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到這個時刻,藍、綠陣營在密集攻防中嚴防死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卻鬧出影射陳菊是「大母豬」的失言風波,被臺媒形容為是「硬生生做球給對手砍」。
吳敦義18日就失言風波鞠躬道歉
18日晚,民進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在岡山造勢,擅長悲情訴求的民進黨,幾乎把現場變為對陳菊的「送暖大會」。不僅綠營要角謝長廷、陳菊、賴清德及遊錫堃紛紛到場發聲「圍剿」,許多出席晚會的民眾也順勢說「我就是來挺花媽」。
陳菊在晚會現場更大打悲情牌,一度哽咽表示,「我是臺灣人的女兒,不是大母豬」、「我是有尊嚴、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子孫,不要這樣糟蹋人」,並20次疾呼「高雄人站出來、不能被侮辱」,重音屢屢落在強調具有催票意涵的「被侮辱」和「站出來」,意在提供綠營支持者新的投票動力。
吳敦義失言風波延燒,雖已兩度道歉,但顯然是被民進黨逮到了反撲的機會。面臨這一關鍵變數,藍營候選人多數選擇公開批評「止血」。除了韓國瑜第一時間在鳳山造勢會現場表示吳發言非常不適當,還以一句「我寧願乾乾淨淨輸掉,也不要骯髒贏得這場選舉」詮釋立場,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也相繼跟進說出重話,認為吳敦義的發言失當。
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
丁守中 資料圖
吳主席失言就是失言,失言就該道歉,但希望大家但希望把焦點著重在這次選舉,是要拼經濟,並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上。
國民黨籍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
侯友宜 資料圖
不對的事情就是不對,不要給人攻擊、謾罵,打壞了選舉的步驟。任何人都不可以去做惡意的人身攻擊,雖然主席道了歉,但是其實上會傷害自己的核心價值。
國民黨籍臺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
盧秀燕 資料圖
公眾的事情可以評論,但不能涉及人身攻擊,若踩到這條界線,該道歉就道歉。
針對黨主席吳敦義「母豬說」失言引風波,人在桃園輔選的馬英九也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吳敦義已經公開道歉,而更重要的是韓國瑜在高雄選情往上攀升,韓的選情翻升外溢效果造成其他選區受惠,國民黨這時候最重要是「團結、努力」,才能完成最後的勝選。馬英九一席話,顯然也是對吳敦義的言行所造成的影響猛敲警鐘。
此外,有臺媒就此盤點島內選舉歷史事件指出,在選舉攻防戰中,人身攻擊過頭就會有反作用力,甚至讓選情出現致命傷。
1、12年前,高雄曾爆發「冬瓜菊」事件,最後令藍綠選情逆轉。
陳菊 黃俊英 資料圖
2006年,陳菊對決聲勢較高的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黃俊英。陳菊在《花媽心內話》一書中回顧當年選情,「原應激烈的選戰卻嗅不到一絲煙硝味」,一位幕僚更說,「從3月打到10月,根本不知道在打什麼」。因為溫文儒雅的黃俊英根本不談選舉,不跟陳菊交鋒,當時選戰完全被黃俊英刻意冷處理,激不起一點火花。
直到10月底,時任國民黨中常委的謝龍介因為拿陳菊的身材大開玩笑,脫口說出「冬瓜菊」,反而被陳菊陣營抓到話柄,隨即轉守為攻,以物化、歧視女性展開反擊。
2、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陳水扁訴諸「土狗V.S貴賓狗」打擊馬英九,遭民意反噬。
1998年臺北市長選戰,馬、扁之戰一度被稱為「世紀對決」。爭取連任的陳水扁核心幕僚羅文嘉,打出「土狗對上貴賓狗」的標語打擊對手馬英九。陳水扁以本省籍、三級貧戶出身自詡為「臺灣土狗」,馬英九則被打上外省籍、家境優渥的「貴賓狗」標籤,陳水扁陣營以為以此可以凸顯貧富差距,挑起敏感的省籍情結,還以閩南語「九」和「狗」發音相近來嘲諷馬英九,充滿歧視意味。
誰知,這種人身攻擊的發言最後引發爭議,在「馬迷」遠多於「扁迷」的社會支持度下,反倒讓陳水扁受重傷,最後被馬英九一舉擊敗。
陳水扁、馬英九 資料圖
隨著選舉氣氛越發熱絡,標籤化對手的宣傳語一度泛濫,但社會和民眾本質上厭惡歧視言論。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主任鈕則勳就指出,「陳菊是女性、又是有故事的人,任誰對她人身攻擊都會遭到反擊。除此之外,當政治人物光環強大,就像穿上百毒不侵的金鐘罩,但當人氣式微,就像抵抗力減弱,自然容易被細菌入侵。吳敦義和網絡世代有落差,讓人質疑『寶刀已老』,換言之,吳敦義成了這次風波受傷最重的人」。
19日晚,高雄市長選舉唯一一場辯論即將登場,韓國瑜與陳其邁將首度直球對決。屆時韓國瑜能否成功化解吳敦義的失言包袱?
有媒體指出,吳敦義的失言風暴像一根火柴,將擴大選後國民黨改革範圍,吳敦義等人所扮演的階段性任務,選後將告一段落,一個更接地氣的國民黨或將在選後出現。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00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