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庸小說,湧現在腦海的必定是,那種策馬揚鞭、仗劍天涯的豪邁場景。不得不說,在中國武俠小說發展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武俠小說作家,能像金庸一樣,無論生前,還是身後,都獲得了如此巨大的聲譽。金庸無疑是一個標杆。這個標杆,既是榜樣,也是遮蔽。榜樣值得學習,遮蔽卻說明金庸掩蓋了很多後起武俠小說作家的風採。即便是同時代武俠小說作家的風採,在金庸面前,也顯得黯淡了許多。比如,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鼻祖的梁羽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與金庸(原名查良鏞),曾一起在《新晚報》共事。兩人關係不錯,喝喝茶,下下棋。後來,梁羽生因1954年在《新晚報》連載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而爆得大名。名人往往事情比較多,成名的梁羽生,也是如此。很多報社,看到梁羽生寫武俠小說寫得這麼好,連報紙的銷售量都帶上去了,便紛向梁羽生約稿。來吧,羽生,給咱也寫一篇,稿酬從豐,萬勿拒絕。可是,梁羽生只有一雙手,他寫不過來。
此時,什麼都可以停,但武俠小說不能停。不然,誰還買報紙啊!於是,在《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等人的逼迫之下,金庸終於在1955年寫起了武俠小說。金庸寫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書劍恩仇錄》(原名《書劍江山》)。《書劍恩仇錄》的出現,讓金庸的名字,逐漸流行起來。金庸寫的第二部武俠小說是《碧血劍》,第三部武俠小說是《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一出,那可就了不得了。人們感覺這部武俠小說,氣象萬千,內容浩瀚,好的不得了。從而對於小說作者金庸的崇拜程度,幾乎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這樣一來,梁羽生就有些掛不住了,但他不服氣,還是接著寫,決心和金庸比試一番,看看到底誰寫得好。結果,就是目前這種狀況了。
具體到金庸小說,更是精彩紛呈。他筆下的郭靖、黃蓉、令狐衝、喬峰等人,早已成為一代武俠經典人物。即便出場不多的人物,也會令人記憶猶新,比如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來的,也沒有知道他是怎麼去的。雖然獨孤求敗一出場,就已經是一個死去多年的人物了,但他所起的作用卻至關重要。要是沒有他的話,楊過恐怕早就死了。
怎麼這樣說呢?不是那隻神鵰救下的楊過麼?楊過不是還吃了神鵰免費提供的蛇膽麼?不錯,事實的確如此。但是,神鵰若不是通了靈性,它和一個扁毛畜生也差不了多少。而神鵰之所以通了靈性,還不是得益於獨孤求敗的調教。因此,獨孤求敗才是楊過的救命恩人。
神鵰是楊過生命中的貴客。
與神鵰接觸的過程,不僅是楊過領略獨孤求敗風採的過程,更是他人生直線上升的過程。
當楊過在深谷中,首次見到獨孤求敗留在墓前崖壁上的絕筆文字之後,便流露出一個後學的無限敬仰之情。絕筆文字,如下所示: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獨孤求敗的這封絕筆文字,寫的很有趣。
大概是說,我獨孤求敗在江湖上打打殺殺了三十多年,不僅把那些和我過不去的仇人都殺死了,而且打敗了江湖上所有稱得上英雄的人物。可是,到了最後,我才發現,天底下再也沒有一個人是我的對手。我真是太厲害了。他們打不過我,我也沒有沒辦法,只能怪他們自己學藝不精!
但是,他們被我打敗之後,就不再搭理我了。他們還中傷我說,你這麼厲害,咋不上天呢?看把你能耐的,還是個複姓。這些所謂的英雄,真是夠了,忒損。即便我會飛簷走壁,可也上不了天啊!最後,只好隱居在山谷,與一隻雕相依為命。
想想,我這一輩子,連個對手都沒有,真是太孤獨了,真是太寂寞了。早知道是如今這個樣子的話,我就不當天下第一了,當天下第二不也挺好的麼?可是,我要當了天下第二,誰還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呢?唉,無敵……
《無敵》——周星馳
無敵是多麼
多麼寂寞
無敵是多麼
多麼空虛
獨自在頂峰中
冷風不斷的吹過
我的寂寞
誰能明白我
無敵是多麼
多麼寂寞
無敵是多麼
多麼空虛
躲在天邊的她
可不可聽我訴說
我的寂寞
無盡的寂寞
後來,楊過又被雕兄帶著見識了獨孤求敗「劍冢」。顧名思義,「劍冢」,就是劍的墳墓。「劍冢」旁邊的巖壁上,刻下了兩行小字: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楊過再一次被獨孤求敗的神採,給深深地折服了:
「這墳背向山谷,俯仰空闊,別說劍魔本人如何英雄,單是這座劍冢便已佔盡形勢,想見此人文武全才,抱負非常,但恨生得晚了,無緣得見這位前輩英雄。」
被獨孤求敗折服之後,楊過就開始做白日夢了,想著獨孤求敗可能會在「劍冢」裡面,留下劍經劍譜一類的武功秘籍。但是,在雕兄的幫助之下,楊過從「劍冢」裡只扒拉出來三把劍。實際上,有四把劍,但有一把劍,被獨孤求敗給扔了。是的,「劍冢」裡面,沒有武功秘籍,只有三四把劍。
第一把是長約四尺、青光閃閃的利劍,劍下石刻小字云: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把是紫薇軟劍,劍下石刻小字云:「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不祥,乃棄之深谷。」
第三把是黑黝黝、三尺多長的重劍,劍下石刻小字云:「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第四把是木劍,劍下石刻小字云:「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目睹完「劍冢」的內外真相之後,楊過深深地浩嘆了一聲:「前輩神技,令人難以想像。」
楊過有些失落,畢竟,他沒有找到武功秘籍。他又開始自怨自艾了。這個時候,楊過身旁的神鵰,就有些瞧不起他了。一個人大活人,怎麼就這麼多愁善感,連個畜生也不如麼?於是,神鵰就想要揍楊過一頓。楊過還想還手,結果被神鵰一翅膀,給扇倒在地。
這回楊過又驚掉了下巴,他沒有想到雕兄竟然這麼厲害。他腦子一轉,心想,是了,獨孤求敗活著的時候,一定常常和雕兄切磋武藝,因此,雕兄不僅是獨孤求敗的朋友,它還是獨孤求敗的武學繼承者。
這麼一想,楊過就高興了起來。於是,他大聲地對雕兄喊道,雕兄,雕兄,你再扇我一下吧,我要和你過過招。看到大喊大叫的楊過,雕兄扭了一下頭,感覺很奇怪,莫非這個人被我扇傻了麼?管他娘的。這小子既然還想挨揍,我就揍他好了,找虐。
再後來,楊過便跟著雕兄學會了獨孤求敗的武功。
獨孤求敗,可以瞑目了,他的武學並沒有被世人忘卻。
「劍冢」裡的那把玄鐵重劍,也將再次問世於江湖。
自此以後,江湖上便開始流行「神鵰大俠」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