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倒向華為,向政府施壓解除禁令,是「真愛」還是其他?

2021-01-12 海峽新資訊

隨著近些年來科技水平的進步,人類逐漸在數據傳輸速率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5G就是突出代表。而中國企業華為,則在5G領域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然而美國卻因擔心華為壟斷移動通訊技術,因此頻繁打壓後者。前些時日,瑞典政府在美國的鼓動下也同樣宣布要制裁華為。但出人意料的是,瑞典企業愛立信卻選擇幫華為說話。

瑞典政府緊跟美國腳步制裁華為

2020年10月,瑞典政府突然宣布要對中國企業華為進行嚴格的限制。具體體現在,參與競選瑞典5G頻譜的運營商禁止使用華為的硬體設備。當瑞典對華為的制裁公告正式頒布後,立刻得到了美國駐瑞典大使的認可。美國大使還稱,對瑞典政府的選擇高度欣賞。

外界猜測,瑞典政府此舉是受到了美國單方面施壓所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此之前,瑞典的移動通訊企業就曾明確表態,制裁華為對在全歐洲普及5G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尤其是在瑞典國內企業對政府施壓後、瑞典政府便迅速改口稱允許使用華為的硬體設備後,更是坐實了這一猜想。

瑞典企業愛立信迫使瑞典政府解除對華為的限制

在前些時日裡,媒體曝光稱愛立信CEO鮑毅康曾經就瑞典政府制裁華為一事致信於後者。在信中聲稱,如果瑞典政府不能儘快解除對華為的限制,那麼愛立信將不再留在瑞典。

愛立信自1876年成立開始,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和擴張,已經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移動通訊設備行業龍頭企業。不難想像,愛立信對於瑞典來說有多麼重要。也正是因為如此,愛立信的高層才有如此底氣致信於瑞典政府高層,瑞典政府也不得不重視起前者的訴求;這也是為何瑞典政府於2020年11月暫時取消了對華為所下達的禁令的原因之一。

而對於愛立信關鍵時刻倒向華為,向政府施壓要求解除禁令,是「真愛」還是其他呢?其實同美國和瑞典政府一樣,愛立信也擔心華為的5G技術會將其排擠出市場之外,從而丟失行業龍頭的寶貴地位。愛立信此舉,其實是利益驅使所然。畢竟僅2020一年,愛立信就在中國籤訂了12份5G業務合同。

如果愛立信已經被其他企業徹底擠出中國市場,那麼想必愛立信也不會以威脅的口吻「質問」瑞典政府。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曾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說的就是如此。

相關焦點

  • 若「封殺」華為,愛立信將離開瑞典!愛立信CEO施壓瑞典政府
    導讀:愛立信公司的執行長表示,倘若瑞典政府仍然堅持對華為施加禁令,那麼愛立信公司將考慮從瑞典撤離。據瑞典媒體報導,瑞典政府發出了對華為公司的禁令,禁止華為參與瑞典的5G建設,這讓愛立信公司感到無比憂慮。
  • 瑞典對華為5G發布禁令,愛立信CEO有話要說!
    據媒體披露:愛立信CEO鮑毅康表示,如若對華為的禁令依舊執行,愛立信公司或將離開瑞典。據瑞典《每日新聞報》稱:自瑞典政府決定禁止華為公司參與瑞典的5G建設之後,整個愛立信公司便陷入深深憂慮之中。在此情況之下,愛立信公司決定向瑞典政府施壓,威脅瑞典政府解除禁令,以此來解除愛立信公司在中國市場受到的負面影響。鮑毅康:若不解除對華為的禁令,愛立信將離開瑞典愛立信CEO鮑毅康稱:希望獲得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可若是不解除禁令,或將離開瑞典。瑞典政府回應稱:政府無權幹涉或改變此項禁令,原因在於此次決定是瑞典郵電管理局臨時秘書處根據安全部門和國防軍的建議作出的。
  • 愛立信「聲援華為」?瑞典政府回絕:短期內不會取消
    資料圖 潘之望 攝「德國之聲」3日稱,《每日新聞報》1月1日報導了鮑毅康發給外貿大臣哈爾伯格的「施壓」簡訊,稱鮑毅康甚至間接地以「愛立信離開瑞典」相威脅。但《每日新聞報》也報導稱,鮑毅康向該報否認其以「愛立信將離開瑞典」相威脅。他強調:「我們的靈魂在瑞典,這裡是愛立信的基地。」《每日新聞報》3日的報導用兩個版面回顧了該事件的背景。
  • 愛立信CEO鮑毅康:如對華為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
    (Borje Ekholm)表示:「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每日新聞報》稱:瑞典政府對華為公司參與該國5G建設的禁令,引起了愛立信公司的擔憂。愛立信公司擔心自己在中國市場受到影響,並因此向瑞典政府施壓。
  • 愛立信CEO「施壓」瑞典外貿大臣,「聲援華為」?瑞典政府回應
    據瑞典媒體報導,愛立信CEO鮑毅康(Brje Ekholm)多次發簡訊給該國外貿大臣哈爾伯格,呼籲取消對中國華為公司的5G禁令,並稱該禁令「威脅到瑞典與他國的關係」,「瑞典對愛立信來說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但哈爾伯格回應說,關於華為的決定是在瑞典國防委員會的建議下做出的,短期內不會取消。
  • CEO親自「施壓「政府,愛立信或離開瑞典
    從去年9月中旬開始,美國的「華為禁令」就開始生效。由於很多知名科技公司都與美國有或多或少的聯繫,所以很多國家也不敢違背美國的「禁令」為華為供貨。就連此前都已經協商好合作的歐洲運營商也都在美國「華為禁令」的影響下,也選擇了「毀約」。受美國影響,華為公司在海外深受封鎖的影響。在華為5G被牽制之後,在全球5G市場中,華為最終被愛立信反超,訂單拿到「手軟」。
  • 愛立信公司CEO:「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將離開瑞典」
    Kleos的衛星將檢測和定位海上無線電頻率傳輸,提供基於全球活動的情報,從而在自動識別系統(AIS)被擊敗、圖像不清楚或目標不對準時,增強政府和商業實體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愛立信公司CEO:「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將離開瑞典」愛立信公司執行長(CEO)稱,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
  • 西方大亨為聲援華為,不惜「施壓」政府官員,原因曝光輿論沸騰
    環球網1月4日報導稱,最近這段時間,總部位於瑞典的愛立信公司受到了廣泛關注,而受到關注的原因,則是因為「聲援華為」。有媒體報導稱,這家公司的CEO鮑毅康曾多次給瑞典外貿大臣哈爾伯格發簡訊,呼籲其取消對華為的5G禁令,還稱對中國華為公司實施禁令,會威脅到瑞典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 愛立信因「聲援華為」,被威脅?
    導讀:近日,愛立信公司由於其支持華為的言論而備受外界矚目。據瑞典相關消息源透露,愛立信執行長鮑毅康多次在私下裡聯繫外貿大臣哈爾伯格,懇求撤消對華為公司的5G禁令,同時他表示這項禁令對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溝通往來造成了損傷,鮑毅康甚至表示瑞典對愛立信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 愛立信CEO鮑毅康:瑞典需要華為
    原標題:愛立信CEO鮑毅康:瑞典需要華為   近日有報導指出,愛立信總裁鮑毅康在與瑞典商務部長Anna Hallberg的簡訊中,表示除非瑞典政府撤銷華為和中興的禁令
  • 是對手更是夥伴: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
    危機關頭,愛立信與華為統一戰線,是因為對於愛立信而言,華為是競爭對手,更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態度堅決,強烈反對瑞典政府禁令鮑毅康給哈爾伯格的信息,是對2020年10月瑞典政府宣布的一項禁令的回應。
  • 諾基亞還是輸了,愛立信淪為手下敗將,華為5G拿下全球第一
    而華為作為5G領域的佼佼者,無論是5G專利申請數量,還是5G標準技術貢獻度,都排名全球第一。這讓做慣了通信領域霸主的美國不滿,因此,為保證自身地位,美國對以華為為首的5G通信企業,實行全方位打擊。美國禁令致使華為晶片無法生產,其中受影響的自然包括5G基站晶片。
  • 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雖未曾威脅離開瑞典,但並不重要
    對於愛立信,華為是競爭對手,更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夥伴。作為一家擁有140多年歷史的瑞典公司,愛立信自然明白,理性冷靜而非意氣用事,才能真正幫助華為渡過難關。強烈反對瑞典政府禁令鮑毅康給哈爾伯格的信息,是對2020年10月瑞典政府宣布的一項禁令的回應。
  • 愛立信CEO鮑毅康正式表態,瑞典聽好了
    出乎意料的是,瑞典通信巨頭愛立信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據《每日新聞報》的報導,愛立信CEO鮑毅康在與瑞典商務部長的簡訊交流中強硬表態,除非瑞典解除對華為的禁令,否則愛立信將離開瑞典,瑞典對愛立信來說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作為一家瑞典的國民企業,也是華為在通信領域的老對手,愛立信不惜跟瑞典政府翻臉,一反常態力挺華為,難道只是對同行的惺惺相惜?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對華為的限制越來越多。起初只是中斷了美國企業與華為之間的合作,隨後又將「源自美國技術標準」下調。2020年下半年,直接利用第三層禁令,將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鏈切斷。9月15日禁令生效後,華為便沒有了晶片來源,手機業務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 再遭禁令威脅!小米在印度的「四面楚歌」
    同時,飛利浦還向法院尋求兩項臨時禁令:其一為單方面臨時禁令,要求限制小米及其附屬公司、子公司、高管、董事、代理商、分銷商等製造、組裝、進口、銷售、發售、通過自有或第三方網站廣告宣傳涉嫌侵權產品;其二請求中央海關向印度機場在內的各港口海關當局發出指示,禁止進口小米涉嫌侵權產品。
  • 美國下禁令就有用?歐洲瘋狂搶購,「迫使」華為成為世界第一!
    華為企業設備在各方面相較其他企業都更具優勢事實上,歐洲的許多電信運營商寧肯違反禁令,也要堅持使用華為設備,其原因與華為設備的質量及服務有很大關係。要知道,今年遭美國施壓而不得不宣布禁用華為的澳大利亞,此前就因使用愛立信及諾基亞等設備而導致大面積網絡崩潰。
  • 怕失去14億人口市場,愛立信威脅退出母國,一句話令歐洲振聾發聵
    瑞典媒體報導,愛立信CEO鮑毅康發給瑞典大臣的簡訊內容曝光,他不斷呼籲取消對華為的5G禁令,瑞典媒體更是用兩個版面進行了報導。鮑毅康的態度非常堅決,說了不少狠話,直言瑞典對於愛立信來說,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
  • 泰國入境禁令至今未解除 重啟旅遊業舉步維艱
    泰國當局希望藉助旅遊業推動經濟復甦,但入境旅遊禁令至今未解除,該如何重啟旅遊業是一大難題。 6月12日,泰國曼谷帕鳳裕庭路一家商場外擺著地攤。隨著泰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泰國各地街頭「地攤經濟」重新活躍。
  • 緬甸航空禁令10月底之前不會解除?副總統的猜測,讓不少人心涼
    同時,政府還計劃參加與泰國和越南的「旅行泡沫」。「旅行泡沫」Travel Bubble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種新型旅行方式,對於有旅行需求或工作需求的人來說,能夠互相自由出入與自己國家有協議的國家,而不會被進行隔離,但各國之間將會提前達成協議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