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迪崇拜的「虎媽」,把女兒送進哈佛耶魯,老公卻翻車了?

2020-09-05 商務範


最近,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傑德·魯本菲爾德陷入性醜聞風波,被多名耶魯大學女生指控性騷擾,目前被耶魯大學法學院處以為期兩年的停職。


傑德出事之後,反而把另一個人送上了熱搜,也就是他的妻子、著名」虎媽「蔡美兒



這已經不是這對夫婦第一次陷入爭議和醜聞了。2018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被指控性侵時,和他關係密切的夫妻倆就牽扯其中,敗了一波人設。近幾年夫妻倆的不少言論和研究著作,也經常因為涉及種族等議題而引發爭議。



其實在美國,蔡美兒一家一直都以精英家庭形象而著名。她和老公傑德都是耶魯教授,父親蔡少棠更被譽為「非線性電路之父」,兩個妹妹也都是哈佛耶魯畢業,可以說是「滿門高知」。


不過蔡美兒當年火出圈,還是因為《虎媽戰歌》這本書。此書讓她收穫了不少粉絲,連鄧文迪都追著她見面請教育兒問題,甚至還上了《時代周刊》。



不過因為西方崇尚自由教育,主張尊重和鼓勵孩子,而虎媽在書中描寫的「另類」方式,不僅限制孩子的自由,還加以「威脅打壓恐嚇」,在西方人看來相當難以接受。因此在支持她的聲音以外,爭議也從沒斷過。


因此發行時就曾引起軒然大波,虎媽甚至被指控死亡威脅和虐待兒童。很多專家都認為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不是「機器人」,就是有精神疾病。



現在,距離這本書出版已經過去了9年,虎媽的兩個女兒相繼從哈佛畢業,大女兒索菲婭後來去了爸媽任職的耶魯大學讀研,現已畢業進入美國軍隊成為軍官;小女兒露露則繼續在哈佛深造。目前看兩個虎娃不僅沒成為預測中的怪胎,還蠻成功的樣子。



面對這一結果,有人開始思考她的教育理念的可取性、有人認為她只是賭贏了、有人認為她的教育方法太過功利……總之爭論依舊沒有停歇。


不過不管虎媽的教育理念如何,她在教育兩個虎娃的路上確實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範主之前也看過《虎媽戰歌》這本書,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虎媽育兒到底有多拼。



----------我是分割線----------


虎媽,首先自己要「虎」


虎媽在書的開篇就說:「老虎——力量與權力最為鮮活的象徵。讓人害怕,也令人起敬。」言外之意告訴大家,為什麼是「虎媽」呢?因為自己就是權力與力量的象徵,不容孩子質疑與反抗。



作為一個虎媽,首先自己要「虎」。蔡美兒生於1962年,就是屬虎的(有點兒扯遠了)。虎媽的童年是從比較壓抑和嚴格的環境中過來的,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讓她必須門門功課是A,凡事做到最好,所以她從小就是一個超級學霸,性格也非常剛。


作為移民家庭的孩子,虎媽上小學時曾被人嘲笑口音,受到刺激的她便瘋狂參加各種社交團體活動,拼命練習口音,發誓要擺脫這種情況。


(最右是童年時的虎媽)


嚴格的家庭教育也容不得虎媽的成績單有任何「瑕疵」,有一次考試虎媽得了第二名,她的父親在參加完頒獎儀式後卻對她說:「千萬千萬別再讓我這麼丟臉了!」


長大後的虎媽自然是個「狠角色」,為了育兒非常拼。


首先,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育兒,虎媽剛生完孩子,產假期間就開始寫論文,準備從原來供職的華爾街一家法律事務所,跳槽到大學裡當老師。


虎娃們長大一點兒後,虎媽則化身時間管理大師,工作育兒兩不誤,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清晨5點起床,花半天的時間寫作,在耶魯大學裡完成工作,然後飛奔回家,輔導兩個娃家庭作業,順便再管教管教叛逆的老二。



為了帶娃,虎媽一天都沒有放鬆過,連周末也在不斷提升和精進,從學音樂到養狗,孩子們要學習接觸的東西,虎媽一定會先自學,爭取永遠能夠走在孩子的前列。


有時候陪虎娃們上了一天的課,晚上她們進入夢鄉,虎媽還要挑燈夜讀,聽CD、看文章,當孩子們拋出問題的時候,虎媽可以自如地接住每一個,爭做孩子們的知識百科。



給虎娃挑選合適的鋼琴教師時也一樣很拼,恨不得雙眼能射出X射線,把鋼琴老師的每個細節都掃視清楚:彈得太悲傷不行、太有想法蔑視教材也不行。


總之是經歷過三次篩選審查,才最終覓得一位很按部就班、懂鈴木教學法的鋼琴老師。



虎媽在對孩子的物質投入上也絕不會落下,兩個娃還很小的時候,就會帶他們走世界增長見識,足跡遍布了全球幾十個地方。女兒過生日也會花大價錢準備禮物和蛋糕,甚至有一次預定的巨型冰激凌蛋糕花掉了月工資的一半。



虎媽認為:把時間、精力和金錢花在孩子身上,是最好的投資。


育兒手段更要「虎」


不僅自己「虎」,生了娃之後對娃也「毫不手軟」,將嚴苛的教育方式延續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虎媽育兒,「第一要義」就是豁得出去,講究手段「狠」、套路多,不為做討孩子喜歡的媽媽,而是要做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的媽媽。


(蔡美兒批評者甚至將她比為馴獸師)


△ 給孩子最好的選擇


虎媽給虎娃設立了非常嚴厲的家規,把不允許她們做的事情列了一個清單,比如她們不能在外面過夜,也不能參加學校的小組;至於看電視、玩遊戲等娛樂活動,sorry,這個真沒有。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虎媽的要求可遠不止這麼簡單。虎娃還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在體育和文藝方面拔尖,蓋過文化課,不好意思,甭想。



除了各種不允許,虎娃連學什麼樂器都有規定。虎媽認為,堅持讓孩子們學習古典音樂,可以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因為彈鋼琴、拉小提琴不會讓人在溺愛中走向墮落、懶惰和粗魯。


經過一番斟酌,她親自給虎娃們定下:大女兒學習彈鋼琴,小女兒學習拉小提琴。總之就是任何事情都給孩子最好的選擇,讓她們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線前行。


△ 必須做到最好


不允許的事情很多,那麼有限的那些允許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那要是虎娃就是做不好咋辦?先接受嚴厲的批評,然後再做到最好。


比如虎娃的功課必須得A,如果沒得到就得狂刷題,虎媽曾讓索菲婭每天晚上做20張試卷,每張試卷100道算數題,而她在一旁掐著秒表計時;如果琴練得不好也一樣得加班加點地練習,露露剛開始小提琴拉得不好,一天甚至得練習六個小時。


(旅途中也在練琴的露露)


有一年虎媽過生日,露露只花了30秒就做出了一張卡片,虎媽看到這張不用心的賀卡,直接扔掉了,絲毫沒給她情面。很多人看到書裡這段相當受刺激,多年以後都還要追著露露問有沒有感到很受傷。


可是虎娃們也並不一定每次都聽話,比如叛逆心比較強的老二,經常和虎媽鬥智鬥勇,但虎媽從不縱容孩子胡鬧。一次露露不聽話,虎媽就和她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甚至讓當時年僅3歲的她站在零下六度的室外(結果露露的性格也很剛,堅決不進屋,讓虎媽不得不轉變教育思路)。



此外,對待親生的娃,虎媽不僅從不手下留情,嘴上向來也不會留情,事情沒做好的時候常常是各種嚇唬威脅。


比如娃們琴沒彈好時,她說:「天哪,你怎麼彈得越來越糟糕!」或者是:「快點兒,我數三下,你就得找準音調!」


(練琴中的索菲婭)


嚴厲呵斥後要是還不行,那就直接威脅:「如果你下次再彈錯一個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絨絨的「小動物」扔到火裡化為灰燼!」


另外一位著名的「虎媽」鄧文迪是蔡美兒的忠實粉絲,有保姆爆料說,她曾跟大女兒說「你太胖了,希望你能像(章)子怡一樣苗條」,同時還限制飲食,毒舌+管控,感覺深得虎媽的精髓(然而最後效果似乎並不太明顯)。



△從不讓孩子鬆懈,每天都是上緊的發條


虎媽要求兩個娃練琴365天無休,周末、節假日也不可能偷一天的懶,而且每天都必須練夠三小時。但如何能保證兩個孩子能做到呢?答案很簡單,虎媽全程在身邊陪著。


周末兩個虎娃還有鋼琴、小提琴課,儘管上了三四個小時的課程,大人孩子都筋疲力盡,課後回到家中,虎媽還是會想方設法給她們增加課後練習,並表示:不會讓她們無所事事舒舒服服地等著上下個星期的課。



在練琴的路上,兩個虎娃可以說一天都沒有鬆懈過,每一天都上緊了發條。


△熱衷於給虎娃們灌雞湯,憶苦思甜


虎媽很熱衷於給娃們灌雞湯,可謂是說的每句話都得讓兩個娃作為人生箴言,講的每個故事都得悟出人生信條,不斷給虎娃打雞血,提供努力和成長的動力。


比如姥姥姥爺努力賺了錢改變了一家人生活的故事,虎媽時不時作為勵志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告誡她們自己也是從中汲取了奮發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虎娃們的姥姥姥爺)


虎媽還非常擅長憶苦思甜,比如虎娃們想偷懶的時候,她無數次談到自己爸爸媽媽如何乘船來到美國,受凍又挨餓的生活,勸孩子們懂珍惜知進取。


虎娃們不想努力的時候,她講述了自己曾經是如何脖子上掛著一個重達40多斤、塞滿了報紙的布袋,步行8千米把報紙送到客戶手中,「我當年這麼苦,現在這麼點小事兒你們都不願意幹!」


爸爸過生日,虎娃們不想寫認真寫賀詞的時候,她又說:「我這麼大的時候,父母說什麼我都會照做,甚至自己挖了個遊泳池!」



諸如此類的灌雞湯和憶苦思甜行為,虎媽稱之為「反墮落運動」,力爭讓孩子每天都動力滿滿,幹勁兒十足。


虎娃成牛娃,虎媽依然費心鋪路


之前有媒體認為,虎媽這種非常極端的教育方式,虎娃們不會有好結果,很有可能得精神病,還會有自殺傾向。


目前看來,兩個虎娃的結果不僅沒有那麼糟糕,心智成熟,學業和事業也都發展不錯,虎娃成長為牛娃。



△孩子成年後,虎式教育及時轉變為貓式教育


孩子成年後,虎媽一改往日的嚴格和打壓,不再實行虎式教育,反而轉變為貓式教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不再幹涉虎娃們的選擇。


上了大學的虎娃們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情,交朋友、參加聚會和社團活動。她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很有主見,不僅學業搞得好,對於事業的選擇也有著清晰的想法。



老大索菲婭先後在哈佛和耶魯深造,曾因為虎媽出版的書籍激發了靈感,創立了一家名為「老虎幼崽輔導」的家教公司,現在還進入軍隊當上初級軍官,學業事業都順風順水。



老二露露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霸,曾被耶魯提前錄取,但最終選擇進入哈佛曆史系學習,藝術方面也很有造詣。



△和虎娃保持了良好關係


其實在《虎媽戰歌》這本書裡,除了前面提到的種種嚴厲手段,也能看出虎媽對孩子的愛。雖然當年曾經有不少人猜測,她將來和孩子們關係會十分緊張甚至鬧翻,但目前看這一家人的關係還不錯,不僅常常曬出親密合照,兩個孩子都表示支持她和理解她。



大女兒索菲婭曾經在採訪中表示,很高興能通過這種方式長大,恰恰是這種嚴格的教育,自己才能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



很多人認為,缺少父母的讚揚,嚴苛的家庭教育會讓小孩子缺乏自信,但是小女兒露露認為她比很多人都自信,因為她的自信是自己爭取來的,母親給了她贏得自信心的工具。


而且正是母親堅持「不鬆懈」這一條不二法則,她才得以成功。露露甚至表示,自己未來也一定會成為一位虎媽。



△為孩子工作鋪路,不慎翻車


即使虎娃們已經成年獨立,虎媽依然沒有放棄給兩個女兒鋪路,不過卻從此開啟了翻車之路。


此前,虎媽一直和卡瓦諾法官關係不錯,為了把大女兒安排到最高法院去工作,虎媽曾在卡瓦諾被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之後,高調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上發表文章,給卡瓦諾大吹彩虹屁,甚至誇讚他為偉大的「女性導師」。



但沒想到打臉來得如此之快,沒多久卡瓦諾就因為被指控涉及性侵案而遭到調查,虎媽的這篇文章遭到了大量的批評,她和女兒索菲婭一時站在風口浪尖上。



而且深入調查後才發現,蔡美兒夫婦仗著在法律界的人脈和權勢,多次為卡瓦諾挑選過年輕貌美的女助理,還提醒這些女孩要注意穿著和表現,來迎合卡瓦諾的口味。


雖然蔡美兒後來極力否認,但沒多久自己老公也馬上翻車了,精英人設徹底崩塌。



而且諷刺的是,早在2014年,索菲婭就表示過,她畢業後想成為一名軍事檢察官,關注性侵犯類案件。後來卡瓦諾這檔子事兒出來之後,她還立下flag,說不會接受這份職務。


但不知道是這份工作太誘人還是迫於虎媽的壓力,索菲婭還是進入了最高法院,給卡瓦諾當了一年的助理。


----我是結尾的分割線----


目前看來,這位「中國式媽媽」確實獲得了「美國式勝利」,但爭議始終也沒停過,未來會如何,還需要放長眼光來觀望。那麼,你對虎式育兒持什麼態度,評論區一起討論討論吧~


圖片來自網絡,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範出品:編輯 blair | 運營 Eva

來源微信公眾號『商務範』(微信號:bfaner)

相關焦點

  • 耶魯教授「虎媽」,兩個女兒都進了哈佛,真相居然是這樣!
    虎媽名叫蔡美兒,198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華裔教授,外號虎媽得名於一本引起轟動和爭議的著作《虎媽戰歌》。
  •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女兒哈佛畢業後的職業選擇
    虎媽的大女兒索菲婭今天哈佛畢業,哈佛家長上午電郵給我了張照片,該照片應該是哈佛畢業典禮中同學或家長用手機從畢業班的介紹材料裡拍攝後傳閱的,隨後被告之它來自哈佛家長的微信群。縱然照片給出不少信息,但是我們還是不明白索菲婭的畢業去向。
  • 「虎媽」的兩個女兒都上了哈佛,當年的質疑聲今安在?
    質疑「虎媽」教育方式的大有人在,一時抨擊聲四起,即使在中國這個教育嚴格的大氛圍裡,虎媽也被不少人認為過激,甚至有人預言,她的兩個女兒會恨她,將來要瘋掉,要得神經病……然而幾年過去了,蔡美兒的兩個女兒路易莎(20歲)和索菲亞(23歲)都上了哈佛,其中大女兒已經在耶魯讀研。女兒們稱,全家人非常親密,儘管父母很嚴厲,但同樣給與她們很多支持。
  • 撩漢無數的鄧文迪教育孩子卻焦慮得一批,還專門跑去耶魯拜師虎媽
    鄧文迪和默多克離婚後,兩個孩子跟著她,所以對子女教育的大任自然落在鄧文迪身上。 兩個女兒都是通過冷凍默多克精子而受孕的,鄧文迪疼愛不說,更是千方百計尋找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為焦慮的時候,甚至專程去請教耶魯虎媽蔡美兒。 鄧文迪究竟是怎麼做的?這麼一個「強勢」的女人培養出了怎樣的孩子?
  • 女兒進了哈佛, 過得很好, 未來也想做虎媽
    西方評論界曾預測,虎媽的兩個女兒長大以後會變得「冷酷,呆板,甚至可能精神有問題或者有自殺傾向。」 但如果你真的和Lulu接觸一下,你會發現這些人完全錯了。在虎媽Amy Chua的暢銷書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媽戰歌》)中,小女兒Lulu在不少章節裡都與虎媽爭鋒相對,直接反抗虎媽的東方式教育。書中寫到,Lulu三歲時就因為不聽話被鎖門外,七歲時被威脅,如果不練好鋼琴,就把她的玩具屋捐給慈善機構。
  • 虎媽後傳
    3年過去了,「虎媽」並未降溫,前不久,她聽說一部在北京開機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改編自她的書,劇情增加了「丈夫不滿虎媽的教子方法婚姻出軌」,這令蔡美兒心煩意亂,她求助了幾位中國律師,紛紛表示「沒有辦法」,又去諮詢「了解中國媒體圈」的幾位女性朋友靳羽西、張欣和鄧文迪。「這對你的書只會是好事,虎媽都趕上流行文化了!」 靳羽西安慰她。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選擇哪一行?
    索菲婭在虎媽的暢銷書正熱的時候高中畢業,她當時面臨哈佛或耶魯的選擇時,她選擇了媽媽的母校哈佛,這次法學院選擇不知道她是否反過來選耶魯拒哈佛?虎媽前段時間透露了自己的大女兒哈佛畢業後有參軍的決心,虎媽說她開始覺得驚訝,後來則以女兒有志通過參軍而為美國服務而深感自豪。 索菲婭應該是哈佛ROTC的成員,理想為成為美軍中的法官。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相比撩漢,養娃才是鄧文迪最高級的手段
    硬核女人鄧文迪的兩個女兒長大了! 52歲的鄧文迪,以其野心昭昭的上位史所聞名。 之前我們分析過她運籌帷幄的上位歷程——「高效的撩漢,就是用男性思維去戀愛」。而如今,她跟默多克離婚6年,單身帶著兩個女兒,遊走於時尚圈與上流社會。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 選擇哪一行?
    索菲婭在虎媽的暢銷書正熱的時候高中畢業,她當時面臨哈佛或耶魯的選擇時,她選擇了媽媽的母校哈佛,這次法學院選擇不知道她是否反過來選耶魯拒哈佛?虎媽前段時間透露了自己的大女兒哈佛畢業後有參軍的決心,虎媽說她開始覺得驚訝,後來則以女兒有志通過參軍而為美國服務而深感自豪。  索菲婭應該是哈佛ROTC的成員,理想為成為美軍中的法官。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成最年輕億萬富翁:比起撩漢,鄧文迪養娃才最牛
    當時,老父親默多克找了關係,才將兩個女兒送進去。有消息稱,19歲的格蕾絲已被母親的母校耶魯大學錄取。鄧文迪曾說,「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同時,鄧文迪憑著強大財力,給女兒們最「地道」的教育資源:從印度請來專業老師來美國給女兒上瑜伽課;每個月定期飛歐洲學畫畫;每年親自帶著女兒們回國五六次學習中文和武術…… 其次,鄧文迪出入各種高大上的場合,也從來不忘帶上女兒。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成最年輕億萬富翁:比起撩漢,鄧文迪養娃更牛
    面對這得之不易的兩個寶貝女兒,鄧文迪很是疼愛,她費盡心思,成功地把兩個女兒養成了具有優雅氣質和高學歷的頂級名媛。今年,她19歲的大女兒格蕾絲,便順利地入學名校耶魯了。出生普通,22歲拿綠卡,28歲耶魯畢業,31歲嫁豪門,我們都以為鄧文迪的傳奇人生已經到此戛然而止了,誰能想到她真正的野心是在育娃觀念上呢!
  • 虎媽蔡美兒一家三代哈佛的秘密
    蔡美兒幼年隨父母移民美國,是哈佛大學文學學士,最終取得哈佛法學博士,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蔡美兒有四姐妹,她是大姐;二妹在耶魯讀完了本科和碩士;三妹在哈佛讀完博士後,留在斯坦福任教;最小的妹妹患有唐氏綜合症,未能考取大學,但也在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奪得兩枚遊泳金牌,還在醫院找到了一份文職工作。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成最年輕億萬富翁:養娃才是最高級的本事
    同時,鄧文迪憑著強大財力,給女兒們最「地道」的教育資源:從印度請來專業老師來美國給女兒上瑜伽課;每個月定期飛歐洲學畫畫;每年親自帶著女兒們回國五六次學習中文和武術…… 其次,鄧文迪鄧文迪曾經說過: 「我總是告訴她們要對Jerry友善,因為她畢竟是爸爸的妻子。」 在鄧文迪看來,大到整個世界,小到家裡內外,只有讓女兒親自參與、置身其中,才能更加從容不迫。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成億萬富翁:撩漢不是最高手段,養娃才是
    硬核女人鄧文迪的兩個女兒長大了!52歲的鄧文迪,以其野心昭昭的上位史所聞名。之前我們分析過她運籌帷幄的上位歷程——「高效的撩漢,就是用男性思維去戀愛」。而如今,她跟默多克離婚6年,單身帶著兩個女兒,遊走於時尚圈與上流社會。
  • 鄧文迪女兒躺賺260億成最年輕億萬富翁:養娃才是最高級的本事
    ,鄧文迪出入各種高大上的場合,也從來不忘帶上女兒。87歲默多克依然精神抖擻,女兒全程陪繼母熱聊,愉快而自然。 這當然也離不開鄧文迪的教導。鄧文迪曾經說過: 「我總是告訴她們要對Jerry友善,因為她畢竟是爸爸的妻子。」在鄧文迪看來,大到整個世界,小到家裡內外,只有讓女兒親自參與、置身其中,才能更加從容不迫。
  • 【家庭教育】鄧文迪:「窮養」女兒的啟示
    19歲的大女兒格蕾絲高中畢業入讀耶魯,17歲小女兒克洛伊在去年就成為最年輕的億萬富翁。當鄧阿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劇情發展到下半場,她真正的野心才開始凸顯,這次無關男人,而是她一手栽培出的兩個活女脫脫的「小鄧文迪」。
  • 令人窒息的虎媽,逼得女兒大喊「你別回來了」:虎媽到底錯在哪?
    「虎媽」的鼻祖、把兩個女兒送進哈佛的美籍華人蔡美兒,當年因為寫了一本《虎媽戰歌》而飽受矚目,當然也飽受爭議。她的大女兒索菲亞曾經寫過一封公開信,在信裡說,當她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聽到自己的朋友大聲喝彩時,那是她人生最美妙的時刻。六六喜歡主持,前些天她發燒快39度,還是堅持要去參加一個語言比賽的複賽,竟然還以很驚喜的成績拿了金獎。
  • 「撩漢無數」的鄧文迪原來是一位隱藏的育兒大師
    不管世人如何評價鄧文迪的情感觀和事業觀,在鄧文迪看來,男人最多只是跳板。她真正的野心是她的兩個女兒。連默多克的朋友都評價鄧文迪說:「她最大的成就,就是她的兩個女兒」。硬核女人鄧文迪靠冷凍默多克精子孕育出的女兒Grace(格雷絲)和Chloe(克洛伊),如今長大了。
  • 還記得8年前引起熱議的虎媽嗎?倆女兒雙雙哈佛畢業,還說要……
    蔡美兒的大女兒索菲亞,18歲進入母親的母校哈佛大學,22歲進入父親的母校耶魯大學法學院,志向是成為檢查官。其間進入美國陸軍,從耶魯畢業後,授少尉軍銜。在校期間,索菲亞成績全A,還創立了自己的家教公司Tiger Cub Tutoring(虎崽輔導,靈感顯然來自「虎媽」),一個由哈佛、耶魯等常青藤高材生們充當教師的網上家教平臺。
  • 虎媽狼爸登場hold不住
    過去這一年,前有美國「虎媽」,後有中國「狼爸」,二者都信奉「棍棒教育」,都用高壓、嚴厲得近乎殘酷的教育方式,「逼子成才」。他們的做法引發了巨大爭議,但孩子考進名校和取得的優異成績,也成為他們自負的資本。無論你是否贊同「虎媽」、「狼爸」的理念與方法,他們的故事都提醒每一個拉著孩子奮力拼搏的父母思考: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