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飆升的國產動畫《姜子牙》,已經進入了「10億俱樂部」,並成了國內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但即使是如此優異的票房成績,依然不能消除電影在口碑上的爭議。
就一部電影而言,姜子牙在劇作和敘事上的問題非常明顯,甚至可以說是「反面典型」,很多情節交代的不清不楚,角色塑造和情感鋪墊也完全不夠,給人感覺像是一部「半成品」。
本以為姜子牙電影的問題是導演能力所致,但在官方發布了一些相關信息後,小鰻發現事情似乎並沒有這麼簡單,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姜子牙官方所發布的一些信息。
姜子牙總導演程騰在訪談中透露,本片全部內容接近200分鐘,而公映版卻只有110分鐘,也就是說在公映版剪掉了90分鐘的內容。
90分鐘是什麼概念?足以稱其一部電影的時長!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何公映版姜子牙有很多交代不清的內容、角色的情感鋪墊也幾乎沒有,因為這些能讓故事變通順合理的情節,全都在被剪掉的一個半小時的內容裡。
那麼被剪掉的90分鐘內容具體都包括什麼呢?這個問題也能在官方所透露的消息中知曉一二。依然是總導演程騰的訪談中,他提到申公豹、四不相的情節「大段大段」的被剪掉,這其中必然包括對他們與姜子牙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在情感羈絆方面的刻畫。
有關公映版中被剪掉的四不相、申公豹的故事,疑似被官博放到了破億海報的「封神前傳」小劇場中,在這些「一圖流」漫畫情節中,我們能夠看到因豹精血統被同僚排擠的申公豹、挺身而出為申公豹出頭的姜子牙、以及在北海與姜子牙同甘共苦的四不相。
如果「封神前傳小劇場」的情節真的是被剪掉內容的話,那在被剪掉的90分鐘電影裡,應該還包括天尊救下九尾、九尾修仙以及天尊蠱惑九尾的詳細內容。
另外,官博所發布的「劇情解析」中,也包括很多故事沒有講清楚的內容,比如天尊的真正計劃、讓人類和狐族被宿命鎖連接的原因等等,這些只看電影根本無法得到解釋的情節,應該也都是被剪掉90分鐘內的故事。
眾多觀眾對故事還有一個詬病,那就是「機械降神」。在公映版電影的最後,師尊被師祖懲戒,而最終大戰姜子牙的「開掛」似乎也被算到了「師祖」的頭上,但這個師祖從始至終都沒人知道是誰,無論是導演還是官博也沒有給任何解釋,這種強行「機械降神」的解決問題方式,放到在任何故事中都是糟糕的情節。
然而,姜子牙電影一開始可能根本沒有「師祖」這個角色存在,因為在官博發布的劇情解析中,原片結局裡天尊是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的,公映版「師祖」唯一的作用就是懲罰天尊,既然原片天尊沒受罰,那自然也不需要「師祖」這個「機械降神」的角色,而公映版之所以將原本的故事修改成糟糕的「機械降神」情節,恐怕是因為「不可抗力」。
如果我們將「師祖」情節刪掉,還原官博暗指的原作情節就會發現,原版姜子牙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電影——與天對抗的姜子牙,使盡渾身解數也只是斬斷了天梯,恢復了封神之戰前人神不互通的世界,而為此他付出了自己被關進「神仙監獄」渡劫城的代價,作為一切事件元兇的崑崙卻沒有什麼損失,天尊和十二金仙依然高高在上,這是一個「正不勝邪」的黑暗結局,而這種結局的國產電影在國內是無法上映的。
以上就是關於原版姜子牙的推測和分析了,在了解了姜子牙製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後,小鰻再次堅定地認為這部動畫更適合作為番劇放送,畢竟番劇動畫能擺脫電影的限制,且番劇節奏更適合姜子牙本身的篇幅,希望片方能考慮推出番劇姜子牙補全劇情和原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