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有不少打著「對公帳戶買賣」旗號進行違規交易的個人及網站,售價為500-1000元一套,倒賣對公帳戶成了不法分子的生財之道。
近日,天水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於2020年6月初成功打掉一個以代為註冊辦理營業執照及對公帳戶等手續買賣他人為詐騙犯罪分子提供「灰黑產」資金帳戶的犯罪團夥,為全省剷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灰黑產業鏈再立新功。
2020年4月,家住天水市秦區的宋某在網絡購買機票後,突然接到了這樣一條簡訊。
宋某向對方所提供的帳號匯入保證金後,卻再也聯繫不上對方,萬般無奈之下,宋某向公安機關報了案。經對涉案工商註冊企業法人查詢,警方發現該涉案工商企業法人年齡僅有19歲,其名下已經有五家工商企業註冊信息。
辦案民警立刻意識到,涉案的工商企業有可能是註冊的虛假「空殼公司」。辦案民警遂前往工商局對涉案工商企業註冊資料進行調取,並對已掌握的疑似「空殼公司」法人進行深度分析。
年僅19歲就擔任多個公司的法人之席,即便是龐大的家族企業也絕不可能如此,經過警方調查,該名犯罪嫌疑人家庭條件一般,無業,那麼他又是如何成為多家企業法人的呢?
據他自己交代,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在網上看到有人發布了一條收購個人信息的帖子,報價500-1000元,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帖子留下的聯繫方式聯絡到了買家,買家表示,價格可以再談,你只需要等電話,按照電話那頭指示與相關人員見面,見面後,他會帶你去銀行辦理對公帳戶等手續,一切都只需聽指揮即可。
無論是個人銀行卡號還是企業的對公帳戶,一旦受害者將錢打進帳戶,犯罪分子就會用各種方法在極短時間內把錢取走,而這些帳戶就是電信網絡詐騙背後的灰黑產業鏈條,也成為了詐騙犯罪分子的生財工具。
在這條灰黑產業鏈條背後,不法分子專門尋找身邊的「潛在客戶」,或者通過網絡渠道隱秘發布信息,高價收購銀行卡和個人信息,以此招募和吸引有意向者來到身邊。
警方逐步查明,這樣的情況還不止一例,多名無業閒散青年名下均有多家工商註冊企業信息。經查證,涉案的對公帳戶,對應的公司實際上是空殼公司,有的登記地址並不存在,有的除了作為資金轉移通道外沒有任何其他交易往來。
所謂對公帳戶,就是企業所使用的帳戶,犯罪分子使用對公帳戶進行詐騙,欺騙性、迷惑性更強,對公帳戶的管理比銀行卡要求得更複雜,因此對公帳戶出售的價格也更高。而所謂的五件套,並不只有銀行卡和個人身份信息,而是與營業執照、U盾等組合在一起的「五件套」,甚至可以發展為更全面的「八件套」。犯罪分子以500元-1000元低價收購「個人套裝」,再以一套5000元-10000元的價格向他們的上遊進行出售,為電信網絡詐騙上線提供實施詐騙的犯罪工具,在10倍差價的誘惑下,不少人甘願以身試法,他們甚至覺得一旦事發大可跑路,讓那些販賣個人信息的所謂「法人」們去背鍋。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銀行帳戶灰黑產泛濫的問題,在天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反詐中心以及市局網安部門的大力支撐下,組織部署開展破案攻堅。
在調取了犯罪嫌疑人開戶時的視頻監控資料及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註冊公司地址信息後,偵查範圍逐漸縮小,一個以羅某、張某等人為首的非法收買提供對公帳戶的犯罪團夥逐漸浮出水面,團夥成員多達20餘人,軌跡分布四川、湖南、廣東等五個省份。
落實大量證據無疑是辦理此案的關鍵一環,警方根據目前掌握的銀行卡信息趕往多個對應的開戶行進行調查,並對嫌疑人身份及軌跡進行分析後,制定了相應的調查取證方法。
2020年5月中旬,辦案民警根據前期調查的相關信息分成多個行動小組,先後前往廣東等地調查取證對公帳戶買賣的基本情況。
在天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強力支援下,專案組民警分為五個小組赴四川、湖南、廣東等5省17市實施統一抓捕行動。
截止2020年6月23日,共抓捕犯罪嫌疑人25人,現場繳獲涉案手機31部,對公銀行「5件套」6套,公章、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等作案工具70餘件。
經查,該案中上線卡商4人,中介財務代辦人員6人,試卡人員及出賣對公帳戶嫌疑人15人,凍結資金帳戶26個,涉案資金正在進一步核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