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
但是中國成語千千萬,總有一些成語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
1.慘綠少年
赤橙黃綠青藍紫,說起來現在大家最怕的就是一個綠字,再加上一個慘字,聽起來就腦補出了一個慘綠慘綠的故事...可是這個跟倫理劇沒有半毛錢關係,還是個實打實的褒義詞
成語出自《幽閒鼓吹》
話說唐代宰相的兒子潘孟陽當上了戶部侍郎後,不禁膨脹了起來。
潘夫人怕兒子太招搖會惹事,便讓兒子請同事來家裡吃飯看看情況。
潘母躲在帘子後面偷偷摸摸的觀察了這一群少年,發現果然都跟自己的兒子一樣,不是啥好貨色,終於放心了。
可是有一青衣少年看起來風度翩翩、氣質非凡,
便問道:「末座慘綠少年是何人?」
潘孟陽回答:「補闕杜黃裳。」
潘母感嘆:「此人器宇不凡,將來必成一代名相。」
後來慘綠少年果然爭氣,榮登宰甫,當時國家因藩鎮割據四分五裂,可杜黃裳態度強硬,誰敢挑事就操刀弄誰,在不長時間內便討伐西川、夏綏諸處叛亂,這就是著名的元和中興。
慘綠少年:「慘」通「黲」,指色彩暗淡。慘綠即淺綠。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引申為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2.蓴羹鱸膾
這個菜名既然可以當成語,宮保雞丁、貂蟬豆腐是不是也可以安排一下呢?
出自《晉書·張翰傳》
晉代有個人叫張翰,當官多年官職不高,難以施展抱負,他預見齊王司馬炯要倒臺,怕連累到他,所以想早點辭職不幹了。
一年秋天,張瀚在洛陽感受秋風陣陣,似乎帶來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產生了強烈的思鄉之緒。接著,他又回憶起家鄉吳地蓴菜羹和鱸魚膾等佳餚美味,想想現在,錢少事多離家遠,位低權輕責任重,想著想著他就寫了辭職信,千裡驅車回到了家鄉。
蓴羹鱸膾:成語,表意為味道鮮美的蓴菜羹、鱸魚膾,比喻為思鄉的心情
3.冬日可愛
誰是冬日?誰可愛?
還是冬天的日子可憐自己沒有人愛?
不要瞎想,這個成語出自《左傳》...
春秋時期,晉襄公死後,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嬰兒,趙盾攪合了王位繼承問題,導致秦晉交戰。
同僚對趙盾非常不滿,吐槽趙盾說:「趙盾你爹是冬日之日,你小子是夏日之日」
(你爹是冬天的太陽溫暖又及時,你簡直就是當空烈日來添麻煩的)
由於這個槽吐的比較含蓄,後來杜預註解《左傳》時在此補充:「冬日可愛,夏日可畏」,讓趙盾受到了二次傷害。
冬日可愛,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願意接近。
4.蹇人上天
記得第一個上天的人叫萬戶,他把自己綁在椅子上,加了47個自製火箭,手舉著兩隻風箏上了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五行志一》
西漢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有個叫隗(kuí)囂(xiāo)的天水人,他因小時候生病而跛了腳。你別看他腳跛了,但是他的雄心壯志卻沒有跛,因為隗囂在天水起兵反王莽想稱帝。
當時流傳著這麼一首歌謠: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你一個跛腳的口口聲聲想上天,你要是能上天去,地上早都走光沒有人了!
你一個跛腳的口口聲聲想上天,你要是能上天去,地上早都走光沒有人了!
後來隗囂屯據在陝甘一帶,最後還是被劉秀率軍殲滅了。
蹇,跛足,行走困難,蹇人上天,比喻的是不可能的事。
5.一龍一豬
動物園演出,龍豬組合,看樣子還有一龍一貓,一雞一鴨...問題是龍和豬怎麼搭配上的?
出自韓愈《符讀書城南》
韓愈有個兒子叫韓符,打小就是不愛讀書,所以韓愈寫了一首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意思就是說:
「兒子不是爹嚇你,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你就只能是頭豬啦!」為了不當豬,韓符去用功讀書了。
一龍一豬:是一個勸學的成語,比喻同一個起跑線的兩個人,長大後卻相差懸殊,高下判別極大。
6.八公草木
看到這個成語,我以為是忠犬八公和它的草木們。但其實這個成語沒別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的緊張。
淝水之戰中,秦軍野心勃勃仗著人多企圖滅了東晉,可是不料卻被東晉軍隊設計圍攻,秦軍損失慘重,像現在被追著捕的流浪狗一樣被追著打。
逃命中的秦軍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的陰影都以為是追兵,真是嚇破了膽。
八公草木,形容一個人緊張和恐懼的情緒。
7.餘桃啗君
難不成是剩下的桃子吃了某位君子?現在連水果都要造反了!
出自《韓非子》
彌子瑕很受衛靈公寵愛,彌子瑕母親重病,偷了衛靈公的馬車走了
衛靈公聽說後,反而讚嘆:「真是大孝子,為了母親連腳也不想要了」沒有治罪
又一次,彌子瑕吃到了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拿著吃剩的半個桃子給衛靈公。
衛靈公誇他盡忠:真是疼愛我,居然忘了上面還有他的口水,我是吃還是不吃?
後來彌子瑕失寵,衛靈公就開始秋後算帳。
所以這事放在愛情裡也是說得通,不喜歡你的時候你做啥都是錯的,喜歡你的時候你幹啥都是香噴噴的。
餘桃啗君:比喻喜怒愛憎無常。
8.破馬張飛
張飛不是「猛張飛」嗎?什麼時候變成破馬了?
這個成語來源於張飛和馬超的一場爭論。
張飛:「人和馬一同飛馳,那速度很快啊!」
馬超:「若人無能,良駒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無用,馬快有啥用??)
張飛卻誤會了,他以為馬超是說他張飛無能,給一匹好馬也沒用。
所以張飛說了:「人無用,何人有用?」(我沒有,誰有用?)
馬超以為張飛是讚嘆他馬超的才華,便謙虛的說:「人已無用,何人皆有用」(我沒用,其他人都有用)
接著,張飛以為意思是:「你沒用,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了馬超臉上,說道:「此等破馬!」(這個沒用的馬超和沒用的馬)
畫面感太強,所以就久遠的流傳了下來...
破馬張飛:形容一個人手舞足蹈,張牙舞爪,風風火火的樣子。
9.下馬馮婦
看到這個成語我已經腦補不出來了,又是哪個貪官下馬了?怎麼又牽扯出了馮婦?搞不好還是女貪官呢!
出自《孟子·盡心上》
戰國時期有個猛男叫「馮婦」,雖然他的名字很女性化,但他卻是個能赤手空拳打老虎的勇士。
後來他覺得肌肉發達頭腦空虛,決定好好讀書漲知識,就放棄了打虎一行。
沒想到有天和朋友出去玩又碰上了老虎,在職業病的驅使下他下馬對著老虎就是一頓打。
於是,老虎就被他打死了。
下馬馮婦:比喻那些幹回老本行的人。
10.博士買驢
看這個詞造的,難道因為他是個博士,逛個超市都要造個詞?
這個成語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當時有個博士,做什麼事都要咬文嚼字。
一天博士去市場上買驢,雙方講好價錢,請博士寫一份字據。
博士寫了三張紙,卻沒有一個驢字。
賣驢的很不解:「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麼連個驢字都沒有?其實就是寫上年月日,我收了你的錢,你買了我的驢,不就完事兒?」
博士買驢,比喻行文囉嗦,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11.冬烘先生
你說是「五柳先生」「東郭先生」「總統先生」出名,還是「冬烘先生」出名?
唐鄭薰主持考試,看到一個叫顏標的考生,可是答卷不出彩,但是鄭考官僅憑猜想認為顏標是魯公(顏真卿)的後代,執意把他取為狀元。
直到謝恩那天才發現,人家是同姓,可是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啊!
當時有人作詩嘲笑:「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
顏標作魯公。」
當時有人作詩嘲笑:「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冬烘先生:比喻糊塗,迂腐
12.女生外向
這種詞讓人懷疑人生,「小孩可愛」「男生帥氣」「女神高冷」「男神尖叫」一堆詞我都能說出來,不就是四個字的性格指標嗎?
出自漢·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
「以男生內向,有留家之義;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
元·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二折:「我看這窮秀才,一千年不得發跡的。女生外向,怎教我不著惱。」
女生外向:舊謂女子出生時面朝外,有出嫁從夫之義。後指出嫁的女兒心思朝外,向著丈夫。
成語通常來自古代文獻或者俗語,與我們平時打嘴炮說的可大不相同。現在很多四字詞語都會被誤認為是成語,但是以上十二個可是實打實的成語哦!
所以說,多讀書多看報,關注微信號「詩文典藏」,教你各式各樣的文學常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