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火了一個視頻
裡面全是 「王者榮耀角色」
網友們紛紛猜測,
難道王者榮耀也要拍電影了???
之前就有網友對 「王者榮耀電影」 這件事躍躍欲試!
電影《魔遊紀》播出後,評論區也蹦出了一群王者的愛好者~
觀眾都說電影中的角色像極了蘭陵王!
難道真要拍成電影了?
聽完這個消息小編是脊背一涼!
B站一位叫 「北半球騷客」的UP主,就自製了一部同人微電影,叫《搶紅》。不僅號稱是首款「《王者榮耀》主題大電影,斥資3.8億」,而且還選好了主演和導演:黎明(首次)擔任導演,並飾演劉邦,張涵予飾演成吉思汗,杜鵑飾演王昭君,王耀慶飾演扁鵲……
當然,以上純屬粉絲YY。這部微電影,實際上是選取以上幾位明星出演過的影視作品片段,剪輯而成。講述的是 「四個英雄爭搶紅buff的恩怨情仇」。
短片中的四位英雄就是為了搶這個東西,打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團結在了一起。
這年頭,把遊戲改編成電影,幾乎是個國際大勢。好萊塢每年都會有一兩部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上映。比如這幾年熱度頗高的《魔獸》《刺客信條》《寂靜嶺》等等。
但我們得注意,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原著遊戲本身,都有十分完整的故事和世界觀。
《魔獸》的世界觀和故事非常龐大,並且完整,角色種族與《指環王》有相似之處,有人類、矮人、精靈、法師等等,篇幅也絕不亞於後者。而鄧肯·瓊斯導演的電影版《魔獸》,選取了整個體系的冰山一角來展現。
在《刺客信條》的遊戲裡,你將化身刺客穿越回古代,通過刺殺殘暴的統治階級來改變歷史進程,遊戲有好幾部,但每一部都有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故事背景。
哪怕是《憤怒的小鳥》,也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豬偷了鳥生的蛋,所以鳥要去搶回來。它的世界觀雖然簡單,但也很完整:豬會蓋房子,而不同的鳥,有不同的技能,豬和鳥,則代表了正反兩方。
而對於《王者榮耀》來說,世界觀與故事,目前都很欠缺。
先說世界觀。
度娘告訴我,《王者榮耀》的遊戲背景是:
「無限時空中,時光的洪流匯聚於同一片大陸。機關術與魔道肆虐,讓世界面目全非。英雄,那些熟知的名字,不可思議地聚集在一起。拋卻了過往榮光,遵循野心與欲望,隨心所欲尋求力量,乃至彼此追逐殺戮。而在一個又一個傳奇的背後,喚靈師的身影時隱時現,沒錯,他們,才是歷史真正的創造者,生存或者毀滅,戰爭,似乎永無止境。」
這段話看似酷炫,其實只透露了一個信息量——我們有很多英雄可以讓你選。
對遊戲來說,這個世界觀設定尚可,但對電影來說,則遠遠不夠。
《人民日報》的官博曾經轉載過一篇文章,叫《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
雖然《王者榮耀》只不過是個手遊,沒有承擔歷史教育的義務。但涉及到電影改編,問題就不小了。
首先,我不得不問:為什麼荊軻在這個體系裡,變成了女的?武則天是個法師?而大詩人李白的角色設定是個刺客?
這些問題都還不是最主要的。
《王者榮耀》改編成電影,最棘手的問題在於,
該找個什麼由頭,
讓這幫時代各異的大咖們,
擠在同一個時空裡,
整天打打殺殺呢???
更何況,遊戲中的這幾十位英雄,有的是歷史真實人物,有的來自神話傳說,有的不是中國人,有的直接就是遊戲本身原創的。這一大幫人聚到一起,還不亂套了?
這可不是一句簡單的「無限時空中,時光的洪流匯聚於同一片大陸」就能解釋清楚的。
說到故事,
《王者榮耀》的改編難度就更大了。
在騰訊的官網上,每個英雄都有一大段故事介紹,比如關二爺關羽,就被形容為「世間最強的獵魔人之一」,王昭君則是北夷人的公主,是被獻祭給神明的新娘。
但這些對玩家來說,並沒有實際的意義。而如果直接將這些簡介串到一起,改編成劇本呢?效果一定感人極了,我不敢想。。。
這仗為什麼要打?
作為觀眾的我該支持哪一邊?
仗打完了會怎麼樣?
這比上一次等位時
遇見旁邊小學生玩 「農藥」更讓我瑟瑟發抖...
重點是,小朋友的遊戲設備還比我好...
嚇得我默默玩了把遊戲
壓壓驚...
部分內容摘自 one 文藝生活
本期編輯: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