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案,感天動地的背後是一場通姦案,與正義絲毫不相關

2021-02-21 史事拾遺

趙氏孤兒是一個悽涼而悲壯而故事的故事。

(魏宗萬老師飾演的屠岸賈有著一副典型的奸臣相貌,他也是趙氏被滅族的罪魁禍首)

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趙盾與大夫屠岸賈不和,趙盾死後屠岸賈執政,他在晉景公前進讒言並鼓動國君派兵將趙氏滅族。

(趙朔的妻子趙莊姬是晉景公的姐姐,在這次大難中為趙氏留下最後一絲血脈)

但天不絕趙氏,趙盾之子趙朔的妻子莊姬是晉景公的姐姐,此時已身懷六甲,在這場屠殺中她倉皇逃到宮中避難。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約定,如果這個孩子是男孩就奉他為主,和他一起復興趙氏,如果是女孩則自殺相從主人於地下。不久后庄姬生下了一個男孩兒,屠岸賈知道後帶人去宮中搜查,莊姬把這孩子藏在胯下並禱告說:「如果趙氏家族註定要滅絕你就哭出聲來,如果老天保佑,你就別哭。」這孩子竟然自始至終都沒發出聲音,屠岸賈空手而歸。

(公孫杵臼為了掩護程嬰和真正的趙氏孤兒壯烈犧牲)

為了拯救這個孩子,一大批人做出了捨生取義的壯舉,首先是程嬰混入宮中帶走了趙家的遺孤,而公主為了讓他保密無後顧之憂選擇自縊身死,追隨夫君於地下;為了打消屠岸賈的疑心,程嬰打算用自己未滿月的孩子來代替趙氏孤兒,並由自己來承擔「窩藏要犯」的罪名;公孫杵臼以自己滿頭白髮無法撫養趙氏孤兒成人,而程嬰正值壯年,時日更多,要以年邁之軀代替程嬰承擔罪名。於是在程嬰的告發下,公孫杵臼和「趙氏孤兒」都被找到,嬰兒被殺,公孫杵臼則撞階而死,正是這些人的犧牲換來了真正趙氏孤兒的安全。

(程嬰則背負罵名帶著真正的趙氏孤兒隱居深山,期待著有朝一日為趙氏報仇雪恨)

而背負「賣友求榮」罵名的程嬰則帶著真正的趙氏遺孤藏在山中,十五年後晉景公重病,巫師佔卜說有冤死的大臣作祟,同情趙氏的韓厥便將趙氏被冤殺的事情告訴晉景公,於是晉景公將這個孩子找來並殺死屠岸賈全家,恢復了趙家的爵位和領地。復仇心願已經完成,本可以享清福的程嬰卻選擇了自殺,因為他要到地下去告訴公孫杵臼,趙氏已然復興,他地下有靈可以瞑目了!

(在屠岸賈被殺後,程嬰毅然自殺相從趙氏家主趙盾和公孫杵臼於地下)

這個故事裡有鮮血、有復仇,更有萬死不辭的忠義精神,程嬰為了趙氏孤兒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背負著罵名忍辱負重二十年,在趙氏大仇得報後慨然赴死;公孫杵臼為救孤兒赴湯蹈火,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趙氏孤兒的新生,趙氏已經名存實亡,他們大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但為了正義他們犧牲自己,不屈不撓的和邪惡勢力展開了殊死的鬥爭,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現在讀來仍讓我們盪氣迴腸。

然而很遺憾,這個感人的故事壓根就沒有發生過..當然啦,歷史上也的確記載了「下宮之難」,趙家的子孫被遭到了屠殺,但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驚天大騙局,根本就不是太史公和後世影視作品中鼓吹的所謂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一首關於忠臣義士的讚歌。這只是一場家族內部偷情導致的政治鬥爭。

換一句話說,趙氏孤兒非但不值得同情,甚至值得我們唾棄,而太史公在記載這段歷史時出了很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實際上的趙氏孤兒案只不過是晉國公卿內部的一次政治洗牌而已,而趙氏孤兒,莫名成為了這個盪氣迴腸故事中的主角。

(不提屠岸賈是太史公虛構的人物,就算他在歷史上真是存在,也壓根動不了趙氏分毫)

其實仔細分析就知道太史公在趙氏孤兒這件事情上bug一大堆。首先是屠岸賈這個人,在《史記》的記載中屠岸賈是趙家滅族慘案的直接推手,這傢伙不但能夠鼓吹皇帝屠殺朝廷公卿,甚至還能直接帶人進入皇宮尋找嬰兒,身份地位可真不一般。

(晉國世家貴族表,晉國軍政大權被他們牢牢地掌控住,和這些世家相比,屠岸賈簡直渺小的不值一提)

然而這種事情在晉國壓根就不可能,為啥?因為朝堂上根本就沒有他的位置了。自晉文公以後,晉國實行三軍六卿制,也就是說晉文公將軍隊分為三支,即上、中、下三軍,每支軍中置將、佐兩人,如上軍中有上軍將、上軍佐,中軍有中軍將、中軍佐等,此六人被稱為六卿共同執掌晉國軍政大權。在歷代國君的陸續提拔下晉國已經誕生了包括趙氏、狐氏、韓氏、智氏、範氏、欒氏、先氏、郤氏在內的世家,六卿就在這些家族中挑選。大佬們早就把蛋糕分完了,你屠岸賈算是什麼東西,還敢帶兵進皇宮?韓氏、欒氏、郤氏的大佬們幾個大嘴巴子就能打的你生活不能自理,屠殺趙氏家族那更是不可能,趙氏瘋起來連皇帝都能殺(趙穿殺了晉靈公),別說屠岸賈只不過是太史公虛構的人物,即使他在歷史上真的存在,他包括他的家族也無足輕重,根本無法撼動趙氏家族的地位。

有人會問了,趙氏家族在晉國的地位很高麼?

(趙家先祖趙衰當年隨著晉文公在外流浪,這為趙氏的興旺奠定了政治資本)

非常高,甚至可以說,趙氏家族一度是晉國首屈一指的家族。趙家發跡於先祖趙衰,他追隨晉文公重耳在外流浪數十年,是晉文公的心腹寵臣和連襟。重耳和手下們在翟國避難時重耳娶了戎狄公主季槐,而趙衰則娶了季槐的姐姐叔槐,後來叔槐為趙衰生下趙盾,對於重耳來說翟國當然不是他的終點,所以趙衰將母子二人安置在翟國,自己繼續追隨重耳流浪。

等到重耳回國繼位,大傢伙總算熬出頭了,重耳又讓趙衰娶了老婆,史稱「趙姬夫人」,趙姬為趙衰生有兒子三人:趙同、趙括和趙嬰奇,本來這三人都是高貴的嫡子,但趙姬夫人實在是個好女人,當她知道趙衰還有個老婆叔槐和兒子趙盾後不但力主迎回母子兩人,而且還向晉文公申請讓叔槐當正妻,讓趙盾成為趙氏嫡子!讓別人的孩子當嫡子,讓自己的三個兒子當庶子,趙姬夫人博大的胸懷的確值得我們尊敬。

(趙衰死後,趙盾擔任晉國正卿並執掌國政)

於是「野孩子」趙盾意外之喜成為了趙家的家主,憑藉著父親當年的功勞老趙家人在晉國官運亨通,家主趙盾擔任了朝廷正卿(中軍將),他的幾個弟弟趙同、趙括和趙嬰奇、趙穿(堂弟)都在晉國擔任大夫職位,可以說這一時期的老趙家是當之無愧的晉國第一世家,趙氏權勢昌盛如此難免對君權有巨大威脅,所以晉靈公與趙盾水火不容,左傳中還專門開闢了一章來寫晉靈公是如何暗殺趙盾的,當時看只覺得這個國君昏庸殘暴,其實還夾雜著權力鬥爭,儘管晉靈公是個昏君不假,但趙盾顯赫的權勢其實才是晉靈公要殺他的理由。

(晉靈公數次暗殺趙盾不成,乾脆在宴會上放狗.)

不過晉靈公也的確沒啥能力,三番兩次殺趙盾都沒成功,反過來老趙家倒是很乾脆,直接讓趙穿出馬把晉靈公給宰了.

堂堂國君說宰就宰,趙氏非但沒有因為弒君受到任何處罰,趙盾還另立公子黑臀後有了擁立之功,這您找誰說理去?這樣看來,趙家的權勢可真不得了,既然都這麼牛逼了為啥還會出現所謂的「滅門慘案」呢?

說到底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老趙家滅亡的直接導火索就是一個女人。前面跟您提到了,如果沒有趙姬夫人將趙盾母子接回晉國,趙盾還和母親在翟國吃沙子呢,再加上趙姬夫人一力請求讓自己成為嫡子,趙盾極為感念趙姬夫人的恩德,在晚年時請求立趙括為趙家嫡子。於是趙家再一次完成了權力轉移,嫡子之位從趙盾一系轉移到了趙括一系。家族兄弟謙讓和睦如此本是一件好事兒,但是有人不高興了,這人是誰?

(由於趙盾死前立兄弟趙括為趙氏家主,這就導致了自己兒子趙朔成了庶子)

趙盾之子趙朔妻子趙莊姬,也就是趙盾的兒媳婦,這位是晉景公的姐姐,堂堂的晉國公主,平日裡估計就嬌生慣養,嫁給趙朔後就等著公公死了自己丈夫繼承趙氏家業,誰知這死老頭子一番話家主之位讓趙括繼承了,老公和自己的兒子反而成了庶子,這擱誰也受不了啊!莊姬夫人算是把趙括給恨上了,想法設法也要奪回本屬於自己的嫡子之位!趙盾可能也沒想到,由於自己的謙讓反而埋下了讓趙氏差點滅族的禍根。

影視作品中往往把莊姬夫人描繪成一個美貌而善良的女人,實際上呢,這女人不但野心大權欲足,而且是個淫婦..趙朔英年早逝,當了寡婦的趙莊姬不甘寂寞,堂而皇之的和自己的叔叔趙嬰奇通姦。這點子醜事兒很快就被趙括、趙同兄弟倆給知道了,對於老三做出這樣敗壞門楣不知羞恥的事兩兄弟是深惡痛絕,並以此為藉口把老三給趕到齊國去。

(晉楚邲之戰,晉軍慘敗,也是趙氏三兄弟分裂的起因)

醜行敗露只是直接原因,其實趙括兩兄弟對趙嬰奇早有不滿才是真,之前晉楚爆發邲之戰,晉軍大敗,趙嬰奇早早的預感到這次出徵兇多吉少,所以預備好了船隻,在交戰中晉軍崩潰後迅速率領部下渡河逃跑,但趙嬰奇很雞賊沒把這事兒提前和兩個哥哥說,哥倆差點就戰死沙場,這就讓趙同和趙括很不滿,你小子是不是想我倆戰死你好繼承家主之位啊?

所以兩事合一,趙括名正言順的把趙嬰奇趕出了晉國,在被驅逐前趙嬰奇向兩位兄長請求說:「我在,故欒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憂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翻譯過來就是:我如果在,欒氏就不敢發難,如果我被趕走了,哥哥你們可就危險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為什麼不能放我一馬呢?

不得不說趙嬰奇除了道德品質敗壞還是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他已經敏銳的警覺到了因為趙氏三代在朝堂上佔據高位已經引起了其他家族的怨恨之心,畢竟晉國世家不少,而六卿、大夫之位總共就這麼多,你們趙家佔了這麼多,我們怎麼辦?所以趙嬰奇在提醒兩個哥哥這個時候咱們就別窩裡鬥了,小心讓別人漁翁得利。但看史書記載趙嬰奇也沒啥特殊的才能,為什麼他能這麼大的口氣說「我在,欒氏不作」呢?恐怕還是因為他和趙莊姬特殊的關係,把莊姬夫人伺候舒服了,她還能在國君面前為咱們老趙家說點好話,有她的支持,其他世家就不敢對老趙家有什麼圖謀,要是我被趕走了,那個女人可不會放過你們!

而趙嬰奇說的一點也沒錯,趙莊姬本來就對嫡子旁落深感不滿,現在趙括等人竟然還把自己的情夫給趕走了,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這個老娘們乾脆進宮向弟弟晉景公進讒言:「趙括這些人要造反!」莊姬是自己的姐姐,更是老趙家的人,那她既然這樣說,趙家造反的可信度很高啊!再加上欒氏郤氏這些家族早就看趙家不順眼了,紛紛跳出來為莊姬作證,一番推波助瀾之下晉景公發兵徵討趙家,趙括、趙同全家被殺,而諷刺的是弱小無辜的「趙氏孤兒」趙武卻和他老娘莊姬安全居住在宮殿中沒有一點危險!

殺了趙括等人後欒氏還想染指趙家的封地,這種抄家滅祖、斷子絕孫的行為自然就引起了其他家族的反對,韓厥跳了出來為老趙家說話(韓家也是晉國世家之一,家主韓厥還當過趙衰的養子):「趙衰、趙盾之功豈可忘乎?奈何絕祀!」趙家的老祖宗可是咱們晉國的大功臣,怎麼能讓這個家族絕祀呢!

(韓厥曾經被趙衰撫養,趙家和韓家關係良好,所以欒氏等想要徹底滅亡趙氏,韓厥首先不答應)

於是還得找人繼承趙家家業,可這時候趙家宗家被殺得乾乾淨淨(趙氏分家倒沒受啥影響,比如趙穿的子孫就活得好好地),家主就自然只能從剩下的庶子裡挑,那誰最合適呢?毫無疑問是莊姬的兒子趙武唄!可以說趙氏孤兒一案最大的受益人是晉國卿大夫們,他們迅速填補上了趙氏被滅後的權利真空,而莊姬和她的兒子趙武也悶身發大財,由庶子一躍成為嫡子,再次奪回嫡子地位,真正慘的只有本是趙家嫡系的趙同和趙括哥倆,以及他們的家族親眷。

原本是一個通姦、殘害親族的慘案卻被演繹為晉侯昏庸,奸臣亂政,忠臣遇害,義士伸冤報仇的精彩故事,還被搬上舞臺歌頌千年,也許這藝術是美的,但是這段真實歷史卻醜惡無比!

相關焦點

  • 《趙氏孤兒》真相:一樁由亂倫通姦引發的血案
    前幾年,導演陳凱歌甚至又以此為素材,拍了個同名電影,賺了不少票房,可見《趙氏孤兒》流傳之廣,生命力之強。然而這個流傳千年的《趙氏孤兒》其實有兩個版本,而我們所熟知的那一個,其實是假的。然而天不亡趙氏,趙氏主母趙莊姬(當時晉國國君晉景公之姐)在當時正產下一名男嬰,取名趙武。趙家的兩個門客程嬰和公孫杵臼為了保護這位幼主,上演了一出慘烈的「苦肉計」,程嬰把自己剛出世的兒子偽裝成趙孤交給公孫杵臼,然後向屠岸賈「告密」說公孫杵臼藏匿趙孤,於是屠岸賈將公孫杵臼與程嬰的兒子一併殺死,程嬰則將趙氏孤兒藏匿起來秘密撫養。
  • 歷史的真相—趙氏孤兒案
    中國幾千年的政治中,男人主持,女人參與,形形色色,一些桃色事件經常引發一場大的政治鬥爭和家族鬥爭,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被神話的趙氏孤兒案,還一個清白
  • 《趙氏孤兒案》:一場由亂倫而引發的血案!卻造就了一個強大國家
    兩千年前,在如今山西省所在的地界上,發生了一場翁媳之間的亂倫事件,本來這種事情在春秋戰國交替之際、禮崩樂壞的年代其實挺平常的一點事。但由於當事人不尋常的身世背景,使其結果直接影響了後世中國的歷史進程。三、五年之前,有一部很有名的歷史劇《趙氏孤兒案》,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趙氏孤兒案》數度重播 練束梅成螢屏女王
    舉報 大型經典歷史劇《趙氏孤兒案
  • 《趙氏孤兒案》「練」就女戲痴 練束梅入圍最佳
    據金鷹獎官方最新消息稱,電視劇《趙氏孤兒案》女主演練束梅已進入金鷹獎觀眾最喜愛女演員獎的最后角逐。  曾主演過《恰同學少年》、《咱家那些事》、《聖天門口》等作品的練束梅可謂部部精品,每一部都是收視率與口碑雙贏的品質之作,合作的演員也均是吳秀波、孫淳、黃志忠、郭曉冬等視帝級實力演員,更被觀眾冠以「帝媳婦」稱號。
  • 練束梅《趙氏孤兒案》入戲太深 嚇壞吳秀波孫淳
    練束梅劇照  搜狐娛樂訊 最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火熱播出的《趙氏孤兒案》中集合了吳秀波、孫淳、練束梅、應採兒等眾多實力演員,迎來高收視火熱收官。  說起練束梅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出演《恰同學少年》中大家閨秀陶斯詠一角,她那淳樸的美麗,充滿生機的年輕面孔宛若一位高潔的梅花,低調堅強含苞待放。
  • 真實的趙氏孤兒案,是自取滅亡還是千古奇冤?
    關於趙氏孤兒的故事,一直以民間傳說和戲曲演繹的形式為大眾所知,遭奸臣陷害滿門抄斬的趙氏一族忠烈,對主上忠貞不二,託孤救趙的門客程英
  • 真實歷史的「趙氏孤兒」案:叔叔侄媳私通,引發滅門血案
    《左傳·成公八年》【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曰,原屏將為亂,欒郤為徵,六月,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於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於晉侯曰,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保天之祿,夫豈無闢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此事過後,因為趙武年幼,因此趙氏領地實際上落到公室手裡。
  • 《趙氏孤兒案》練束梅:「練」女有愛 善感天地
    吳秀波與練束梅  搜狐娛樂訊 由吳秀波、孫淳、練束梅領銜的劇版《趙氏孤兒案》正在央視一套播出,並做到了收視率與口碑同步正增長的「奇效」。  此次,閻建鋼導演在劇版《趙氏孤兒案》中加重練束梅宋香角色是有理可據的,在電視劇中,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宋香絕不再是以前戲劇舞臺上或大銀幕中可有可無的角色。雖然她還算不上該劇的核心,但卻是連結極大核心角色必不可少的紐結。在《趙氏孤兒案》中,程嬰的善與義,很多時候都是在妻子宋香的苦與善中襯託出來的。這種對善的理解與掌控,更符合國人傳統的心態。
  • 「趙氏孤兒」真相:被掩蓋的姦情、內訌和陰謀
    在這段忠奸對立、正邪較量的震撼人心的「歷史」背後,是被掩蓋掉的另一段無關忠奸和正邪、只關乎政治陰謀和利益分配的歷史。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歷史上「趙氏孤兒」的真相,跟忠誠和正義完全沒有關係的一段歷史。具體情節如下:屠岸賈在晉景公時出任司寇一職,並開始追究當年晉靈公被趙穿弒殺一案,借題發揮誅滅趙氏家族。韓厥勸趙朔逃走,趙朔不跑,並說:「你一定不會讓趙氏香火斷絕,我死了也就不會有遺恨。」韓厥答應了趙朔的要求後,謊稱有病不出門。
  • 真實歷史的「趙氏孤兒」案:叔叔和侄媳的私情,引發滅門血案
    《左傳·成公八年》【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曰,原屏將為亂,欒郤為徵,六月,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於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於晉侯曰,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保天之祿,夫豈無闢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此事過後,因為趙武年幼,因此趙氏領地實際上落到公室手裡。
  • 《勝算》感覺趙氏孤兒案,就是後續劇情走向
    演到一半的時候男主就被抓了,然後前面好幾次點到趙氏孤兒案,所以我有種感覺後期有反轉就是男主故意被抓。------(男主這個劇再也不像其他劇一樣,無緣故詭異的微笑了。演大宋提刑官的那個男主也喜歡莫名其妙詭異微笑。)男主演結巴,偶爾會嘴快忘記當結巴了。搞我我有點出戲。我都搞不明白結巴是偶爾裝的,還是演員偶爾忘記了。。。
  • 真相:原來《趙氏孤兒》還有這麼忠肝義膽、捨己為人的感人故事!
    (圖)電視劇《趙氏孤兒案》的劇照這是一場春秋時期在晉國發生的殘酷政治風雲。心狠手辣的他竟然下令,如不交出孤兒,則要將晉國同齡的嬰兒殺死!幸好趙家門客程嬰丹心一片,聯同好友公孫杵臼勢要將孤兒救出,保住趙家血脈好報滅門之仇。公孫問:「撫養孤兒和犧牲性命,哪一樣更難?」程嬰說:「死很容易,撫養孤兒是件困難的事。」公孫說:「那麼,容易的事我來擔,困難的就拜託你了!」
  • 小偷巧破通姦殺夫分屍案中案
    秀兒雙手抱頭蜷縮在角落裡不敢反抗。醉漢鬧騰了一會兒就睡著了,秀兒在燭光下流著眼淚又小聲責罵說:「你這個負心漢,因為你,我才把我丈夫張三殺了,屍體分了幾塊放到土炕下,一年多了,天冷了,炕又不能生火,還不敢掩埋丈夫屍體,不知道他變成白骨沒有,現在你卻如此虐待我。」
  • 吳秀波憑《趙氏孤兒》獲國際艾美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根據本屆「國際艾美獎」的提名名單顯示,吳秀波憑藉作品《趙氏孤兒案》獲得「最佳男演員」提名,並將與來自英國的史蒂芬·迪蘭(《隧道》提名)、加拿大的克勞德·萊高爾特(《19-2》提名)及阿根廷的帕博羅·拉格(《Televisión por la Justicia》提名)共同爭奪「最佳男演員」獎。
  • 《趙氏孤兒》用來替換的到底是誰的兒子?
    公元1755年,法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伏爾泰以此改編的劇作《中國孤兒》在巴黎法蘭西歌劇院上演,不僅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效應,成為刮向歐洲文化界的一場旋風,更是成為了歐洲戲劇界的盛事。一時間,「中國孤兒」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孤兒」變臉記
  • 李寶春《趙氏孤兒》、《清輝朗照》4月上演
    2018年4月,李寶春在美琪精演新老戲《斷密澗風雲》、《別窯·路遙知馬力》;今年4月,李寶春又將攜新老戲《趙氏孤兒》、新編京昆大戲《清輝朗照》回到美琪。細看文末,還有套票優惠噢!程嬰與公孫杵臼定計,程嬰獻出自己的親生兒子頂替孤兒,不僅救了趙氏孤兒,也救了晉國上下與嬰兒同庚的孩子。公孫杵臼為救孤兒獻出了生命。程嬰茹苦含辛,忍受著賣主求榮的罵名,將孤兒趙武撫育成人。大將軍魏絳還朝,得知孤兒尚在人世,與程嬰定計,使趙武明白了自己的身世,懲治了屠岸賈,與莊姬母子團圓。
  • 臺北新劇團攜《清輝朗照》與《趙氏孤兒》來大陸巡演
    史上第一樁離婚案,李清照不為人知的一面一代詞人李清照,我們對她的認識其實很有限。她生平中有過兩任丈夫:第一任趙明誠因逢戰亂病死,第二任張汝舟則假婚姻真詐欺,騙取李清照保留之青銅國寶重器。清照不從,遭受家暴,一狀告到官衙,訴請離婚!但過程頗波折,因既無前例,李清照又提不出騙婚的證據。
  • 臺北新劇團《清輝朗照》和《趙氏孤兒》大陸巡迴演出行程揭曉
    原以為是明誠再世,沒想到竟是一場騙局!再嫁的李清照是晚節不保嗎?她情真而情痴,但她更要自由!李寶春一人雙面,瞬間變身演技大考驗也許您我都曾耽溺於消逝的美好,企盼未來的想像,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李寶春便是要詮釋如此反差極大的兩任丈夫,一真情一負心,悠遊轉換,讓您愛之深,恨之切,又不得不拍手叫好!
  • 蘇力 | 復仇與法律:以《趙氏孤兒大報仇》為例(上)
    在元雜劇《趙氏孤兒》中,屠岸賈是一個迫害忠良的奸臣,因此受眾很容易認定屠氏罪該萬死。但如果從《史記》看,屠、趙兩家的衝突更多是一種權力之爭,其背後甚至有晉景公(《趙氏孤兒》中為晉靈公)為維護自己的王權「借刀殺人」——削除宮廷重臣——的影子;司馬遷對趙、屠兩家恩恩怨怨的記載基本是中性的,對趙、屠兩家沒有明確的褒貶,筆下流露更多的是對公孫杵臼和程嬰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