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跟情人陳昱霖鬧了兩三年的官司,終於在前些天落下了帷幕:
陳昱霖被判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而吳秀波的演藝事業,則是基本畫上了句號。
首先表明立場,這齣狗血劇情中的男方、女方都有問題,也都該罵。
今天只是想從養育的角度聊一聊陳昱霖其人。
而且,很神奇的是,我在陳昱霖身上,看到了一個被父母馴化的極其乖巧的女兒的模樣。
沒錯,「官司纏身、身敗名裂的十八線女藝人」,跟「父母的乖孩子」這兩個角色,同時詭異地存在於陳昱霖一個人身上。
事情還要回到10年前。
剛開始闖蕩演藝圈的年輕女孩,一朝遇到了有所成就的成熟男星。
看下陳昱霖當初微博上的文字,可以想像其當日對吳滿懷崇拜的心情。
其實按照現實常見的套路,若陳真是個懂得攀附的心機女孩,應該踩著吳秀波好好上位整個劇情才對。
可是並沒有。
陳昱霖自此陷入愛情了。
為了她的愛情,她完全淪為吳秀波金屋藏嬌的對象,徹底放棄掉了個人的發展。
下面這些文字,都來自她後來跟吳秀波鬧翻時發的朋友圈:
「被你(吳秀波)拿佛經洗腦,甘願被你控制欲對待我,你讓我不拍戲,說劇組工作環境複雜我應付不來,咱倆有一個人出去工作掙錢就好,我就一個戲都不去。
我一直相信你說的,從來不起疑心,在橫店豐景佳麗1208房陪著你拍《軍師聯盟》整整呆了333天,每天給你煮粥煲湯洗衣服,淘寶養生照顧你……
為了保全你跟維護我們的感情,七年來一直委屈自己,犧牲自己的夢想跟親情,百般隱忍你的疑心病跟壞脾氣……」
世人這才發現,這個甘做小三的女孩,道德上的問題是真讓人不齒,心理上的愚蠢跟天真也是真讓人驚詫。
她竟然曾經選擇了躲在幕後,毫無疑心地相信吳秀波所做的全部承諾,完全被他洗腦,整整七年做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小三,死心塌地地守著她的「愛情」。
這哪裡是個心機女,這分明是只太蠢、太天真的乖乖小白兔!
在陳昱霖母親回應網友的信中,我們也看到,吳秀波應該深知陳昱霖的乖巧小白兔屬性。
估計就是認準了她的乖巧和溫順,吳秀波也才敢那麼肆無忌憚地「控制」了她7年吧。
一個早早離開父母、急需要溫暖的少女,遇到圖謀不軌的油膩大叔,竟然覺得分外親切。
一個缺乏自我主見的年輕女孩,剛踏入社會就遇見高段位渣男,輕易就被洗腦,心甘情願長時間地付出和自我犧牲。
如果陳昱霖一直隱忍下去,吳秀波的畫皮也不至於被揭露得這麼早。
哪成想,兔子卻急了。
陳昱霖竟然開始無法忍受被吳冷落、竟然也開始獅子大開口想要經濟補償了(在其父母的協助下)。倆人就此開撕,於是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種種。
這倆人的情感糾葛,讓我忍不住想起那個「乖乖女特別容易遇到渣男」的說法。
很多朋友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
仔細想想,它不無道理。
這個說法背後的心理學邏輯是:
乖乖女從小到大都很聽話。她缺乏父母的真正理解與看見,長時間活在父母的掌控欲下,從未對他人說過「不」。
換個說法,即她從未有過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個「自我」冒出頭來。
一個同樣乖巧的男孩很難激起她愛的火花。
渣男就不一樣了。
渣男看起來往往特別卓爾不凡、有魅力。
他完全不介意世俗陳規,看起來非常特立獨行。
這一切當然就吸引那個乖乖女了。
她會被他吃得死死的。
然而。可惜。那個有魅力的渣男,他的「魅力」基本都是虛假的。
他拒絕進入規則、保持貌似自由的狀態,實際上不過是不願意負責、逃避責任的無賴又自私的行徑罷了。
真是可悲,可嘆!
陳昱霖出事後,陳父陳母因此走入人們的視野。
最開始,這對老父母還是博得了眾多網友同情的。
他們先是以受害者的姿態在網上曝出吳秀波跟自己女兒的猛料,一石激起千層浪:
接著,他們又很耐心地在線回復網友提問。
看過陳昱霖父母回應網友的那些截圖,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對父母為了不成器的女兒,即便是人已老邁也要費盡心力、四處奔走。
真的挺讓人心酸的。
然而,後來人們就發現了不對勁。
陳昱霖曾在她發過的有限的微博裡面,要麼曬高級酒店,要麼曬出國旅遊,再要麼曬秀場看秀等。
而很多照片背後,都有其父母的影子。
沒錯,陳父陳母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兒不工作、整日跟一個已婚男人糾纏在一起,卻依然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女兒白白拿來的「榮華富貴」。
在陳昱霖跟吳秀波關係轉惡後,陳昱霖選擇了向吳秀波索要巨額經濟補償。
這背後,又有其父母的助力。
根據爆料,陳昱霖前三次總計向吳秀波索要了2900萬。
第四次要了6000萬,吳秀波只給了200萬。
第五次,陳昱霖母親則親自向吳秀波要10個億。
說起來,女兒被送入獄,跟陳父陳母絕對有脫不開的干係。
現在回頭再看這齣狗血劇,陳昱霖還真是父母的乖乖女。
她走錯的每一步,都跟父母對她的錯誤養育有直接關係。
若父母本身遵守秩序與規則,尊重他人,愛惜自己,抱有基本的善良和誠實,想要什麼都靠自己的雙手、光明正大去獲取,那麼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思想的、獨立的、自尊自愛的人。
若做父母的,每日都鑽在錢眼裡、有過重的攀比心和功利慾,為人處世缺乏原則,動輒投機取巧,那麼,孩子的價值觀不扭曲才怪。
對陳父陳母而言,陳昱霖不過是他們用來享樂的工具孩子罷了。
陳父陳母的養育觀,看似極端,其實仍然有警醒意義。
為何這對父母會從一開始就默許了女兒放棄自我的「愛情觀」,以及用身體走捷徑的生存方式?
很可能在他們眼裡,一個女孩能夠找到一個有能力的男人照顧她、對她好,便是足夠的成就了。
他們真的一點也不愛、不疼惜自己的女兒嗎?應該是有愛的。
但是,他們扭曲的價值觀,終究親手毀掉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聽話」的陳昱霖看似順利地長大了。
她應該不曾在物質上匱乏過。
長得也挺美。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的父母一直在把她培養成一個弱者,一個聽話的附庸。這才是她悲劇的根源。
何止陳父陳母呢?很多成年人在教育、訓誡一個懵懂女孩之時,都會有意無意這麼做。
仔細回想下。
你是否見過父母以「愛孩子」的名義勸告女兒:女孩子不要太辛苦,早點找個好男人嫁了吧。
你是否讀書時候聽過老師說,要不是看你是女孩,我就罰你XX了。
你是否聽過親戚朋友說,某某工作穩定,更適合女孩子;女孩子家家,那麼拼命幹什麼。
你是否在各種語境下得到一個印象:女孩子只需負責乖巧、美麗就好了,闖世界的髒活累活,留給男人做吧。
可最後女孩們發現,不努力工作,結果自己就真的沒有事業。
不努力掙錢,結果自己就真的只能仰仗男人鼻息。
溫順乖巧得久了,那個真實的、有力量的自己再也找不回了。
一直被父母師長呵護著,結果走上社會,並沒有人一直保護著你、把你捧在手心裡。
記得一位微博網友曾經說:
「這個世界對女人來說是很艱難的,但是這種艱難並不來自於社會對女人的打壓,恰恰相反,這種艱難來自於社會總是對女人裝出一副關心和禮貌的面孔,以至於讓大部分女人無法認清叢林的本質。」
深以為然。
如果你也有一個女兒,請不要把她當成一個可愛、聽話的寵物去疼,去愛。
請務必早早告訴孩子,放棄掉靠身體走捷徑的企圖;與其把命運交付給男人,不如踏踏實實握在自己手裡。
請允許一個女孩在事業上的攻擊力和野心。
請給女孩折騰和打拼的機會。
千萬千萬別把女兒養成一個弱者,那不是愛,是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