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一直被人稱道,是因為他們敢於直擊社會的黑暗。
一部《恐怖直播》。
把政府和官僚的無能和冷漠,扒得體無完膚。
一部《局內人》。
將韓國政壇的黑幕展現的淋漓盡致。
電影中的某些橋段與現實中樸槿惠親信幹政事件,確實有某些暗合之處。
《局內人》可謂是去年唯一一部刷爆盆友圈的十九禁電影,他們敢黑,還黑的漂亮!
可是今年的《阿修羅》一上映就刷新了韓國影史上 19 禁電影的最高首日紀錄,首日觀影人次高達 47 萬 6903 人。
《局內人》當時的首日觀影人次只有 23 萬 949 人。
十九禁並不是一定會有那種羞羞的場面才會被禁。
有時候會因為電影髒話多,較為血腥或暴力也會被列入 19 禁,《阿修羅》就是這種類型的。
豆瓣 7.1。
韓國本土Naver評分6.53。
是不高,但在我看來,被低估了。
必須先把掌聲獻給導演,憑這部片,金成洙已打入我心中「可期待韓國導演」名單。
是,這個名字不如樸贊鬱、奉俊昊、金基德、洪尚秀響亮,但絕對值得關注。
金成洙前作,是2013災難大片《流感》。
故事源於一場小感冒,一開始誰都不以為然,可很快,這場流感蔓延到這個國家每個角落,恐慌、絕望開始滋長,法律、秩序逐步崩塌。
——病毒比《釜山行》還狠。
《流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是,體育場。
黑夜,體育場裡燈火通明,草皮挖掉,剩下一個大坑,密密麻麻填入被感染的人,有死的,活的更多。
真·焚屍坑;真·地獄。
金成洙應該對人間煉獄這個主題情有獨鍾。
可惜,受制於市場壓力,在《流感》中,不得不渲染俗套的感情關係,最後,還給電影安了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真·可惜。
而導演的遺憾,這一次,在《阿修羅》徹底修復。
久違了,像鐵一樣的故事,還有那種深入骨髓的疲憊感。
這是一個發生在地獄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地獄。
一個虛構韓國的城市,安南,類似「哥譚」的暗黑城市,透過俯拍鏡頭,我們看到那裡是完全迥異於發達國家現代都市的壓迫之地。
沒有高樓。
有的是迷宮一樣的街巷。
仔細看,各種矮小住宅樓還掛著反拆遷的抗議。
地獄沒有善良的位置。
所以故事三方主角,都是被欲望驅動的罪人。
這種鈍刀鋸肉的狂躁與殘忍,正是酷愛《阿修羅》的地方。
可以淺陋,不能油滑。
因為韓國電影從不避諱現實。
如《阿修羅》導演所說——
我最討厭說教。劇本最開始叫「反省」,就是因為片子裡這些不反省的人。
這也是Sir對韓國電影最大的肯定,誠然,他們做不到日本的細膩,好萊塢的完整,90%的韓片,也對歐洲的高級望塵莫及。
他們做不到通曉世事,也發不出餘韻繞梁的喟嘆,但即使迎合市場,卻不完全放棄自我表達,這種有話想說的衝動是如此篤定,以至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其激情燙傷。
很多人說韓國出了很多改變國家的電影,但Sir更相信,導演在創作時,根本沒想「改變國家」,他們考慮的,是能不能先忠於自己。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德國媒體曾冠名,「憤民總統」,即是說,這是一個由憤怒人民推選的領袖。
絕大多數韓國電影,也可說是「憤民電影」。
《熔爐》《新世界》《局內人》
它們罕有做到情緒的節制。
但,在各種精巧、奇詭、荒誕的戲劇中,總掩蓋不住韓國導演對當代社會、政治時局的質疑和思考。
好電影的必要條件之一不就是記錄當下,即使商業片,也是換更生動的視聽語言隱喻現實。
這是電影逃不開的文化責任感。
從這點上看,韓國電影再怎麼暗黑,也總能讓我們找到心心相印的共鳴,而我們的電影再怎麼幹淨,總不由自主泛著一股廉價的塑料感。
這是自上而下的失語。
在想想現如今的韓國社會,真的是細思極恐,正義的天平有時候也許真的會傾斜。
但真相總有一天會公布於天下。
就像男主角說的那樣,你們的行為如果上傳到網絡上
哪怕動員一下韓民族日報,也會讓市長慢慢地享受煎熬。
影片精確的瞄準了:媒體。
要知道這部片是在九月份上映的,而樸槿惠事件是在 10 月份發生的。(這是天意還是巧合?)
如果沒有 JTBC 電視臺的爆料,我相信樸槿惠的"閨蜜門"不會像現在這樣傳播的如此迅速。
樸槿惠會不會被彈劾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這段時間她會很難熬 .
色情、暴力、19禁不是問題,沒來由地禁才是大問題。
看電影哪家強?當然是 愛沐私人影院!!!
諮詢熱線:0513-87708808
愛沐地址:如皋市中山路肯德基斜對面東方豪都4樓(原榕樹村處)
營業時間:上午9點半--凌晨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