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是由張曉波執導,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童瑤飾演的顧佳,遭遇丈夫許幻山出軌;毛曉彤飾演的鐘曉芹,最近才知道陳嶼為她做過很多事情;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結識了著急結婚的張志。
王漫妮讓我聯想到《青春鬥》向真,她有一段從城市回到家鄉的經歷。兩者相似的是,她們都經歷了工作和感情的失敗,不同的是王漫妮已經30歲,而向真才26歲。
向真在家鄉生活特別休閒,不過,她最終還是決定重返大城市,尋找一個並不明確的未來。而王漫妮在老家遇到一位優質男,是什麼讓她在30歲仍想離開家鄉呢?這裡有四個理由。
在上海時,王漫妮經常叫外賣,點餐後可以短時間內領到食物。在老家的城鎮,外賣業務不發達,訂餐要等一個小時,喜歡快節奏的王漫妮很不適應。
王漫妮在小鎮喝咖啡,品嘗後吐槽味道不正宗,店員卻認為咖啡沒問題。於是,王漫妮打電話,讓上海的朋友,定期寄來品質高的咖啡食材。
城市裡的親戚朋友,都對休閒的生活感到習以為常,老家能給王漫妮歸屬感,卻沒有給自己時尚感,自己在大城市八年形成對先進事物的追求,在老家似乎沒有了價值。
王漫妮跟隨張志,要開車到很遠的地方看電影,她認為雖然是免費的票,但是不值得。張志辯解稱,這次去熟人的電影院,下回熟人也會光顧張志家人的店,錢財上沒有虧損,也可以很快地還人情。
張志還說,在老家城鎮裡,人情往來是硬通貨,比在大城市鄰居關起門來,不說話不往來,有意思得多。王漫妮笑而不語,觀念不同,很難繼續溝通。
大城市能夠更現代化,是因為人才的競爭激烈,大家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能。而在老家,靠關係為主,如何快速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呢?
老家的人過得安逸,思想的改變沒有來得這麼快。王漫妮習慣了靠能力取勝,認為競爭的重要性,會更向往日新月異的大都市。
王漫妮開始在老家上班了,辦公場所是比較古樸的房子,不夠現代化,但不是大問題。因為它乾淨、整潔,讓人感到舒心。
工資沒有之前高,也沒關係,王漫妮住家裡,不用付8000元以上的房租,老家消費水平低,還能在家裡吃得更有營養些,不必過多為錢發愁。
但是,大城市裡,王漫妮曾經一度離更高的職務很近,差一點就實現了人生的另一個飛躍。對比自己在老家,做著沒有挑戰性的工作,王漫妮感到很失落。
在上海,王漫妮有金牌銷售的榮譽,能夠打敗許多同行,而在老家,儘管自己很努力,但是難以證明自己比身邊的人優秀,感到自己變得渺小了。
張志和王漫妮因為相親認識,他是鎮上的主任,人品好,對家鄉建設充滿了熱情。王漫妮坐著張志的車,他說,「咱倆已經是戀愛關係了!」這話驚到了她,馬上被她否認,稱兩人是屬於相互認識的階段。
家鄉同事們對王漫妮和張志的關係展開討論。有的人說,王漫妮長得太漂亮了,張志有福氣,有的說她太漂亮,紅顏禍水。感到焦慮的王漫妮回家後,向父母抱怨了人際關係很複雜。
張志雖然優秀,但沒有令王漫妮心動,在兩人還沒確定關係時,就被老家的許多人議論,讓她感到壓力很大,因此她失去了對張志的熱情。
王漫妮是個很獨立、要強的女人,在家鄉的工作和生活,讓她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她很可能會重返大城市,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和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