僅是對合作夥伴,他與弟子們之間也是如此,小瀋陽當年給他帶來了那麼多的利益,但是最後小瀋陽被他雪藏了起來,而小瀋陽在那期間掙下的錢,大部分都收入了他的囊下,所以在薪酬分配這個問題上,趙本山一直讓人吐槽不已。
這些事情講起來非常的複雜,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得清楚的,高秀敏老師已經去世多年,如今的趙本山老師也已經年紀很大了,何慶魁在高秀敏去世之後,也與趙本山恢復了合作關係,可能趙本山也是想開了吧,也覺得對高秀敏有所虧欠,所以現在的何慶魁被邀請到了本山傳媒,就算何慶奎什麼都不寫,趙本山也願意養著他,所以從這來看的話,三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我們外人再怎麼講也講不明白,只有他們自己最為清楚了。對於他們之間的這些事情,你是如何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