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微博)截圖
時長:3'11''
播放:608180
來源:騰訊視頻
專題撰文/本報記者李響(微博)
2015年4月11日21點25分,2比1——石家莊裕彤體育場的電子屏幕上定格永昌足球隊中超首勝。兩萬多主場球迷一片沸騰,人群久久未散。永昌隊休息室裡的氣氛之熱烈絲毫不亞於上面的看臺。俱樂部董事長 李強推門而入,迎接他的是掌聲和吶喊,「加錢,加錢!」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強總故意賣了個關子,「這場比賽我們本來就應當拿下的,所以按照規定發獎金100萬。」稍作停頓,李強接著道,「但這是我們永昌中超第一場勝利,為了紀念再加100萬。」鬨笑聲中,隊員並不罷休。「毛劍卿(微博 數據),要多少?」李強詢問。毛劍卿半認真半玩笑,「三五百萬吧。」「好,再加100萬!」李強一錘定音。石家莊永昌隊有史以來最高單場獎金由此誕生。一個月前,中超首秀,永昌客場最後一分鐘被恆大逆轉,毛劍卿們與360萬平球獎失之交臂。也正是那場比賽,升班馬永昌揭開面紗、露出真容,雖然生澀稚嫩,卻也令人驚豔。
掘土:搶先開墾足球鹽鹼地
年長一些的球迷對河北足球的認識可能要追溯到1979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五名——河北隊史上最佳戰績,彼時石家莊還是和大連一起被提名的足球重點城市,可惜石家莊賽區在日後被取消,這座城市和足球的聯繫日漸淡薄,只留下了零星的軼事掌故。比如1991年,裕彤體育中心的前身長安路體育場,國奧隊和天津河北聯隊在此練兵,範志毅(微博)一個大腳將球直接開出了體育場。次年裕彤體育場建成,八一隊在日後短暫落戶,曾是石家莊和足球唯一的聯繫。
如今的永昌,其實與河北足球也沒有太深的淵源。這支球隊脫胎於廈門駿豪,蟄伏於石家莊這個無論是經濟還是足球都成績平平的內陸城市,雖然僅用兩年時間便順利升超,可永昌在去年賽季末中國足壇製造的動靜遠不如幾度沉浮的重慶力帆。
「永昌算是上賽季名副其實的中甲黑馬,特別是在2013賽季成績下滑的情況下。」隨隊採訪兩年,石家莊日報足球記者劉真評價球隊,在他看來,球隊最大的優勢是團結的氛圍,隊員比較老實單純,投資人儘管是足壇新兵,但實實在在搞足球,每一步都很踏實。
從起初的保六爭四到賽季中段高喊衝超,俱樂部董事長李強對於球員心態失衡的隱憂在賽季末變為現實,數輪不勝,許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衝超不過是永昌的一句口號。懸念保留到最後一刻,「機會擺在面前,還好我們抓住了,」李強坦言,「如果等到今年,難度太大了,而且投入肯定遠遠超過去年。」
算上衝超後獎勵的1000萬,上賽季永昌總投入近9000萬。賽季中隨著衝超勢頭迅猛,贏球獎金水漲船高,李強從不在賽前承諾,賽後隨心情發放,單場最高達到200萬。
去年升超的永昌毫無疑問是個幸運兒,2015賽季,中甲的平均投入翻了一番,家門口的鄰居河北中基搖身一變成為「中甲恆大」,財大氣粗的華夏幸福原本計劃贊助永昌,最後自己當了老闆入主中基,並且投入兩億巨資衝超,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是永昌的德比對手。
播種:在五裡河許下的心願
「我第一次接受媒體專訪,做企業一定不能高調,容易出問題。」無論是房地產圈子還是對於省內外媒體,44歲的永昌集團董事長袁萬永與他的球隊的風格如出一轍——低調內斂。石家莊永昌地產公司員工將這位大老闆10年前移民澳洲後在當地註冊的EBG(EVER BRIGHT GROUP)集團戲謔地稱作「俄波哥」(拼音發音),至少5年工齡的員工才有幸見過老闆本人。
2001年10月7日,五裡河現場親歷中國隊出線歷史瞬間後,袁萬永和鐵哥們李強酒後玩笑:將來企業做大,也搞支球隊玩玩。25年前,二人在河北建築工程學院因為足球相識,袁萬永是系足球隊的後衛,「男人就應該踢球,不過我不如李強更痴迷。」
出生於河北省的足球城市張家口,李強從小學踢到大學,工作後參加一支業餘隊,直到現在依舊每周一場,外號「金左腳」,時不時在訓練場和隊裡的左邊前衛黃世博比試腳法。
建築機械專業的袁萬永畢業分配到安裝公司做工程師,兩年後當上分公司經理,接著拉上李強等5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扔掉鐵飯碗,湊了幾萬塊錢,成立中建總公司河北第五分公司,做空調安裝和裝修工程。幾年後,公司做大,直接買下了總公司。
如今的EBG集團,不僅有建築承包,房地產開發,還涉足國際貿易、製藥、生態農牧業、礦業以及物業管理,集團總資產近百億,近幾年每年大約100多億的產值。除了以上領域,袁萬永正與全球知名電影文化娛樂公司、澳洲威秀集團洽談,在香河合作建立電影主題公園,同時在石家莊建設微縮版主題公園。
兩年前,永昌接手駿豪可以說是袁萬永一個人拍的板。幾個創業夥伴意見相左,其中尤以李強的反對態度最為堅決,「我對中國足球比較了解,《體壇周報》每期必看,中國聯賽太令人失望了。」目前中國足球形勢大好,改革春風陣陣襲來,李強也不得不佩服袁萬永當年的魄力和眼光。
身邊的朋友評價此二人「不務正業」,河北企業搞足球的不少,一直在乙級徘徊。袁萬永提出,選擇高起點,要搞就不能小打小鬧,捨不得花錢,於是李強將目標定在了三年衝超,五年亞冠。
儘管袁萬永和李強一致認為投資足球對永昌房地產銷售並未產生實質影響,但近期永昌樓盤在石家莊銷售火爆卻是不爭的事實。中高端樓盤維多利亞時代系列,來自城中村改造的項目,一二期已經入住,三期的1000多套房還沒建成就在春節前預訂一空,第四期的老房尚未全部拆遷,大批客戶蜂擁而至,預約登記。
相對於河北省內知名度更高的卓達、聯邦和金正等房產公司,以往永昌的宣傳推廣力度並不大,但住宅項目的質量和口碑名列前茅,被市民稱為「好吃不貴」。幾年前在張家口開發的兩個樓盤、保定的水榭花城舊城改造項目早已售罄,又剛剛拿下原來河北鋼廠所在的近兩千畝地塊。當恆大、萬達和保利地產大舉進軍石家莊地產市場之際,永昌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借足球之勢聲名鵲起。
對於永昌球員來說,大老闆始終是一個傳說。除了時常聽到強總口頭轉述的「袁總在國外看比賽」、「袁總對大家的表現很滿意」等日常消息外,隊裡還流傳著大老闆酷愛名表,手腕上的一塊表全球限量僅三塊的故事。
球員接觸最多的莫過於「強總」,隊員眼中的李強精明、務實、守信。永昌隊管理張弛(微博)有度,隊員自由申請走訓,而李強在上賽季中口頭承諾的走訓球員租房補貼於年底兌現。某大連籍球員由於紀律原因被球隊勸退,一直找不到下家,俱樂部仍然按照合同發放薪水。效力深圳紅鑽時屢被欠薪困擾的黃鳳濤(微博)轉會永昌後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工資按時到帳,碰上節假日甚至提前,贏球獎每場之後結算。」
施肥:沒有李霄鵬,就沒有毛劍卿
傍晚,維多利亞小區內的球場燈火通明。這是永昌隊從上賽季開始使用的唯一訓練場,場邊一排臨時活動板屋用作淋浴房和更衣室。柵欄上懸掛的音箱傳出鼓點強勁的美國流行音樂,主帥亞森是個音樂迷,去客場比賽也要背著兩個音箱。在他看來,訓練時聽音樂有助於隊員放鬆,也是讓他們適應球場噪音的一種手段。
曾經混跡於中國甲B聯賽,在11比2那場臭名昭著的假球後於成都五牛結束球員生涯的保加利亞人亞森,已將中國當作第二故鄉,「退役時我下決心要回來執教,中國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奇蹟的地方。」
不過,新賽季永昌創造奇蹟的機會卻甚是渺茫。雖然引援花費七八千萬,本賽季預算2.5億,但在投入越來越高的中超球隊裡不過是中下遊水平,大多數球員中超經驗為零。「永昌缺少底蘊,軟硬體底子薄,」李強坦承,「幾輪過後,感覺自己誰也打不過,今年保級的競爭之劇前所未有。」而亞森則樂觀地告訴隊員,即便目標只是保級,也要「享受比賽,享受中超第一年」。
總經理李霄鵬的上任無疑是永昌試圖融入中超、進入中國足壇主流的第一步。此舉成效直接體現為毛劍卿等幾名內援的順利引進,球隊飲用水贊助商也從李霄鵬的故鄉山東而來。除此之外,圈內人士大多認為執教經驗豐富的李霄鵬總經理身份只是暫時的,如果球隊戰績不佳,他是替換亞森的不二人選。李霄鵬本人卻頗識進退,平時忙於隊伍的後勤保障,甚少踏足球員宿舍和訓練場。
與萬達廣場毗鄰的錦江都城酒店,永昌俱樂部長期租用其中的兩層。9層樓道裡堆放著數臺小鴨洗衣機,為了節省經費,每個房間配置一臺,球員自己清洗訓練服。上個賽季,隊員的訓練服和比賽服都是自己清洗攜帶,直到現在才有專人負責管理比賽服裝。
李霄鵬的加盟只是開始,俱樂部正在招聘新人。一直以來,從李強到下屬,包括兩個司機,永昌俱樂部的管理人員不足10人。「機場那邊發來傳真,以為是給我們免費提供VIP服務的,仔細一看,又是要錢的。」辦公室傳來李霄鵬的膠東口音。
澆灌:巴掌大地方,值幾千萬嗎?
球市火爆,一票難求,但球票銷售收入相比於俱樂部的支出可謂杯水車薪。在俱樂部的爭取下,球場增加了兩個開放看臺,然而與此同時安保力量相應增長。3月22日,永昌第一個主場比賽,不到兩萬人的上座率,安保總人數達到1000人,而容量是裕彤近一倍的恆大主場,比賽時的安保人員尚不足700人。
本地媒體戲言,河北省第一支中超球隊成了誰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至於唐僧本人,卻是一點肉味都嘗不到的。重慶力帆是否「耍嗲」外人不得而知,可轉讓風波實打實地給它帶來了3600萬的政府資助。而永昌至今「裸奔」,河北銀行5千萬的胸前廣告尚未落實,省市領導召集河北企業開了幾次協調會,收效甚微。據說一企業老闆反問:找個明星代言一年也就花個幾百萬,為了那點巴掌大的地方(胸前背後廣告)投個幾千萬,值嗎?
顯然,在這個與北上廣相比思維意識落後了數拍的省會城市,足球更像一個初來乍到的陌生人,雖然也有一小撮人群狂熱追隨,但要得到多數人的接受認可尚需時日。人們並不清楚足球能給一個品牌帶來怎樣的影響,正如袁萬永的感慨——恆大最大的幸運是生在廣州。他並不介意被貼上「功利」的標籤,畢竟「投資足球也要順應企業的發展」,「說句心裡話,如果政府不支持,中超燒錢愈演愈烈,我們最終也會步履維艱,面臨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