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5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我國海軍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段時間,密集下水和服役的一大批的現代化艦艇,如下水了1艘「山東」號航母、2艘075型兩棲艦、8艘055大驅、18艘052D以及大量的054A、056型護衛艦,而這些艦艇的出現也極大提升了我海軍的實力。
不過,在2020年8月份,隨著第8艘055大驅、第25艘052D驅逐艦的下水,造船廠中已經沒有了正在建造的055、052D、054A以及056等驅護艦,這也標誌著我國海軍的造艦熱潮暫告一段落。
而就在眾人以為接下來可能看不到海軍艦艇批量下水/服役場景的時候,有網友基於「POP3」大師等人推測以及其他艦艇的建造進度的信息,對未來5年我國海軍有望下水的艦艇總噸位進行了匯總計算,總噸位竟然超過了100萬噸,超過了2個日本海軍(海上自衛隊)的總規模。
首先根據目前造船廠中003航母的建造進度來看,可以預計該航母會在2021年年底或者2022年年初下水,而這也會是第一艘003型航母,之後再在2024年-2025年下水第二艘003型航母,003航母的滿載排水量超過8萬已無懸念,那航母下水總噸位加起來就是至少16萬噸;
其次是驅逐艦,第二批次追加的8艘055型驅逐艦未來5年全部不下水也不是問題,即便小幅改進噸位不增加的情況下,8艘滿載排水量1.25萬噸的055大驅總噸位就是10萬噸;在下水25艘之後,滿載7000噸級的052D驅逐艦還會繼續建造,大概會繼續建造23艘,未來5年有望全部建成下水,總噸位約為16萬噸;
然後是大型兩棲艦,在首批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之後(第三艘預計近期下水),海軍又追加了5艘該型兩棲艦,可能2-3年時間就可以下水完畢,總噸位4萬噸×5艘=20萬噸;然後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也會繼續建造大概8艘,每艘071兩棲艦滿載2.5萬噸的話,總噸位也是20萬噸;
再然後是護衛艦,30艘054A型護衛艦之後又追加的20艘目前已在建造中(第31艘「資陽艦」),未來5年也有望全部下水,總噸位約為4000噸×20艘=8萬噸;未來5年內我海軍的新一代至少5000噸級遠洋也會亮相(可能叫054B或者057),下水10艘的話總噸位就是5萬噸;
以上是海軍水面作戰艦艇,合計總噸級已經達到了95萬噸,如果再算上水下潛艇:如加起來可能達到2位數的095/096核潛艇(約為20萬噸)、繼續建造的093/094以及常規潛艇等,未來5年我海軍有望下水的艦艇總噸位妥妥的超過了100萬噸級甚至在120萬噸以上,也妥妥的超過了2個日本海自。
不過,這還不算至少2艘滿載4.8萬噸級的901型綜合補給艦、至少5艘滿載2.3萬噸級的903型補給艦等其他非作戰艦艇,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型艦艇如076兩棲艦等,如果算上可能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