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著名搖滾歌手:「愚蠢的」莫裡森,與中國外交爭執是錯誤的!

2021-01-08 騰訊網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就在澳中對抗不斷升級,澳大利亞媒體為此也是吵得不可開交。

吉米·巴恩斯(Jimmy Barnes),這個澳大利亞最有名的搖滾歌手罕有聲稱與中國的外交爭執是澳大利亞的錯,因為莫裡森(Scott Morrison)要求進行Covid調查的做法「在文化上是錯誤的」,這也是北京發布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事件的導火索。

巴恩斯是誰

巴恩斯非普通的澳大利亞名人,作為澳大利亞搖滾樂靈魂人物他經常出現在慶祝AFL(澳大利亞足球)大決賽上。

他1956年生於蘇格蘭,其父是一個職業拳擊手,他的哥哥也是一個搖滾歌手。年輕時他對搖滾沒有絲毫興趣,在哥哥約翰的鼓勵下,他試著學唱,從而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作為搖滾樂隊的主唱,他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流行和最暢銷的音樂家之一。

1961年他隨全家移民南澳阿德萊德,巴恩斯稱自己是一個新教徒但也信奉佛教,同時他也有猶太血統,他的外祖母是猶太人。

1973年巴恩是一名南澳鐵路學徒,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又是其兄帶領他加入樂隊。後來成立了澳大利亞有名的冷鑿樂隊(Cold Chisel),並成為澳大利亞樂壇的一個新秀。

冷鑿樂隊於1976年8月搬到墨爾本,3個月後轉移基地到雪梨。1977年5月巴恩斯再次宣布加入一個叫做羽毛的樂隊,然而,他的冷鑿告別演出卻大獲成功,這又改變了他的想法,一個月後,樂隊與WEA籤署。

1981年他與澳大利亞外交官的養女簡在雪梨結婚,巴恩斯沒有積蓄的習慣,孩子長大後,對他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這些煩惱造成他和其餘冷鑿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儘管在澳大利亞得巨大成功,樂團仍然沒有能夠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的發展。1982年發行專輯連續二年排行澳大利亞第一,但巴恩斯卻幾乎破產。1978年和1983年之間,巴恩斯在冷鑿錄得7張專輯,成為澳大利亞最引人注目的搖滾歌手。

巴恩斯與冷鑿決裂後,開始了他的獨唱生涯,他有6張個人專輯排在澳大利亞排行榜第一,沒有其他的澳大利亞音樂家可以匹敵。1984年巴恩斯決心打入美國市場,並籤署了格芬唱片發行。他與幾位美國音樂家合作,包括查理塞克斯頓,歌手金卡恩斯和英國的鼓手克米克弗利特伍德。同時在澳大利亞他的唱片12個月售出25萬張,連續七個星期保持第一,隨後專輯在美國發行。

在1986年,巴恩斯的「簡單就是最好」,與蒂娜特納對唱,成為是澳大利亞橄欖球聯賽AFL的主題曲。

一直到90年代,在澳大利亞,巴恩斯的成功仍然無人比擬,90年代中期,巴恩斯的職業生涯遭遇不景氣並面臨財政困難。但他依然是澳洲音樂的靈魂人物,他出現在了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閉幕式上。

這些年儘管巴恩斯的健康出現問題,但他積極參加合唱團的教學,並定期舉行合唱團音樂會,包括在墨爾本市政廳和雪梨歌劇院。

他40年的音樂生涯可謂多姿多彩,絕對稱得上是樂壇傳奇,更於每位澳洲人心中佔一席位。一路以來,他是澳洲最暢銷的搖滾樂手,勝過任何其他同類型音樂的本地歌手。而他本周發表的政治觀點卻讓人吃驚不小。

爭議的言論

巴恩斯聲稱,澳大利亞以「文化錯誤」的方式煽動局勢,從而對中國造成了有毒的外交仇恨。他說總理莫裡森呼籲對Covid-19的起源進行調查是一個錯誤,這使北京感到震驚。

莫裡森先生在4月份提出的要求,引發了一場惡毒的外交爭吵,這種爭執已升級為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一系列懲罰性貿易制裁。

「也許這就是我們澳洲政客做的方式,」,他在當地時間11月30日(周一)晚上告訴ABC節目。「如果我們是澳大利亞人,我們會說:「這是錯誤的」,但從文化上來講,這可能與中國人說話的方式不同。

在莫裡森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一則推特後,這位64歲的搖滾明星對澳大利亞的批評比對中國的批評更為嚴厲。受到澳大利亞廣泛譴責的帖子中有一張」篡改「的照片,描繪了一名澳大利亞士兵拿著刀子對著一個阿富汗兒童的喉嚨。

明顯的,這輪較量中國在社交媒體上從政治角度取得了高分。

巴恩斯還把中國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的願望比作了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人和二戰後的美國。他說:「中國正在做美國人做的事情。」不管誰做得更好,他們都會成長,並試圖佔領整個世界。「這是事物的本質。」

巴恩斯隨後表示,澳大利亞試圖單方面解決與中國的爭端都是徒勞的。我們必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交談。他說,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立場無能為力。

同樣在電視節目中出現的新州工黨後座議員克裡斯蒂·麥貝恩(Kristy McBain)說,中國將澳大利亞視為美國的「跟屁蟲」。「我們在世界上位於亞洲中部,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位置。」(原標題:澳洲著名搖滾歌手巴恩斯指責「愚蠢的莫裡森」對抗中國)

相關焦點

  • 澳著名搖滾歌手:「愚蠢的」莫裡森,與中國外交爭執是錯誤的
    吉米·巴恩斯(Jimmy Barnes),這個澳大利亞最有名的搖滾歌手罕有聲稱與中國的外交爭執是澳大利亞的錯,因為莫裡森(Scott Morrison)要求進行Covid調查的做法「在文化上是錯誤的」,這也是北京發布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事件的導火索。
  • 澳著名搖滾歌手:「愚蠢的」莫裡森,與中國外交爭執是錯誤的
    吉米·巴恩斯(Jimmy Barnes),這個澳大利亞最有名的搖滾歌手罕有聲稱與中國的外交爭執是澳大利亞的錯,因為莫裡森(Scott Morrison)要求進行Covid調查的做法「在文化上是錯誤的」,這也是北京發布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事件的導火索。
  • 澳媒催促莫裡森,別等美國,等也是白等
    澳大利亞媒體提醒澳政府把握時機最近澳大利亞對話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拜登勝選為莫裡森改善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糟糕關係帶來機會》的文章來提醒澳大利亞政府需要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了。文章當中指出,莫裡森此前曾強調地區聯繫的重要性,但是卻忍不住配合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
  • 澳媒拉清單,稱41家企業有中資背景,鼓動抵制後被怒斥:愚蠢做法
    近期,由英、法和聯合國為主共同舉辦的氣候峰會如期召開,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國內議員的壓力下,本想藉此機會為澳大利亞進行辯解,但奈何這些「盟友」不給面子,莫裡森在此峰會上連發言的資格都沒有,此事件一出,澳國內議員更是聲討莫裡森,稱其讓澳大利亞丟盡了臉面。
  • 莫裡森沒想到,惹惱中國會被自己人如此痛批
    《澳大利亞人報》直接指責,聯邦政府正在採取「愚蠢行為」。澳媒:澳大利亞「無法承受」基於純粹的種族主義和意識形態偏見,莫裡森政府在對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不理智的強硬政策,最終導致了中澳兩國的關係跌入冰點。對於澳大利亞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中國長期以來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近段時間,因為貿易摩擦和「漫畫事件」,中國和澳大利亞緊張關係再度惡化。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業餘外交引華裔網民給澳媒上課 澳大利亞未來將被打入冷宮
    中澳漫畫之爭事件已經過去近1個月,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以「一己之力」使中澳關係跌至新低。有媒體評論,中澳關係的惡化是迅速而痛苦的。澳大利亞工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彭妮(Penny Wong)表示,「我認為政府確實需要停止關注那些引人注目的頭條新聞,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如何幫助我們的出口商和在就業上如此依賴中國的人。」 工黨敦促政府做出戰略性的回應,而不是「情緒化」的表現。
  • 澳媒用中國成語批澳政府:我們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 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
  • 中國惹不起!澳媒發現驚天噩耗,澳政府仍瘋狂作死
    澳總理再次強硬喊話不過,在澳大利亞的利益相關方不斷向中國釋放積極信號的同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始終聲稱,「澳大利亞不會改變其政策」。莫裡森聲稱,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採取的一系列對中國包含偏見的措施,包括在新冠疫情調查上向中國「潑髒水」、突襲調查中國駐澳大利亞記者、毫無根據地將華為排除在本國5G網絡建設之外等等,都是澳大利亞在「實踐原則」。
  • 對中國態度大變?莫裡森拿美國企業開刀,澳媒:浪子回頭金不換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長期以來都扮演著「反華馬前卒」的角色,該國不僅夥同日本、美國等域外國家,在南海地區搞所謂的「航行自由」活動,還對中國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澳洲屢次採取錯誤對華舉措步入2020年之後,澳大利亞更是變本加厲,該國政客曾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提出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甚至還做出了索賠要求。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又因為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作,要求中國對其道歉。
  • 莫裡森:澳大利亞永遠是澳大利亞.中國部長:已數月未接聽澳打來的電話.敵對或合作?澳洲該做選擇了.
    造成這樣局面的根本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無非是澳當局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的錯誤言行。特別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某種程度上其一直堅持的反華立場才是一切的「罪魁禍首」。當地時間11月19日,莫裡森更是對中方直接擺明其強硬態度,寧可讓本國利益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到底。
  • 中方發重磅舉措,澳年收入5500多億大單眼看要黃,莫裡森懊悔不已
    近日中方宣布一舉措,莫裡森註定只能後悔了。澳方5500多億的訂單,眼看要黃中方龐大的市場,是西方陣營國家所望塵莫及。在此之前,中方作為澳方最大出口市場,給澳方所帶來的經濟創收無需太多贅述。但是在鐵礦石方面,中方便是澳方的最主要出口市場。
  • 莫裡森準備對華硬到底?任命禁止訪華政客,擔任國防部長
    這段時間,澳大利亞對於中澳關係不停反覆,一邊期待重啟對話,一邊幹著錯誤事情。這種舉動,讓中澳關係急轉直下,商業往來也備受衝擊。如此環境下,莫裡森還認為澳大利亞沒有錯,跑到WTO進行訴訟,事實上,多方證據表明,澳大利亞勝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似乎已經預料到結局,莫裡森又開始進行讓人看不懂的操作。
  • 澳總理又變臉了:我們與中國互惠互利
    」 此前已「滅過一次火」在對中方譴責澳軍人殘殺阿富汗平民的配圖推文大動肝火併要求中國「道歉」一天後,莫裡森12月1日突然為此事「滅火」。據澳大利亞《新日報》網站報導,莫裡森當天參加視頻會議時表示,澳大利亞的目標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價值觀,同時努力保持與中國的工作關係。
  •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 澳軍人施暴細節曝光令人髮指!澳...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了一條配有諷刺漫畫的推文,譴責澳大利亞軍人屠殺阿富汗平民,澳總理莫裡森卻無恥地要求中方道歉,還揚言中國應該為此「感到羞恥」。  然而,不到一天時間,莫裡森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彎。  12月1日,莫裡森卻突然「滅火」說,不要進一步放大此事。
  • 澳前外長:澳過分扮演美國「副警長」角色 跟風傷害中國
    文章認為,當前在外交資金短缺,援助和發展撥款減少的情況下,澳「外交困境」或將進一步加深。文章據此稱,澳有必要加強在外交支出、人才培養、對外援助等方面的投入,重組外交貿易部的職能與結構。首首先,應增加外交支出,保證澳外交機構在資金、人員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其次,有必要設立一個專家組專門負責預防性外交,加強在預防暴力衝突、和平建設方面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最後,關於地區問題,文章建議澳應優先考慮外交接觸、尋求政治解決方案,構建更加有效的「全政府」和「全地區」框架。文章特別提出,對外援助是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考慮更加有效地利用該手段。
  • 澳洲總理莫裡森要求中國道歉!
    莫裡森還表示,「澳中兩國關係目前很緊張,但這不是處理兩國關係的方式。但影子貿易部長Jason Clare補充說,「莫裡森說,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需要進行坦率的討論,我想知道總理已採取了什麼行動進行坦率的討論。」Clare抨擊了斯科特•莫裡森與中國的外交,認為他本可以保持澳中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鮑勃·霍克就是這樣做的。約翰·霍華德就是這樣做的,斯科特·莫裡森也應該這樣做。」最近的貿易爭端也打擊了葡萄酒,木材,牛肉和龍蝦行業。
  • 莫裡森緊急「滅火」,澳民眾抱怨:為什麼總是自己挑事打自己的臉
    莫裡森無論是在處理國家事務上,還是在解決國內政務上,都體現了其衝動的性格,遇到任何事情先逞口舌之快,接著再思考後果。此前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公開指責總理莫裡森,認為其應該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不只是澳大利亞官員反對其人,還有澳民眾抱怨莫裡森,尤其是在當前澳大利亞多種產品在中國市場受限之後,莫裡森內部盟友也表現出了不滿。