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這個周末就是母親節了,而娛樂圈享有母親節「權益」的隊伍正在日益壯大。我們常常看到星媽在舞臺上的光環,但其實她們也跟普通的媽媽一樣,常常為子女焦頭爛額。李麗珍為女兒犧牲感情,邱淑貞為女兒毀掉形象,
海清為尊重兒子的意願而拆節目的臺……星媽養個孩子不容易。
犧牲感情
承認女兒跟男友不和 李麗珍打消再婚念頭
曾在娛樂圈銷聲匿跡一段時間的李麗珍,最近因新劇《女人俱樂部》而曝光率大增。現年48歲的她情路坎坷,目前的男友潘源良是她的初戀情人,但因為她女兒反對,令兩人的婚事告吹,甚至瀕臨分手邊緣。
前日,李麗珍出席活動時承認17歲的女兒的確跟男友不是太合得來,她說:「可能女兒正值反叛期,如果她是四五歲會容易接受,不過我們都有去溝通,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的,而且我也沒結婚打算,暫時以工作為先。」
李麗珍一向敢愛敢恨,從來不缺愛情。1986年,剛滿20歲的她,擔任潘源良執導的電影《愛的季節》女主角而擦出愛火,令當時已婚的潘源良與老婆離婚,不過兩人3年後分手。兜兜轉轉20年,人到中年的李麗珍2007年與潘源良舊情復燃,相戀至今。熱戀期間,二人曾在香港元朗共築愛巢同居,但早前李麗珍搬入月租3萬多港元的貝沙灣豪宅居住;相反,潘源良則獨自搬到月租9000多港元的油麻地寓所生活。
據香港媒體報導,李麗珍與潘源良感情轉淡的主因,是由於李麗珍女兒極力反對媽媽再婚。報導稱,李麗珍女兒許倚榕與生父許願關係要好,許倚榕是由父親許願帶大,近一兩年才跟李麗珍住,現在每天都會與生父通電話聊天,難免對潘源良存有芥蒂,對於有新父親一事一直反感,並不贊成媽媽再婚。對此,李麗珍表示女兒正處於少女反叛期,自己不會強迫女兒接受,「等她長大了明白再說。」
另外,李麗珍被指因為打了肉毒桿菌導致在電視劇中表情僵硬,她前日也承認曾打過兩次瘦臉針,但在電視劇開拍之前已停用,因為擔心會影響面部表情。東東
放棄形象
被三千金激怒 邱淑貞辣媽形象破功
自1999年結婚後,邱淑貞就開始相夫教女的生活,以賢妻良母形象示人,但是再賢惠也難免被三個女兒激怒。復活節期間,邱淑貞與沈嘉偉扶老攜幼十多人暢遊新加坡、馬來西亞,邱淑貞要親自安排衣食住行,加上大女兒沈月不滿意行程、二女兒沈日搗蛋、三女兒沈晨欺負傭人,邱淑貞當場抓狂,將樂高樂園變成咆哮山莊。
上個月,邱淑貞與沈家一行十多人暢遊星馬。—群人先抵新加坡,逗留數日轉戰馬來西亞,併入住樂高樂園。據香港媒體報導,雖然玩樂無窮,但對13歲沈月來說,遊樂園未免幼稚,加上與兩個妹妹及同行小朋友年齡差距大,會產生煩躁情緒。邱淑貞為安撫她,在馬來西亞期間儘量陪她外出購物,留下二女兒、三女兒隨親友在樂園遊玩。但上個月22日,外出買完方便麵的邱淑貞,看到二女兒、三女兒在大廳的樂高城堡玩耍,指手劃腳意見多。而且沈嘉偉在小女兒咳嗽時還縱容她吃糖,邱淑貞當場黑面阻止。
據報導,邱淑貞從不約束三個女兒的個性,她按各人個性安排入讀不同學校,又從不強迫她們學藝,但自由式教育變相為自己添麻煩。
邱淑貞結婚15年來並沒有好好享受少奶奶生活,而是一個忙到每晚三四點才能睡的小師奶。除了協助丈夫經營時裝王國、處理丈夫大小私務、三個女兒的衣食住行外,同住一大廈的沈家老少二十多人每晚還會齊集邱淑貞家開飯。 東東
收起虛榮心
尊重兒子想法 海清不逼兒子學舞
浙江衛視《中國好舞蹈》上周播出第三期,「娃娃參賽黨」讓幾位導師在點評上發生明顯的分歧。身為媽媽的海清、金星認為孩子在這一年齡應該做孩子的事情,不應該學舞。海清還透露兒子雖然有舞蹈天賦,但自己不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郭富城則表示跳舞不分年齡,重要的是舞蹈本身和舞者精神。
在上周的《中國好舞蹈》中,來自四川成都的X—boy成為了導師們爭論的焦點。作為上屆《舞林爭霸》亞軍肖傑的徒弟,四個10歲左右的孩子在專業技術方面絲毫不輸大人,然而就是這樣的「大人範兒」讓海清產生了疑慮:「跳舞是你們喜歡的嗎?」面對導師的發問,X-boy異口同聲地答道「是」,一位小隊員還補充自己為了舞蹈連遊戲機等娛樂活動也拋棄了,但這卻讓海清皺起了眉:「我首先說一下我的感受,我不喜歡這樣的組合。」
海清覺得X-boy的舞蹈雖然技巧過人,舞臺經驗也十分豐富,但唯獨缺少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應當具有的本真與自我,「我覺得這不是孩子們自己,我看到了大人的意識。孩子們應該做孩子們的事情。」作為母親,海清表示自己從不願違背兒子的意志,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有人讓我兒子學跳舞,但我沒有讓他跳,因為我問他說:『你喜歡嗎?』他說:『不喜歡。』我說:『你想幹什麼?』他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不想跳舞。』我就沒有讓他跳,其實他的軟度超好,很高的軟度。」
金星也認為處於孩子的年齡就該做屬於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能因為望子成龍就對子女採取「高壓戰術」:「家長不能只是一圖我孩子真出眾了,比別的孩子要好,滿足那一時的痛快。」
和海清、金星不同,還沒有孩子的郭富城則自稱無法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考量孩子的需求,他認為跳舞是件不分年齡的事,重要的是舞蹈本身和舞者精神,而不是「孩子」這一特殊身份:「我只感到很快樂,很愉快。我覺得他們充滿朝氣,這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